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有「捷徑」?還有「超級捷徑」?!你就忽悠吧、行騙吧,傻瓜才信你呢!!
若有耐心,讀完此文再下斷語。若無耐心,則更須耐心地培養耐心,蓋耐心,是人生可欲可求的品質。
25歲的英語校長,17歲的英語公主
原典英語的校長,吳東蔚,帥哥,海歸,才25歲的他,用時下的話語,小鮮肉,可能是全中國最年輕的L2校長了。L2是啥?第二語言或外語的縮寫。
2007年,吳東蔚在深圳實驗學校讀高一,全年級460個學生,他的英語成績一直在400名之外撲騰。到9個月之後的2008年暑假,他遠赴英倫之前——注意是「之前」——誇張些說,他的英語已經「打遍同學」無敵手了。從踏上英倫大地的那一天開始,整整7年的遊學生涯,他再沒有遇見一個比他英語更強的大陸同胞,包括從深國交畢業的學霸們。參加頂級難度的LSAT考試(美國法學院入學考試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他的成績是top 3%,連美國本土名校大學生都望塵難及,由此獲全獎入讀BBP 法學院。隨後又順利通過大不列顛與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司法考試——當年鐵娘子柴契爾夫人也參加過的——從而獲得英國司法從業資質。對比思考,歐巴馬總統的女兒來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這,算不算人生奇蹟?
吳同學是怎樣從英語「學渣」變身為英語白馬王子的?說來太簡單!2007年秋,吳同學登門向徐老師請教原典法;回家之後,小吳同學立刻開始認真實踐;堅持了半年,從此脫胎換骨,精確地說,是脫胎換腦。與吳東蔚同期向徐老師請教英語學習的中學生不少,多為女生。她們之中,難覓一人如小吳同學那樣的躬身實踐。吳同學的傳奇可用一句話概括:難美眾少女,卻美一少年。所以徐老師常說的那句話「難度眾生度有緣」,或許應該改成,難度女生度男生。
這世界的灰姑娘,太多太多。她們,渴望騎寶馬、做公主,卻看不見,金寶馬,就在眼前,水晶鞋,就在腳邊。
這世界當然也有公主。2012年秋,高一女生「英語學渣」,小名豌豆,曾先後拜師過新東方、港大教授,等等,勵志勤奮刻苦,樣樣不缺,但都不管用。豌豆越來越苦惱,越來越自卑,最後輾轉找到徐老登門求教原典法。從此,展翅高飛,青雲直上。僅僅五個月之後,她飛往加拿大留學,入學時加拿大老師測評後竟然對她說:「你的英語可以免修了。」豌豆媽的好友,長期為豌豆的英語學習操心幫忙的深圳文化名人,學者吳文媛女士,連連讚嘆:不可思議!太不可思議!!一年之後,豌豆與加拿大本土同學同臺競爭,獲得全校英語演講大賽冠軍,其他各科的成績也因英語能力卓越而出類拔萃,出落為名符其實的華裔英語公主。
件件真實傳奇,本文只述兩筆。懷疑者可自僱偵探細查蹤跡。吳東蔚在深圳英語教學界已初有名氣。豌豆同學真名張灣,原深圳高級中學樂隊的大提琴首席,母親公益達人王真,嶺南抗日老兵援助會人人知悉。
為什麼聰明絕頂的中華同胞,年復一年地追英語,小學追,中學追,上大學追,畢業了還追,結了婚還在追,當父親母親了還要追(現如今找徐老請教學英語的,許多是事業有成的中青年人士),卻總也追不到她!為什麼吳東蔚同學,豌豆同學,卻能夠在出國留學之前,僅僅6個月,英語脫胎換腦,所向無敵?
為何?其實道理簡單。這道理,圍繞三個字,「原典法」;略展開說,仿五佛六祖,白紙黑字,20個字,真假禪語,讀者自辨:
菩提本是樹,明鏡真為臺,生而有天賦,何必尋六祖。
婀娜邏輯和超級電腦三大突破
以下,言歸科普——雖是科普,卻會挑戰讀者的智慧和悟性。
挾洋自重是當今華夏學人的習俗,更是外語教學界不可妄議的鐵規。L2 領域專家學者的地位,來自他們皓首窮經的語言學知識,特別是語法理論知識。華夏L2大師許國璋,薄冰,張道真,都是這麼一撥撥攀上象牙塔的。
不過,有件事,國際語言學界眾所周知,國內教育界罕為人知。那就是,自1957年,被譽為當代語言學之父的「喬大大」(理論)橫空出世之後,此前曾經流行的那些語法理論,就如普金大帝的盧布,持續貶值;與盧布等貨幣不同而更悲催的是,學術理論一旦落伍而被淘汰,再難有升值的未來,它們從象牙塔跌落進大排檔——當然,它們的些許價值尚存。這些落伍陳舊的知識體系,與喬大大的理論體系相比,名義上同屬句法理論,差距大過高中生與博士後。
喬大大何許人?是地球國總統嗎?非也,實名Noam Chomsky,不僅是當代語言學革命的巨擘,也是西方科學思想界公認的智慧領袖。其地位和聲望在國際學術界甚至遠超過同胞家喻戶曉的計算機天才圖靈。對了,喬大大恰巧確實發展了圖靈機的理論。就這一點,青出於藍,他可看作是圖靈之「二祖」。
數學功底深不可測的喬大大,自然用數學模型來表達他的語言學理論。L2 教學領域的專家都是文科出身,怎麼整也整不明白喬大大的思路,這好比一群忙碌的小鳥,瞥見天際那隻獨孤的雄鷹,便演繹出臺灣音樂人的說道「我是一隻小小小小鳥,想要飛呀飛卻飛也飛不高…世界是如此的小,我們註定無處可逃…」「當喬大大你為揭示語言奧秘的理想而燃燒,我們卻為生活的壓力和職稱的飯碗而煎熬…」(遺憾的是,真正受煎熬的,並非L2 教學專家,而是學生,是家長,還有一線的外語教師)
喬大大的語言學革命,早早照亮了L2 教學改革的方向。但灌雀不以白雲共遼闊,小鳥不與雄鷹同為伍。這個狀況,帶來60年的負能量:L2 教學領域的專家學者,自覺不自覺,不再理睬喬大大——從此,就外語學習,全球進入一個奇葩時代,語言學研究在喬大大的率領下狂飆突進,語言教學卻在原地踏步上「創新」不止,兩者完全脫節,害苦了害慘了華夏蒼生——從50後到70後到90後,代代聾啞英語話悽涼,從留學到移民到職場,人人吐槽無處訴痛傷。
其實,喬大大的理論有非常通俗淺白的一面。這裡,徐老從一個特殊的角度,來闡述它——領悟了喬大大理論的思路,也就自然明白了外語學習的超級「捷徑」。
我們從人工智慧這個角度切入——略書卷的表達,這是類比思維的啟發,英語單詞是:analogy,可用美麗的辭藻來裝潢:婀娜邏輯,邏輯婀娜。
人工智慧/超級電腦的三大裡程碑。
第一大裡程碑。早在1997年IBM研發的電腦系統深藍Deep Blue就打敗了西洋棋冠軍G. Kasparov,後者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棋手。西洋棋無疑是高智商活動,但全世界最聰明的人都淪為超級電腦的手下敗將,遑論你我。
可以質疑:雖然西洋棋是高智商活動,但它僅是一個非常有限的封閉領域。不具普遍性。
第二大裡程碑:2011年IBM研發的另一個超級電腦系統沃森(Watson)在美國最熱門熱門的有獎智力競猜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中以約三倍分數的絕對優勢,戰勝了此節目的兩位人類頂尖選手Brad Rutter 和Ken Jennings。其中Rutter是該競猜節目累計的最大贏家,Jennings則是該節目連勝冠軍的記錄保持者。
這意味著無論在象棋博弈的專門領域,還是廣泛靈活且完全開放的智力競猜領域,全球最聰明的人都不敵超級電腦——由一流科學家團隊研發的人工智慧系統。
我們將此現象用公式A > B來表達: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Brain of human,即人工智慧遠遠強於人類大腦。
第三大裡程碑:在哪裡?抱歉,還遙遙無期,或,遠在在未來,近在SIRI——這裡說的是(超級電腦/人工智慧的)語音識別系統。
當今全球高科技公司,如谷歌、蘋果,頂尖大學,如斯坦福、麻省理工,都在語言識別和理解域燒錢又燒錢,激烈競爭。蘋果粉都知道siri 語音自動識別系統,已經做得非常棒了。
但當代科學研究一再確證:就口語識別(speech recognition)方面,每一個12月的普通嬰兒,三歲的普通幼兒,等等,都比最先進的超級電腦,比蘋果的siri,更強大。
當然,遲早有一天,人工智慧的語言識別,可以做到比嬰幼兒更好。但它不改變這裡討論的要旨。想一想,匯聚了全球一代接一代頂尖科學家團隊的前赴後繼的努力,包括數學家,算法專家,語言學家,物理學家,計算機科學家,最尖端的傳感器,大數據採集和統計(不是幾百人幾千人的採樣數據,而是百萬人數量級的口音採集分析),等等等等……想一想,嬰幼兒的語言能力,絕不可能有這種,比美國航空母艦集團軍規模還強大百倍的科研「裝備」,來支持:TA 就是一個剛剛出生的,「一無所知」的BABY。
更有科學家預言,即使一百年之後,超級電腦在語言識別上也仍舊比不上普通兒童。
你,雞尾酒會上的社交天才
科學家以一個被稱為雞尾酒會效應(漢語情景,或許用酒桌效應表達,更通俗)cocktail party effect,來舉例論證。
想像一個10人的熱絡酒桌,食客兩兩各自對話,有五個對話同步進行。這個場合運行蘋果手機的siri系統,立刻全面癱瘓,功能為零或全錯,手機接收到的信息,全部被「識別」為不可轉換的「噪音」。
計算機專家怎樣來解決這個難題?能立刻想出的絕招就是,一個iphone (傳感器) 不行,就用兩個,兩個不行,就來四個….一直到用128個,甚至更多,外加超級雲計算。結果呢?此絕招為廢招,行不通!
但如果是你自己,或隨便一個話匣子友人,到此酒桌上蹭飯,自如隨意切換到任何一個對話裡,毫不困難吧——仔細想一想吧,人,所具備的語音語言識魔力,有多強大!
我們將此現象用公式B > A 來表達:Brain of human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人類大腦遠遠強於人工智慧。
朋友,停一停,靜靜思考這個巨大而離奇的反差:一方面,全球最聰明的人都遠不如超級電腦;另一方面,全球最聰明的超級電腦(凝聚了頂尖科學家群體智慧的專家智能系統)都遠不如人類的普通嬰幼兒。這個巨大的現象學悖論「A>B同時B>A」,蘊含了外語學習的全部訣竅。
科普小結如下:
1. 人類大腦擁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智慧加工和學習機制;第一種大體是潛意識層面的,如語言習得;第二種大體是意識層面的,如西洋棋對弈、智力競猜和語法知識的學習,等等。
2. 語言習得的核心能力是潛意識能力;以書面語學習為特徵的意識層面的理解和記憶加工,在語言習得的導入階段無關宏旨。
3. 句法能力的習得屬於潛意識層面的學習,而語法知識的學習屬於意識層面的學習。
4. 就語言習得而言,潛意識層面的加工能力遠遠強於意識層面的加工能力。
5. 嬰幼兒所表現出的潛意識的語言加工能力,遠遠超越由頂尖科學家與超級電腦相結合的人機團隊,超越任何著名的語法理論專家。
6. 這種能力人人與生俱來,每個嬰兒與生俱來,是人類這一物種的普遍屬性。
以上科普內容,如果你仍舊似懂非懂,可以這樣來思考:從前述超級電腦的三大裡程碑,它們對應的智慧難度,來思考三大教學任務。
教學任務1:將幼兒培養成為西洋棋冠軍。
教學任務2:將幼兒培養成為全球有獎智力競猜冠軍
教學任務3:將幼兒培養成為嫻熟的口語運用者。
由前述科普知識,我們得出如下智慧加工難度對比的階梯表
按難度遞增的智慧加工任務對照表
任務內容
智慧難度歸類對比
智慧類型
文字閱讀
初等智慧/小學
意識理性
語法知識學習
中等智慧/中學
意識理性
西洋棋大師
高級智慧/博士後
意識理性
智力競猜大師
高級智慧/博士後
意識理性
語言識別、理解與表達
超級智慧/學齡前
(大腦神經網絡)潛意識
即便你是最牛的教育家,你能夠完成教學任務1或2嗎?非常困難, 教學進程至少需要10年以上,且根本不可控;進而,即使你創造出奇蹟,把每個幼兒都培養成西洋棋冠軍、有獎智力競猜冠軍(自相矛盾),他們還是輕易就被超級電腦擊敗了。
但就教學任務3而言,沒有任何懸念,也未經任何「正規的教育」,每個幼兒在5歲時到輕鬆做到了,都比超級電腦還強大。
思考題1:是否能用博覽群書或下棋那種理性教學模式,或語法知識訓練的教學模式,培養出(優於超級電腦的)語言能力?
思考題2:為什麼吳東蔚和張灣同學,半年左右,就在英語能力上突飛猛進,可與超級電腦媲美。
你(的孩子)坐擁千億美元
人工智慧的語音識別研究,從19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起科學家就全情投入了,最早是美國國防部發起,由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承擔。迄今為止,科學界、高校、產業界為此投入的資金,已經遠遠超過1000億美金。經四五代科學家前赴後繼之努力,做出了SIRI等等,儘管非常出色,但仍不及人類任何一個普通兒童。
換一個角度說,每個兒童大腦裡都天生具有語言加工的「生物晶片組」,其性能超過iPhone99,其價值超過千億美金——有一千億美金你也買不到!同時,這組比超級電腦還超級的語言加工晶片組,雖然為人類這一物種基因所決定所預設(programmed),但它的正常生長、舒展和實現,需要後天特定行為的配合;這特定的行為就是:語音流輸入,也即,聆聽,聆聽,再聆聽;它與文字符號閱讀活動(視覺刺激)沒有一毛錢的直接關係——500年前,幾乎人人是文盲,更沒有語法知識理論的系統教學,但人類,同樣具備語言能力或外語學習能力。
太遺憾,L2教學專家們(部分由於弄不懂喬大大的理論思想),對每個兒童大腦中都具備的價值超過千億美元的天賦語言加工晶片,熟視無睹,棄之不用,非要自戀地去固守一套被淘汰的知識體系,美其名曰「教育創新」,弄得聰明勤奮的13億中國人,從此,從老師到學生,從學生到老師,近三代人,恆久聾啞英語了——反倒是那些「逃出校門」的「戲子藝人」,個個輕鬆習得外語,從成龍到李娜,從鄧麗君到章子怡,莫不如此。
科普小結:行文至此,你應該已經明白應該怎樣學英語了。若能付諸行動,堅持到6個月,你就是下一個東蔚校長,下一個豌豆公主;如果仍舊雲裡霧裡,徐老不厭其煩,不用佛語禪言,仍憑科普白話,再拉你一把。
1. 人類這一物種進化出的天賦語言能力,對應於大腦中的一組「生物加工晶片」——大腦語言加工中樞的神經網絡。
2. 人類百萬年進化出獨特的物種語言基因群所設定大腦語言加工中樞神經網絡,它的激活與生長,需要特定後天行為活動的配合(婀娜邏輯的類比:有百米之高生物基因潛能的北美紅杉,也需要後天的陽光雨露養分等外界條件的配合);這特定的行為活動,根本不是文字符號的視覺閱讀,而是語音流的聽覺輸入。
3. 外語學習的導入階段(到聽力基本過關為止)不應該是書面語主導的視讀理解和記憶活動,而必須是能夠激活被物種基因所設定的的語言加工神經網絡特異化高效率的生理結構生長的活動——聆聽再聆聽。
(今日軟文閱讀的課後作業:領悟聆聽遠遠不止是聽力,它是滋養大腦生長的「超級蛋白質」)
學英語的「捷徑」,看圖識理再啟蒙
圖示:大腦語言加工靶向區域/構造原理示意簡圖
說明1:這是高度簡化了的概念示意圖,真實情況遠為複雜,由此,該圖在技術細節上不準確;同時,高度簡化的示意圖反而能把握實質:理解語言加工的靶向區域/構造和對應的行為活動
說明2:聆聽與閱讀這兩種學習活動對應的大腦核心加工區域/構造有重大差異,也即,這兩種行為/學習活動都能激活的大腦神經細胞和網絡(任何行為活動都如此),但各自激活的靶向區域/結構、激活的方式、激活的路徑,包括由此繼發激活的連鎖路徑,有重大差異;外語學習中的「翻譯式閱讀」行為,與聆聽相比,差異更顯著;這導致完全不同的神經網絡結構生長,由此產生完全不同學習效果。
說明3:聆聽直接激活人類百萬年進化出的語言加工中樞神經區域/構造,每個嬰幼兒都由此習得一種或數種母語。但閱讀首先激活視覺加工區,再傳導至泛化的認知與概念加工區、以及母語語言加工區(所謂翻譯式思維就如此而來);在聽力沒有過關之前,閱讀活動與語言加工中樞靶向神經結構的激活和正常生長相關度極低,由此與語言核心能力習得的相關度極低。
以,今日軟文之真假禪語,結束。
菩提本是樹,明鏡真為臺,生而有天賦,何必拜六祖。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朝聞道,夕行晚矣。
孺子,可教乎?
「半生文盲」即徐火輝先生,現為深圳大學師範學院副教授,國際比較教育專家。2002—2004年間率先將劍橋大學A LEVEL課程體系成功引入中國。曾任劍橋大學國際考試院中國註冊考試中心(CN200)首屆主任。世界名牌大學升學指導專家,曾經指導學生50餘人進入劍橋大學或牛津大學;數人獲美國名牌大學全獎錄取。在英國私立名校Wellington School 設有個人命名的獎學金。深圳大學師範學院國際比較教育研究與諮詢中心主任,兼任深圳市教育國際交流中心教育總監。深圳大學國際考試中心TOEFL/GRE主考官。目前在深圳大學師範學院從事英語教育改革與國際教育交流方面的工作。推動英語教育改革的《徐老師原典英語自學法》發明人。
徐火輝先生至今一直致力於當代英語教育改革,二十年潛心研究,創立原典英語學習法,影響全國數萬家庭,指導50餘名學生進入牛津劍橋等國際名校,並著有《中國人英語自學方法教程》,《超越哈佛——徐老師原典英語自學法》等指導性書籍;於退休後創辦原典英語教育投資有限公司,以「引領中國教育改革」為宗旨,致力於改變現有體制內英語學習體系,為孩子提供趣味與效率並重的先進學習平臺。
(聲明:本文為原典英語原創,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屬侵權行為。)
原典英語 (homerenglish)原典英語
用耳朵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