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為什麼怒批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

2021-01-11 孤風婉史

教育,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重中之重,對我國而言,自科舉制實施開始,教育便開始把持著人才培養的命脈,國家發展的重心也逐漸向教育傾斜。建國以後,1977年恢復高考,1992年頒布《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這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是國家在重視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正是這些,才使得現代教育有了長足的進步,家長也更為關注孩子的教育,但是,僅僅是目前這樣,還遠遠不夠。

著名數學專家丘成桐教授,就曾對我國數學方面的教育方式,發表過看法,只是在他眼中,目前的數學教育方式,存在著極大的問題。

丘成桐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中直言:"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究竟是何等嚴重的問題,才會讓一個在國際都有著巨大影響力的數學教授,對中國眼下的教育方式做出這樣的評價?

"數學皇帝"丘成桐

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美籍華人,說到他不得不提起最高數學獎——菲爾茲獎,要知道,這一獎項被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可想而知其難得,而丘成桐教授就是第一位獲得菲爾茲獎的華人,他還在2010年獲得沃爾夫數學獎,而此獎在此之前僅有陳省身先生一位華人獲得。

丘成桐教授一直關注中國數學的發展,並以此為己任。除了培養微分幾何人才外,他還組織發起各種人才培養計劃,為激勵青年學子,他成立了多個數學科學獎項及科研中心,更是自掏腰包,在香港中文大學設立丘鎮英基金會。

國際數學大師唐納森曾說丘成桐是"近四分之一世紀裡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紐約時報》更是將其稱為"數學王國的凱撒大帝",而正是這位幾何分析的開創者,這位"數學皇帝",將中國現代數學教育批評的近乎一無是處。

為什麼偏偏丘成桐能夠發現中國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就目前而言,對人才的培養,往往不會被國界阻隔,而培養人才的方法,在不同國家也都有著不一樣的體系,任何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來發展教育。

系統化的培養人才,往往是通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嘗試,整理後所得,大多都只適用於某一個國家的人,但經過借鑑融合之後,如果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本國教育,往往是很有利的。

丘成桐教授在不同的文化氛圍中獲益匪淺,回到國內研究教育時,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更能夠讓他觀察到雙方的漏洞所在。甫一接觸,他就發覺中國數學教育的問題。

這讓他不由覺得痛心疾首,因此他才在一次演講中怒批:"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少說要倒退20年!"那麼現在的教育,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

中國的教育方式出現了什麼問題?

事實上,當前的數學教育,過於推崇古代數學方面的貢獻。當然,眾人不可否認的是,我國古代數學對現代數學的貢獻十分巨大,單說祖衝之能在當時條件極其落後的條件下,將圓周率推算到小數點後第七位,就足夠驚人。

由此可以證明,古代就有的數學成就不可謂不大,但那是先輩經歷無數次計算研究後獲得的,不是現代人該吹噓的資本,這對現代教育而言反而是壓力,或者是動力。

學校的教育,很多都是把解題作為重點,以固定的解題公式,千篇一律的解題方法,套路化的學習。然而這樣的教育下所催生的不過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搬運工",甚至可以說學習的目的,變成了一切為了成績,只注重表面,忽略了教育二字的內涵。

學以致用,"用"才是學的目的,數學教育,不只是應試,更重要的是培養數學思維,自主研究出來的,才能更有成就感,也更踏實。缺乏數學思維,所能做的只有原地踏步。

而做任何事都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原地踏步恰好是不存在的選項。無法在時代的洪流中做出創新,就只有逐漸被湮滅一途,畢竟時代是不間斷地進步著的。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對於我國數學教育面臨的問題,或許得從"學數學無用論"說起,有不少人都知道的一種教育方式:"你們現在學數學,會答題,能考高分就行,真正能用到的,幾乎沒有,畢竟你們買菜用不到二元一次方程",其實這是很多數學老師都說過的話,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呢?

正是因為科研人員太少,數學的作用不能夠真正得以體現。而要解決這一問題,首要的就是明確數學究竟有什麼用。

數學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數學思維,因為數學的解題方式通常不止一種,區別只在於有些簡單,有些複雜。這樣一來,創新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能夠在解題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意識,自然就能更好地為科研服務。

華為之所以能夠與別國科技爭鋒,除了離不開國家的鼎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晶片技術的創新。任正非本人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這30年,華為真正的突破是數學,手機系統設備是以數學為中心的",由此可見數學的重要性。

數學教育的弊端,歸根結底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應試教育下的學習,誕生的只能是學生,而學者,顯然不是埋頭苦學就行。新的時代條件下,培養下一代,在不忽略教育本質的前提下,還應該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

創新思維更多的是獨立自主的鑽研,"籠中雀"經過馴化固然能夠更加懂得人心,可當他們走出鳥籠時,沒了危機意識又怎麼可能展翅高飛呢?要更進一步,適當地"放養"也是必要的,只要不是放縱就好。

相關焦點

  • 數學大師丘成桐怒批:「中國這樣發展科學至少要倒退20年!」
    「中國這樣發展科學至少要倒退20年!」雖然丘成桐教授現為美國國籍,但是可以看得出來他的心仍在中國,畢竟現在很多留美科學家對中國的發展現狀可以說是不聞不問,而丘成桐教授卻明確指出中國發展的問題,批評中國教育的弊端,這主要是因為他覺得身為中國人自己應該對中國的發展負責。
  •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如果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丘成桐教授生於1949年,籍貫廣東潮州汕頭人氏,剛出生就跟家人搬到香港定居,後面出國成為美國華裔。教育不分國界,但是教育方法分,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教育體系,自從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人們對教育也逐漸重視起來了。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教育也有了質的變化,人們的受教育程度都已經很普及了,但是遠遠還沒有達到令人滿意的地步。丘成桐在一次講座中曾這樣批評了現在的教育方式。
  • 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至少倒退20年
    ,中國的發展也逐漸走向全世界。華裔數學大師「丘成桐」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還將被世界遠遠地拋在後面」。 不過要知道丘成桐教授是全球性的知名數學家,他也是獲得菲爾茲獎的第一位華人,在數學上的造詣名聲很有威望。雖然他是美國國籍,但是對於中國的教育發展他還是非常關心的,所以他提出的一些觀點還是有很大可信度的。
  • 華裔數學家丘成桐:中國教育再這麼下去,少說要落後20年
    教育是一個國家、民族強大進步的基石,每個國家都重視教育,希望能培養更出色的下一代,為祖國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後備人才。 儘管很多人感慨大學生遍地走,但實際上我國的本科率才5%,國家整體教育程度和發達國家還有一段距離。 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曾在一次講座中提到了中國的教育,他語重心長地表示:「中國教育如果再像這樣繼續下去,少說得倒退20年。」
  • 數學大師丘成桐:教育存在很大問題,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我們的教育存在很大問題,如此下去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這句話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有人覺得丘成桐在危言聳聽,也有人覺得話裡面有一定的道理,網友們各執一詞,討論得很激烈。但事實上丘成桐大師說的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基於目前國內的教育情況發表的。
  • 丘成桐:現在的教育會讓中國科技倒退20年
    哈佛畢業生的論文水平比國內有些院士的文章都好,如果不重視學風建設,中國科技至少後退20年。他以美國哈佛大學為例介紹,哈佛的教授數量比國內大學要少很多,數學系也就是十七八個正式教授。但是數學系每年都要開會一到兩次,研究討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習進度,教授會花很多功夫去培養本科生。比如數學系的本科生,一年級就會根據學生情況劃分不同水平,選擇最好的學生去重點培養,當本科生畢業的時候,一般就會有2到3個畢業生的學術論文可以登載在第一流的雜誌上。「論文水平比北京大學的教授還好。」丘成桐說。
  • 「中國科技或許會倒退20年」,為什麼數學大師會這麼說?
    可以說,一個國家想要發展好,教育和科技都少不了,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但是著名的數學大師丘成桐對國內的教育情況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說:中國的教育如果一直按照現在這個水平進行發展,那麼中國的科技將會倒退20年。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有人說中國的基礎教育不比美國差。但是在實踐中我發現,國內大學的教育水平並非人們想像得那麼高,美國的大學教育比中國好得多。研究生教育美國比中國好得更多。丘成桐介紹:大概在1998年,國內有一個學生申請到哈佛大學念書,申請表上寫明自己學問很高,推薦信說他是北京大學最好的學生,丘先生當時看到申請表,想既然學生這麼好,來北京時就親自和他面對面談。結果在和北京大學20多個資深的教授座談時,這20多個教數學的教授沒有一個知道這名學生。「我還以為自己搞錯了。後來有一名助理教授證實,的確有這個學生。」
  • 華裔數學牛人丘成桐:中國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國內校園風氣太差
    01  有人說數學跟科學息息相關,注重培養我國的數學人才就是促進科技進步的前提。  然而華裔數學牛人丘成桐卻語出驚人,他稱中國的科技至少會後退二十年,此話何解?
  • 丘成桐:教育行業有些事再不改變,中國科技至少倒退20年
    然而,通過和國內學校的直接接觸,丘成桐卻拋出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論:「這些年,中國大學的基礎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大學生的基礎水平,尤其是修養和學風在下降。」「有人說中國的基礎教育不比美國差。但是在實踐中我發現,國內大學的教育水平並非人們想像得那麼高,美國的大學教育比中國好得多。研究生教育美國比中國好得更多。」
  • 數學大師丘成桐:如不重視學風建設,中國的科技至少要倒退20年
    哈佛畢業生的論文水平比國內有些院士的文章都好,如果不重視學風建設,中國科技至少後退20年。他以美國哈佛大學為例介紹,哈佛的教授數量比國內大學要少很多,數學系也就是十七八個正式教授。但是數學系每年都要開會一到兩次,研究討論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學習進度,教授會花很多功夫去培養本科生。比如數學系的本科生,一年級就會根據學生情況劃分不同水平,選擇最好的學生去重點培養,當本科生畢業的時候,一般就會有2到3個畢業生的學術論文可以登載在第一流的雜誌上。「論文水平比北京大學的教授還好。」丘成桐說。
  • 北大學霸接連被退學,數學大師:這3點不改,中國科技倒退20年
    在大眾的認知中,比起外國的學生,中國學生的基礎知識更加紮實,而是學習也更加用功、刻苦,如果處於相同的教育環境下,必然能夠佔據優勢,但是這樣的認知卻被數學大師丘成桐先生打破。丘成桐出生在汕頭的一個小鎮上,在年僅14歲的時候,由於父親突然辭世,丘成桐只能一邊讀書,一邊打工賺錢養活家裡。
  • 丘成桐:中國教育科技堪憂
    然而,通過和國內學校的直接接觸,丘成桐卻拋出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論:「這些年,中國大學的基礎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大學生的基礎水平,尤其是修養和學風在下降。」「有人說中國的基礎教育不比美國差。但是在實踐中我發現,國內大學的教育水平並非人們想像得那麼高,美國的大學教育比中國好得多。研究生教育美國比中國好得更多。」他舉例說明:哈佛大學理學院每年大約招收20名念理科的中國留學生。
  • 中國教育這些年特別遺憾的事情是什麼?丘成桐的怒批讓國人覺醒
    今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說我國教育領域這些年最遺憾的事情是什麼?眾所周知,這些年由於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從而教育資源也得到了極大的投入,不管是在校園環境的建設,還是對於教育人才的持續輸出上,都是肉眼可以看到進步的。
  • 中國教育這些年特別遺憾的事情是什麼?因這個遭丘成桐點名怒批
    今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說我國教育領域這些年最遺憾的事情是什麼?眾所周知,這些年由於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從而教育資源也得到了極大的投入,不管是在校園環境的建設,還是對於教育人才的持續輸出上,都是肉眼可以看到進步的。但是,大家還是比較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的教育到底強大到什麼地步了?
  • 如何評價數學大師丘成桐說北京大學引進的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
    2006年,《紐約時報》稱北京大學引進的人才40%為海外人才,引發坊間熱議。但這一說法遭到了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丘成桐先生的痛批。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採訪時,丘成桐毫不避諱的說,他可以擔保,北京大學引進的大部分海外人才是假的。
  • 丘成桐:美國本科教育比中國好得多,研究生教育好得更多
    國內本科教育出了問題,培養不出一流人才去年,數學大師丘成桐在北京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不重視基礎教育,以目前的本科教育模式,國內不可能培養出一流人才。」「有人說中國的基礎教育不比美國差。但是在實踐中我發現,國內大學的教育水平並非人們想像得那麼高,美國的大學教育比中國好得多。
  • 數學大師丘成桐:中國本科教育制度很難培養高等人才
    丘成桐大師認為中國本科教育存在嚴重的問題,高等人才的培養是不可能的,特別是近年來學生的素質跟校園風氣均在下降,而國外名校的畢業大學生則不同,他們的論文水準甚至要比中國某些院士的文章還要好(不由讓我想起,前段時間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論文抄襲事件),所以中國繼續任由校園風氣下降的話,中國科技可能就真的要後退
  • 如何看數學大師丘成桐對中國高等教育學風與導師存在的問題看法
    近日看到一篇2016年數學大師丘成桐先生關於國內高校的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的報導。丘先生指出我國的高等教育與世界一流大學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問題出在高校教育體制上。我國高校的學風不好,如果不重視,中國的科技發展至少倒退20年。
  • 丘成桐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反思:讀書的意義是什麼?
    丘成桐是美國哈佛大學數學與物理學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菲爾茲獎、克拉福德獎、沃爾夫獎、馬塞爾·格羅斯曼得主。2019年6月,丘成桐在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分享了他對中國高等教育的一些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