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德大使:中歐廣泛合作基於互相尊重 投資協定談判進入最後階段

2020-12-15 央視新聞

9月18日,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就中歐關係、香港、臺灣、新疆等問題接受德國媒體專訪。吳懇大使表示,中歐廣泛合作基於互相尊重。他認為,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

△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接受德國媒體採訪 (圖片來源:中國駐德國大使館)

9月14日,原計劃於德國萊比錫舉行的中國-歐盟峰會因受到疫情影響改為中德歐領導人視頻會晤。吳懇大使表示,默克爾總理將歐盟對華關係作為德國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期間的外交優先議程,中方對此表示期待。由德國倡議的中歐峰會對中歐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進入2020年以來,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進度一直受到世人的關注。吳懇大使表示:「在我看來,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他強調,在中德歐領導人視頻會晤上,雙方確認了年內完成談判的政治意願。這符合中歐雙方的共同利益。

吳懇指出,中歐合作領域廣泛,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甚至爭執。重要的是,雙方始終秉持對話的意願。只要遵循相互尊重、互不幹涉內政的原則,以事實為依據進行交流,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在人權方面,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但各國首先應做好自己的「家庭作業」,而不是對他國指手畫腳。

針對香港國安法的提問,吳懇說,香港分裂勢力和激進反對派活動日益猖獗,對中國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香港國安法是中國為維護國家主權所採取的必要舉措。吳懇指出,幾周前,一群示威者試圖衝擊柏林國會大廈,當時所有政黨和媒體都對此進行了嚴厲批評。但是,當去年香港立法會遭衝擊時,許多德國人卻譴責香港警方。「這是純粹的雙重標準。」吳懇強調說,「我們反對以任何形式幹預中國內政。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擁有國家安全法。我曾將香港國安法和德國刑法典進行比較,發現它們有著相似的規定和原則。」

在回答捷克議會參議院主席訪臺遭到中方嚴厲批評的問題時,吳懇大使表示,「這是不得不作出的外交反應,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個中國原則是包括捷克在內的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捷克參議院主席的所作所為蓄意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是一場大型政治秀。

吳大使強調,中國反對中國的建交國同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觸,「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同包括德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發展外交關係的政治基礎」。

吳懇大使最後聲明,中方已向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和歐盟國家駐華大使發出參訪新疆的邀請。吳懇大使指出,關於新疆流傳著許多謊言和欺騙。事實上,當地居民過著穩定和平的生活。他相信,實地訪問能夠獲得對新疆全面、客觀的認識。訪問將在疫情形勢允許的情況下成行。

△吳懇大使通過網絡接受菲舍爾專訪(圖片來源:中國駐德國大使館)

據了解,此次專訪由德新社知名時政記者米夏埃爾·菲舍爾進行。22日,德國各大主流媒體廣泛轉載報導專訪內容。(總臺記者 餘鵬 阮佳聞)

(編輯 金律成)

相關焦點

  • 外交部: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進入最後階段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透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 汪文斌表示,今年以來,中歐雙方克服疫情影響,共舉行了10輪關於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取得重要進展。目前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
  •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進入最後階段,原則上已達成一致
    來源:金十數據近年來,貿易協定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經濟的重要推動力。中國也正考慮加入多個有助於本國經濟的協定。11月15日,中國已經正式加入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出口總量有望因此提升3.15%。
  • 德媒:中歐投資協定本周可能有突破
    來源:環球網德媒:中歐投資協定本周可能有突破【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歐盟和中國距離達成投資協定更近了!」據德國《商報》16日報導,歐盟和中國本周將就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進行新一輪談判。雙方都對在今年年底前達成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協定充滿信心。《商報》從歐盟方面獲悉,按照原計劃,中歐應該在上周結束投資協定的最後一輪談判。但由於雙方仍存在分歧,有關磋商延長到本周繼續進行,一些關鍵問題屆時或將取得突破。歐盟相關人士透露,雙方都想解決尚未解決的問題。「布魯塞爾和北京正就該協定的要點進行強有力的政治協商,並且已經迅速推進了許多有爭議的問題。」
  • 歷經7年35輪談判,中歐投資協定的世界意義
    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實現了年內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預期目標,達成了一份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贏的投資協定。 中歐投資協定有何特點?為達成協定,中歐雙方經過了怎樣的談判過程?如今協定達成,對中國、歐洲乃至全世界有何重要意義?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專家。
  •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 但馬克龍的「介入」讓義大利有點「酸」
    華輿訊 據意燴報導 經過7年談判,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簡稱「中歐投資協定」)終於在2020年尾結下碩果。 意訊社消息,經過長達7年的談判,中國與歐盟就中歐投資協定已原則上達成協議。
  •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 美元走上下坡路市場「漲」聲不...
    除了疫情和美國國會就刺激方案的角力之外,有關中歐投資協議的消息也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北京時間周三晚間,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談判從啟動到完成共歷時7年,中歐雙方共舉行了35輪投資協定談判。重磅!
  • 中歐投資協定宣布談判完成,影響有多大?(附解讀)
    協調抗疫行動,共促經濟復甦,對接發展戰略,加快綠色發展,推動多邊合作。  公開資料顯示,中歐全面投資協議 ( EU-China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旨在為中歐投資關係建立一個統一的法律框架,取代中國和歐盟裡26個成員國之間的現有雙邊投資條約。中國和歐盟在2014年就該協議啟動第一輪談判。
  • 在中歐投資協定的基礎上為世界育新機
    疾風知勁草,面對全球化逆風,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在國際舞臺上始終踐行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理念,積極擁抱全球化。在2020年末先後完成的RCEP籤署以及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都是中國履行這份責任的生動實踐。中歐如期完成投資協定談判,彰顯了中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
  • 環球論壇|中歐應抓住雙邊投資協定的歷史機遇
    文章說,中歐合作是當前紛繁複雜國際形勢下一支穩定性的力量,經貿合作則是中歐關係中的壓艙石和重要支柱。隨著雙方對深化高水平經貿合作意願日益上升,2013年啟動的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BIT)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 投資談判玉汝於成 中歐攜手同德共贏
    會上,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歷經約7載共計35輪的談判實現了年內完成的預期目標,宣示了中歐對經貿上進一步融合的雄心,對世界疫後經濟重振的決心,和對人類社會同氣連枝共鑄未來的信心。中國與歐盟如期完成投資協定談判是時代變遷、力量變化的歷史長河中的必然之選。
  • 特邀合作夥伴丨駐巴基斯坦大使農融到任拜會巴總理商務和投資顧問...
    11月20日,駐巴基斯坦大使農融到任拜會巴總理商務和投資顧問達烏德,就落實中巴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議定書、促進雙邊貿易和產業合作進行交流。謝國祥經商公參、巴商務部常秘法魯克在座。
  • 「中歐投資協定是一件令人欣喜的新年禮物」
    人民網布魯塞爾12月31日電 (記者任彥)2020年12月30日,中國與歐盟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歐中商界和學界普遍認為,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對於中歐企業來說是一大利好,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
  • 商務部:第35輪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聚焦解決遺留問題
    在今天(10日)商務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本周,雙方正在舉行第35輪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這是今年舉行的第10輪談判,雙方將聚焦解決遺留問題,為實現雙方領導人確定的談判目標不懈努力。
  • 全球移民周曆|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中國新冠病毒疫苗獲批上市
    關注最新移民動態 把控黃金移民時機 2020.12.28-2021.01.03 (第93期) 全球移民周曆 縱覽移民大事件 內容概要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
  • 專訪中國駐芬蘭大使:中芬關係是中歐友好合作典範
    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對芬蘭展開國事訪問前夕,中國駐芬蘭大使陳立接受央視記者專訪,他認為此訪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22年再次出訪芬蘭,又恰逢芬蘭正在舉國歡慶獨立一百周年,芬蘭方面高度重視此次國事訪問,中芬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水平,此次國事訪問將為新時期、新形勢下的中芬合作積蓄新動能,為中歐合作注入新活力,也為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做出新貢獻。
  • 中國駐芬蘭大使:中芬關係是中歐友好合作典範
    中國駐芬蘭大使:中芬關係是中歐友好合作典範 2017-04-01參與互動    新華社赫爾辛基4月1日電(記者李驥志 張璇)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前夕,中國駐芬蘭大使陳立對媒體表示
  • 張明大使展望第二十二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兩個首次 三大期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布魯塞爾6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駐歐盟記者 鞠輝)當地時間6月18日,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在歐洲政策研究中心舉辦的網絡研討會上致辭時指出,將於下周舉行的第二十二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是新一屆歐盟機構領導層就職以來舉行的首次年度會晤,也是疫情暴發後中歐之間的首次最高級別機制性交流
  • ...張明大使發表署名文章:中歐彼此是機遇不是威脅 是夥伴不是對手
    本文轉自【中國駐歐盟使團】;2020年9月12日,香港《南華早報》發表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署名文章《堅持正確認知深化中歐合作》,全文如下:下周初,中國、歐盟及輪值主席國德國領導人將舉行視頻會晤。中歐關係45年來的蓬勃發展,就是求同存異、互利共贏的最好證明。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國際局勢的深刻演變,但中歐關係互利互補、對話合作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借疫情進行制度比拼或者分化瓦解歐盟,從來就不是中國的意圖。中歐曾並肩抵禦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當下要警惕以地緣政治或意識形態濾鏡來看待中歐合作。「敘事之爭」除了製造猜疑分裂,並無助於抗疫大局。
  • 疫情下中國首次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中歐投資協定加速推進
    中歐貿易逆勢上揚的跡象早有跡可循。歐盟統計局前7個月的數據顯示,中國當時已超越美國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歐盟統計局解釋稱,其中的原因在於歐盟對華進口增加。在細分項中,防疫物資成為了中歐經貿關係的重要推動力。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近日對此表示,中國消費者的強大購買力為歐盟產品提供了廣闊市場。
  • 中歐密切經貿合作必有迴響
    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方主席劉鶴應約以視頻形式與歐委會執行副主席、對話歐方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通話,雙方就推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進行了建設性溝通。本周,中歐雙方將就中歐投資協定進行第35輪談判。本報特邀業內專家圍繞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進展、RCEP籤署對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影響,以及中歐經貿前景進行分析研判,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