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雙是一位活潑可愛的男孩子,從小到大,大家都誇讚雙雙很聰明。比如說,雙雙才三歲半的時候,媽媽帶著雙雙到超市購物,雙雙就能將價目標籤上的字讀出來——「酒心巧克力」、「鮮牛奶」……周圍的促銷員聽著雙雙奶聲奶氣的聲音,怎麼也覺得這個孩子不像個小學生,可那流利的讀字架勢又分明是上過學的孩子。
於是與雙雙媽媽搭訕,問孩子幾年級了。
雙雙媽媽笑笑:「哪裡幾年級呀,才剛上幼兒園呢!」
促銷員羨慕得不得了,這孩子太聰明了。
雙雙媽媽也頗感自豪,很多人都會問雙雙媽媽孩子是怎麼識字的,雙雙媽媽還真沒有太多經驗,對於雙雙認字,媽媽真是沒有刻意教過。孩子喜歡聽故事,媽媽就給她讀,有時候封面上的字,媽媽會指給雙雙,漸漸地,雙雙就認識很多字了。
媽媽讀一段故事下來,雙雙就會指著字重複出來,媽媽也很驚詫於孩子的認字能力。
雙雙不但認字早,而且寫字也早,這可能要得益於雙雙一雙靈巧的小手,從小做手工就很厲害,所以到了幼兒園大班的時候,別的小朋友描紅字帖只當畫畫,雙雙卻已經能寫出挺不錯的字了。
由於有這些基礎,上小學後,雙雙的功課完成得特別輕鬆。每當家長抱怨輔導孩子累的時候,雙雙媽媽覺得自己的孩子真省心,自己幾乎什麼也不用管,孩子各科成績都不錯,在學校裡經常會得到老師的表揚。
然而,讓雙雙媽媽沒有想到的是,上了三年級後,雙雙在一次期中考試中,成績卻出現了很嚴重的下滑。
而且,媽媽發現,雙雙做作業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經常做小動作,而且還會趁著爸爸媽媽不注意偷偷地玩電子遊戲。最近還出現了不完成作業的現象。
老師也找過雙雙媽媽好多次,反應說雙雙功課下降的事情,為此,雙雙媽媽特別苦惱,從孩子小時候的學習經歷來講,按理說是很聰明,很有優勢的呀,為什麼到了三年級學習成績卻跌落下來了呢?而且,還隨之出現偷玩電子遊戲,不完成作業等現象,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在諮詢室裡,雙雙媽媽不解地問:「他本來是個自律性很好的孩子呀,啥都不用操心,怎麼就變成這樣了?」
其實,不是雙雙變成了這樣,而是媽媽在以前對雙雙的自律性,有一定的錯誤評估和期待。
我們常常會不由得以結果來評價過程,雙雙因為之前是識字基礎和寫字基礎不錯,因此,應付一二年級的功課,會很輕鬆,因為一二年級的學習,實際上也是以識字為主的,數學涉及到的簡單的應用題,對於識字量多的孩子,也非常有優勢。所以,各科成績都顯示得不錯。這會導致家長認為孩子各方面的學習品質都不錯了,甚至對於一些明顯會影響到的行為表現,會忽視。同樣遭遇三年級現象的月月媽媽,其實早就發現女兒上課不注意聽講,小動作不斷,但是想到女兒即便這樣,學習成績也不錯的,所以,覺得不用過於幹涉,所以一直沒有在意,沒想到三年的時候,孩子學習成績大幅度下跌,媽媽才著急了。
以上的現象,都是一葉障目了,由於孩子學習成績不錯,就覺得所有的行為都是不需要幹涉的,這絕對是有失偏頗的。也正是因為這些忽視,直接導致了孩子學習成績到了三年級時候的下降。
很多家長說起一二年級的功課來,都覺得沒有什麼呀,就是識字,會運算就可以的。但是這是在成年人眼中的「沒什麼」,對於孩子來講,這卻是他未來學習高難度知識的基礎,因此,必須扎紮實實地打好基礎。
但是,由於很多家長忽視了紮實性,使得孩子基礎沒有打牢。
一二年級的孩子,機械記憶很好,他們學東西的一個特點是學得快,但同時也忘得快。這需要大量的鞏固,才能紮實。
但如果我們只看孩子一時的表現,就認為孩子會了,紮實了,不需要鞏固了,那就大錯特錯了。
曾經有一位媽媽,覺得一二年級課程很簡單,孩子每次也都按照老師布置的作業完成任務了,於是就很放心了。但是等到期末複習的時候,拿出學過的生字,孩子竟然百分之六七十都不認識了,會寫的更是寥寥無幾。當時這位媽媽大發雷霆,覺得孩子太不用心了,甚至懷疑孩子孩子大腦有問題,學了的都哪裡去了。
其實,根本原因就是在於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孩子並沒有掌握牢固,沒有及時幫助孩子鞏固知識的願意。
我也接觸過很多媽媽,孩子的閱讀和寫作遇到困難了很著急,覺得孩子為啥不愛閱讀?
雖然孩子不愛閱讀的原因很多,但是有一個重要原因,孩子讀不下去,他不認識字怎麼讀得下去?
曾經有一個媽媽困惱地說:「孩子閱讀就像讀天書!」我問她:「孩子識字量怎麼樣?」這個媽媽說:「還可以吧!反正老師教的她都會了!」
我說未必。
這位媽媽說:「是真的,她讀課文讀得可利落了。」
我在陪孩子識字的過程中,也發現這個現象。孩子課文讀得很熟,但是這不等於他認識字了。課文讀得熟,是因為老師帶讀了很多遍,孩子記憶力又比較好,所以他背下來了,他讀課文是在按位置「按字」,而並非真的認識了。後面的生字,他也很快能按照一個順序記下來,但是如果單個拿出來,真的未必了。
我也是通過用字卡考查孩子識字,才發現他其實好多不認識的,然後才開始重視識字。否則,也會覺得他都會了。
因此,如果我們不能及時發現孩子學習過程中的漏洞,又談何讓孩子學得紮實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