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文節選自漏屋老師08年前後在天涯上的著名帖子《外語學習真實方法及誤區調整》的最後一部分。漏屋老師對《千萬別學英語》進行了點評,同時對自己的寫作目的也進行了說明。(後來從10年開始一直到現在,一直專心專心著書,已經寫完兩本,還有一本今年出版)
《千萬別學英語》在告訴我們什麼?
韓國鄭博士的《千萬別學英語》是非常值得中日韓三國同學一讀的好書。其題目就點明了英語不應該是學得,而應該是習得。其實就是我們討論的SLA關於學得習得之爭中的悉得立場。此立場是SLA的理論核心,也是西方語言學研究普遍接受的觀點。而《千萬別學英語》這一提法之所以在韓國、日本和中國引起巨大反響,主要是因為這三個國家是典型的一貫採用學習方式來掌握外語的國家,而學習外語的習慣導致這三個國家的同學外語掌握效果最差。西方學者把此現象歸咎於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前面討論過,主要是中日韓三國的 Rote Learning習慣被應用在了語言學習上。
鄭博士以在國外親身經歷的觀察和分析,用簡單的筆觸告訴本國同學應該放棄RL而走習得的道路。雖然他幾乎沒有引證什麼二語習得的理論,但顯然他對這一系列理論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包括對關鍵期的了解。在書中他提到了兒童的大腦比較軟(可能是翻譯的問題,英文原文是plasticity),語言存儲在大腦中有特定的空間,而到了成年這些空間被佔據所以就比較難。基本是對的,稍有一點不太準確。這些空間不是被佔據,而是通往這裡的道路被關閉了。成年人習慣用左腦去學語言,而機械記憶更加沒效率且存不到語言區上。如果能回到掌握母語的悉得路線上,成年人還是可以在大腦語言區建立新的外語區域的,但與12歲以下就能掌握外語相比,部位會稍有不同,而且每個人還不太一樣,但無論如何是應該在這一區域裡形成該語言區塊,而不是大腦其他部位的記憶。鄭博士書中反覆強調大家要放棄背誦的想法。
關於韓國學生到了國外外語環境學習外語效果很差的現象,鄭博士的觀察也和我們一樣。他提出的一個原因是外國人很快對韓國同學失去興趣,而且因為他們語言能力低,所以不再主動和他們交流,這也是為什麼成年人到了國外學習外語效果差的原因之一,分析很對。關於成年人到了國外語言環境的情況,專家們的分析相當細緻,除了鄭博士講的原因,和我們講的理解性差的原因,還有其他各種原因,包括當地人為了與你實現交流而講一種不正規的簡單英語的問題等等。還有一個原因,成人的語言環境跟小孩子不同。成人一般是純對話環境,沒有圖象和肢體語言的幫助,而小孩子是在大量形象和肢體語言存在的遊戲環境中。
鄭博士的書閱讀對象主要是經過多年英語學習還是啞巴英語同學,不是完全的初學者。所以按他的設計,從這水平起在理想的狀態下每天90分鐘,6個月到1年就可以突破。時間是差不多的。並不用刻苦學習。
關鍵問題:
鄭博士提的建議路線跟我們提的有很多相似之處,只是我們多強調了圖象和肢體語言的作用,因為通過形象幫助可以更容易也更有效地建立語言思維。同是正確理念,但如何尋找適當的學習材料?這一點大家都是一個最難的關鍵問題。我們在文章中探討了半天,最後還是要面臨這一問題。我們一方面談到了語言學研究和語言教學材料設計之間的斷層,另一方面也談到了個體差異造成無法提供一套統一的學習系統。之所以我們會搬初一些語言研究的理論和實驗結果,主要是想讓大家能建立對外語學習的理念並且學會制定合理的學習策略和學會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資料。千萬別學英語的提法,在中國是非常及時的,當然也是會受到一些人的歡迎和另一些人的攻擊的。道理如何,大家用慧眼去解讀吧。
後記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鼓勵。本人是從此貼第一天起才開始寫第一個字,自己也沒有想到一個月的時間競篡出了十多萬字。本來只是些近年的學習和工作的心得,對一些現象的觀察和分析以及一些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平時以學術講座和討論的形式談一些部分,一直無法歸納和寫作出來。要不是大家的督促和支持,至今還是一個個零散的片段。現在居然能比較系統地放到了一起,儘管非常粗糙甚至虎頭蛇尾,但算是對這些年工作和學習的一個總結吧。這些年來,自認為是從事了天下最好的一份工作之一:不但有自由的工作時間和良好的待遇,受到學生的尊重,更主要的還是看到自己的工作給很多人的一生帶來的變化。有很多學生因為外語能力的提高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有的職位提升,有的實現出國移民求學的夢想。外語能力的提高給他們本人,他們的家庭乃至下一代都增添了幸福,我對此感到莫大的滿足。幾年來看到我的許多學生因為在一起學外語而成為一輩子的朋友,很多同學還因此喜結良緣,有的已經有了下一代。每年我都要出席許多婚禮,每次必然是主婚人。每次賓客們議論紛紛,這主婚人講得真精彩,他們不知道我實在太有經驗了,主婚的致辭也可以出個集子了。我想可能只有醫生的職業可以有同樣的滿足感吧。這次能完成此文,算是給多年來學生和同事的支持,以及網友們的鼓勵的一個小小回報吧。
由於本人的水平有限並且沒有無礙的辯才,想必文章中毛病不少而且很多意思也因為沒講明白因而不能讓大家完全領會,還請大家多包涵。但只要能對一些同學的外語學習有啟發和幫助,讓大家少走一些彎路,本人已經非常高興了。如果有同學能從中領悟到的不僅是學習外語的方法,而且能體會到一些分析問題的方法和思路,那本人就更感到欣慰了。這應該就是本文的目的吧。本人已決定後年退休,退休之後潛心讀書,並跟隨一心禪堂主學佛,難得能遇到如此好的老師。對佛學感興趣的同學,推薦大家到天涯閒閒書話欄目讀一下一心禪兄的《佛陀紀事—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釋迦牟尼》,那分析力度是小弟望塵莫及的,大家能稍有體會就受益非淺了。即使對佛學不感興趣,如果能一讀此文,定能增長智慧。
摘錄一段釋迦牟尼講的話和大家分享:
不要相信只憑聽說的任何事物。不要相信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傳統。不要因為眾人都這麼說而相信它。不要因為經典上的記載而相信它。不要相信權威、導師或長輩的教導。當你經過觀察和分析後,認為事物與原則一致,並有助於個人和大家的善行與利益,才接受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