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正在和面,準備製作西樵大餅。 盧奕誠 攝
西樵大餅進爐前,廚師撲麵粉。盧奕誠 攝
●撰文:譚笑 策劃:黎誠
6月1日,「南海美食月」在澳門啟動,4名南海本地廚師趕赴澳門英皇娛樂酒店進行廚藝展示,此後的一個半月內,南海美食將擺在英皇娛樂酒店的飯桌,供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品嘗。與此同時,南海西部三鎮景點介紹、線路介紹圖也出現在了澳門酒店。
南海,作為南番順美食版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打造自身的美食品牌。在現代交通日益便利,信息傳播速度快捷,食材運輸、廚藝交流等壁壘逐漸被打破,南海人始終相信本土的食材、烹飪手法並不遜色於其他地區的粵菜。
然而,經過數年的美食宣傳,南海美食的知名度依然不及順德、番禺。究其原因,南海人認為,「區域品牌宣傳力度不足」是南海美食知名度不大的主因。而順德人則認為,南海缺少的還有對於飲食文化的沉澱。
「官府菜祖師爺」源於南海回不到南海
「南海美食」的「實有餘而名不足」,首先從「譚家菜」說起。
譚家菜,被譽為中國官府菜的祖師爺,又名譚氏官府菜,創始人譚宗浚為清同治十三年的榜眼,相傳祖籍為南海丹灶。譚宗浚一生酷愛美食,譚家人刻意鑽研飲食文化,將廣東菜和北京菜相結合,使得譚家菜成為中國著名的官府菜,擁有「食界無口不誇譚」的美稱。
如今在譚家菜館在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地遍地開花,甚至形成了加盟連鎖店,而其發源地丹灶,則至今難覓一家譚家菜館身影。
其實早在2007年前後,南海就有政協委員提出建議,希望丹灶鎮政府能鼓勵發展譚家菜,並借譚家菜的美名進一步宣傳包裝南海美食,打造自主品牌。然而,丹灶當地官員進行調研後卻發現,丹灶當地開辦正宗譚家菜館的條件並不成熟。
「我們提出這個南海美食這個概念太晚了,以至於可以挖掘的資源並不多。」南海丹灶鎮文體宣傳辦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傳統譚家菜以熊掌、虎肉等山珍海味作為食材,建國後,受法律限制,則改用鮑魚、魚翅、燕窩等為主,但用料依然十分嚴格,故而價格較高,並不適合南海消費市場。
而更為現實的問題則是,譚家後人一直側重於在北方經營,並早已對「譚家菜」、「譚氏官府菜」等商標進行註冊。南海若要以「譚家菜」主打招牌,推廣南海美食,必須以加盟的形式開辦分店。如此一來,根據相關規定,南海的譚家菜館仍是要生產總店的「官府」概念菜,並不能過多融入南海特色。
藉助譚家菜推廣南海美食的計劃就此被迫擱置。
「發展餐飲業,我們慢了一步,但這也是經濟水平所決定的。」說起南海美食的推廣,上述負責人顯得有點無奈,「只有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人們對於美食的要求才會突出,餐飲業才能發展起來。」
如今,丹灶鎮仍在收集譚家菜的相關資料,並計劃藉助中央媒體,進行譚家菜發源地以及當地其他美食的宣傳,「希望可以藉助譚家菜這一知名菜系,帶動我們當地的美食發展。」
南海美食推廣缺乏長遠規劃
其實,南海晚了一步並非只有譚家菜發源地的挖掘,還有南海對於區域內所有美食的宣傳以及相應的包裝。
2009年,南海舉行區級層面的美食比賽,各鎮街以餐飲企業為單位參賽,比賽評選出當地的名廚、名菜。然而,舉辦僅一年,由於種種原因,該項比賽並未舉行第二屆。南海的美食交流和比賽改用其他形式進行。
「南海對於美食的發展,至今仍缺乏一個統一、長遠的規劃。」南海餐飲協會秘書長李惠東認為,儘管南海近年來曾多次舉辦美食評選等活動,但都較為零散,其規模和影響力都遜於順德美食節。
「我們對美食的推廣,更多的是將其定位為旅遊景點的附屬。」南海文體旅遊局一名負責人坦言,目前南海區級層面對於本土美食並沒有形成統一的部署,更多的是由各鎮街自行發展、宣傳自己的美食。
近年來南海各鎮街都注意到美食對當地經濟的帶動,故紛紛獨立推出自己的特色美食,如潭邊苦瓜宴、裡水霸王鴨、鹽步秋茄子、羅村竹筍粥皆被冠以「南海美食」的稱號推向市場。
此外,近年來,南海也舉行了多次美食評選活動,特別是在丹灶、九江、西樵三鎮確立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後,南海西部管委更是確立了以美食增加「旅遊回頭率」的策略,開始主推南海西部美食,西樵大餅、九江全魚宴等西部品牌名聲鵲起。
然而,這些鎮街的美食雖然擁有了一定的市場,但是大部分都並未能走出南海,此外,南海美食的集體品牌也沒有形成。
「美食的品牌的推廣,必須進行集中宣傳,通過概況共性,才能形成集體品牌。」南海餐飲協會會長吳榮開說,南海目前各鎮獨立作戰看似是多點開花,實際並不利於南海品牌的發展。
吳榮開說,隨著交通和技術的壁壘被打破,原材料的供應難度將會降低,從技術層面上,南海要做出美味的粵菜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難題,但是由於沒有統一的理念和品牌意識,目前每個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做法,且只注重門店宣傳。而反觀順德,則多是一個鎮街擁有一種做法,容易形成集群效應。
與此同時,眾多的企業走不出南海,則必然會形成區域內的競爭,許多企業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怎麼壓縮成本爭強競爭力上,而無力再去追尋推廣南海美食的夢想。
●南順對比
順德美食文化沉澱更深
今年3月份,佛山禪城東方廣場舉辦美食嘉年華,邀請佛山各地餐飲企業到場進行美食宣傳。記者前往現場看到,場中的來自順德的美食佔據了大部分的攤位,陳村粉、倫教糕、均安蒸豬……但是,場中卻並未看到一種南海的特色美食。
「南海美食其實並不適宜現場設攤擺賣。」南海西部旅遊部門一名負責人說,南海美食產業起步較晚,且大多數是由酒店進行菜色創新和推廣,傾向於走高價位的路線,故多數隻適宜在酒店內以宴會形式出現,在其他區域民眾中流傳不廣。
「順德美食起步較早,且多發源於集市、村宴,如倫教糕、大良雙皮奶、均安蒸豬等,一開始便擁有較好的群眾基礎。」順德容桂61歲的老廚師何學和說。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順德經濟剛開始快速增長之時,各個鎮街每年便會舉行一個星期的墟集,引來眾多群眾到此進行購物。不少廚師看到人流量多,便會在集市上設攤做飯食。長期以來,聚集的廚師越來越多,做的食物也越來越精良,聚集交流美食變成了當地傳統,這便是順德美食節的前身。
到了90年代,華僑逐漸增多,品嘗到家鄉菜的華僑開始在海外宣傳順德,故而順德美食,名聲日隆。
何學和認為,順德美食是跟隨著順德工業化一同成長的,其本身就是工業化的一部分;而南海美食,則更多的是經濟發展到達一定階段後,才出現的概念,故而兩者相較,順德美食就顯得更有生命力和活力。
「其實南番順三地的美食做法差異並不大。」何學和說,由於順德美食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定年限,順德的飲食文化業開始出現沉澱。
記者在順德容桂看到一家紅星煲仔飯,身處偏僻小巷中,店子內的砂鍋已然開裂,而店主人卻始終不願意更換,更不願擴大店面,問及原因,店主人回答道:「我們要藉此營造一種老店應有的飲食積澱,同時,鍋燒久了會更熟悉米性,更容易煮出上乘的飯食。」
順德人對餐飲的理解,可見一斑。而順德也是通過此種文化的感染力,不斷傳播自己的知名度。而此一階段的南海餐飲企業,則更多的通過不斷擴大規模,興辦更多企業進行南海美食的傳播。
「我們是在興辦企業的同時傳承餐飲文化。」吳榮開說,由於競爭較為激烈,南海許多企業只能先立足,開設一些常規菜系,再慢慢地追求創新。
「一個地區美食的發展與其經濟和政府的推廣力度是分不開的。」順德餐飲協會會長張海濤說,順德為了推廣美食出臺了多項政策,且由政府牽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舉辦了多次美食活動和美食賽事,其影響力也是南海美食活動無法匹及。
面對兩地的美食發展差異,年過六旬的何學和認為,兩地美食原本同宗同源,南海美食只需時間發展和進行文化沉澱,其發展前景依然十分可觀。
南海美食慾打上
食物用料「安全」標籤
■新舉動
儘管南海目前的美食並未形成區域品牌,但其實早在2009年前後,南海就開始進行美食廚藝類比賽;爾後進行粵港澳南海美食月,南海美食開始走出家門;到今年六月,第二屆「飯香刀」烹飪大賽即將舉行……南海正試圖通過將整合旅遊和美食資源,一同推廣區域美食品牌。
今年3月份,澳門英皇娛樂酒店主動找到南海,邀請南海餐飲企業派出廚師前往澳門進行美食推廣。這一信號,被南海認為是自己多年來的品牌宣傳成果。
「南海菜其實主要仍以傳統菜作為主打,故在食材的選用方面正進行提升。」南海文體旅遊局一位負責人說,此次澳門邀請南海餐飲企業前往澳門宣傳,正是因為他們認為該企業的選材較為精良,而且安全性高。
據了解,此次南海美食月在澳門啟動,在為期一個半月內,所有的食材都需先從南海運往珠海,並在珠海屠宰、檢疫後方才運往澳門。
「儘管各鎮街目前仍獨自經營為主,但是我們仍是希望以此推廣食物用料嚴謹、安全的理念。」上述負責人說,與此同時,也希望南海美食能帶著「安全」、「嚴謹」的標籤走向更廣闊的地區。
工資較低 菜系傳承存困難
■老問題
就在南海連續數年推廣當地美食的時候,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出現了,南海名廚、大廚奇缺,進而導致南海菜譜一直無法推陳出新,餐飲業的發展也受到阻礙。
「一方面是工資低,另一方面是社會地位不高,在南海當廚師並未受人尊敬。」九江輝利酒店廚師程照芬告訴記者,目前,南海廚師的平均工資約為3500—5000左右,而順德的廚師的工資則約有6000—7000元。故在程照芬周圍有不少離開南海,前往順德工作的廚師。
此外,南海菜系的傳承也面臨一定的困難。程照芬告訴記者,目前從廚師院校畢業的年輕一代進入南海的意願並不高。目前南海大多數酒店仍採用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進行廚師培訓,手把手地傳承南海菜。
「我們招人越來越難,很多年輕人都嫌勞動強度大,不願意幹。」陳照芬說,由於南海菜系是以傳統菜為主打,年輕廚師在技校的學習不一定能適應當地市場,同時受工資待遇以及生活成本等因素影響,年輕廚師學習南海特色菜的意願並不強。
與此同時,南海廚師的流動性也在加大,不少酒店都會面臨因為大廚師離職而更換部分菜譜,核心競爭力下降的危險。而每當新老廚師青黃不接時,傳統菜譜就會面臨失傳。如九江全魚宴,本創始於1962年,就因為廚師離去而導致該菜一度失傳,直至80年代,方才找回做法。
「餐飲集團、酒店應該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培育好年輕廚師。」順德61歲的老廚師何學和告訴記者,目前順德幾家有名的酒店能夠取得較好的發展,與他們重視技校的合作分不開。他認為一些實力雄厚的酒店,應該及早與廚師院校合作,將自己的做菜理念及早地灌輸給新廚師。與此同時,政府也應該做好輿論宣傳,引導社會大眾正確認識廚師這一職業,提高廚師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