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年級成績很好,三年級卻落後了,這些原因家長不得不知(一)

2020-08-27 少年心靈寫作

一二年級成績優秀,三年級卻落後了

雙雙是一位活潑可愛的男孩子,從小到大,大家都誇讚雙雙很聰明。比如說,雙雙才三歲半的時候,媽媽帶著雙雙到超市購物,雙雙就能將價目標籤上的字讀出來——「酒心巧克力」、「鮮牛奶」……周圍的促銷員聽著雙雙奶聲奶氣的聲音,怎麼也覺得這個孩子不像個小學生,可那流利的讀字架勢又分明是上過學的孩子。

於是與雙雙媽媽搭訕,問孩子幾年級了。

雙雙媽媽笑笑:「哪裡幾年級呀,才剛上幼兒園呢!」

促銷員羨慕得不得了,這孩子太聰明了。

雙雙媽媽也頗感自豪,很多人都會問雙雙媽媽孩子是怎麼識字的,雙雙媽媽還真沒有太多經驗,對於雙雙認字,媽媽真是沒有刻意教過。孩子喜歡聽故事,媽媽就給她讀,有時候封面上的字,媽媽會指給雙雙,漸漸地,雙雙就認識很多字了。

媽媽讀一段故事下來,雙雙就會指著字重複出來,媽媽也很驚詫於孩子的認字能力。

雙雙不但認字早,而且寫字也早,這可能要得益於雙雙一雙靈巧的小手,從小做手工就很厲害,所以到了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別的小朋友描紅字帖只當畫畫,雙雙卻已經能寫出挺不錯的字了。

由於有這些基礎,上小學後,雙雙的功課完成得特別輕鬆。每當家長抱怨輔導孩子累的時候,雙雙媽媽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省心,自己幾乎什麼也不用管,孩子各科成績都不錯,在學校裡經常會得到老師的表揚。

然而,讓雙雙媽媽沒有想到的是,上了三年級後,雙雙在一次期中考試中,成績卻出現了很嚴重的下滑。



而且,媽媽發現,雙雙做作業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做小動作,而且還會趁著爸爸媽媽不注意偷偷地玩電子遊戲。最近還出現了不完成作業的現象。

老師也找過雙雙媽媽好多次,反應說雙雙功課下降的事情,為此,雙雙媽媽特別苦惱,從孩子小時候的學習經歷來講,按理說是很聰明,很有優勢的呀,為什麼到了三年級學習成績卻跌落下來了呢?而且,還隨之出現偷玩電子遊戲,不完成作業等現象,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孩子其實沒有你想像得自律

在諮詢室裡,雙雙媽媽不解地問:「他本來是個自律性很好的孩子呀,啥都不用操心,怎麼就變成這樣了?」

其實,不是雙雙變成了這樣,而是媽媽在以前對雙雙的自律性,有一定的錯誤評估和期待。

我們常常會不由得以結果來評價過程,雙雙因為之前是識字基礎和寫字基礎不錯,因此,應付一二年級的功課,會很輕鬆,因為一二年級的學習,實際上也是以識字為主的,數學涉及到的簡單的應用題,對於識字量多的孩子,也非常有優勢。所以,各科成績都顯示得不錯。這會導致家長認為孩子各方面的學習品質都不錯了,甚至對於一些明顯會影響到的行為表現,會忽視。同樣遭遇三年級現象的月月媽媽,其實早就發現女兒上課不注意聽講,小動作不斷,但是想到女兒即便這樣,學習成績也不錯的,所以,覺得不用過於幹涉,所以一直沒有在意,沒想到三年的時候,孩子學習成績大幅度下跌,媽媽才著急了。

以上的現象,都是一葉障目了,由於孩子學習成績不錯,就覺得所有的行為都是不需要幹涉的,這絕對是有失偏頗的。也正是因為這些忽視,直接導致了孩子學習成績到了三年級時候的下降。


孩子或許也沒有你想像中的紮實

很多家長說起一二年級的功課來,都覺得沒有什麼呀,就是識字,會運算就可以的。但是這是在成年人眼中的「沒什麼」,對於孩子來講,這卻是他未來學習高難度知識的基礎,因此,必須扎紮實實地打好基礎。

但是,由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紮實性,使得孩子基礎沒有打牢。

一二年級的孩子,機械記憶很好,他們學東西的一個特點是學得快,但同時也忘得快。這需要大量的鞏固,才能紮實。

但如果我們只看孩子一時的表現,就認為孩子會了,紮實了,不需要鞏固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曾經有一位媽媽,覺得一二年級課程很簡單,孩子每次也都按照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任務了,於是就很放心了。但是等到期末複習的時候,拿出學過的生字,孩子竟然百分之六七十都不認識了,會寫的更是寥寥無幾。當時這位媽媽大發雷霆,覺得孩子太不用心了,甚至懷疑孩子孩子大腦有問題,學了的都哪裡去了。

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在於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孩子並沒有掌握牢固,沒有及時幫助孩子鞏固知識的願意。



我也接觸過很多媽媽,孩子的閱讀和寫作遇到困難了很著急,覺得孩子為啥不愛閱讀?

雖然孩子不愛閱讀的原因很多,但是有一個重要原因,孩子讀不下去,他不認識字怎麼讀得下去?

曾經有一個媽媽困惱地說:「孩子閱讀就像讀天書!」我問她:「孩子識字量怎麼樣?」這個媽媽說:「還可以吧!反正老師教的她都會了!」

我說未必。

這位媽媽說:「是真的,她讀課文讀得可利落了。」

我在陪孩子識字的過程中,也發現這個現象。孩子課文讀得很熟,但是這不等於他認識字了。課文讀得熟,是因為老師帶讀了很多遍,孩子記憶力又比較好,所以他背下來了,他讀課文是在按位置「按字」,而並非真的認識了。後面的生字,他也很快能按照一個順序記下來,但是如果單個拿出來,真的未必了。

我也是通過用字卡考查孩子識字,才發現他其實好多不認識的,然後才開始重視識字。否則,也會覺得他都會了。

因此,如果我們不能及時發現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漏洞,又談何讓孩子學得紮實呢?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家長困惑,孩子一二年級滿分三年級成績下滑,是換老師的原因嗎
    很多三年級的家長一直問我這樣一個問題,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很好,雙百的情況經常有,而到了三年級分數就降低了很多,是換了老師的緣故嗎?這裡邊有一些我曾經教過的學生,因為升級和換班的原因,上課的老師也跟著換了,但到了三年級成績下降,原因不是換了老師,而是學習結構發生了變化。
  • 一二年級成績好,三年級越來越差,低年級家長如何培養孩子?
    很多家長跟我訴苦,說自己孩子一二年級成績特別好,但三年級以後,越來越差,怎麼辦?這種情況普遍存在,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分水嶺,很多一二年級成績好的學生,反而越來越差,而之前成績一般的孩子,反而扶搖直上。這個對女孩子要求更高,很多女孩升到三年級特別吃力,之前也很多家長找我諮詢過。3、英語開始系統學習了,部分地區一二年級也學習英語,但是不夠系統。其實從各科來看,有一個很明顯的統一要求,就是思維能力。不管是語文的閱讀理解,還是數學應用邏輯思維,亦或是英語的系統學習,都離不開邏輯思維的能力。
  • 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優異,三年級成績大跌:如何避免「三年級現象」
    很多家長從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比較關注孩子的考試成績,如果孩子經常考100分,家長就會鬆了一口氣,進入三年級後,覺得孩子打了,花在孩子身上的精力和時間也就少了。但是,家長應該聽過「三年級現象」,一二年級孩子成績優秀有時候是「虛假」的現象,是不是真優秀,到了三年級乃至更高年級就可以看出來了。
  • 一二年級成績優異的學生,到了三年級「掉隊」了,家長該怎麼辦?
    從教17年,小學階段每個年級的學生都教過,也見識過一些一二年級成績優異學生,到了三年級或者四年級的時候開始「掉隊」的情況。其實,一二年級成績優異的孩子,到了三年級的時候「掉隊「的現象並不多見,但也並非沒有。
  • 小學一二年級孩子,著重培養以下能力,才能避開「三年級效應」
    目前成績怎樣?說起孩子的學習,家長們不免想到著名的「三年級效應」。「三年級效應」指的是,一些一二年級學習成績很好的孩子,到了三年級就不行了,從班裡的前幾名一落而下,成了中等甚至中下等。於是,一二年級不管孩子學習成績再好,家長也不敢掉以輕心,因為不能笑到最後。而一些學習不好的孩子,家長則指望孩子在三年級時逆風翻盤。
  •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都差不多,三四年級就兩極分化!
    最近很多家長反映,為什麼孩子在一二年級階段學習成績都是挺好的,隨便一場考試都考90以上,感覺孩子還是挺聰明的,但是一到了三年級就很容易出現問題。其實,孩子在一二年級是一個關鍵的時期,不僅僅培養了孩子學習的習慣,也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意義。
  • 「一二年級相差不大,三四年級兩極分化」,原因出在哪裡?
    我家大寶馬上就要上三年級了,所以我最近也是特別的擔心。因為「三年級現象」確實是很讓人著急。 身邊有孩子上了三年級的寶媽,總是會在群裡很擔心的說,自己家孩子,一二年級成績都特別的好,考試90多分太正常了,但是到了三年級成績就突然下降了。
  • 孩子一二年級考滿分又怎樣?班主任:警惕一二年級的「成績假象」
    但開完家長會回到單位後,大姐臉上的笑容卻消失了,一問才知道原來老師給她的高興潑了一盆冷水,老師告訴她說:一二年級的孩子成績再好也算不得數,想要真正看出來孩子是不是學習的料要等到三年級之後,要警惕一二年級的「成績假象」。
  • 一二年級能考雙百分的孩子,到三年級就不及格是為何?
    很多家長都反應自己的孩子在一二年級常常能夠拿到雙百分,可是一上到三年級就會出現不及格的現象,成績一落千丈,不明白這是什麼原因。其實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級沒有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也能考九十多分。因為一二年級的知識點很簡單,考試試卷也不會太難,只要認真聽課知識點基本上都能掌握。所以,即使存在一些問題,在一二年級也顯現不出來。
  • 有這4個問題的孩子,一二年級學習好,三年級就會成績下降
    「孩子讀一二年級時,成績每次都是98分以上,可是到了三年級,成績開始直線下線,每次都只有80幾分。」這就是很多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三年級現象」。一些孩子讀一二年級時成績優秀,而在三年級這個重要轉折期,沒有成功過渡,多是因為存在以下4個問題,家長必須加以重視: 一、寫字速度慢寫字速度慢,直接影響有兩個:一是導致作業寫得慢;二是導致考試時答題慢。
  •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墊底,三年級卻逆襲成學霸,家長的做法值得借鑑
    一二年級,兒子因為爸爸不給他檢查修改作業,自己作業有錯誤的事情被老師叫了兩次家長,可爸爸回來後還是依然如故不給孩子批改檢查作業,也不批評兒子,只是強調,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懂得預習和複習功課,要按時完成作業,至於作業完成的對錯他都不過問。兒子只能上課更認真聽講,自己做作業更認真,老師批改過的地方,記得更牢,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 一二年級成績挺好,到三年級退步了,可以用這三個方法來幫忙提高
    尤其是許多二年級家長,憂心忡忡,本來就聽說了三年級現象——許多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候,成績都很好,能考滿分,或者一直保持95分以上。但是到了三年級,成績迅速下滑,一學期過去就連考90分都難了。可孩子這學期感覺的確沒有學好,那再過幾個月開學到三年級該怎麼辦?
  • 一二年級家長抓得緊,五六年級語文成績就下降,家長怎麼做
    小學五六年級階段,經常有學習成績還不錯的學生,突然語文學習成績就下降了。既不是三年級現象,也不是四年級問題,五年級出現語文成績下降,何況是成績一直還不錯的學生,家長著急,老師也納悶,到底哪出現了問題?其實不光是語文學科,有數學學科老師反映,也有數學成績一直拔尖的同學,到了五年級數學成績下降了。
  • 孩子小學三年級成績下降的主要原因
    一、二年級時,從分數來看,絕大部分學生的成績都很好的。因為平均分都是96,97分,可以想像,很多考100分的。在家長看來,也覺得孩子的成績很好。這裡面有部分孩子的成績真的很好。那些平時上課認真聽講,回答問題積極,作業完成認真,書寫工整,平時檢測也是98、99,甚至100的孩子,是真的好成績。有部分孩子經過期末的突擊、複習,期末考試成績也能達到98、99分。這部分孩子不能算是好成績,只能算一般成績。這部分孩子最容易在三年級掉下來,因為他們的好成績是期末「催」出來的,比較虛。為什麼這樣說呢?
  • 小學語文成績具有「欺騙性」,一二年級不重視,三四年級拉距離
    小學教育圈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孩子上了小學後,總有家長問: 「我家孩子幼小銜接就在學語文了,一二年級時語文經常能拿100分,怎麼上了三年級後成績下滑的那麼厲害?甚至90分都拿不到了。」
  • 小學語文成績具有「欺騙性」,一二年級不重視,三四年級拉開差距
    小學教育圈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孩子上了小學後,總有家長問:「我家孩子幼小銜接就在學語文了,一二年級時語文經常能拿100分,怎麼上了三年級後成績下滑的那麼厲害?
  • 一二年級不努力,三四年級拉開差距!新學期家長要注意這些
    有的家長說:小學一年級孩子基本不用管,隨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讓孩子自己學就好了。其實不然。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和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而三年級,則是道坎兒,三年級易出現的問題有哪些?有什麼有效對策呢?今天這篇文章,建議老師轉給有需要的家長。
  • 小學一二年級要狠抓!抓什麼?早看早受益(轉給家長)
    小學一二年級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時期,是打基礎的最佳時期。一切教育都要從源頭抓起!因此,小學一二年級要狠抓,抓什麼?看看以下這篇文章就清楚了。良好的學習態度,是有效學習的重要保障,是孩子持續取得優秀成績的天然強心劑。而學習態度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後天獲得的。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養成的關鍵期,家長一定要狠抓。
  • 一二年級做好這些事,三四年級成績才能不下滑,更優秀
    一二年級的學霸成績下降了琪琪二年級的時候經常考99分、100分,媽媽以為琪琪是學霸的苗子,再加上琪琪確實非常乖巧,每天作業不用媽媽督促就能自己完成,媽媽工作很忙,也沒有太多時間管琪琪。然而,到了小學三年級下學期,琪琪的成績卻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老師也三番五次地找琪琪媽媽反應情況「不愛動腦筋」、「好像不開竅」……這話聽著,琪琪媽媽都快哭了,怎麼一轉眼,自己曾經是優秀生的女兒,就成了這種狀況?
  • 小學一二年級要狠抓,抓什麼?早看早受益(轉給家長)
    良好的學習態度,是有效學習的重要保障,是孩子持續取得優秀成績的天然強心劑。而學習態度不是生來就有的,是後天獲得的。一二年級,是孩子學習態度養成的關鍵期,家長一定要狠抓。剛上學的孩子還是一張白紙,如果不注意好習慣的培養,可能就會慢慢養成很多不良習慣,這些都將會對今後的學習起到很大的影響。一二年級要狠抓孩子的學習習慣,把習慣培養好了,以後就輕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