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柒終於回來了。
停更兩個月後,近期,她更新了一條視頻,名「春日鮮花宴」。
一襲紅衣,騎馬而歸,在落英繽紛中,她美得宛如仙子。
這一次,李子柒依然是驚豔的。
但更令人吃驚的,不是這番美景,而是美食。
李子柒上山摘完鮮花,便回家做起了糕點。
一如既往的手法熟練。
也始終如一令人豔羨。
製作完畢,李子柒帶著家人,去到戶外散心。
浮光、日影,歲月在此停留。
這人間,怕是沒有一種生活,能如她這般愜意又悠然吧。
圖片來源:李子柒公眾號
但李子柒做到了。
且不止一次。
一直以來,她都是外人眼中的仙女,活得詩意,過得也隨意。
可李子柒卻並不享受。
她回應說:「你眼中的生活技能,或許只是別人的求生本能。」
李子柒不是幸運的孩子。
她幼年父母離婚,6歲父親去世,之後被送給繼母撫養。
但繼母對她不好。
有一回,她稍微頑皮了些,繼母竟抓起她的腦袋,往臭水溝裡按。
李子柒嚇死了。
怎奈力氣不夠,她只能哭喊,一遍遍求繼母鬆手。
繼母不松,依舊往水裡按壓。
那一刻,李子柒真的感覺自己快死了。
爺爺奶奶看不下去,堅決將李子柒接回了老家。
一對老人,一個年幼的小女孩,就這樣開始了求生之路。
可家裡窮啊,根本養不活三口人。
那時,爺爺在當廚子,為照料小子柒,又利用空閒編背簍、簸箕和扇子。
等一切弄好,再拿到集市上去賣。
更多時候,李子柒都會跟隨爺爺奶奶,去下地幹活,劈柴、插秧、拾稻穀,只要力氣夠,便都會去做。
但有一回,她嚇崩潰了。
她從田裡回來,途徑一個墳洞,當即嚇慘了。
而這時,一條蛇爬了出來,一直盯著李子柒。
李子柒更怕了,一動不動,不敢往前踏出一步。
但回家的方向就在前面,走過去,是家。等,只有恐懼。
年幼的她莫名安靜下來。
她突然就想到,之前叔叔說過,抓蛇是要抓七寸的。
於是李子柒「嗖」的一下,一把捏住蛇的七寸,活生生逮住蛇往墳洞外拽。
蛇被禁錮了要害,安靜了不少。
李子柒見狀,一把向遠方扔去,繼而趕緊往家的方向跑。
圖片來源:李子柒微博
窮人的孩子面對困境是沒有選擇的,你若不勇敢,沒人會幫你。
這也是李子柒自那之後學到的道理。
後來她成名,又上山捉鳥,爬巖尋食材,被人問及是否會害怕。
李子柒一笑而過:「我只能說,我7歲的時候就在墳洞裡逮著蛇尾巴往外拽……」
那時的日子,除了貧困,也時不時遇到危險。
但李子柒極滿足。
因為只要不是農忙,奶奶會煮很多好吃的飯菜。
而爺爺,會給李子柒講故事,講中華名著、遠古傳說,還會給她說人文典故。
她曾想,等她長大了,就好好孝順爺保險金。
但爺爺終究沒能等到。
李子柒上五年級時,爺爺突然離世。
那時李子柒11歲,還不懂生死離別,可對於爺爺的離開,她痛得全身顫抖。
爺爺走的那天,一遍又一遍對奶奶說:「一定要把她的書供出來……」
他一生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孫女了。
奶奶點頭答應。
可家中的支柱坍塌,僅憑一個年邁的老人,怎能撫養孩子的長大。
沒辦法,奶奶四處求人,最終聽聞婦聯管這事,於是跑到婦聯門口,一直找人說好話。
「這孩子太苦了,這孩子太苦了……」她心疼李子柒。
幸運的是,李子柒上了當地新聞,得到了城裡人的救助。
有了好心人的幫助,李子柒與奶奶的生活輕鬆了些。
而這一次幫助,也成了李子柒生命中第一道光。
後來她年收入過千萬,一直在做公益,幫助貧窮孩子上學。
李子柒說:「因為我的生命被別人照亮過,就像光一樣,我相信那些孩子將來在有能力的時候,他也會把這束光,照進更多人心裏面。」
可外人的救助畢竟是暫時的。
生活滾滾向前,貧困的威脅,隨著李子柒慢慢長大,愈發明顯。
14歲那年,她家再也支撐不住,李子柒決定放下學業,去城裡打工。
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又怎能做什麼呢。
只能打黑工。
經人介紹,李子柒去到一家餐廳當服務員,工資一個月三百,不過如果摔壞一個杯子,便要用工資抵債。
所以即使一月三百的工資,李子柒到手的,只有兩百多。
她也不鬧,只是默默做事。「其實我覺得還好,那個時候夠用了啦。」
去城裡那幾年,李子柒省吃儉用,只要發工資,便將錢寄給奶奶。
她寧可睡公園吃饅頭,也不願奶奶吃半點苦。
圖片來源:李子柒微博
這樣過了兩年。
大約從2006年開始,李子柒遇到一位師傅,是在酒吧駐唱。
她聽聞當DJ工資高,便也跟著學,最後真的去酒吧當DJ。
一唱便是6年。
那6年間,李子柒身處浮華中,見慣了客人的歇斯底裡,與吵鬧噪雜。
她特別想家,想念鄉下的寧靜。
「跟我奶奶在一起,開心一點,就平平淡淡一點,舒心。」這是李子柒最初的願望。
結果,她一說完,命運便安排她回了家。
不過並非好事,而是奶奶生病了。
2012年,李子柒在酒吧工作,有人通知她回家,因為奶奶得了一場重病。
李子柒一聽,當即拋下所有,坐上回家的車。
這一回去,她便再也沒有回來。
後來李子柒留在了鄉下。
可還是要生活啊。
李子柒想到賣家鄉特產,於是借著潮流開了一家淘寶店。
淘寶店魚龍混雜,她沒資金,又無人脈,只能勉強度日。
為了增加人氣,李子柒試著拍短視頻,然後放到網上,以此來吸粉。
那天,她發了第一條微博:不管結果怎麼樣,我都會努力去做,或許會失敗,但至少我不會有遺憾。
她也真的做到了。
這幾年,短視頻迅速崛起,以papi醬為首的博主,粉絲數驚人,賺的盆滿缽滿。
李子柒正好趕上了這一趟流量快車。
她發的第一個視頻,名《桃花酒》。
漫山遍野,桃花怒放。美人與美景一起,成了人間仙境。
視頻製作雖拙劣,但依舊吸引了不少人。
尤其在美拍上,被推薦到首頁。
沒多久,她再次發了《蘭州牛肉麵》視頻。
從和面到揉面,再到溜條,每一個細節,都十分清晰流暢。
伴隨著古風音樂,與田園式的生活,李子柒再次大火。
這則視頻播出後,在美拍上的播放量,一下達到500萬以上。
而這次小成功,令李子柒廣為人知。
因為嘗到流量的紅利,所以自那時起,她便將全部精力放到視頻。
李子柒稱,從2006年冬天開始,她就一個人拍視頻,反覆琢磨如何拍得更好。
一年後,在友人的勸說下,李子柒才買下人生第一臺單反。
她不會用,只是一個鍵一個鍵去琢磨。
最後磕磕碰碰竟都學會了。
又一年,李子柒拍了《鞦韆》,記錄自家院子的一個鞦韆。
畫面如詩如畫,很是飄逸。
這則視頻也備受好評,達到1000萬的播放量。
李子柒徹底大火。
可萬事萬物,物極必反,她突如其來的爆火,引發了不少質疑聲。
有人稱,李子柒是團隊捧出來的。
也有人說,農村生活並非這樣,她都是假的。
流言一浪高過一浪。
世人對於與自己同階層的人,總是充滿敵意。
第一次被罵,李子柒顯得手無足措,她決定解釋。
就在質疑聲最高漲時,她發了一個視頻,呈現自己艱難的拍攝。
裡面全是李子柒沒放出來的片段。
砍木頭,她自己NJ了無數次,即便手指受傷,為減少相機損耗,依舊堅持拍。
拍《四川臘肉》,為讓鏡頭好看,她一遍又一遍重錄。
砍一下樹枝,便按一次暫停。
又砍一下,再次暫停重錄。
如此反覆,一直到百分百完美為止。
還有拍雪景,李子柒在雪地呆了8小時,即便感冒發燒了,依舊要完成作品再回去。
她的成名作《蘭州拉麵》,為讓鏡頭更立體,李子柒反覆重複一個動作,按了200多次快門,洗完手又繼續,不好再重來。
因為拍攝,浪費了20多斤麵粉。
「這輩子都忘不了。」李子柒事後回憶說。
這次拍廢的麵團,最後被奶奶做成饢,足足吃了半個月。
而她的最令人羨慕的《鞦韆》,拍攝過程同樣十分艱辛。
「不拍視頻的話像這樣的小玩意兒,我兩天就能做好。但為了把過程拍下來這鞦韆我足足做了5天……拍了600多個素材……又花了2天時間重複剪了5次。」
可這些艱辛,被放出來後,依舊遭到質疑。
她仍然被黑。
有網友稱,李子柒就是造假,一切都是背後團隊在運作。
知乎上甚至有個問題:為什麼那麼多人不喜歡李子柒?
有個點讚很高的評論:不喜歡李子柒,不真實,沒別的。
她被黑得體無完膚。
李子柒似乎想通了,也不再解釋了。
此後無論網友怎麼說,她都保持沉默。
外媒曾問她:為什麼不回應?
李子柒很淡然:「就把那些所謂的攻擊,當成是對自己作品的一種肯定吧。」
可她越這麼想,外界越沸騰。
之後關於李子柒不好的評論,依舊在繼續。
她感受到了最大惡意。
有一回,她生病在家打針,一個當護士的好友來看她,李子柒心生苦悶,講起了這些惡意。
但她沒想到,奶奶就在外面,全聽見了。
李子柒去找奶奶,看見奶奶的手在流血,她割豬草時弄傷了。
李子柒震驚,心痛,感覺到一陣挫敗。
「他們傷害的,是我用命在護著的那個人!」
2017年5月,李子柒停更了視頻。
之後她便沉寂了。
而這時,粉絲們看見,李子柒並未沉淪,而是去參加了超級紅人節。
還穿著自己做的衣服。
沒多久,她賭氣似的,真的找了個助理,還籤了一個攝影師。
如此一來,李子柒輕鬆了許多。
但她依然不鬆懈。
再拍視頻時,李子柒樣樣親力親為,一個細節沒拍好,無數次重來。
並且,她也不放心攝影師剪片子,必須自己去剪。
這般嚴苛,令攝影師幾次都受不了,毫不客氣地說:「你這樣是找不到私人攝影師的。」
李子柒依舊不肯鬆懈。
一直到現在,她都是自己在剪視頻。
有一次,新浪記者見她半夜還在忙,很是疑惑:「為什麼不直接讓攝影師幫你剪好?」
李子柒盯著視頻,一動不動,說:「不是他們剪得不好,但是可能是我自己的作品的原因,就是很多細微的地方,就我自己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吧。」
她的執著與專業,令她的視頻越來越好。
前幾年,李子柒回歸,發布了一條《番茄牛腩湯》。
一樣的仙氣飄然。
一樣色香味俱全。
她再次無縫接站上流量之巔。
這時她在You Tube的視頻一舉摘得銀牌獎。
也不過三個月的時間。
等一切好轉,李子柒乾脆創立了自己的公司,還成立了李子柒品牌。
而這些產品在天貓一上線,銷售額直接破千萬。
但李子柒的成功,又引起部分人的不滿。
有網友罵她拍視頻賣產品。
有了上一次教訓,李子柒一句話也沒說。
也許有過哭泣的時候,但都被她自我消化了。
「我難過的時候,就跑到我爸墳前哭一場,就又好了。」
這時,她發布了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一舉火遍全國。
在她的視頻中,一切從起源開始。
筆。從羊毛上整合而成。
墨。自己打磨墨水。
紙。從枯木開始造紙。
硯。親自一點點研磨。
最終,一個古香古色的中華瑰寶,油然而生。
據稱,李子柒為拍攝這個視頻,歷經了四季,從春夏秋冬取景。
這也成了她的成名作。
後來的李子柒,不甘心如此,又將目光對準生活與美食,還包括農作。
這些年,她日出摘花,日落釀酒。
醞桂花酒,醃製臘肉、香腸與魚鯗。
農忙時,也會下地勞作。
還會自己用葡萄皮染紗裙。
動手編織毛衣。
學習蜀繡的做法。
更親手製作口紅紙與眉黛膏。
她一切從最根本做起,絕不偷懶。
視頻質量極高。
因動手能力太強,網友們紛紛稱讚:這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啊。
還有人表示,李子柒活成了別人的夢想。
她的聲譽似乎在好轉。
原來,對抗流言最好的辦法,不是辯解,也不是失落,而是始終如一的,接連不斷的高質量作品。
去年,李子柒受到央視的褒獎,被人民日報、共青團、央視新聞等官媒點讚。
她在國內外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
在國外,僅CNN在You Tube只有792萬粉絲,但李子柒已過千萬。
而在國內,她趕超Papi醬,成了第一短視頻博主。
如今的李子柒,成了一種文化,一種傳說,一個享譽世界的華夏文明傳播者。
她有了很多頭銜,「成都非遺推廣大使」,「十大女性人物」,「年度文化傳播人物」……
昨晚,李子柒又更新了,可見她已然回歸正軌。
李子柒終於不再哭泣了。
她再也不是被繼母按在臭水溝的赤貧女孩,也不再需要奶奶為了活下去,一遍又一遍求人說好話。
她有了活下去的資本。
也有了好好生活的勇氣。
時隔多年,依舊清晰記得,李子柒第一次上舞臺,主持人問過她這麼一句話:「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呢?」
李子柒聲音很柔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純天然的美食,依舊最古樸的生活方式,是我這一生的追求。」
這條路,她正在路上。
也必將一直行走下去。
二冬說過:「所有苦的存在,都是為了讓甜成為甜。」
這世間,從沒有一種人生是絕境,只要你夠堅韌,夠專注,夠赤誠,無論晴天霹靂,山河破碎,依舊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桃花源。
李子柒做到了。
你也一樣可以。
參考資料:
新榜《專訪李子柒:14歲輟學打工,半路出家卻紅遍全網的古風博主|新榜獨家》
百度百科:李子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