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童貞】一書中說到:孩子在4歲以後,成年人要幫助孩子逐步建構身體的界限,認識身體隱私、保護身體隱私並學習尊重他人身體隱私。
幼兒遭受性侵害的事件頻繁發生,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是個緊迫的大問題,所以很多父母希望早早的就教會孩子保護自己。
但是,再心急也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2-3歲正是孩子探索自己和他人身體這一認知發展的關鍵期,他們需要了解自己的身體和他人的身體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通過這個過程,建立自己的性別意識。
幼兒之間互相看或摸生殖器、孩子看別人上廁所、洗澡,當發現孩子有這些行為時,不要打罵、呵斥或拒絕,要滿足孩子的性發展需求,坦然地讓孩子看父母的身體、探索自己的身體。這個時候不坦然,等到孩子大了之後還有這個需求,又該如何應對?一般1-2個月孩子的探索欲得到滿足,就不會再看了。
4歲以前不需要對孩子進行身體隱私的教育,但是要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孩子3歲開始上幼兒園,意味著一整天都要離開父母的視線,獨自面對新朋友、新環境。
父母會非常擔心,
「如果有人欺負我孩子怎麼辦?」
「老師會不會性侵、虐待我孩子?」
「小朋友之間會不會有親吻、互看隱私部位的行為?」
「那些早熟的孩子把我孩子帶壞了怎麼辦?」
……
父母的焦慮,不要去影響孩子。這個階段,不要告訴孩子「好好保護自己的安全,不要讓別人觸摸你的隱私部位」。強調讓孩子保護自己,如果孩子真的遭遇性侵害的問題,他會自責,會認為自己沒有照顧好自己,不敢告訴父母,怕爸爸媽媽生氣。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如果有人摸你的隱私部位、有人做了讓你不舒服的事情、有人觸摸了你的身體卻讓你不要告訴爸爸媽媽,遇到這樣的事情,就一定要回來告訴爸爸媽媽。
保護孩子的安全是父母的責任,孩子沒有能力保護自己。一味的跟孩子說「要照顧好自己、要好好保護自己」就是在推卸責任。
如果真的發生不好的事情,只有孩子願意告訴父母,我們才能更好的保護孩子。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隱私部位就是不能讓別人隨便看和摸的部位,除了穿遊泳衣遮住的胸部和屁股,任何你覺得別人碰了你不舒服的部位,都可以是你的隱私部位。
具體怎麼對孩子進行隱私教育呢?
設置幾個問題讓孩子作答,答對了有小禮物,答錯了就給孩子認真講解。
問題1:幼兒園裡,有個孩子喜歡掀別人的裙子,小朋友們該怎麼做?
問題2:小麗的一個叔叔,摸她的身體,小麗該怎麼辦?
問題3:有位阿姨給濤濤看沒穿衣服的漂亮姐姐的照片,濤濤該怎麼辦?
問題4:兩個小朋友玩互相摸屁股的遊戲,他們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父母可以根據自己看到或聽到的故事,給孩子講解、在家演練。讓孩子形成保護自己隱私、尊重他人隱私的習慣。
如果孩子和你說一些看到和聽到的關於隱私部位的話題,或者問一些關於隱私部位的問題,父母一定要控制情緒,引導孩子說清楚前因後果,再給孩子合適的答案。這是對孩子進行隱私教育最好的時機。
●成年人該如何轉變觀念
4歲以前允許孩子看父母的身體和隱私部位,4歲以後又該給孩子建立隱私意識了,父母該如何轉變心態應對?
時代在進步,性教育也要與時俱進,老舊陳腐的觀念要破除,但是家庭裡父母和孩子之間必要的隱私觀也是要有的。
很多父母會以「你就是我生的,有什麼不好意思」、「你還是個小孩子」為由,幹涉孩子獨立自主的意願。如果孩子不想讓異性父母幫自己洗澡、換衣服,父母也要尊重孩子的隱私。
孩子4歲以前父母沒有進行性教育,也沒有滿足孩子對父母身體的好奇心,那孩子還會有想要看父母身體的需求。父母要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如果面對長大了的孩子放不開自己,那就藉助繪本或圖片進行講解,要認真並平靜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
不管對孩子進行隱私教育還是安全教育,都要人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要告訴父母。只有孩子願意跟我們交流,我們才能更好的保護孩子、幫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