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經常說:寒門難出貴子,鯉魚躍龍門。這種說法已經不再適應當下這個社會,為什麼呢?因為貧富差距,因為經濟,因為家庭,因為教育,更因為眼界。越有錢的人的孩子越有能力享受更好的教育條件,越沒錢人的孩子還在苦苦掙扎,下一個月的生活費家裡什麼時候給我,能給我多少?
農村的孩子,一出生就決定了自己的出身,一個農村戶口就將他的起點限制了,父母必須要出去去工地打工賺錢才能勉強維持孩子讀書以及維持孩子上學的生活費,還不算要贍養老人,所以農村孩子就只能在農村的鄉鎮幼兒園,學前班,鎮上的初中上學。好不容易經過中考到高中了,可以進城了,才發現,自己和城裡的孩子原來差別那麼大,從穿著上,從生活習慣上乃至說話口音上,多少都會有一絲自卑從心底產生。
城裡的孩子從一出生就有優渥的生活條件,不愁吃穿,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前就為他們做好了各種準備,提前存儲教育基金,保險。到要上學的時候花錢找關係,進各種名校,孩子不會為了吃穿發愁,每天上學回家,髒衣服一脫一扔就會有人替他洗了,第二天早上上學就會有乾淨的衣服放在床邊。農村的孩子到城裡上高中,每天除了要學習,還要住宿在學校,除了每周或者每月學校放假了才能回家一趟,每天晚上下了晚自習,在教室看完書,回到宿舍,洗衣服,然後想一下今天自己吃飯花了多少錢,下一個月的生活費父母能給自己多少,是給自己打到卡上還是讓村裡誰進城了給自己捎來。
放暑假了,農村的孩子很懂事,有的會回家去幫母親下地幹農活,因為父親外出去打工了。有的孩子會和父親一樣跑去工地上打工賺錢,幫家裡減輕負擔。城裡的孩子還沒放假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放假之後的計劃,要麼和同學結伴出去旅遊看世界,要麼就是家裡給報了各種興趣班來提升自己。
同樣一個暑假下來,農村的孩子幹活的幹活,打工的打工,一個暑假下來掙了一千多塊錢,手起了繭子,臉也曬黑了。城裡的孩子一個暑假出去玩了半個月花了一萬多塊錢,要麼就是在興趣班學會了跳街舞或者彈鋼琴。
於是一個高中三年下來,農村的孩子長高了也黑了瘦了,城裡的孩子也是長高了,但是明顯的胖了很多,還是和之前一樣白。
很快高考完了,城裡孩子早就在高考前和父母商量好了考多少分給什麼獎勵,農村孩子一心想著一定不能落榜,不然就只能放棄學業去社會打工了。不出意外,高考成績公布了,農村孩子考得好的依舊去工地打工賺學費了,落榜的已經和家人商量是去復讀還是去社會打工賺錢養家了。城裡孩子考得好的已經開始和家裡要獎勵了,考得不好的家裡已經開始發動金錢和關係開始找人想辦法讓孩子進好的大學了。
所以,我們看完這些能說什麼呢?
我是@西安田開心,關注我,每天分享不一樣的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