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擔當:有責任,就要擔當 | 字裡行間
擔當:有責任,就要擔當 | 字裡行間 2020-02-08 11:52:59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
責任,就要擔當
    責任,就要擔當    習近平總 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強調,「各級黨組織要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
擔當:有責任,就要擔當|字裡行間
可以看到,「擔」重在扛起,「當」重在承擔,尤其是承擔起與自己身份、責任相當的任務,「擔當」一詞,既與承擔、負荷有關,也與責任、本分有關,告訴我們要敢於扛起自己的責任。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宋代,作為動詞使用,就是用來指承擔責任。
-
習近平談擔當精神: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
擔當是人民的期望,「敢於擔當責任,勇於直面矛盾,善於解決問題,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擔當也是改革的需求,「看準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幹」。 擔當精神給人民以信心,給世界以希望。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擔當精神贏得了中國人民的尊重和愛戴,中國政府做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精神贏得了世界各國對中國的理解和支持。
-
求是網評: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2014年2月7日,在黑海之濱的索契,習近平總書記在接受俄羅斯電視臺記者專訪時如是說。質樸的話語,字字千鈞、擲地有聲。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用強烈責任擔當精神,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苦幹實幹幹出來的。敢於擔當、勇於盡責是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能否敢於負責、勇於擔當,最能看出一個幹部的黨性和作風」。他反覆告誡: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
-
感悟習近平的「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番話鏗鏘有力、坦誠樸實,耐人尋味,發人深思,給人信心和力量。責任是信念之基,擔當是力量之源。一個敢於擔當的幹部,才能贏得組織重託和群眾依賴;一個敢於擔當的政黨,才能贏得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才能委以社稷大業。
-
學習他——敢於擔當責任
擔當精神是共產黨人從歷史中繼承的優秀品質。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講到:「我的執政理念,概括起來說就是: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擔當精神,特別強調黨員幹部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
-
有權必有責,責任勇擔當
作為新時代的年輕幹部,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才能擔負起時代賦予青年人的歷史使命,不負人民所望。 年輕幹部無論身處哪個工作崗位,擔任什麼職務,都要心繫於民,用實際行動服務於人民。唯有將人民群眾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對待,設身處地,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困,一切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出發點,才能真正讓人民群眾感到滿意,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
擔當精神:使命在心 責任在肩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責任擔當是領導幹部必備的基本素質,並強調,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當前改革發展穩定遇到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更需要我們有擔當。作為黨員幹部,該如何充分發揚擔當精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不負總書記的囑託,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幹家?光明智庫邀請四位專家展開討論。
-
淺談責任與擔當
擔當——是指接受並負起責任。說到責任和擔當,很多的人都會有這樣的一種想法:如果這件事和我有關,我可能會負責。如果是其他人的事情,與自己沒有什麼關係,如果多管閒事,那就是傻子。甚至可能會解釋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對什麼事情都負責,明哲保身才是最明智的。但是,如果一個人連樹葉落下來都怕砸破腦袋,不願擔當任何責任,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將是無足輕重的。
-
【清風時評】擔使命,必須有責任擔當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擔使命,就是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勇於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保持鬥爭精神,敢於直面風險挑戰。」
-
奮勇擔當是青年的時代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大會上說:「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擔當時代責任。時代呼喚擔當,民族振興是青年的責任。」青年始終是社會最有生氣的力量。青春是一種改變固化思維與催生創造衝動的力量,是一種將不可能變成可能的力量。青春之力,可在戈壁栽種樹木,可於沙漠開掘井泉。青春之力,可繪時代斑斕畫卷,可書歷史燦爛篇章。
-
增強責任之心 勇於擔當作為
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是當前黨員、幹部最重要的責任和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增強責任之心,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在其位謀其政,在其職盡其責,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
做一個有擔當,不推卸責任的人
人活著,大部分時候,總是糾結在別人的錯與對之中,遇事推卸責任,少擔當之心。做人,應該學會擔當。這個社會裡,不管你處於什麼角色?都應該有自己的擔當和責任心,與你有關的事情,必須責無旁貸,不假手於人,坦坦蕩蕩。威爾遜說:責任感與機遇成正比。
-
青春夢想 責任擔當
驪歌響起,我以《青春夢想 責任擔當》為題和大家作最後的叮囑。珍惜青春年華,矢志拼搏奮鬥。無奮鬥,不青春。讓奮鬥成為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未來三年,同學們將由少年成長為青年,完成高中學業,進而走進大學。未來十年,是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第二個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同學們將在完成高中、大學學業的基礎上或工作或繼續深造。
-
人民日報:增強責任之心 勇於擔當作為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增強責任之心 勇於擔當作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是當前黨員、幹部最重要的責任和擔當。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增強責任之心,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在其位謀其政,在其職盡其責,主動擔當、積極作為。
-
新華社評論員:勇於擔當 築牢責任意識
這向全黨發出明確信號——管黨治黨的責任不能懈怠,領導幹部更要勇於擔當、履職盡責。 近年來,在全面從嚴治黨強勢推進的大背景下,強化問責成為黨風廉政建設的鮮明特點。「班子出了事,班長有責任」「院長違規,書記受罰」……多起落實「兩個責任」不力的典型案例,一再警示各級領導幹部:不牽主體責任「牛鼻子」就要「挨板子」,履行監督責任「掉鏈子」就要「摘帽子」。 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典型案例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一些地方和單位領導落實「兩個責任」仍然喊在嘴上、浮在面上。有責不擔,正氣難彰;有錯不糾,百弊叢生。
-
100句關於擔當、責任的名言警句
中國要得到泱泱大國應得的尊敬,不在於市場之大,國土之廣,人口之多,而於道德擔當的有無。—— 龍應臺 臺灣女作家55. 很難用一句話說清我現在的心情。有喜悅,喜悅首先是因為這是很高的榮譽,前兩任主席是文學裡程碑式的人物,第三任就是我,這是非同尋常的位置和榮譽。文學界的同行在這樣的前提下,給了我寬厚的認可,我想這是不容易的。
-
到底什麼是責任和擔當
有一日和他通電話,他不停的抱怨工作辛苦,說自己要去新疆戰友那裡工作,又過了幾日,他又說要去陝西朋友那裡,媽媽為這事急得不行,打電話安撫他,畢竟今年這情形工作不好找,有一份就應該珍惜。上周日,我帶妹妹出門玩,接到父親電話,問我們什麼時候回家,猜到他悄悄回來了,回到家,果真見他葛優躺在沙發上。
-
朱海侖:把握責任內涵 強化責任擔當
9月1日,市委召開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黨組)主體責任會議,認真傳達貫徹中央、中央紀委和自治區黨委、自治區紀委相關決策部署要求,特別是8月19日自治區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動員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工作要求、強化責任擔當,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落到實處,服務首府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