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孩子是家庭的基石,只有基石穩固,家庭才能幸福。」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父母生命的傳承,對於父母來說,孩子不僅是愛情的結晶,也是自己未來的依靠。
在孩子身上,父母傾注了很多希望,尤其是希望孩子長大之後能夠有出息,自己也能沾光,所以,孩子的學習成績尤為重要。
而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的孩子想要成績好,那家長要付出的代價可太大了,從還未出生的時候就要做胎教,出生之後,家長要忙的事情就更多了。
城裡面一些教育條件比較好的幼兒園,每一年的名額都是爆滿,想要上學,基本上出生之後就要報名,要不然等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很有可能沒書讀。
上了幼兒園之後,各種興趣班、愛好班都要給孩子培養起來,上了小學之後,補習班、輔導班之類的,家長几乎都要給孩子報名,就是怕孩子學習不好,結果每次考試都差強人意。
所以,每到這種時候,家長都會覺得孩子白白浪費了自己的心意,覺得孩子對不起自己的付出,這個時候,家長就不由得羨慕起農村的孩子來。
隨著經濟發展的越來越迅速,人們的經濟情況也開始出現了斷層,逐漸的分出了「城裡人」和「農村人」。
顧名思義,城裡的人生活水平都比較高,身邊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環境都很優越,而農村的生活水平則一般般,身邊的生活環境以及生活水平都比較樸實。
不僅如此,城裡面和教育環境和師資力量,對於學生們來說也是不同的,城裡面的學習資源和教育環境更優越,反之亦然。
但是,別看城裡面的教育環境和師資力量那麼雄厚,平時的生活也那麼便利,但他們還是很羨慕農村的孩子的。
也許,有人會擔心,將孩子放在農村生活對孩子並不好,學習環境雖然沒有城裡面好,但是卻有這4點好處。
1、生活知識充足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農村的孩子最強的一點應該就是學習能力強,以及吃苦能力強,還有就是觀察力比較強。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基本上都「皮實」,農村的孩子基本上都不會嬌生慣養,在很多時候,孩子除了上學之外就是幫家裡面做一些農活。
就算是不幫家裡面幹農活的孩子,也會知道蔬菜、莊稼的生長規律,知道各種農作物是怎麼從生長到收穫的,而城裡的孩子只能通過書本或者電視才能知道。
2、鄰裡關係和諧
城裡面的生活便利,高樓大廈,想吃什麼有什麼,想玩什麼玩什麼,交通便利、溝通便利,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很有隱秘性。
但是,鄰裡關係卻一直很冷漠,住在一個樓層,鄰裡鄰居見面基本上都不說,甚至都不認識,關係很淡,如果家裡有點什麼事情,簡直是求助無門。
但是,在農村卻不一樣,鄰裡關係都很和諧,誰家裡有點什麼事情鄰裡鄰居都能幫得上忙,住的時間久的,好幾十年都住在一起,不是家人勝似家人。
3、交通危險減少
在城裡面,車水馬龍,燈紅酒綠,雖然熱鬧但也危險,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城市的各個角落都有車奔馳而過。
雖然這是一個城市繁榮的表現,但同樣也隱藏著很多危險,有很多人開車的時候不遵守交通規範,不遵守路線,很容易出現交通安全問題。
所以,城裡面的家長在平時的時候,接送孩子都是親自護送,生怕孩子在外面的時候受到傷害,出行的時候也要孩子謹記交通規則。
但是,農村的孩子卻不需要面對這樣危險,在農村裡,沒有那麼複雜的道路,也沒有那麼多車輛,孩子上學的時候也不需要家長陪同,自己走路就可以,安全得到了很大的保障。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覺得農村的孩子和城裡的孩子還有哪些差距呢?你覺得城裡的孩子好一些還是農村的孩子好一些呢?歡迎留言討論!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