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棵草有點「野」
「車前草」又叫「平車前」,是一種野菜,也是一種中草藥,但大部分人認識它,僅僅是因為它是一種野草。
車前草有多「野」呢?全國各地、城市農村、山野田間,甚至路旁河邊、房前屋後,都隨處可見,給點水、給點土就能長。其出鏡率絕對不亞於蒲公英、薺菜、馬齒莧這些常見野菜。
這其實也是車前草生命力旺盛、適應性強的表現。車前草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海拔5-4500m的土地上都能生長。但車前草不耐低溫,也不耐高溫,一旦土地冰凍或溫度超過30度,其就會出現生長緩慢、逐漸枯萎甚至整株死亡的情況。
在地大物博的中國,從來都不缺治病救人的中草藥。在這龐大的草藥家族中,車前草絕對是最樸素的一類。不僅隨處可見,而且其貌不揚,常常被掩埋在過路人的塵埃之中。甚至,我們明明很熟悉,但如果我問你「車前草會開花嗎」,你能自信地告訴我答案嗎?
現在,我告訴你,車前草是會開花的。
車前草開花時呈現穗狀花序,花萼無毛,花冠多為白色,偶有紅色。花期5-7月,果期7-9月,花朵自然凋落,漸漸變成淡褐色、黃褐色果穗,種子就藏在果穗中。
前面我們說了,車前草也是一種野菜。4-5月份時候,正是車前草的幼苗期,採摘後用沸水輕煮後,涼拌、蘸醬、炒食、做餡、做湯或和面蒸食均可。
一直以為古人起名字都很有文化,直到遇見了「車前草」......
車前草太默默無聞了,以至於連藥用價值被發現也是源於偶然。
相傳漢代名將馬武,一次打了敗仗,軍士和戰馬也因缺水而得了「尿血症」,大家都焦急萬分。一個馬夫偶然發現有三匹患尿血的馬不治而愈,後來發現是因為吃了一種牛耳狀的野草。因此草長在車前,遂叫「車前草」。
車前草在我國已經有很久的使用歷史了,但在漢代以前,它自然不叫「車前草」,而是有個很好聽的名字「芣苡(fú yǐ)」。《詩經》曾有詩篇:
《國風·周南·芣苡》
採採芣苡,薄言採之。
採採芣苡,薄言有之。
採採芣苡,薄言掇之。
採採芣苡,薄言捋之。
採採芣苡,薄言袺之。
採採芣苡,薄言襭之。
詩歌生動描繪了勞動婦女採摘車前草時歡快的狀態。為什麼採車前草這麼開心呢?除了吃還有什麼用嗎?
當時,世人都說車前草「宜懷妊焉」、「其子治婦人生難」,意思是對不孕症有奇效;加上在先秦時期,「芣苢」音同胚胎,寄託了人們對子嗣的強烈的美好願望。
除了「車前草」、「芣苢」,車前草還有很多叫法,如「當道」、「牛遺」、「馬舄」、「車輪菜」、「車軲轆菜」、「牛舌草」、「蛤蟆衣」等。
三國時期學者陸璣《詩疏》云:「此草好生道邊及牛馬跡中,故有車前、當道、馬舄、牛遺之名。舄,足履也。幽州人謂之牛舌草。蛤蟆喜藏伏於下,故江東稱為蛤蟆衣。」車前草好長在道路兩旁,因此得名。
要注意的是,還有一種常見中草藥叫做「蛤蟆草(又叫『蛤蟆菜』、『蟾蜍草』、『荔枝草』)」,兩者是不一樣的。
蛤蟆衣是因為能為蛤蟆提供庇護所才得了這個別名,而蛤蟆草得名純粹是因為其獨特的顏值(荔枝草同理),看看這葉片,可以說非常形象了。
兩者雖然都是中草yao,但功效也是不盡相同的。大家可千萬別搞混了!
車前草具有利尿、清熱、明目、祛痰的功效,主治小便不通、淋濁、帶下、尿血、黃疸、水腫、熱痢、洩瀉、鼻衄、目赤腫痛、喉痺、咳嗽、皮膚潰 瘍等。
研究發現,車前草中含有的成分能夠有效zl流行性腮腺炎、細菌性痢疾、慢性支氣管、急性腎小球腎炎、小兒遺尿症、腎盂腎炎、腎絞痛、腎積水等病症。毫不起眼的一棵草,卻是潛力無限。
當然,再好的y也是y,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副作用。車前草「若虛滑精氣不固者禁用」,意思是氣虛、氣短、精力較差者不宜服用。車前草性寒,孕婦和脾胃虛弱者也不宜服用。
關於車前草的應用,民間有一個非常知名的「偏方」:車前草可以治痛風。這是真的嗎?
據了解,這個「偏 方」有很多人都曾親身實踐過,只不過結果並不盡如人意。有的人情況確實有所好轉,但有的人不但沒有效果,反而越發嚴重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們得知道痛風是怎麼來的: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障礙及(或)尿酸排洩障礙導致體內尿酸積聚過多,最終在關節處或關節周圍形成針狀結晶的痛風石並沉積在關節上,發作起來劇痛無比,甚至有說法稱,急性痛風發作的痛感不亞於女性妊娠的疼痛。
而緩解痛風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降尿酸。這時車前草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車前草具有極好的利尿功效,這也意味著能加速尿酸的排出。從這個角度看,車前草z痛風確實是有效的。
但車前草對痛風的作用也僅限於此,並不如坊間傳聞那般「神 奇」。車前草zui多只能當作痛風的輔助方式,遠遠達不到治療的作用。因此從這個角度看,它又確實是偏方。
痛風是一種慢性b,很難治癒,只能通過飲食、生活習慣和藥物的配合,來控制體內尿酸的水平,從而減少發作次數、延長發作間歇期。
除了合理的預防措施外,接受專業的zl也是必不可少的,以免耽誤b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