我為什麼不練琴

2020-12-16 網易娛樂

我為什麼不練琴

2001年11月20日09:09:33 北京青年報 格倫 古爾德

  著名鋼琴家格倫 古爾德有很多怪癖,其中在如何練習鋼琴這個問題上也是劍走偏鋒……
  
  坦白說,我想不通,為什麼談到練琴就必然伴以「欲罷不能」或者「強制」之說,換言之,大多數人把強制看成人與樂器的恰當關係。我肯定多次談過這件事,現在再談,難免重複。可是,在我看來,同鋼琴的這種關係——
  
  同任何樂器都一樣,不過,我只能根據第一手經驗談談鋼琴——是一種觸覺的奴性,每天非要有8-10小時的運動鍛鍊不可,甚至後臺都需要備一架,好讓他審核一下自己同鋼琴的關係是否牢靠,才敢放心大膽地上臺。我無法說明這種關係和我本人的經驗,或者說信仰,相去之遠。
  
  我每天實際花在琴上的時間在當時還不算異端。我從不給自己定時間範圍之類的東西(除了上學、做回家作業),但估計一天大約練3-4小時,這並不誇張。坦白說,我不知道自己當時如何受得了,可是我生平只有那一段時間有一個比較規則而刻苦的練琴日程。這也不奇怪,因為那是我第一次累積曲目、學新東西的階段。
  
  不談從前的事了。現在以及整個專業生涯中,我練琴只是根據需要,萬一有需要,如果有需要,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時候練,而且練也只是為了恢復牢固對樂曲的記憶,從來不是為了摸摸鋼琴。舉個例子,從今天的談話往回算,最近的一張唱片是布拉姆斯Op.10的四首敘事曲,3個星期以前在紐約錄的,錄音前,我從來沒有彈過,甚至沒有視奏過。而且只有第一首《愛德華敘事曲》在音樂學院時聽同學們摸過,其餘幾首連聽也沒聽過(關於我的曲目,愛怎麼想就怎麼想吧!)
  
  錄音前兩個月,作出決定後,接連6個星期,我不斷研究這些樂曲的譜子,對於如何處理逐漸心中有數。我發現最後一首特別難,無從下手。它另有一種美,幾乎像讚美詩。特別可愛的是布拉姆斯讓想像力——其實是一種意識流——掙脫他的結構感和布局感,這在布拉姆斯是極其少有的。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很難彈好。我終於找到合適的速度,至於練的時間,我只花了最後兩個星期在琴上。年輕時的經歷現在可能模糊了,可是這次花了多少時間,我說得精確,因為近年來我開始記練琴的時間——什麼事做過頭都沒有意思。反正和平時錄音前一樣,平均每天一小時。有幾天加倍,因為第二天有別的事,必須參加編輯之類,不能練琴。那增加的一個小時裡,我就從頭至尾多彈兩遍(四首敘事曲長約半小時),考慮一下要不要作些構思上的修改。
  
  現在說說構思的修改,不用說,都是在駕車時或琴房裡用腦子反覆思考後確定的。你說怪不怪,錄音前6個星期裡時間花得最少的是練琴。錄完音到現在已經3個星期了,我還沒有碰過鋼琴。目前我正在編輯、混音,做的是鋼琴以外、雖然不是音樂的事。我計算大約兩個月後再錄些布拉姆斯的狂想曲。
  錄音前的準備過程還會是那樣。希望準備階段的最後兩個星期裡,每天花一小時在琴上。
  
  停掉那麼些日子,6星期,8星期,隨便多久,回到鍵盤上時,不覺得手指不聽話,要花上幾天來恢復手指的協調嗎?
  
  相反。當我回到琴上時,可能彈得比任何時候更好,這話是指動作。因為支配動作的是形象。腦子裡的形象因為沒有搬上過鍵盤,這時候最鮮明最清晰。沒有因追求和鍵盤的理想關係而稍損構思的純潔性。
  
  你要聽的話,我再給你舉個例子。錄唱片時,我有意在開錄前48小時斷絕與鋼琴的接觸。到錄音室後也不碰鋼琴,一直要等錄音師準備就緒,有人宣布「開錄」。當然有例外的情況:如果鋼琴剛經過小修大修,我必須弄清楚換了些什麼,彈時進行適當的調整,對我的協調係數作些改動。不然的話,我儘量遠離鋼琴。結果,「開錄」常常是彈得最好的時刻,因為腦子裡的形象此刻最鮮明,受鋼琴調音欠佳或其他現實的幹擾最少。
  
  前提是:你已經想好需要用到的各種配合,把它們定格、儲存備用,招之即來。這樣做的結論是:彈琴不是靠手指,是靠腦子。如果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沒有理由需要苦練。腦子裡沒有一個清晰的形象,世上所有那些優美的車爾尼和哈農練習曲也幫不了你。
  

手機簡訊,推薦新聞
【我要發表評論...】【】【關閉窗口】

 論壇熱貼                             進入論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每天都要堅持練琴?
    回課當天一定要練琴,並在之後的一周中,每天堅持練習,可以鞏固當周所學,讓肌肉形成正確的記憶,從而有所進步;第二是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堅持每天練琴,學琴進度必然比每天練琴的孩子慢雖然我們大多數人並不指望孩子成為神童或將來當大師,但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練習,也會給孩子帶來不少副作用。
  • 假期被延長,在家練琴的我學會了防擾民絕招!
    畢竟鄰裡街坊可都窩在家啊,實不相瞞,我好幾次在家練琴,都聽到樓上有人不厭其煩地在跺腳……琴是要練的,擾民確實也不應該。但真的不想為了減輕發音,每次彈琴都戰戰兢兢的,長期放低力度彈琴,對手指發力很不好哦,長期養成習慣,就更麻煩啦。如何練琴不擾民?
  • 練琴時間決定學琴進度!不練琴還想進步?休想!
    關於練琴時間,有這樣一句話:「每天練琴八個小時是知名演奏家,每天練琴四個小時是專業演奏者,每天練琴二個小時是高級愛好者,每天練琴半小時比不練強點兒,每周偶爾練半小時跟沒練一樣。」相信每個人對練琴本身這件事有很多的困惑,到底應該怎樣練琴,是不是練的時間越久越好?其實練琴的是時間是非常有針對性的,小朋友和成人練琴的時間是不同的;專業學生和非專業學生練琴的時間是不同的;初學者和有程度的學生練琴的時間是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琴,應該練多久。
  • 曾被逼練琴的汪峰如今卻說:感謝父母的逼迫,成就了現在的我
    在這個最無憂無慮,最應該跟小朋友們嬉戲玩耍的年齡,他卻被父母要求每天在家練琴。汪峰在很多採訪中,多次提到了他這段「不堪回首」的經歷:那時的我覺得練琴非常枯燥,以至於差點有些自閉了。但如今的成就,讓他徹底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 孩子厭煩練琴怎麼辦?教你如何幫助孩子度過練琴枯燥期
    而在開始學琴的第二階段:練琴,尤其是練琴一個月之後,大多數孩子都會呈現一個狀態就是:我想玩,我不想練琴。一讓練琴就非哭既鬧。這是很多家長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曾經有很多家長和我聊過這個問題,如果他們買回去鋼琴,孩子不喜歡學習,那不是白買了鋼琴?其實孩子是否能夠安心練琴,取決的是家長的教育態度,而不是孩子自己。
  • (最全方案)孩子不想練琴怎麼辦?
    作為一個負責的琴童家長,陪孩子練琴的經歷是一定要有的,想想是多麼有愛的美好鏡頭,可是事實為什麼不是這樣的呢?孩子不想練,又該怎麼辦?補充一句,這個協調性可是天生的,是父母帶來的,可是跟父母有脫不了干係的哦我這個觀點是否正確呢?前幾年我們辦了家長的鋼琴班,學了一陣子鋼琴的家長通過自己的實踐,終於感受到了孩子們的不容易,你不試一試永遠不知道有多麻煩,如果您和孩子一起學鋼琴,您確定會比孩子學得好嗎?難說哦2、家長撂挑子似的管理練琴時間常用語言:好好練,一會兒我要來檢查!
  • 抖音最火的練琴軟體是什麼 大家都在用的練琴軟體
    18183首頁 抖音最火的練琴軟體是什麼 大家都在用的練琴軟體 抖音最火的練琴軟體是什麼 大家都在用的練琴軟體 來源
  • 紅遍世界的中國琴童:我每天都練琴,沒有一天不練的!
    早在去年,陳安可就曾因一段在家練琴的視頻爆紅網絡。是的,你們一定想起來了,她就是那個曾被李開復點讚的鋼琴女孩——依依(依依是陳安可的小名)。三歲半開始學琴的她,每天堅持練琴四小時,雷打不動。一定有人會產生疑問:小小孩子,怎麼能一直堅持練琴,並且還取得了這麼好的成績呢?
  • 大師們的練琴秘訣!
    目前有一部分人,提倡不練基本技巧,認為技巧可以有樂曲中獲得,要用這種方法的人,第一,必須是天生就是彈古箏的料子;第二,要絕對的天才,否則就只有為興趣而練著玩的人。 05、練琴必須專心,動腦 練習必須專心一致,必須明白你再彈什麼?為什麼彈?怎麼彈?彈得怎麼樣?也就是多做分析、思考、然後練習。
  • 不要再盲目練琴啦,AI鋼琴陪練讓練琴更有效
    很多琴童家長不理解,我家寶貝每次在家練得好好的,但是一到回課的時候就容易出現問題,被老師一糾一個錯,結果越彈越糟糕……其實,這是大多數琴童都會出現的一個普遍問題了,為什麼自己練的時候彈得很好,回課卻不行?因為孩子根本沒有發現自己彈錯了!
  • 音樂藝考假期不練琴,開學兩行淚!
    出門的那一刻突然意識到:我還要練琴。但問題的關鍵是你用在練琴上的時間真的多嗎?放假的第一天假期我要好好練琴,蕭邦李斯特造起來!放假的第二天好不容易放假了,先休息一天沒關係放假的第一個星期今天一定好好練琴,不玩手機!
  • 一起練琴蘋果版下載_一起練琴iOS版免費下載-太平洋下載中心
    內置鋼琴譜、聲樂譜、提琴譜、長笛譜、單簧管譜,全部樂譜免費下載!App 內置:- AI 智能陪練系統,您練琴 App 打分並告知錯誤詳情。- 專門針對音樂教學的視頻通話,完美還原音樂聲音。- 海量鋼琴譜、聲樂譜、小提琴譜、 中提琴譜、大提琴譜、單簧管譜、長笛譜,免費下載。- 鋼伴與多聲部樂譜播放,讓練琴更有趣。
  • 高效練琴的意義
    如何高效練琴,到底應該如何實現。從這個角度來看,生活中,若如何高效練琴出現了,我們就不得不考慮它出現了的事實。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非常尷尬的事實,那就是,可是,即使是這樣,如何高效練琴的出現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義。要想清楚,如何高效練琴,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存在。本人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在每個日日夜夜思考這個問題。
  • 有了這9個練琴的好習慣,練琴可以事半功倍!
    新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可以避免我們走很多彎路,不讓我們陷入混亂的練琴狀態。那麼什麼才是好的練琴習慣呢?看看下面這些哪一條你沒有做到?1 練琴前做手指操。尤其現在是秋冬時節,更加要注意練琴之前要做一下手指操,就好像健身之前有一些拉伸動作。
  • 在家練琴若不正確反而倒退?
    有一些20世紀偉大的藝術家們曾經分享過他們對於這問題的想法.我曾經讀過一本魯賓斯坦訪談錄(也或許是霍洛維茲,我不太能記得是哪一位了)在那本書中大師提到沒有人應該一天練習超過四小時,也就解釋說如果你一天練習超過四小時,你可能用錯方法了其他偉大的藝術家們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據說小提琴家納坦
  • 比寫作業更讓媽媽瘋魔的,是練琴
    :陪娃練琴,簡直跟逼他上刑一樣!,一練琴雞飛狗跳!,我要學!」,「人間磨蹭大賞」和「人間不在狀態大賞」又要開始了......,父母不瘋,鄰居也要瘋了。
  • 每天讓娃學習和練琴,不吼不叫、親子關係還能升溫,是妄想嗎?
    安瀟家裡並沒有發生那種吼著讓孩子練琴的情況。她是怎麼做到的呢?一起來看看吧~到現在為止,練琴是件正能量的事,不僅沒有傷害親子關係,甚至還讓我們的母女關係升溫了,我們有種母女並肩作戰、一起在前進中享受樂趣的感覺。這讓我鬆口氣,意識到原來不一定都要逼著罵著才能讓孩子學琴練琴,「愉快的琴童」是可以存在的。
  • 孩子練琴不積極?4-12歲孩子練琴流程及規劃,值得借鑑
    每一位鋼琴大師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他們每天花在練琴上的時間高達5、6個小時,甚至8個小時以上。比如貝多芬,童年時在父親嚴厲的要求下每天練習鋼琴和小提琴8個小時以上。李斯特即使是在取得了很高成就時仍然保持每天5到6個小時的練琴時間。就像朗朗說的,因為熱愛,他可以通宵練琴一整晚。
  • 最科學的練琴方法是什麼?
    這是Sam的第1178天推送之前《半生少年》錄製完成後,我休息了一段時間。所以Lowden吉他一直放在琴盒裡面沒有彈。前段時間拿出一彈,發現琴弦過於老化,已經很難彈了。好在不是錄音,所以我隨即練習了一會兒《Wu Wei》,忽然想到很多小夥伴都只是看過我的演奏視頻,而沒有見過我練琴時候的樣子,所以心血來潮錄了一小段我練琴時候的狀態。相信各位也可以從視頻中聽到,我在練琴過程中開了節拍器。而我在我的指彈吉他必修課當中也特別強調了,在練琴過程中開啟節拍器的重要性。
  • 10級鋼琴愛好者:The ONE智能燈條,讓我更有效率的練琴
    但在學鋼琴的這條路上,不少人都會發愁似的說,傳統鋼琴功能太單一,基礎不好的話,坐在那裡都不知道該怎麼彈,而且在家練琴的時候,都沒有辦法知道自己談得是否正確。為此,記者就如何正確學琴,練琴的問題,採訪了剛剛過了鋼琴十級的李女士。對此,李女士也是很坦然的說到:「其實鋼琴學習我也沒什麼經驗可談,練琴進步快主要還是得益於The ONE智能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