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那麼發達,為什麼大街上還全是電線桿?

2020-12-16 騰訊網

日本作為一個發達國家,街道並不像許多歐美國家一樣整潔,反而布滿了密集雜亂的電線桿,這些電線桿清潔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看起來也十分落後。逐年增加的電線桿數量讓人產生了對安全隱患的擔憂。

雖然日本的電力系統其實並不落後,但是電纜覆蓋率遠遠不如其他發達國家,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

一、歷史與思想遺留下的電線桿

1.歷史遺留下的電線桿。

眾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迅速發展,經濟在六十年代開始騰飛,許多市政建設在這個時候開始。建設初期,日本進口的發電設備中美國的60赫茲與歐洲的50赫茲基本對半,至今許多地區仍存在這種情況,為電線桿改為電纜帶來了許多麻煩。

早期日本資金並不充裕,許多地下電纜規劃在推行時困難重重,考慮的並不周全,最終電纜規劃以失敗告終,導致電線桿在街道上遍布。因為電線桿本身帶電,且電線桿在日本街道上實在太過普遍,直接為電線桿增加路燈,在電線桿上架設交通指示燈更為省時省力,電線桿也因此多了一個保留下來的理由。

2.不存在於日本民眾思想上的電線桿。

面對雜亂的電線桿嚴重影響城市風貌問題,日本本土著名建築師蘆原義信,在他1979年出版的《街道的美學》一書中,做出了他自己的解讀。

蘆原義信通過對比和觀察了東西方各個國家的街道特點,結合東西方文化層面的差異,得出熱愛乾淨整潔的日本民眾接受雜亂遍布在街道上的電線桿的原因,並對城市美化給出自己的一些建議。

經過數年全球遊歷,蘆原義信發現,在許多西歐國家,城市規劃的非常繁榮,街道建設獨具特色,追根溯源,早在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國家就將藝術與街道建設結合在了一起。

歐洲民眾對待街道的態度也與日本民眾對待街道的態度迥然相異,他們將住宅看做是與城市、街道一樣的空間,所以歐洲民眾經常有穿著鞋子進入房子的習慣,蘆原義信認為這是西歐民眾對待住宅、城市、街道都統一為外部秩序的原因。

而日本民眾對待住宅的基本思想卻與歐洲民眾恰好相反,他們將住宅、街道和城市在思想觀念上分割開來,認為住宅內部是家庭私有的內部秩序,而城市、街道、建築都是一些外部,這些得到的關注遠遠沒有日本民眾對待內部住宅的關注多,所以日本民眾對待城市空間的思想是非常淡薄的。

"各人自掃門前雪",每逢進入住宅必然會脫鞋的日本民眾,熱愛乾淨整潔的日本民眾,面對作為外部的城市建設,容忍度意料之中的高。

所以蘆原義信認為,要解決日本街道上過多的電線桿問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日本民眾思想觀念上的問題,讓其對隨處可見的電線桿產生"內部"的心理,對城市建設關心起來,這樣才能對街道恢復整潔起到積極作用。

二、地理原因

首先,日本是一個島國,地質結構並不穩定,這對電纜的鋪設會造成影響。其次,日本處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太平洋板塊俯衝到歐亞板塊,形成了地震帶,因此日本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電力電纜具有許多的優點,相比較電線桿,電纜不漏於地面,佔地少得多,送電可靠性高,安全程度在無自然災害情況下較電線桿高很多,並且電力電纜具有電磁汙染小的特點。

但是電纜線路一般都是埋於地下,分為淺埋和深埋兩種方式選擇淺埋,在遭遇地震、海嘯時,淺埋的電纜幾乎是不可抵擋的,很快就會報廢,並且容易進一步引發新的危害。

若是選擇深埋,深埋的電纜會較淺埋的電纜堅固,可以抵擋一些自然災害,但是深埋電纜造價成本更高,電纜故障點測試尋找與檢修困難重重,所以頻繁的災後修復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相反,日本的電線桿子上通常裝有避雷裝置,通過引導雷電向避雷針放電,再通過接地線等接地裝置將雷電引入地下,從而保護一定範圍內比它低矮的建築和設備不受雷電破壞,所以電線桿子在雷雨天對街道上行駛的車輛等保護作用很大。

日本政府往往在電線桿子上安裝攝像頭,既可以監控來往路上的交通情況,對車輛違章情況進行記錄,便於交通警察事後處理;同時也可以在電線桿子上安裝治安監控,能有效保障民眾的安全。

日本許多的指示牌、交通標識、廣告牌都是直接掛在電線桿子上的,電線桿子堪稱街道上獨特的風景線,是日本的傳統特色。並且許多人認為,電線桿子在冬季,可以幫助行人抵擋風雪。有些民眾對電線桿有獨特情感,個別的地區有特殊的情況,並不適合拆除電線桿進行電纜改造。

對比鋪設電纜,建造電線桿雖然影響城市美觀性,但在許多人看來卻更加具有性價比,所以日本街道上的電線桿仍在逐年增加。

三、改造難度過大

作為一個發達國家,街道上似乎並不應該存在這麼多影響美觀的電線桿,日本清楚知道每年對電線桿維修、清潔的難度過大,也注意到過多的電線桿產生的許多安全隱患,包括傾斜、倒下等造成的相關問題。

基於這些原因,日本從八十年代開始,就推行電纜入地計劃,該計劃在推行過程中面對的種種問題卻是日本政府沒有想到的,目前只有幾個大城市才完成了電纜入地的規劃,如果不從根源上解決這些問題,電纜規劃很難不再次半途而廢。

1.政府缺少資金,"無電線桿化"改造投入過大。

鋪設電纜固然好處多多,但是電纜造價頗高是個無可爭議的事實,在整個國家全面鋪設電纜,這個展望十分美好,但是其中耗費的大量人力、物力與資金卻讓日本政府犯了難。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預算,用地下電纜取締電線桿,每公裡將耗費六億日元(約合三千八百萬元人民幣)。

日本每年能夠提供的預算卻只有三百億日元(約十九億人民幣),這意味著日本每年最多只能完成五十公裡的"無電線桿化"的改造,要知道日本的國土面積約為三十八萬平方公裡,可想而知,全國改造電線桿子的難度有多大。目前,日本的東京等幾個發達城市正在逐漸往無電線桿化方向轉變。

隨著5G時代的到來,由於5G信號傳播的特性,5G基站的建立必定要比2G、3G、4G的基站更為密集,若同時推倒電線桿、新建5G基站不免畫蛇添足,浪費國家資源,所以日本首次在國家層面提出將信號燈、電線桿作為基站,以節約建造新的、大量基站的資源和成本,並打算將之出口海外。

而從庵野秀明導演的《新世紀福音戰士》這部動漫開始,電線桿走進了諸如《你的名字》等多部動漫,隨著這些動漫享譽全球,充滿電線桿但畫風唯美的日本街道開始深入世界各地動漫迷的心,不少人特地去日本尋找動漫中的場景。

令人驚喜的是,許多動漫迷在日本找到了動漫場景的原型地點,引得粉絲連連稱讚,多次分享傳播後,公眾對這些場景的印象大增,促進了日本的旅遊業與經濟的發展。

面對資金侷促的問題,日本政府只能選擇逃避,而電線桿帶來的發展轉機,使日本將電線桿看作一種城市特色,一種時代印記。

2.土地私有制,電力民營。

要知道,日本的電力系統制度與很多國家不同,他們的電力系統為私有制,也就是電力民營,同時日本大部分的土地也是私有制,也就是日本民眾購買住宅其實是購買了土地,並且不像中國一般只是擁有幾十年產權而已,日本的土地是可以一直傳承下去的。

電力公司不能私自動用屬於民眾的土地,如果電力公司這麼做,民眾很可能會將該電力公司告到破產。若是電力公司採用與民眾協商處理,不提電力公司與民眾協商給予民眾賠償的數量,也不提協商過程中耗費的大量人力、物力,釘子戶的存在就足夠電力公司苦惱的。

就像日本政府在成田機場與釘子戶鬥爭五十多年沒有結果的例子,政府自己對釘子戶都沒有辦法,電力公司就更不願意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了。

作為發達國家的日本,滿大街都是電線桿子,這已經逐漸成為日本街道的一個標識。雖然這些電線桿子嚴重影響了日本街道的美觀,為城市建設帶來麻煩,但是結合日本特殊的國情,要取締這些電線桿,全面鋪設電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日本政府要改建電線桿,在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方面仍要進行很大的傾斜,對民眾的思想轉變工作也不能停止。

相關焦點

  • 日本經濟高度發達,為什麼不治治街頭的蜘蛛網電線桿?
    提起世界上最整潔的國家,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日本乾淨整潔的街頭,日本的整潔程度讓到日本旅遊的國人為之驚嘆,不過街頭巷尾雖然看不到一絲絲的垃圾,但是卻排列著密密麻麻的電線桿,而在電線桿上都是纏繞著分不清楚的電線,看起來非常的凌亂,日本的電線桿也成為了日本的一個重要的標誌,在許多日本的漫畫當中都少不了電線桿的身影
  • 日本經濟發達,城市電線像蜘蛛網一樣,中國遊客:跟農村一樣
    京都,是我日本之旅中最喜歡的一站。這座千年古城被譽為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擁有許多人文古蹟。行走在京都的大街小巷,古老建築,仿古建築舉目可見。但讓我感到心動的是,在遠離古城區和遊客集中區,京都的城市畫面還充滿了動畫氣息。
  • 日本為什麼沒有環衛工,甚至大街上連垃圾桶都沒有?
    來過日本的或許聽說過,日本的大街小巷一般都是非常乾淨的,大家很多就想那肯定有很多的環衛工吧,得天天的掃,實際上我來告訴你們,日本沒有一個環衛工,不僅如此,而且日本的大街上還是沒有垃圾桶的,就算你走上七八十條也街不會找到一個垃圾桶。
  • 日本教育那麼發達,為啥很少見到女大學生?
    日本的教育發達是世界公認的,在2021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亞洲共有26所大學進入前100強。其中,日本有5所,中國有6所。而且在最近20年,日本共有19人獲得過諾貝爾獎。對於一個彈丸之國來說,這個成績是很恐怖的。
  • 日本大街上很少看到鬧哄哄的早餐店,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日本大街上很少看到鬧哄哄的早餐店,你知道是為什麼嗎?我們都知道一年之計在於春,而一日三餐最重要的一餐便是早餐。關於一日三餐,我們還有這樣的說法:早餐要吃皇帝餐,中午要吃平民餐,而晚上則要吃乞丐餐。可想而知早餐是很重要的,而且一定要吃好吃飽。
  • 【漲姿勢】日本電線桿為什不地下化 原因你絕對想不到(組圖)
    這似乎與我們想像中的日本不符。日本的電力系統不是很先進嗎?怎麼能容許這麼多的電線桿,故障率豈不是很高,是不是經常停電呢?1、地震帶來較多的電纜故障問題日本地震太多,電纜斷的話,要確定斷點就要挖路,用斷點檢測設備精度有限,不如電線桿一目了然。現在有電纜隧道和城市綜合管溝,對地震可能沒那麼敏感了,但成本實在高。日本在推動電纜化,但也只是新增線路。
  • 電線桿上的鬼魂之聲
    農場上佇立著數百個85+英尺高的電線桿,這些電線桿呈菱形排列。每根天線都會將芝加哥、奧爾巴尼或華盛頓的聲音傳到倫敦、丹吉爾、大馬士革或布宜諾斯艾利斯。今天「我的日程表」上標明要打電話給伊莉莎白·道恩(Elizabeth Dawn)詢問那塊土地的記錄。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伊莉莎白·道恩,首席檔案管理員,新澤西州,弗洛勒姆帕克,帕克大街180號,103號樓,AT&T研究實驗室,07932-0971,973 360-8216,傳真:973 360-8455幾次佔線後,我撥通了道恩的電話。
  • 為什麼日本冬天那麼冷,日本的女生還一年四季穿裙子?
    為什麼日本冬天那麼冷,日本的女生還一年四季穿裙子?   說起日本這個島國,他四季分明,夏天的溫度適宜。然而在冬天,還是可以說是很寒冷的,但是當你行走在日本的大街上,你會發現日本女生好像是不知寒冷似的,一年四季的著裝都是一樣的裙子。裙子是她們在四季中必不可少的裝扮,她們難道不怕冷嗎?
  • 為什麼日本大街上,看不到一家早餐店?原因說出來你可能想不到
    為什麼日本大街上,看不到一家早餐店?原因說出來你可能想不到在中國的大街小巷最常見的就是各種早餐店了,早餐店給我們上班途中提供了便利,這也得到了可觀的利潤,可是不知道吃過日本的小夥伴有沒有發現,在日本的街道上是完全看不到早餐店,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日本人從來不吃早餐呢?
  • 為什麼日本滿大街都是漢字?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
    相信去過日本旅遊的小夥伴們一定發現過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去任何國家旅遊都有可能會有語言不通的障礙,但是唯獨去日本卻絲毫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日本滿大街都是漢字。日本不管是街名、店名還是地名等等各種名字幾乎都是由中國的漢字組成,只要你認識中國漢字,那麼去日本旅遊時,就幾乎能全部都看懂。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為什麼日本滿大街都是漢字?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說出來大家可能不相信,其實古代日本並沒有文字。
  • 為什麼國內經濟那麼發達,人民幣的面額最大才一百呢?
    曾鵬為什麼其它國家的紙幣面額一張可以做到五百,一千,一萬面額甚至更大的紙幣面額,而在我們國家的紙幣面額最大才100元?不是面額越大就越方便結算嗎?國內的經濟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發達,說到底還是新興經濟體,用官方的話來看,就是發展中國家,而人民幣的面額之所以沒有出現大面額,恰好是國內經濟穩中求進的結果。人民幣不發行大面額的貨幣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會引起通貨膨脹在當前各種面額的鈔票已經足夠構成國內市場流通的需求,沒有必要發行大面額的鈔票。
  • 在日本的大街上找不到賣早餐的店鋪,這是為什麼?
    第四,日本的早餐就像韓國一樣,種類豐富,飯湯菜麵包水果蔬菜什麼的都包含,所以路邊攤很少,最後日本可能禁止擺攤吧,畢竟佔用了公共資源。網友回答:有看過一本關於日本的書,講到日本的飲食文化。我想不能說日本沒有早餐供應,只是沒有專門售賣早餐的地方。至於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日本是個非常注重客戶體驗的城市。
  • 世界上睡眠最少國家,人均一天睡不到6小時,經濟卻比中國還發達
    那麼問題來了,哪些國家的人,睡眠質量可能會更差一些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應該是發展中國家的人,因為這些國家比較窮。當地人為了生活可能會更加努力的工作,從而減少自己的睡眠時間。但事實卻不是大家想的那樣,一般情況下經濟越差的國家,當地人就越懶,因此睡覺的時間肯定會更長一些,就好比如非洲那邊的部分國家。
  • 日本的軌道交通十分發達,你知道如何有效乘坐嗎?
    而說到電車就不得不提到日本的軌道交通,要知道日本的地鐵十分的發達,在出發前唐sir就做了大量的攻略,查詢了日本的地鐵軌道交通路線等。但是等到實際一看,你會發現你做的攻略並沒有太大的作用,日本的交通真的讓人感到眼花繚亂。而且大家如果要在日本乘坐地鐵公交之類的交通的話,最好在某寶提前購買一張西瓜卡,這樣會給你節省不少時間。
  • 為什麼荷蘭半導體產業那麼發達
    打開APP 為什麼荷蘭半導體產業那麼發達 工程師吳畏 發表於 2018-10-29 14:53:09 目前市場上提供量產商用的光刻機廠商有三家:ASML、尼康、佳能。據相關統計數據,在中高端光刻機市場,ASML佔據大約60%的市場份額。 飛利浦成立時間更早,1891年成立於荷蘭,主要生產照明、家庭電器、醫療系統方面的產品,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品牌之一,在歐洲名列榜首。在彩色電視、照明、電動剃鬚刀、醫療診斷影像和病人監護儀器、以及單晶片電視產品領域世界領先。
  • 為什麼日本滿大街都是漢字?不用翻譯,或許有人知道是什麼意思
    本文為「旅遊的嚕啦」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可能去過日本旅遊的人就會發現有這樣一個現象,在日本的街頭、地名、店名,到處都可以看到中國的漢字。為什麼日本滿大街都是漢字?不用翻譯,或許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其實在早期的日本,他們是沒有文字的。現在日本所使用的漢字,也是在三國時期從我國傳過去的,那時候不僅只有日本使用漢字,韓國、朝鮮、越南這幾個國家也都是使用漢字的。直到今天,在日本、韓國的街頭,我們依然還可以看到漢字的蹤影。根據日本交通法的規定,日本街道上的指示牌都是採用日語、漢字、英語共同來標記的。
  • 日本小孩冬天為什麼總穿那麼少
    其實,小編看到這則新聞的第一反應是,日本很多人都是這種打扮過冬吧,連日本小孩在冬天都是穿短褲、短裙,光著兩條腿到處跑。為什麼日本小孩冬天總穿那麼少呢?一位中國奶奶到日本探親,正值寒冬,看到小孫子穿著單薄的衣褲,非常心疼,於是趕緊把從國內帶來的各種保暖衣褲給小孫子穿上。
  • 中國大街上為什麼都是人流廣告
    從地方電視臺、戶外巨幅廣告板,再到路邊的電線桿,「三分鐘無痛人流」無處不在。鋪天蓋地的廣告,意味著龐大的市場需求。2015年,中國每年人工流產多達1300萬人次,這還不包括藥物流產和在未註冊私人診所做的人工流產數字。 奇怪的是,中國人在面上對「性」一直非常保守,甚至會因小學生性教育讀物的「尺度」被氣得發抖,卻習慣於無視滿大街粉紅色的人流廣告。
  • 畢業實習,領導讓我在電線桿上跳舞
    爬上電線桿,放下電線柱上懸掛的光纜。按他的意思,找一隻猴子,不用訓練都能完成這任務,而我可是個大學生。說這話的時候,小趙的眼神意味深長。三我爬的第一根電線桿是在一座不知名的村落裡,小趙特意為我選了一處平緩的地方。他叼著煙,歪著頭,看著我一臉壞笑。
  • 40年前的電線桿長啥樣?從小小電線桿看新農村供電之「變」
    這裡,是群山環抱的浙江省天台縣南屏鄉翠屏村。隨車前往,彎彎繞繞沿著一條狹窄的公路盤山而上,一路上青山綠水,滿目蒼翠,好似世外桃源。行程半個小時後,一畝畝稻田、一座座農房、一盞盞整齊的路燈和一根根高大的水泥電線桿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