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記者 徐世傑 文/圖
忙碌的北部灣港欽州港區。廣西新聞網記者徐世傑 攝
8月的北部灣畔,天藍海闊。在北部灣港欽州港區碼頭,貨櫃林立,聳立的吊車正從掛著不同國旗的貨輪上有序地裝卸貨物。今年上半年,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以下簡稱「港務集團」)累計完成吞吐量7380.93萬噸,其中貨櫃吞吐量超過百萬標箱,區域性貨櫃樞紐作用日益凸顯,打造區域性的樞紐港和貨櫃幹線港成效顯著。
三港整合打造樞紐港
2006年12月,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成立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有限公司,整合北欽防三港。2007年2月14日,港務集團掛牌成立,是自治區政府直屬大型國企,承擔起建設南方大港的歷史重任。
「港務集團成立後採取有力措施打破廣西沿海各港各自為政、分散經營的格局,以資產為紐帶,以整合港口資源為基礎,全面推進三港整合,推進重大資產重組,實現了廣西沿海三港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經營、統一管理,有效提升了整體核心競爭力。」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莫怒告訴廣西新聞網記者,2009年12月,交通運輸部發布公告,廣西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實施整合,統一使用「廣西北部灣港」名稱,開創全國跨行政區域的港口資產整合先河。
截止今年6月30日,北部灣港已開通航線40條,其中外貿航線24條,大多數面向東南亞國家。
自2007年揭牌成立至今,港務集團10年來的發展速度令人矚目:港口吞吐量由3347.9萬噸增長到1.396億噸,年均增長15.35%;貨櫃由19.13萬標箱增長到179.51萬標箱,年均增長25.09%;營業收入由8.3億元增長到364億元,年均增長45.95%;總資產由42.98億元增長到750億元,年均增長33.1%。北部灣港務集團已成為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重要力量,連續5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
走出去 融入「一帶一路」倡議
港務集團成立後,實施大港口戰略,以「三港整合」為主線,堅持港工貿互動,構築綜合物流體系,努力把公司打造為全程物流綜合供應商,同時實施「走出去」戰略,在東協國家進行港口、產業和園區的投資,初步形成了港工貿協同發展的跨國企業集團。
港務集團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以「兩國雙園」投資開發為契機,結合自身的港口、物流、航運資源優勢,積極探索「港-產-園」發展模式,成為廣西「走出去」的窗口和平臺。
在馬來西亞關丹港,港務集團規劃開發新港區。首個15萬噸級泊位工程、配套深水航道工程開工,在港口工藝流程和防汙染環保方面提升關丹港管理水平。
在關丹產業園,首個入園項目——350萬噸聯合鋼鐵項目大幹快上,預計2017年底實現部分產能投產。由於港務集團的表率和帶動作用,關丹產業園招商成果豐碩,包括鋁型材加工、陶瓷、新能源在內的多個項目籤署入園意向書並啟動前期工作。
在汶萊,港務集團接管摩拉港,主導摩拉港建設和運營。
……
據統計,北部灣港務集團在馬來西亞計劃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在汶萊超過20億元,成為廣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標杆性企業。
多元化延伸產業鏈
在不斷積澱傳統港口優勢產業的同時,北部灣港務集團還以綜合物流體系為紐帶,不斷延伸產業鏈,通過合資合作引進不鏽鋼、糧油等臨港產業,併購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培育和創造貨源,積極拓展多元化發展新路徑。
在物流板塊方面,開通北部灣港至西南內陸腹地的貨櫃五定班列,積極建設「渝桂新」南向通道,布局多式聯運優化物流節點,為臨港和腹地內工業企業提供極具競爭力的物流服務。
在港口主業迅猛發展的同時,港務集團通過資本運作,先後完成對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海誠德公司、桂江公司、南寧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股權的劃轉、併購,開展三次北部灣港股份有限公司的資產重組,初步探索出資本投資(運營)的成功模式,為打造廣西國有企業資本投資(運營)標杆企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港務集團的業務板塊涵蓋港口、物流、工貿、園區和物流地產以及投資等,從單一的港口物流企業轉型成為一個以港口物流為主、多元化發展的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實現了港口運營商向供應鏈服務集成商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