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彤彤活潑又可愛,
一直是家裡的心頭寶,
彤彤媽媽每次下班回家後
都會先親親自己的女兒。
但最近,彤彤媽媽發現,
自己每次親女兒時,
會隱隱聞到一股臭味……
過了幾天,彤彤身上臭味竟越來越明顯。即使給彤彤洗了澡,換了衣服,臭味還是沒消散。
彤彤媽媽還叫了孩子爸爸來一起「破案」,倆人在彤彤身邊聞了半天,最終確認臭味來自口鼻。但在給孩子重新刷牙洗臉後,還是臭!
憂心忡忡的夫妻倆趕緊帶著孩子來到了杭州某醫院,找到了該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郭永康。聽完家長的描述,郭醫生為彤彤進行了詳細的檢查。竟在前鼻鏡下發現彤彤的左側鼻腔內有一個白色的異物,堵塞了整個鼻腔,周圍的黏膜已經化膿糜爛,這才是臭味的來源。
原來在兩個禮拜前,彤彤在家一邊吃甘蔗一邊看動畫片,因為覺得好玩,就偷偷往鼻子裡塞了一點甘蔗。
彤彤媽媽這才恍然大悟,這幾天彤彤的鼻塞並不是因為感冒,而是因為這一小塊甘蔗。
對此,郭永康說:「兒童容易對物品產生好奇,一定要將一些細小的物件放置在他們取不到的地方,在玩玩具時最好也要有人看護,如果發現孩子單側鼻腔流黏膿涕、涕中帶血和鼻塞、鼻腔臭味,或明確看到了異物,需及時就醫,千萬不要自己取,有可能會將異物越推越深,嚴重的還會進入氣管造成生命危險。」
醫生表示,在日常門診接診中,也時不時會碰到兒童鼻腔進異物的患者,尤其以小兒患者多見,他們會把如紐扣、紙卷、玩具、石塊、果殼、花生、豆類等東西塞進鼻孔,有時也會出現一些小昆蟲爬進鼻腔的情況。
異物傷害是兒童意外傷害中
最常見的一種,
每年都有很多這樣的案例,
春節假期尤為常見,
常見的耳鼻喉異物有哪些?
該怎麼預防和處理?
一起來看看!
01
外耳道異物
外耳道異物是指外來物體嵌頓在外耳道即形成外耳道異物。
常見的外耳道異物有:
1、小兒在玩耍時常常將小物件(比如小玩具、小珠子、豆子等)塞入外耳道。
2、家長為小孩挖耳時將棉籤、小紙巾等遺留外耳道。
3、蟑螂、蚊蟲等誤入外耳道。
處理方法:
切勿自己動手!應該看耳鼻咽喉科急診,耳鼻咽喉科醫師科通過電(子)耳鏡確診。醫生會通過衝洗法、夾取法、負壓吸引法、粘合劑粘取法等取出異物。如果兒童在取異物時不配合,難以取出時可全麻下取出。
02
鼻腔異物
鼻腔異物的常見原因有:
1、兒童常將小物件(紐扣電池、珠子、螺絲、豆子、果核等)塞入鼻腔,又難以自行取出,形成鼻腔異物。家長尤其需重點關注紐扣電池,紐扣電池是最危險的鼻腔異物之一,具有電-化學腐蝕的特點,容易造成鼻中隔穿孔、鼻部感染、損傷鼻腔組織引起鼻腔黏連等。
2、昆蟲、蚊蟲等進入鼻內。
3、外傷致竹籤、金屬片等進入鼻腔、鼻竇等。
4、醫源性的紗布、棉籤等遺留鼻內。
兒童鼻腔異物,多有單側鼻塞、鼻腔流膿涕、涕中帶血,以及呼氣有臭味,這種情況應優先考慮鼻腔異物。懷疑鼻腔異物,應及時就診耳鼻喉科,醫生可通過電子鼻咽鏡以及影像學檢查確診。一旦確診鼻腔異物,必須及時取出。
03
咽喉部異物
兩種情形易導致咽喉部異物:
1、進食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卡入魚刺、果核等。
2、小兒玩耍,將硬幣、玩具等小物件含在口中,容易誤吞。
兒童貪玩,將塑料環含在口中,玩耍時不慎吞入下咽,形成下咽部異物
咽部異物,尤其是魚刺,切勿吞飯糰、青菜、喝醋等,以免使異物進入更深部位,增加損傷風險和取出難度,應第一時間醫院就診。
教育幼兒進食時不要哭鬧玩耍,不要將別針、圖釘、硬幣等含入口中。儘量不要給幼兒餵食帶刺、帶骨、硬核的食物。
04
食管異物
食管異物是耳鼻咽喉常見急診之一。異物最常嵌頓於食管入口(第一生理狹窄),其次為食管中段(第二生理狹窄),下段少見(第三生理狹窄)。
這些情形易導致食管異物,需關注:
1、進食時注意力不集中。
2、小兒磨牙發育不全,食物未經充分咀嚼。
3、小兒口含小物件,不慎吞下形成食管異物。
發生食管異物,孩子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1、吞咽困難,根據異物大小不同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難。
2、吞咽疼痛,根據異物的種類不同疼痛程度也不同。
3、呼吸道症狀,異物過大可壓迫氣管後壁而出現呼吸困難。
4、頸部活動受限,尖銳異物刺激或者食管周圍炎症引起頸部活動受限。
5、發熱,異物引起食管穿孔、食管炎、縱膈炎等併發症可有發熱等症狀。
廣大家長平時除了要做好教育工作,務必還要將危險的物件收放好,避免小孩接觸。如發現孩子有異物誤吞情況,應及時就診!
05
氣管異物
氣管-支氣管異物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見的危重急診之一,可發生窒息以及心肺併發症而危及患者生命。80%--91.8%發生於5歲以下小兒。
常見原因有:
1、小兒磨牙發育不全與咀嚼功能不完善,咽喉反射功能不完善,不易將瓜子、花生等堅果類食物咀嚼碎。
2、小兒進食時注意力不集中、哭鬧,易誤嗆。
小兒將小物件含在口中,異物不慎進入呼吸道。
臨床表現:
1、異物進入期,異物經過聲門進入氣管引起劇烈咳嗽、嗆咳,伴有面紅耳赤、憋氣、呼吸不暢等,有時異物可被僥倖咳出,若異物嵌頓於聲門或者主氣管,側可發生極度呼吸困難,搶救不及時會窒息死亡。
2、安靜期,異物進入氣管或支氣管內,可停留於大小相應的氣管或支氣管內,此時無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這是很多家長、監護人心存僥倖之處,往往因為症狀不明顯而延誤治療。)
3、刺激與炎症期,異物刺激引起反覆咳嗽、肺炎、肺不張、肺氣腫等。
4、併發症期,輕者有支氣管炎、肺炎。重者可有肺膿腫、膿胸等。
氣管異物發生率高,病情兇險,切勿心存僥倖,有情況應及時就醫。
異物傷害之「最」小貼士
氣管異物最多發的年齡段——5歲以下
最緊急的異物類型——聲門、主氣管異物
氣管異物最常見的東西——堅果類(花生、瓜子、慄子等)
具有電-化學腐蝕的異物——電池
容易損傷周圍血管、神經的異物——別針、圖釘
最容易忽略的異物——鼻腔異物
最多發的異物——咽部異物(魚刺)
孩子好動是天性,
家長們要多加看護,
生活中注意存放好各種物品,
發現孩子有異常,
及時就診!
來源:廣州日報、蕭山日報、廣東省中醫院
編輯:朱曉華、方洪秀、黃琪翔(實習)
責編:陳廣泰
【來源:廣東衛生健康委官方】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