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孩子識字別「硬背」,掌握5個竅門,就能認識2000字

2020-12-10 奪分之道

孩子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識字。只有認識了漢字,才能保證閱讀的正確性和對學習理解的正確性。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極具會開始學習認識漢字,而孩子認字的艱巨任務也放到了父母們身上。對於很多的家長而言,教孩子認字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新教材一年級上冊要求會認的字是300個,會認會寫100個,一年級下冊要求會認400字,會認會寫200字,除去一類字二類字中重複的,大概要認900字左右。二年級上學期要求會認450字,會認會寫250字,下學期要求會認400字,會認會寫300字,除去重複的,要求會認大概1200字左右。從以上數據,結合課本生字,我們可以看出,教材上對孩子識字量以及難度是逐漸增加的。

再看考試,我們發現,無論是平時的考試還是學校的末考,都有一些超綱的內容,比如二類字要讓寫。到了二年級不再考試統一讀題,更是對孩子識字量的一個考驗。也就是說,一年級,孩子的識字量只有書本上900個左右是絕對不夠的,必須在一年級下學期,通過適合孩子和家庭的方法,讓孩子們的識字量有大的提升。

一、識字卡

爸爸媽媽可以幫孩子買一些識字卡片或者識字圖畫來幫助孩子識字。買來的識字圖畫要張貼在孩子能夠夠得著的地方,不要貼得太高了,脫離了孩子的視野哦!識字卡片,要準備雜種比較形象的,比如智象識字卡片,裡面的內容包括這個字的讀音、筆畫、來歷等還有連結二維碼,可以看到漢字的階梯動畫,不僅能幫助孩子識字,還開拓了孩子的智力和眼界。

二、寫日記

家長有時間的話,可以把孩子喜歡以及當天做過的印象深刻的事情,寫成短篇的小日記,陪孩子一起閱讀這些日記。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回憶這一天中經歷的印象深刻且有趣的事情,再針對裡面的幾個印象深刻的字或者詞組,認真地跟孩子指讀,久而久之,孩子的識字量便會有很大的提高。

三、堅持閱讀

增加識字量是為了閱讀,但是閱讀也反過來能夠促進識字量的增加和對字的運用。因此,可以多給孩子買書。

繪本的字比較少,圖片多,孩子可以從圖片來推測文字的意思,等孩子識字量上來了,可以閱讀圖畫書,圖畫書,文字多一些。最後是文字比較多的書。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對閱讀更有興趣,不受識字量的幹擾,同時逐漸增加閱讀量,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四、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識字

學習漢字不能強迫孩子怕困難。小學生家長要通過日常生活中與孩子的對話和交流,讓孩子認識到「識字」的實用性和趣味性,進而轉化為學習的動力,主動詢問漢字的內容。

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家長通過和孩子的溝通,就能不知不覺讓孩子學會識字。

比如,小學生家長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和孩子討論。如果我們想買零食,可以通過超市不時的提示牌快速找到零食區。當孩子們走在路上時,他們也會好奇地抬頭問媽媽:「這是什麼意思?」家長此時不能急躁,而應保護孩子的求知慾和求知慾。

五、讓孩子通過韻律識字

漢字本身是圖形之美,漢字的發音也有著韻律之美。小學生家長可以通過孩子對朗朗上口的節奏和韻律感興趣的特點,將識字和童謠、兒歌結合在一起。通過吟唱「識字歌」,讓孩子不知不覺掌握漢字。

低年級學生在開學後就要開始小學學習新課程,不能再像幼兒園學習一樣了,學生們要試著學習新字。因此就需要小學生家長幫助孩子,只要多多鼓勵孩子閱讀課文就能輕鬆識字。

識字是孩子開始學習的基礎,總結一下這些識字的方法,我們可以看到最重要是離不開爸爸媽媽們的陪伴。孩子離開了學校,每一個學習的機會都需要父母的不斷支持和引導哦。

相關焦點

  • 識字掌握這5個「竅門」,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輕鬆認識500字
    自從在《中國詩詞大會》上看到了「小神童」王恆屹,3歲時識字量就已經破千,5歲時更是已經認識了3000多字,不得不讓家長們擔心自家孩子的識字量。 眼看著身邊同齡的孩子,一個個都已經開始認字了,家長們也在糾結「到底要不要讓孩子認字?」、「孩子多大開始識字最好?」
  • 孩子識字不用「死記硬背」,掌握3個小竅門,輕鬆認識1000字
    幼兒教育學開創者陳鶴琴老先生,在1956年探討「幼兒園是否應該進行識字教育」時也說過「能夠識字是兒童所迫切要求的」,也就是說孩子識字是內在的發展需求,尤其是從小沉浸在閱讀環境中的孩子,對於漢字會更加感興趣。掌握3個小竅門,輕鬆認識1000字!
  • 孩子識字不用「死記硬背」,掌握3個小竅門,輕鬆認識1000字
    掌握3個小竅門,輕鬆認識1000字!生活中的漢字無處不在,我們可以隨時教孩子識字,特別是帶他們出門遊玩的時候,只要看到漢字就給孩子讀一讀,慢慢的孩子自然就能記住,等到下次再來,孩子能準確的說出來。當你家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就可以很自然的教會孩子識字,我們千萬不要小瞧孩子識字能力,在指讀過程中,日積月累地重複閱讀,孩子自然而然就能記住很多漢字了。
  • 掌握這5個識字竅門,學齡前孩子不用死記硬背,輕鬆認識1000字
    但很多家長表示自己家孩子對漢字不敏感,記不住。其實,掌握了這5個識字竅門,學齡前孩子不用死記硬背,也能輕鬆認識1000字。5個竅門幫助學齡前孩子輕鬆識字1、從孩子感興趣的字開始學木村久曾說,「天才,就是強烈的興趣和頑強的入迷。」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識字敏感期,媽媽用這4個竅門教孩子認字
    雖然知道小表弟最近在學字,但不知他學得怎麼樣了。「冬季裡,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輕。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小表弟奶聲奶氣讀下來,整篇課文無一錯漏。我忍不住驚嘆:「這孩子認識這麼多字了?二年級的書都會讀!」
  • 小學語文一二年級學習識字,但識字黃金期,卻是整個小學六年級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生字詞,必須掌握熟練。聽說讀寫意,我們家長常常有一個誤區,認為小學要狠抓閱讀和寫作,其實如果孩子的識字量不夠,生字詞意掌握不好,閱讀和寫作就無法提高。對於一二年級的小學生,老師平時狠抓的都是生字詞。可是不要以為一二年級的識字量足以支撐小學六年的識字量,整個小學六年都是識字的黃金期。
  • 孩子快上一年級,認識的字還不多?這個竅門讓孩子識字率名列前茅
    孩子快上一年級,認識的字還不多?這個竅門讓孩子識字率名列前茅。快上一年級的孩子,識字量最好能達到七八百字,這樣娃就能自己閱讀很多書了,識字的辦法很多,說幾種供參考:1,識字App,現在很多都做的不錯,玩中學習,娃掌握的也很快,都還不錯,唯一注意的是控制娃學習時間,免得對眼睛不好。
  • 幼升小必備識字卡,掌握識字竅門,不用死記硬背就能認識1000字
    從2019年7月開始教孩子識字,一年下來他差不多識字量1000字,常見的漢字、路名、地鐵站名基本都認識。在教漢字過程中,我也入過很多坑,比如找遍了市面上識字APP,嘗試過口碑較好的APP,發現孩子玩遊戲成分大於識字,注意力都被遊戲吸引走了,後來暫停了。
  • 一二年級孩子識字容易忘,三種方法識字效果好
    有位家長問到:我兒子上小學二年級了 ,好多字不認識不會寫,每天都寫都讀生字就是記不住,今天學,明天忘。我都快瘋了,不知道怎麼辦了;請老師幫個忙。一二年級孩子識字容易忘記是正常現象,找對方法能讓孩子快速記牢生字。
  • 孩子識字別「硬背」,每天3個「10分鐘」,把娃教成「識字高手」
    拿著識字卡翻來覆去地給孩子念,可是怎麼都教不好,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會,不教還不行,好多小學入學都有識字數量要求。長此以往,家長也崩潰,孩子也對「識字」有了牴觸的情緒,更加不願意學習漢字了。孩子多大識字比較好?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認識事物和認識漢字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 孩子識字別「硬背」,這4個方法簡單實用,讓娃成為漢字小達人
    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研究發現了孩子的31個敏感期,在敏感期孩子會對某一事物保持強烈的興趣,並主動學習。識字敏感期就是其中之一,在3-6歲這個階段,孩子會對文字的認知產生濃厚的興趣。如果能抓住識字敏感期,對孩子進行文字的普及,他們的識字速度和接受程度會更快,對文字的記憶也會更紮實。
  • 孩子識字別「硬背」,這4個方法簡單實用,讓娃成為漢字小達人
    聽說小學入學前,孩子的識字量至少要千字以上。不少家長在開學前,匆匆忙忙地給孩子準備大量的識字課程,為了能讓孩子快速記下來,多數都是死記硬背。一旦沒有了家長的催促,孩子沒多久就忘了。強迫孩子識字,還容易讓孩子對識字心生厭煩,識字量沒上去,反而給學習形成了阻礙。那麼如何教孩子識字呢?
  • 別讓識字難倒了孩子,這6種識字方法要教會,孩子越學越輕鬆
    相信和這位媽媽有同樣顧慮的父母還有不少,老母親們都害怕自家孩子被識字所難倒。其實,我們只要教孩子掌握基本的識字方法,就能幫孩子實現輕鬆識字的目的。01 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強調孩子識字小學階段雖然是學習啟蒙階段,但這個階段的識字量卻是最大的,一般要掌握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其中在一二年級就要掌握近乎佔據整個小學階段識字重量的四分之三,即1600~1800個,這識字量可不小。所以,對小學低年級孩子來說,他們的識字任務還是很重的。
  • 別讓識字難倒了孩子,這6種識字方法要教會,孩子越學越輕鬆
    其實,我們只要教孩子掌握基本的識字方法,就能幫孩子實現輕鬆識字的目的。01 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強調孩子識字小學階段雖然是學習啟蒙階段,但這個階段的識字量卻是最大的,一般要掌握2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其中在一二年級就要掌握近乎佔據整個小學階段識字重量的四分之三,即1600~1800個,這識字量可不小。
  • 大語文時代來臨,一二年級孩子如何才能學好語文?
    一二年級,是小學過程中打基礎的重要階段,一二年級的語文基礎好不好,直接影響三年級這個關鍵的轉折點,能否順利的度過。很多家長苦於不知怎樣輔導孩子學習語文,尤其是古詩詞和古文的學習,更是無從下手。識字是基礎語文最基本的知識點是字、詞、句。字為基礎之本。所以一、二年級想學好語文,識字量是需要達到一定要求的。針對學前基礎比較差的小朋友來說,認字是語文學習的首要任務。首先要明白,識字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
  • 「一二年級不上數學課」被叫停,家長:忘記讓孩子早識字了!
    湖北赤壁一小學在校內開展「一二年級不上數學課」課改實驗,日前被當地教育局緊急叫停。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教師和學生家長群體的熱議。這個教改實驗被叫停,從老師角度來說,是在意料之中。仔細了解了該小學之所以如此「課改」的詳細原因後,作為老師我就收穫不小,而這些收穫也正是家長應該引起重視的該小學之所以如此課改,從小學生的角度來說,主要有兩個原因;根據這兩個原因,老師和家長可以採取相應的對策,促進孩子數學學科的正常學習。
  • 5歲孩子認識1000個漢字,孩子的識字敏感期,父母要清楚
    老奶奶非常驚訝:「你家樂樂現在都認識這麼多字了?這些字全都認識,全都能讀下來!」我笑笑說道:「是呀!最近樂樂也是進入了識字敏感期,最近學的都特別快,已經認識了1000多個字了!」在孩子進行閱讀的時候,並不是讓他們認識多少字,而是讓孩子有一個能夠隨時感受到閱讀的環境。
  • 二年級上冊語文會認字450個!這些識字方法,幫助孩子提前掌握!
    剛剛結束一年級學習的孩子們,已經感受到了新教材識字量大、內容多而深的特點。二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也不簡單,識字量大、寫字量大,二類字,也就是會認讀的字有450個,一類字,也就是要會寫的字有250個。而二年級,合體字逐漸增多,運用形象識字法、字理識字法等,效率更低。合體字中,形聲字所佔比例最大。形聲字的特點就是形旁表義、聲旁表音,讓孩子根據這個規律,去認識、理解、記憶生字,效果最好。比如,第一課中的「塘」,「築土遏水曰塘」,左邊提土旁表義,右邊「唐」表音。三、閱讀中識字,聯繫前後詞句,大膽猜字音。
  • 掌握4個識字竅門,3-6歲孩子輕鬆提升識字量,為幼小銜接做好準備
    掌握4個識字竅門,3-6歲孩子輕鬆提升識字量,為幼小銜接做好準備3-6歲是識字啟蒙的黃金期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經寫過一本名叫《有吸收力的心靈》,提出了孩子具有一種吸收性心智。在識字方面,3歲之後孩子不管看繪本時還是在街上看到漢字,認識的就讀出來不認識的就猜或者問,總之這個階段的孩子進入了「識字敏感期」,對漢字感興趣,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識字量。
  • 一二年級成績很好,三年級卻落後了,這些原因家長不得不知(一)
    一二年級成績優秀,三年級卻落後了雙雙是一位活潑可愛的男孩子,從小到大,大家都誇讚雙雙很聰明。比如說,雙雙才三歲半的時候,媽媽帶著雙雙到超市購物,雙雙就能將價目標籤上的字讀出來——「酒心巧克力」、「鮮牛奶」……周圍的促銷員聽著雙雙奶聲奶氣的聲音,怎麼也覺得這個孩子不像個小學生,可那流利的讀字架勢又分明是上過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