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掃盲,工人認識2000個常用字,農民識字一千

2020-12-13 月下泛史

掃除文盲人人有責,這種樣式的宣傳畫,現在自然看不到了,掃盲之類的字眼也難得一見。畢竟智慧型手機普及的現在,還有幾個不認識字呢?可是在歷史上,我國不識字的群體還是不小的。

每個農村知識青年,一定要掃除一個文盲。掃盲全稱為掃除文盲,是使不識字或者識字少的人獲得閱讀寫字和計算而進行的教學課程。據上世紀30年代的數據統計,當時我國不識字的人口多達80%,將近3.4億人。

而掃盲運動,早在清末的時候就開始了。宣統三年,各地識字學塾將近17000所,學生25萬多人。

辛亥革命之後,識字教育也並未停下,識字學校學習人群成倍增長,入學識字者多達六百多萬人。新中國成立後,掃盲成為成人教育首個任務。

1953年 11月,頒發《關於掃盲標準、掃盲畢業考試等暫行辦法的通知》,規定掃除文盲標準為:幹部、工人一般為認識 2000 個常用字,能閱讀通俗書報、寫 200個~300個字的應用短文;農民一般為認識 1000個常用字,大體能閱讀最通俗的書報,能寫農村中常用的便條、收據等。

掃除文盲人人有責,教人識字是一項光榮的義務。小時候,家裡爺爺奶奶還有跟著小孩子一起讀書學習的事情。現在文盲很少見了,大家也學會了上網交流了解資訊。不過碰到生僻一些的字眼,難免還是要皺眉頭查一下字典。

相關焦點

  • 京城掃盲識字的那些住事
    大人們學得快,忘得也快,開始一節課也就教十幾個字。後來用上了速成識字法,先教注音字母再教生字,教材也都換成帶注音的了,一下就學得快了。」三個月後,她學會了2000個字,能讀書、寫信了,被評為學習模範。(1952年10月22日《北京日報》4版,《「傻丫頭」成了學習模範》)  2 五花八門的教材  掃盲識字剛開始時,教材五花八門,沒有統一規定。  本報2009年6月16日9版《掃除文盲》寫道,國家圖書館有幾十種當年的識字課本。
  • 中國的掃盲教育
    1950年湟中縣有應掃盲人數11.33萬人,佔總人口的40%以上,縣、區於當年成立冬學運動委員會,利用農閒時間組織農民進行文化識字學習,開辦民校157處,參加學習的農民5120人,上冬學農民19162人,除聘請50名義務教師外,其餘由完小和初小教師兼任。1951年成立湟中縣掃盲運動委員會,下設掃盲辦公室,配有專職幹部。
  • 國際掃盲日,這些字你都認識嗎?
    又到一年一度的國際掃盲日,千萬不要以為自己識字就覺得和這個節日沒什麼關係。在這個網絡盛行的年代,你有多久沒有拿起筆認真寫寫字了?來考考你,guan寡孤獨的guan字怎麼寫?gu惑人心的gu怎麼寫?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意思,「文盲」指的是「不識字的成年人。」而現如今的人,雖然認得字,提起筆來寫字時卻經常會忘記字怎麼寫,徹底淪為了「新文盲」。
  • 溫故|京城掃盲識字那些事兒
    馮文岡/攝石景山麻峪村民校教師李芳華就是用「速成識字法」教學生識字的。「36個注音字母,我上學的時候學過。政府推廣速成識字法,組織教師培訓,我又鞏固了一下。大人們學得快,忘得也快,開始一節課也就教十幾個字。後來用上了速成識字法,先教注音字母再教生字,教材也都換成帶注音的了,一下就學得快了。」
  • 教育奠基中國:1956掃盲教育 4億多文盲學識字
    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但如果不識字,做睜眼瞎,就不能在文化上翻身。要改變6億人口中有4億多文盲的現狀,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掃盲。為此,毛澤東下定決心要迅速改變這一面貌。他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先後部署掀起掃盲高潮,並取得了巨大成效。  1955年,隨著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深入,掃盲教育工作再次被提到重要地位。
  • 京城掃盲識字時期也有速成班,管用的學習方法還能用歌唱出來
    石景山麻峪村民校教師李芳華就是用「速成識字法」教學生識字的。「36個注音字母,我上學的時候學過。政府推廣速成識字法,組織教師培訓,我又鞏固了一下。大人們學得快,忘得也快,開始一節課也就教十幾個字。後來用上了速成識字法,先教注音字母再教生字,教材也都換成帶注音的了,一下就學得快了。」
  • 五旬保安5年時間自編掃盲教材 加入海都互助會教老人識字
    閩南網10月9日訊 50歲的謝水忠現是泉淮社區一大廈的保安,年輕時曾是老家三明的一名掃盲班老師。他花5年時間自編掃盲教材,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不識字的老年人識字,過上更便利的晚年生活。去年冬天,一位50多歲的四川女子和親戚到泉州走親戚,一天晚上,這名四川女子獨自走出小區,因為不識字又語言不通,結果找不到回家的路,就在馬路邊的綠化帶上過了一宿,家裡人找了一晚上都沒找到。第二天早上,才被一名來自四川的環衛工發現,人已經凍得說不出話了,最後環衛工幫忙聯繫了家人。  平時去菜市場買菜,謝水忠看到不少老人不識字吃了虧,漸漸地讓他萌生當一名「掃盲志願者」的想法。
  • 老照片:1953年的掃盲識字班畢業證書(圖)
    塘沽崔樹銘日前給本報提供了一張1953年的識字班畢業證書。據崔樹銘介紹,這是他母親當年在塘沽區新華路識字學校學習,成績合格後學校頒發的。  「據我母親回憶,上世紀50年代初文盲很多,能有個小學畢業文憑就很了不起了。
  • 鄧育秦:母親學識字
    人哪,越是寂寞,越是煩悶,就越是心生懷念,腦子裡忽然想起了母親在掃盲班的往事。掃盲班是上世紀50年代,為響應毛澤東主席全國人民要掃除文盲的號召而開辦的夜校和半耕半讀的掃盲學校,是給那些離不開農田的大人們學習文化和識字的地方。那年我六歲,母親已是四個孩子的婦女,白天在農業合作社參加生產勞動,晚上在油燈下織布紡線為我們縫補衣服。
  • 從文盲率80%到義務教育普及100%,中國的掃盲運動為什麼能成功?
    在這個過程中,掃盲的方法就跟軟體一樣,不斷迭代升級,在一個地方實驗成功之後,迅速推廣到其他地區。軍隊識字有一招,叫做「軍用」轉「民用」。在掃盲運動的初期,軍隊裡通行的掃盲方法,叫做「三五教法」。就是一天教三到五個生字。聽起來很輕鬆的樣子,但是實際效果並不好。
  • 孩子識字太困難?老師整理:這份識字順口溜,1天認識50個字不難
    孩子識字太困難?老師整理:這份識字順口溜,1天認識50個字不難你的孩子覺得漢字的記憶困難嗎?你的孩子覺得形近字之間區分複雜嗎?調查結果顯示,99%的小學生,都認為複雜的漢字記憶非常困難,形近字之間的區分更是讓孩子一頭霧水。而根據相關的數據,在小學階段,孩子要掌握的字詞量大概在2400個左右,這2400個字詞不僅要求孩子會讀會寫,還要會用,掌握字形以及字義。
  • 會寧50年代的一本《同音字典》,依然被父親收藏
    作者:楊世敏1951~1955年爺爺任本村村長期間,利用冬季農閒時間舉辦過好幾期農民夜校掃盲班。*念書不認字,念了不頂事。認會寫不下,用處也不大。*不識字來真可憐,千元票子當百元;契約文件當廢紙,書本撕爛包水煙;不識布告面牆立,拿著傳單顛倒看。
  • 兒童早教識字快樂學習工具:每天半小時2個月認識3000字,限時領
    兒童早教識字快樂學習工具:每天半小時2個月認識3000字,限時免費領!(領取方式見文章末尾)今天卯兔為夥伴們分享的是:【兒童早教識字快樂學習工具:兒童直映高速認字】,【兒童直映高速認字】是5、6歲的兒童用&34;來認字,每天只需花10-30分鐘的時間, 1-3個月,就可以輕輕鬆鬆認識
  • 低年級學生識字難?只要引導好,孩子輕鬆掌握一千字
    新課標對低學段(1~2年級)學生在識字、認字上提出以下要求: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畫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
  • 一二年級孩子識字別「硬背」,掌握5個竅門,就能認識2000字
    孩子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識字。只有認識了漢字,才能保證閱讀的正確性和對學習理解的正確性。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極具會開始學習認識漢字,而孩子認字的艱巨任務也放到了父母們身上。對於很多的家長而言,教孩子認字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 《通用規範漢字表》公布 常用字3500個
    研製公布《通用規範漢字表》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的原因:  (1)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相繼發布了多項重要的漢字規範,主要有《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漢字簡化方案》,《簡化字總表》《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現代漢語常用字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等。
  • 4000常用漢字《中華字經》,4字一句,8字一韻,小學6年的識字量
    記得點讚關注哦,一份信任,滿分動力《中華字經》含有4000常用漢字,全文4000漢字韻文,四字一句,八字一韻,帶拼音無一字重複使用,包括天文,地理,歷史文化等50大門類經典識字。#國學經典推薦#鄭州大學郭保華教授用三年多的時間將4000漢字著成一篇韻文《中華字經
  • 小學生新生識字量差距大 超過2000老師有點愁
    開學這天,學校準備了一個字庫,想了解孩子入學前的識字情況。測試發現,一般小朋友都能認識兩三百字,多的小朋友認字已經超過2000多。比如一(1)班39人個人,識字量超過2000的孩子有3個,也有學生幾乎不識字,而大部分學生識字在100字以上,識字800以上的大概是25%。經過三周的學習,這種差異對學習影響大嗎?識字量大的孩子,在課堂上是不是更有優勢呢?
  • 孩子識字不用「死記硬背」,掌握3個小竅門,輕鬆認識1000字
    幼兒教育學開創者陳鶴琴老先生,在1956年探討「幼兒園是否應該進行識字教育」時也說過「能夠識字是兒童所迫切要求的」,也就是說孩子識字是內在的發展需求,尤其是從小沉浸在閱讀環境中的孩子,對於漢字會更加感興趣。掌握3個小竅門,輕鬆認識1000字!
  • 孩子識字不用「死記硬背」,掌握3個小竅門,輕鬆認識1000字
    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多家長都關注的,根據研究發現,孩子到了三歲左右的時候就會迎來識字的敏感期,這時候的孩子對於漢字是很好奇的,比如我家孩子就是如此,每次我帶他出門時,他都會好奇的問我,這個字念什麼啊?掌握3個小竅門,輕鬆認識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