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談判玉汝於成 中歐攜手同德共贏

2021-01-08 環球網

陳暘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研究員

12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舉行視頻會晤。會上,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歷經約7載共計35輪的談判實現了年內完成的預期目標,宣示了中歐對經貿上進一步融合的雄心,對世界疫後經濟重振的決心,和對人類社會同氣連枝共鑄未來的信心。

中國與歐盟如期完成投資協定談判是時代變遷、力量變化的歷史長河中的必然之選。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設想起於2012年的第15次中歐領導人會晤,經過一年的醞釀和法律程序,在2013年的第16次中歐領導人會晤中正式啟動。首輪談判於2014年1月舉行。在經歷2008年一波國際金融危機的重創之後,歐盟經濟復甦乏力,歐委會2020年制定了《歐洲2020:靈活、可持續和包容性增長的發展戰略》,歐洲領導人將目光投向新興經濟體,尤其是聚焦在迅速發展的中國身上,將其作為歐洲投資的「最重要的目標國之一」,視為歐洲經濟振興的關鍵所在。

不過,客觀而言,當時的中國還只是未來看好的潛力股,在投資體量上還難以達到與歐盟等量齊觀、並駕齊驅的程度。2012年的中國在對外投資領域就是個「小學生」,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只有6000多億美元,居全球第11位,與擁有超4萬億美元海外投資「身家」的歐盟不可同日而語。彼時中國對歐直接投資存量僅為315億美元,而歐洲對華直接投資存量則已超千億美元。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持續增長,對歐投資迅速攀升。截至2019年底,歐盟累計對中國直接投資1379 億美元,中國累計對歐盟直接投資則為1021億美元。可見,在相互投資領域,中歐之間已近持平,雙方可在更為對等的條件下進行對話。

與此同時,中歐之間近年來越走越近,相互認識和定位也越發清晰。歐盟在「戰略覺醒」的過程中,既意識到中國制度模式與自身不同,也更加珍視中國作為不可或缺的經貿夥伴、增長動力和廣闊市場的地位,對華外交的務實色彩愈發凸顯,中國在歐盟對外經貿格局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今年中國已躍升為歐盟最大貿易夥伴,並已連續三年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而中國步入新發展階段,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離不開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而打造對外開放的新高地離不開與歐盟的密切合作,因為歐盟是一個擁有4億多消費者的統一市場,是法律法規透明、基礎設施完善、勞動力素養高、科研能力強、產業整體競爭力突出的優質投資目標,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有效實現國內國際相互促進的重要抓手。在這一階段,中歐之間加速投資協定談判,打造高水平的經貿投資關係是水到渠成的必然之選。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完成標誌著中國與歐盟之間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開啟了新階段,迎來了新動力。

眾所周知,中歐之間存在著制度的不同和理念的差異,而投資不同於簡單的商品貿易,勢必牽涉到制度結構、文化觀念等深層次的社會問題,中歐雙方能夠克服重重挑戰,最終順利完成談判,這既體現了雙方領導人在關鍵時刻高瞻遠矚的歷史性決斷,也表明中歐之間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有了更深入的進展,更實質的內涵。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還將籍此獲得更具世界性的影響,尤其是百年變局遭逢世紀疫情,國際社會面臨經濟失陷、南北失衡、治理失效、社會失火的危局之際,中歐投資協定已超越了中歐雙邊經貿合作的範疇,為世界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理念之間共克時艱、相向而行提供了新的藍本。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中歐投資協定將「有力拉動後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甦,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增強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信心」。這是一場展現擔當的談判,一份中國和歐洲給予世界的沉甸甸的協定,在逆全球化的大潮中樹起了新的風向標,在疫情肆虐、百業蕭條的形勢下吹響了奪回「陣地」的衝鋒號,在充斥著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的人類未來前景中投下了一個穩定錨,展現了攜手開拓人類命運新局面的共同信念。(責任編輯:郭素萍)

相關焦點

  • 歷經7年35輪談判,中歐投資協定的世界意義
    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實現了年內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預期目標,達成了一份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贏的投資協定。 中歐投資協定有何特點?為達成協定,中歐雙方經過了怎樣的談判過程?如今協定達成,對中國、歐洲乃至全世界有何重要意義?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專家。
  • 「中歐投資協定是一件令人欣喜的新年禮物」
    人民網布魯塞爾12月31日電 (記者任彥)2020年12月30日,中國與歐盟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歐中商界和學界普遍認為,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對於中歐企業來說是一大利好,是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勝利。
  • 商務部:第35輪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聚焦解決遺留問題
    在今天(10日)商務部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高峰介紹,本周,雙方正在舉行第35輪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這是今年舉行的第10輪談判,雙方將聚焦解決遺留問題,為實現雙方領導人確定的談判目標不懈努力。
  • 中歐投資協定宣布談判完成,影響有多大?(附解讀)
    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    習近平強調,中歐投資協定將有力拉動後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甦,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增強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信心,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中歐兩大市場的重要貢獻。  習近平強調,2021年即將到來,中歐作為全球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應該展現擔當,積極作為,加強對話,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妥處分歧,攜手育新機、開新局。
  •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進入最後階段,原則上已達成一致
    日前,中歐投資協定(BIT)談判也迎來重要進展。歐盟成員國比利時的一位官員透露,在BIT上,中國與歐盟原則上已經達成了一致。據澎湃新聞12月18日最新報導,我國也表示,目前,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已經進入了最後階段。也就是說,這項有助於雙方共贏的中歐投資協定,離最終籤訂可能僅有一步之遙。
  • 外交部: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進入最後階段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小茹)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18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透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 汪文斌表示,今年以來,中歐雙方克服疫情影響,共舉行了10輪關於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取得重要進展。目前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
  • 環球論壇|中歐應抓住雙邊投資協定的歷史機遇
    文章說,中歐合作是當前紛繁複雜國際形勢下一支穩定性的力量,經貿合作則是中歐關係中的壓艙石和重要支柱。隨著雙方對深化高水平經貿合作意願日益上升,2013年啟動的中歐雙邊投資協定談判(BIT)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 美元走上下坡路市場「漲」聲不...
    除了疫情和美國國會就刺激方案的角力之外,有關中歐投資協議的消息也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北京時間周三晚間,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談判從啟動到完成共歷時7年,中歐雙方共舉行了35輪投資協定談判。重磅!
  •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 但馬克龍的「介入」讓義大利有點「酸」
    華輿訊 據意燴報導 經過7年談判,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簡稱「中歐投資協定」)終於在2020年尾結下碩果。 意訊社消息,經過長達7年的談判,中國與歐盟就中歐投資協定已原則上達成協議。
  • 新華社評論員:為中歐關係育新機,為世界經濟開新局
    極不平凡的年份,見證中歐迎難而上、開放合作的戰略定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交織、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越來越多的背景下,雙方如期實現年內完成談判的預期目標,達成了一份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贏的投資協定。這一成果,展現了中方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不僅利在中歐,也將為拉動後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甦、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作出重要貢獻。
  • 在中歐投資協定的基礎上為世界育新機
    2020年12月30日,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談判塵埃落定。作為全球最主要發達經濟體和全球最大發展中經濟體,所達成的這一份平衡、高水平、互利共贏的投資協定,不僅關乎雙方利益,更是給震蕩中的世界送去一份新年禮物。2020年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交織的一年。
  • 蓬佩奧稱中歐投資協定脆弱,華春瑩: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提問,據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接受採訪時稱,中歐投資協定是一項脆弱的協議,它未能保護歐洲工人免受中國共產黨的掠奪。中方對此有何評論?「你聽了這個話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華春瑩說道,「中歐投資協定不能保護歐洲的工人,那麼難道美國對歐洲部分國家的部分產品加徵關稅,就能夠保護歐洲的工人嗎?」
  • 蓬佩奧聲稱中歐投資協定是一項脆弱協議,華春瑩: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
    問:據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接受採訪時稱,中歐投資協定是一項脆弱的協議, 它未能保護歐洲工人免受中國共產黨掠奪。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答:不知道你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兒?中歐投資協定不能保護歐洲工人,難道美國對歐洲國家部分輸美產品加徵關稅能夠保護歐洲工人嗎?
  • 全球移民周曆|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中國新冠病毒疫苗獲批上市
    關注最新移民動態 把控黃金移民時機 2020.12.28-2021.01.03 (第93期) 全球移民周曆 縱覽移民大事件 內容概要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
  • 中歐班列跑出互利共贏「加速度」
    在疫情導致全球物流不暢、國際貿易大幅萎縮的背景下,中歐班列逆勢高質量、常態化穩定開行,有效助力沿線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復工復產,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有力支撐,為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動力。 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共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6萬多噸。
  • 熱解讀丨習近平用這兩組對比詞促中歐合作共贏
    經濟全球化之力,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之勢,將雙方緊緊連在一起。6月22日晚,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以視頻方式會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這是戰「疫」以來習近平主席第五次會見外方領導人,也是中方領導人同新一屆歐盟領導人首次正式會晤。
  • 中國駐德大使:中歐廣泛合作基於互相尊重 投資協定談判進入最後階段
    9月18日,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就中歐關係、香港、臺灣、新疆等問題接受德國媒體專訪。吳懇大使表示,中歐廣泛合作基於互相尊重。他認為,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由德國倡議的中歐峰會對中歐關係具有重要意義。進入2020年以來,中歐投資協定的談判進度一直受到世人的關注。吳懇大使表示:「在我看來,談判已進入最後階段。」他強調,在中德歐領導人視頻會晤上,雙方確認了年內完成談判的政治意願。這符合中歐雙方的共同利益。吳懇指出,中歐合作領域廣泛,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甚至爭執。
  • 中歐密切經貿合作必有迴響
    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歐經貿高層對話中方主席劉鶴應約以視頻形式與歐委會執行副主席、對話歐方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通話,雙方就推進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進行了建設性溝通。本周,中歐雙方將就中歐投資協定進行第35輪談判。本報特邀業內專家圍繞中歐投資協定談判進展、RCEP籤署對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的影響,以及中歐經貿前景進行分析研判,以饗讀者。
  • 德媒:中歐投資協定本周可能有突破
    來源:環球網德媒:中歐投資協定本周可能有突破【環球時報記者 青木】「歐盟和中國距離達成投資協定更近了!」據德國《商報》16日報導,歐盟和中國本周將就中歐全面投資協定進行新一輪談判。《商報》從歐盟方面獲悉,按照原計劃,中歐應該在上周結束投資協定的最後一輪談判。但由於雙方仍存在分歧,有關磋商延長到本周繼續進行,一些關鍵問題屆時或將取得突破。歐盟相關人士透露,雙方都想解決尚未解決的問題。「布魯塞爾和北京正就該協定的要點進行強有力的政治協商,並且已經迅速推進了許多有爭議的問題。」
  • 蓬佩奧抹黑中歐協定,外交部: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
    有記者就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稱中歐投資協定是一項脆弱的協議,未能保護歐洲工人的言論進行提問。對此,華春瑩表示:不知道你有沒有聞到一股酸味兒?中歐投資協定不能保護歐洲工人,難道美國對歐洲國家部分輸美產品加徵關稅能夠保護歐洲工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