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賞析】 聯題老同學

2021-02-22 荊楚聯壇

出題人:王書文     點評:何堃

組稿:羅春安 胡孫文

      老同學,即在一個學校學習成長過的人,大家校園一別,各奔東西,千年萬載,彼此難忘。同學情誼,溫馨一生!

      本期聯題內容,聯友感受深刻,大家撰聯57副,除開個別聯作單寫兒時故事外,均扣主題,各傾其情。抽號簡評第8、18、28、38、48、57(因無58號)副,共嘗鼎臠。

      回憶當時,青澀年華,展望前途似錦;

      相逢今日,光輝歲月,暢談往事如歌。

     簡評:閱讀此聯,第一感覺就是語句流暢層次分明。上聯「回憶當時」,同學們風華正茂,胸懷遠大理想;下聯「相逢今日」,大家事業有成,「暢談往事",無比美好,無比幸福。作者選用「往事」相對「前途」,出於詞性考慮,並非只談「往事」不提現狀。

      南北東西聚一堂,並獲智德勞體美,才情十載;

      秋冬春夏室同宿,共嘗酸苦辣鹹甜,銘記終生。

      簡評:上下聯第一、二分句涵蓋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是格局較散。若說上課「聚一堂」就寢「室同宿」,則又拆散「並獲智德勞體美」和「共嘗酸苦辣鹹甜」的因果關係。上聯尾句應說十載功夫,卻說「才情十載」,忽略十載後的「才情」。下聯尾句「銘記終生」很好,勤學苦練得來的知識,一生受益,不亦樂乎!「才情」與「銘記」相對,前為名詞後為動詞,欠缺詞性對品。

      同學舊添新,花眼猶追七彩夢;

      讀書幼到老,素心唯願一身輕。

     簡評:上聯描寫同學老當益壯「花眼猶追七彩夢」,振奮人心。第一分句「同學舊添新」欠妥,「舊」指老同學,老同學無舊同學之說,若指一代新人換舊人,語序不順;下聯「讀書幼到老」,說明在校讀書,下學讀書,一生求知不輟,「素心」無染。前後分句氣脈相通。全聯表現良好的為人處世態度,充滿正能量。

      妳借幾滴墨;

      我牽一世情。

      簡評:過去寫字都用鋼筆,小學生有時筆裡墨水寫完便會求助同學,或在同學墨水瓶裡吸或從同學筆裡擠,這種事情常有發生,十分有趣。此聯描寫一生記住老同學借給墨水的事情,反映同學情誼與知恩圖報的品德。全聯通過一個細節描寫,讓人過目難忘。

      有幸書山同一路;

      不爭商海勝幾回。

      簡評:此聯描寫老同學的友好關係,可謂達到高峰!上聯肯定「書山同一路」是「有幸」是緣分,自然應該十分珍惜;下聯老同學即在商海如戰場的時候相遇,也是攜手共進「不爭」勝負。就這一句,勝過千個萬個老同學情深誼厚的字眼。這是空話無益實話有用的最好例證。最後說點小小遺憾,「幾」字屬於仄聲,用在平聲位置了。

      庠眾崇師悟道;

      網群樂學求知。

      簡評:此聯描寫老同學過去同在學校尊崇老師,學習知識,現在又用手機聯繫互相學習,其樂融融。聯意積極向上,但欠新穎,又顯重複。比起作者前面一聯「少小同遊泮裡;青春共建家園」,未免遜色。

 

二、曾凡浩


從前要好,探珠採玉於書海;

現在還佳,弄月吟風在殿堂。

四、宋良澤


犬吠三更驚子翼;

雞鳴五鼓醉周瑜。

五、向     章


寒苦同窗,友誼一生銘記;

榮枯滿腹,光陰萬裡交盟。

十二、尹登雲

同學相知為摯友;

初心誠篤結盟緣。

十五、羅才幹

曾劃三八線;

斷然一世情。

十七、胡祥文

花前攜手暢談留倩影;

燈下並肩共讀起親情。

十九、章    甫

共磨三尺書桌;

分享一窗友情。

二三、曹光蘭

結此芸窗誼;

勝如骨肉親。

二四、王明清

     憶同窗十載,曾燈下並肩,手足情深,未隨時日消磨盡;

     居異地多年,只夢中謀面,滄桑人老,再敘悲歡話語長。

二六、李錦松

共硯同窗情不老;

偷桃摘桂記猶新。

三十、成協湘

曾記兒時掏鳥蛋;

竟於日後展鴻圖。

三一、鄧傳傑

三年同桌存心底;

一片相思在夢中。

三三、王金玉

昔日同窗,南北東西難聚首;

今朝老友,秋冬春夏可團圓。

三六、胡友發

讀書立就鯤鵬志;

登榜可稱錦繡人。

三九、張連玉

尤憶往時,同窗少女春紅面;

最憐今日,傳信微霜秋白頭。

四十、劉克祥

     同出校園,同步人生路,常懷夢想花來早;

     各營家室,各追錦繡程,總盼業興時去遲。

四二、張新階

     回首總牽情,最難忘澀澀青蔥,惶惶初戀;

     碰杯當盡興,休糾結才華如夢,造化弄人。

四六、胡孫文

豆蔻少年,追夢同驅千裡馬;

桑榆晚景,扶笻共賞滿天霞。

五十、雷志勇

讀同句,答同題,受同師也;

蹤異方,為異業,思異日乎?

五二、周聖忠

深藏那段情,悲憐玉照長思慕;

常記當年景,樂泛書叢共探尋。

五三、薛維平

     交流《簡愛》,蒙動芳心,手捏紙團包幼稚;

     解析《幾何》,巧留小字,面遮書本掩天真。

五八、王書文

紙坨一粒難題解;

榨菜兩勺老夢香。

相關焦點

  • 對聯賞析並試對句
    對聯賞析並對句:出句1:無雙夏豔芙蓉出【風清揚】對句1:齊一清聲知了鳴【風之雪】對句1:濺石銀珠翠羽潛【金珠一枚】賞析:(此聯用詞精煉,「無雙」「齊一」,起到了很好的修飾作用,更形象的描述出夏季的景色特徵。賞析(二)絕句炎炎夏日蟬清唱,淡淡荷香溢淺塘。萬種風情迎風展,無雙秀色入華章。
  • 對聯中的數學
    數字入聯1.據傳,呂蒙正曾作如下一幅對聯: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橫批:南北。【賞析】這對聯全部由數字組成,初看平淡無奇,實則聯語、橫批含蓄深刻,對聯運用了諧音手法,意為缺衣(一)少食(十),沒有東西。這也成了條內涵豐富的謎語。
  • 教給孩子賞析對聯的方法,即便不懂,以後也知道從何下手
    這周學校布置家庭作業,賞析對聯。對於小學四年級學生來說,確實比較難,怎麼幫孩子完成作業?老師規定了,不能抄襲網絡內容,那就更難了。正巧,家門口有一副對聯:長空盈瑞氣 ,大地遍春光。於是,便跟孩子說,你把我們交流的內容記下來,不就是一篇賞析嗎?好啊!好啊!
  • 看圖題聯(52副)《對聯研究》(第二十期)(總029期)
    一是個別立意不夠理想,用詞不達意;二是個別對聯詞性欠工整,邏輯思維不連貫,上下聯不夠關聯;三是個別聯出現同義字或近義字;四是個別人審題欠認真,違反第三條規定,連續出現三個字同樓上相同。由於第三條規定,把一些好的對聯拒之門外,感到非常可惜。下面給一等獎的對聯作簡析,分別給二、三等獎的對聯作點評,與諸位交流。
  • 認識對聯━━聯律通則及解讀
    例如,民國劉心源題湖南長沙嶽麓山望湖亭聯:世界半瘡痍,城郭人民環眼底;英雄一盼睞,山川門戶在胸中。聯語藉登臨而寄慨,攬雲天以興懷,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憂樂情思,工穩貼切。即使《聲律啟蒙》中的「天對地」、「雨對風」,也只是修辭 材料的運用,都不能稱其為對聯。例如,民國徐琪題浙江杭州西湖三潭印月聯:孤嶼春回,許與梅花為伍;寒潭秋靜,邀來月影成三。
  • 對聯的避忌
    聯中「萬代」與「千秋」是兩個近義詞相對,均是泛指時間久遠,沒有實質上的差別,因而「合掌」。但是,在題三蘇祠聯「諸葛相祠垂萬代;三蘇文苑溯千秋」中,同樣的詞語就不算「合掌」。為什麼?上聯「萬代」,泛指長久、永久,頌揚武侯祠的盛名伴隨著諸葛亮的高風亮節世世代代流傳下去;而下聯的「千秋」,則是實指,詞義與「萬代」有實質區別,指北宋蘇洵和蘇軾、蘇轍父子的生平、著述讓我們追溯到一千年前的宋代。
  • 「聯·苑」無情對兩百副賞析
    清風入殿三擊鼓 明日出門九點鐘 [御賜金牙] 賞析: 本作流傳較廣,手法主要施加在「明日/清風」「點/擊」上。是雅俗配無情對的代表作。
  • 聯藝|頂真對聯賞析
    頂真對聯,根據用字的位置和頻率,可以分為句中頂真、句間頂真和句句頂真。句中頂真,即在句中結奏點(斷讀處)傳遞文字,古人稱之為聯綿(連綿)。如長沙白沙井聯: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按七言聯「二二三」節奏式,可讀為「常德-德山-山有德;長沙-沙水-水無沙」。德、山、沙、水均為句內頂真。
  • 長聯聖手鍾耘舫:清末一位大才子 寫對聯堪稱一絕
    長聯聖手鍾耘舫:清末一位大才子 寫對聯堪稱一絕時間:2020-08-21 15:3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聯聖手鍾耘舫:清末一位大才子 寫對聯堪稱一絕 清朝末年,一位名叫鍾耘舫的大才子,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參加考試獲得功名,卻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古今有趣對聯欣賞11:頂針聯
    頂針聯,亦稱聯珠對、聯錦對、連連對,是指對聯的前一個分句的句腳字,作為後一個分句的句頭字,使相鄰的兩個分句,首尾相連,一氣呵成。
  • 八幅絕妙對聯賞析,經典勵志,值得收藏!
    八幅絕妙對聯賞析,經典勵志,值得收藏。一、同福堂但將榮辱連家國;未敢豐盈忘苦寒。二、秦大士的自嘲聯人從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詩友們戲謔秦大士也姓秦,是秦檜的後裔對于姓秦這個事實,秦大士並不避諱。此聯表達自己忠奸分明,強烈的愛國熱情。
  • 景常春:臺灣惟一對聯代表陳維英與其《太古巢聯集》
    臺灣惟一對聯代表陳維英 與其《太古巢聯集》 ◎景常春 (此文曾刊《對聯》雜誌、中國楹聯論壇)
  • 初中語文仿句聯句知識點:對聯題
    此外,在學習名著的要求中,也要求了解名著所涉及的文化常識,其中就包括對對聯的了解,不僅要求閱讀對聯,還要求能夠模仿擬寫。受高考題的影響,中考題中也出現了對聯考題,尤其是近兩年來,對聯考題普遍在中考題中出現。如2011年,就有數十套中考語文試卷出現了對聯考題。這種對聯考題難不難呢,應該如何有效而快速地應對呢,這些都是我們即將參加中考的廣大考生非常關心的。
  • 語文中的對聯知識:常考對聯考點盤點一網打盡
    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據說是 「 五代十國」中的後蜀國君孟昶在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對聯,起內容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到了宋代,春聯已經很普遍了,到了明清尤為繁盛。對聯的考法對聯常識題型:此類常考的考點為對聯中的平仄要求。注意對聯中只講究平仄不考慮押韻。人文典故題型:此類題目嘗嘗考查對聯中涉及的典故及其相關的文學常識,文化常識。
  • 方正淳古 墨色如漆——清金農對聯書法賞析
    在眾多的文學形式中,對聯最能體現漢字的方塊結構和表意特性。清金農的對聯,觀其內容,囊括勝跡、題贈、述懷、格言、宅第、敘時、述物等方面。觀其書體,楷隸行皆備,尤以『漆書』為最。此聯用語平實,繪聲繪色,樸實中見豪放,沉穩中顯灑脫。清 金農 隸書水陸洞小詩 87cm×67.5cm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二)『時聞玉琴,若濯冰壺』題識:『集句書奉,竹亭先生清鑑,曲江外史金農。』
  • 「聯對聯」智能春聯平臺瞄上了莫言家鄉
    日前,獲得資本加持的北京吉人創客「聯對聯」創意群,通過多方考察論證,與「中國對聯之鄉」高密市夏莊鎮的高德文化公司籤署了股權合作協議,雙方表示將共同致力於春聯文化的創新升級,用高性價比的產品服務中國億萬家庭,讓百姓都能用上好春聯。  高密市夏莊鎮既是中國對聯之鄉,也是中國首位諾貝爾獎得主莫言先生的家鄉。
  • 對聯例話(6):對聯的平仄(中)
    對聯相當于格律詩的一聯,於是便承襲了這個傳統,所以上聯的最後一個字往往要求用仄聲,而下聯的最後一個字要求用平聲。一副對聯上下聯的最後一個字,一定要一平一仄,這是不能輕易動搖的原則。如果上下聯尾字全平或者全仄,對聯界的行話稱為「一順邊」。
  • 春節家家都要貼對聯,你知道我國的第一副對聯,出自哪裡嗎
    如蘇東坡題武昌黃鶴樓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憾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古今愁抒發了詩人登上拔地而起雄踞大江的黃鶴樓的感慨,寓意無窮。曾國藩題成都桂湖聯雲:五千裡秦樹蜀山,我原過容一萬頃荷花秋水,中有詩人這副對聯不拘泥傳統的四六句式,娓娓動聽地用散文筆法敘述了不曾被「秦樹蜀山」吸引的「詩人」(即作者),卻被桂湖的」荷花秋水」留戀住了,構思巧妙,別具匠意。
  • 聯林中的奇葩,對聯中的特例,中文對外語
    對聯對於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它也是中國古老文化之一。不管是婚喪嫁娶,不管是開業過春節,都會在門上貼一副對聯。尤其是在舊社會,凡是有點地位的人家,或者是商家店鋪,甚至一年四季都會在門口掛上對聯。他們的對聯,一般都是刻在木頭上的。
  • 如何寫好對聯書法?
    從內容看,下款落書聯者或撰者名,上款一般題受聯者或撰者、聯文出處、年月等內容。題跋文字內容往往包含聯文簡要背景材料或必要的說明補充,有時甚至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而從書法角度看,題款本是作品章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時會起到協調、豐富、完善整體章法的作用。故不能因其不屬正文而忽略它,而應將其納入對聯整體章法的創作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