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新聞網12月23日訊 近日,晉江東石金山小學小記者,在學校副校長許長橋及小記者站輔導老師的帶領下,走進著名僑領黃呈輝先生故居參觀採訪,與愛國僑領進行了一場跨時空的「交流」。
小記者們抵達湖頭小學時,在此等候多時的湖頭村黨支部書記黃傳共熱情地接待了大家,並帶領大家來到湖頭小學的黃呈輝紀念林。佇立在黃呈輝先生雕像前,四周環繞的綠樹仿佛在訴說著這位愛國僑領對家鄉的貢獻,小記者們紛紛以隊禮來表達對這位愛國僑領的崇高敬意。
來到此行目的地——毓遼番仔樓。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充滿閩南氣息又兼具南洋風格的二層番仔樓,白牆紅磚在歲月的洗禮下不曾失了顏色,為小記者們展現著歷史的風採。仰望著這座哺育了一個書香世家、走出了許多愛國僑領鄉賢的小樓,小記者們仿佛感受到了黃毓遼家族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在毓遼樓前,黃傳共聲情並茂地講述了黃呈輝、黃金盾等愛國僑領慷慨博愛、心系桑梓的偉大情懷。他們投身家鄉公益事業,築橋修路、捐資助學,仁善之心猶如綿綿不斷的和風雨露澤被鄉裡,小記者們不禁肅然起敬。
踏入毓遼樓,眼前的老物件讓小記者們倍感新奇,不住地向身旁的老師和黃支書詢問,銅鏡、搖籃、座鐘、油燈,牆上的《朱子家訓》無一不在訴說著發生在這座樓裡的曾經。在小記者們參觀時,黃支書給大家展示了黃毓遼家族的家信,還帶來了遠在菲律賓的黃呈顯先生的問候。原來,黃毓遼家族的家人得知大家來參觀,還賦了一首《鄉愁》相贈,讓小記者們深切感受到了這背後濃得化不開的鄉情。
小記者感言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個黃呈輝爺爺小時候躺過的木質搖籃。村支書黃傳共說,它曾培育出了好幾代愛國華僑和鄉賢!二樓陳列的每一件古舊文物,都有著自己的故事,黃書記的耐心介紹,讓我們在一旁聽得津津有味。小記者張鈺潔
黃呈輝爺爺家門前的那副對聯讓我印象深刻:東平王為善最樂,司馬公積德當先,橫批:熱愛祖國。這些文字看似平凡,卻意義深遠。黃爺爺曾說過:「華人在海外不管怎麼發達,畢竟是沒有根的,要在祖國才能找到自己的根。」可見,黃呈輝先生一家是多麼熱愛祖國。小記者張昌龍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村支書黃傳共介紹的那一塊塊小布。他說,以前被子破了,就用這些打補丁。黃呈輝爺爺一家是多麼勤儉節約。他曾說「量力而行、量入為出。」這也告誡我們,生活上一定不能鋪張浪費,要勤儉節約。小記者吳靜涵
來到黃爺爺故居的二樓,柱子上的一行字「傳家惟願子孫賢」,這些金色的字令我印象深刻。它們經過歲月的洗禮,已經有些褪色,略顯模糊,但是卻可以感受到黃呈輝先生一家人對子孫的期望。小記者田森
如果黃爺爺還在世上,他也許能和我們一起看明年的世中運,也許能回到家鄉和我們再見面,也許……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一定會讓黃爺爺感到無比激動。
小記者蕭雅淇
通訊員_劉明元 賴楚楚 記者_張之傑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