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首建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 高齡失能老人可同享補貼和尊老金

2020-12-22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14日,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發布養老新政,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人可享受養老補貼,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制度也同步建立。通過實行對養老服務供、需對象的補貼制度,引領消費,推動建立適度普惠型老年福利制度。當天,省政府還發布了《關於完善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的意見》,從生活、醫療、監護和救助等環節為全省25萬困境兒童拉起「兜住底、蓋住面、溢滿愛」的安全保障網,我省也成為全國首個從政府層面確立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的省份。

  困難失能老人每月補貼100元

  我省新政規定,此次養老補貼發放的對象為:低保家庭中60周歲以上的失能老人;低保家庭和分散供養的特困對象中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低保標準2倍以內)中60周歲以上的失獨老人。

  補貼標準為:低保家庭中60周歲以上的失能老人,按不低於100元/月/人的標準給予護理補貼;低保家庭和分散供養的特困對象中8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60周歲以上的失獨老人,按不低於60元/月/人的標準給予服務補貼。同時符合上述條件的老年人,和已享受重殘補貼或特殊困難殘疾人生活救助等補助的老年人,按照就高原則,不重複享受。

  此前有媒體報導「南京子女在家照顧自己父母可獲工資」,引發熱議。此次新政明確,給困難老人的養老補貼不得由子女和配偶領取。省民政廳副廳長鈕學興介紹,建立補貼制度的初衷是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讓特困老人也能享受養老服務。子女照顧父母是義務,如果將補貼直接發給子女,在實際操作中,可能變成子女領了補貼,實際沒有提供服務的情況,礙於直系親屬關係,還不好監督。

  「除子女和配偶外,我們提倡跟困難老人的親友、鄰裡籤訂協議,由他們來提供服務,我們監督服務有沒有到位。有條件的地區儘量發放服務券,少發現金。」鈕學興說,發放現金,很多老人捨不得用,用到了其它地方,還是享受不到養老服務。

  這次通過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全省補貼對象將擴大到100萬符合條件的困難老人,加上部分地區提高補貼標準、擴大補貼範圍,全省得到政府養老服務補貼的老人預計達到150萬。

  困境兒童保障範圍擴大13倍

  對於困境兒童保障,在《意見》出臺之前,民政部門對相關基礎數據進行了摸底調查,這也是首次全面調查該人群的數量、分布和需求。

  據調查,全省約有25萬處於困境中的兒童。而過去的兒童福利制度只覆蓋2種困境狀況:孤兒和愛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全省大概有1.9萬人。分類保障實施後,將擴大到5類19種狀況,救助範圍是過去的13倍。

  這次分類保障將困境兒童明確細分,更有助於分類施保,具體有:孤兒,父母雙方長期服刑在押或強制戒毒的兒童,父母雙方重殘重病的兒童、重殘或患重大疾病兒童、受侵害和虐待的兒童、單親家庭兒童、家庭生活困難的留守兒童、長期在外流浪兒童、失足未成年人等。

  省民政廳廳長侯學元表示,為困境兒童做出綜合性的制度安排,是強化底線民生保障的重要內容。今後,要建立更有效的發現和保障機制,調動民政、社工、志願者、學校、公檢法等多方面力量,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幫助困境中的孩子有希望、有尊嚴、有信心地生活在陽光下。

  基本生活費掛鈎聯動物價上漲

  「我國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籤約國,不拋棄、不放棄遭遇各種困境的兒童,是文明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侯學元介紹,此次分類保障的最大亮點是發放基本生活費,並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給予動態價格補貼。

  除繼續保障孤兒基本生活外,今後,將參照孤兒標準向愛滋病病毒感染兒童發放基本生活費,不低於當地平均生活水平,並按時足額打卡發放。對監護人監護缺失的兒童,按照當地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費的80%以上發放生活費補助,有條件的地區可參照標準全額發放。監護人無力履行監護職責的兒童、重殘重病和流浪兒童及其他需要幫助的兒童,有條件的地區可按當地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費標準的一定比例發放生活費補助。

  此外,困境兒童今後都將被納入各類醫保,享受重大疾病慈善救助;享受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專業社工心理諮詢服務等。棄嬰和流浪乞討未成年病人醫療救治,實行首診負責制和先救治後結算。分類保障中涉及教育、衛生、財政、社保、衛生等多個保障部門,《意見》都一一明確職責。

  近期,兒童權益受侵害、受虐待的案件頻繁曝光。《意見》明確規定,全面開展未成年人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工作,對問題家庭進行排查梳理和監督幹預,對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兒童合法權益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民政部關於依法處理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權益行為若干問題的意見》進行處理。

  發布會上,省民政廳副廳長鈕學興舉了一個極端個案:今年初,徐州銅山區發生一起生父性侵女兒的案件,銅山區民政局向法院提起撤銷監護人資格的申請。1月7日,銅山區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這起全國第一例監護權撤銷案。「監護權撤銷後,福利機構可以撫養這樣的孩子,但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港灣。像這個案例中,受侵害的孩子已經11歲。如何回歸正常的家庭生活,得到真正的愛,值得司法、民政等多部門去思考和探索。」鈕學興坦言。

  本報記者 唐 悅 本報實習生 孫 韻

相關焦點

  • 多省建立老年人補貼制 江蘇80歲以上尊老金300元
    未來網北京8月23日電(記者李盈盈)「江蘇省凡年滿80周歲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可以領取300元尊老金。」未來網記者從民政部獲悉,我國已經在全國多個省市的省級層面建立了老年人補貼制度,為高齡老人發放津貼、養老服務補貼和特殊人群護理補貼。
  • 經濟困難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申請指南
    經濟困難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一、補貼名稱:經濟困難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二、補貼依據:關於建立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的實施意見(中老辦字〔2016〕15號)三、補貼對象四、補貼內容和標準(一)補貼內容主要用於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的養老護理、服務補貼。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的生活,原則上通過基本養老保險、城鄉低保制度、社會救助制度和臨時救助制度等社會保障制度解決。
  • 我市百歲老人達420位 明年尊老金增至每月500元及以上
    近日,我市出臺新政,上調百歲老人尊老金發放標準,100-104周歲由原來的每人每月360元上調到500元,105周歲以上調整為每人每月650元,高於江蘇省確定的每人每月300元標準。新標準自2021年起執行。 我市是世界聞名的「長壽之鄉」,百歲老人人數高達420位。
  • 困難老年人補貼怎麼領?尊老金怎麼發?看這裡→
    系統梳理政策,建立三級基本養老服務指導該目錄對全省現行各類養老服務政策進行系統梳理,共包含困難老年人保障、老年人福利、老年人優待等三大類13個服務項目,涉及特殊困難重點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服務、困難老年人家庭居家適老化改造、尊老金發放、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結算、老年教育、戶口遷移等內容,並明確了服務項目的對象、內容及標準、政策依據和責任單位。
  • 已去世老人仍在享受補貼?嚴查養老惠民資金發放中的腐敗
    《中國紀檢監察報》12月27日刊文指出,高齡津貼、養老保險金、尊老金等養老惠民資金發放工作中的腐敗和作風問題,阻礙尊老愛老助老的惠民舉措實施,損害群眾的切身利益。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積極履職盡責,主動回應群眾需求,通過開展日常監督、專項檢查、以案促改等多項工作,以精準監督推動相關資金精準發放。
  • 城市「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如何養老?|新聞中心|中國常州...
    丁燕玲介紹,在五角場社區,像姚大爺這樣高齡失能、半失能的獨居老人有15戶。他們的日常照料大部分都落在了社區,但是,社工工作繁忙,也不可能天天上門服務,只能依靠熱心的志願者定期看望。在和老人打交道的過程中,社工深刻體會到這部分老人的困難,「他們其實最需要的一個是醫療,一個是日常看護。」
  • 今年上海共6個街鎮試點高齡失能老人護理費入醫保
    東方網8月7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昨天,市老年學學會秘書長孫鵬鏢透露,高齡失能老人的居家護理一直是困擾許多家庭的難題,今後,本市有望在推廣家屬護理輔導的基礎上,逐步將高齡失能老人的護理費用納入醫保。
  • 江蘇常州武進區:開展尊老金專項治理 守護群眾錢袋子
    「請村委加強對尊老金及其他民政幫扶對象的信息核查比對,加強民政救助資金的管理,村委(社區)黨總支部要對問題認真分析研究,舉一反三,整改到位。」近日,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嘉澤鎮紀委向轄區村委發送紀律檢查建議書,督促尊老金發放整改。
  • 北京老人新增三類補貼津貼
    其中,護理補貼是服務給付不是現金給付,養老服務補貼和高齡津貼為現金給付,用以提高老人及其家庭的支付能力。  符合條件可補貼津貼同享  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按月發放,每月月底前發放下月補貼津貼。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申請人,根據自身情況,領取補貼的情況也有不同。
  • 如何做好高齡失能老人小組工作?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二)心理上的無用感增強高齡失能老人退出工作崗位多年,加之各方面機能退化帶來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容易產生對現實的不滿。表現出對身體情況日益惡化的焦慮,因很多自己以前能獨立完成的日常生活事項現在需要別人輔助完成而產生的低自尊感,因對比年輕時取得的斐然成就而產生的低價值感和無用感。
  • 溫暖每一個孩子 江蘇全面推廣困境兒童「四色保護法」
    10月19日-20日,省民政廳在泰州召開全省困境兒童精準排查和保障現場會。記者採訪獲悉,在泰州、鹽城和南京先行試點的「四色保護法」將困境兒童分為「紅黃藍綠」四類,按照不同等級精準對接、溫暖服務,給困境兒童一個安全光明的童年。
  • 灌南倆耄耋老人2017尊老金被停發 回應:未交年審材料
    中國江蘇網12月6日訊 2017年11月的一天,89歲的劉長春老人拿著自己和老伴的存摺來到灌南縣農商銀行張店支行,準備提取夫妻倆今年的尊老金。沒想到,銀行的工作人員卻告知,劉長春自己的小本裡只有兩元多錢,老伴兒的小本裡還剩一元多錢。「是誰動了我和老伴兒的尊老金?」
  • 築牢民生保障堅實底座!全力構建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制度
    完善疾病應急救助制度,健全醫保基金應急預付機制,確保特殊人群先救治、後付費。加強醫療救助與其他醫療保障制度、社會救助制度銜接,做好分類參保補貼工作,對特困人員實行全額補貼,對低保對象等其他人員按規定實行定額補貼,提高貧困群體參保率。
  • 「四色保護法」,為困境兒童送上「光明的童年」
    近日,江蘇召開全省困境兒童精準排查和保障現場會,推廣在泰州、鹽城和南京先行試點的「四色保護法」,通過將困境兒童分為「紅黃藍綠」四類,按照不同等級精準對接、溫暖服務,給困境兒童一個安全光明的童年。
  • 杭州調整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和困境兒童生活補貼標準
    日前,經市政府批准,市民政局會同市財政局下發通知,調整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和困境兒童生活補貼標準,新標準從2020年1月1日起執行。福利機構養育的孤兒基本生活養育標準由每人每月2545元調整為每人每月2571元;社會散居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養育標準由每人每月2036元調整為2057元;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重殘、患重病和罕見病及三級四級精神、智力殘疾兒童,按照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與社會散居孤兒養育標準的差額發放生活補貼;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兒童按照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與社會散居孤兒養育標準差額的50%發放生活補貼
  • 三亞將為貧困家庭嬰幼兒發奶粉 給困境兒童發補貼
    據海南日報客戶端丨記者易宗平 通訊員黃興  從11月初起,為加強困境兒童養育經濟保障,三亞市民政、財政、衛計委等部門形成合力,為貧困家庭嬰幼兒免費提供奶粉,並給困境兒童發放生活補貼。  據了解,困境兒童包括因家庭貧困導致生活、就醫、就學等困難的兒童,因自身殘疾導致康復、照料、護理和社會融入等困難的兒童,以及因家庭監護缺失或監護不當遭受虐待、遺棄、意外傷害、不法侵害等導致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侵害的兒童。
  • 六類困境兒童可領基本生活費啦
    南都訊 見習記者孫雅茜 近日,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財政委員會下發了《深圳市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補貼發放辦法》,深圳六類困境兒童可申請基本生活費補貼,符合標準的困境兒童每人每月最多可領取2203元。    深圳市近日建立了困境兒童基本生活費補貼制度,為困境兒童發放基本生活費。
  • 常州市武進區:尊老金專項治理 紮緊民生「錢袋子」
    近日,常州市武進區嘉澤鎮紀委向轄區村委發送了紀律檢查建議書,督促尊老金發放及時按照要求落實整改。 今年以來,武進區紀委監委為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陽光扶貧、村級財務、民政補貼和優化營商環境等5個專項治理。其中民政補貼資金面廣量大,2019年全區共有民政專項資金26項,金額約1.48億元,涉及人數達5萬多人。
  • 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進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的意見...
    一、明確工作目標    根據《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要求,整合各類資源,加大投入力度,拓寬保障範圍,完善保障體系,基本建立孤兒及各類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完善市、區(縣、市)、街道(鄉鎮)、村(社區)四級兒童福利工作網絡;到2017年年底,全市建立起以家庭養育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