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衛視11月28日消息,由臺灣人民抗日協會發起的「高舉五星旗環臺灣島,憑弔抗日英雄活動」,21日自臺北啟程,以順時針方向環島騎行,一路往東騎,經過花蓮縣秀林鄉的太魯閣族抗日紀念碑、臺東縣的阿美族抗日紀念碑,於26日抵達臺南市玉井區的噍吧哖抗日紀念館。
視頻來源:鳳凰網視頻
「五星旗鐵衛隊」成員、發起人鄭建炘說:「臺灣以前被日本統治51年,這些先民犧牲了自己的生命,現在在臺灣認同共產黨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開始慢慢了解,臺灣未來的希望就是兩岸和平。我們希望藉由環島讓大家知道,我們的祖先是大陸來的,希望我們兩岸中國人能支持和平統一。」
本文圖片均來自海峽衛視今日海峽
鐵衛隊以每天接近200公裡的路程接力騎行,插在單車後方和背在背上的五星旗沿路吸引不少目光。「五星旗鐵衛隊」成員黃智威表示,昨天一行人來到枋寮,有路過民眾專門搖下車窗問自己是哪一省的,他大聲回答說」我是臺灣人,我支持和平統一」,對方還為自己加油。
接下來,「五星旗鐵衛隊」將繼續往北走,拜訪彰化八卦山抗日紀念館與新竹北埔的臺灣抗日英雄姜紹祖紀念碑,並計劃明年號召更多人一起環島騎行,宣揚理念。雖然以9天完成單車環島任務有些辛苦,但參與民眾都表示如果能讓更多人因此認同兩岸和平統一,這趟艱辛旅程就很值得。
這半年多來,在南部地區已經不只一次出現五星紅旗畫面。今年八月中旬,在臺南市新營區就出現了「響應」賴清德所謂的「親中愛臺」活動而舉行的升五星旗活動。
十月初,在臺灣人民共產黨黨部升五星旗,兩岸中國人共享中秋佳節活動。
本月初在高雄,由臺灣退休軍公教團體在孫中山誕辰紀念日當天發起向綠營民代劉世芳抗議活動,也有臺灣民眾帶著五星旗去現場。
有如此的轉變,正是因為有不少臺灣民眾已經開始向蔡當局不斷「去中國化」的行為做出反彈。兩岸血脈相連,不是蔡當局的「去中國化」所能夠割斷的。
海峽衛視時事評論員黃暐瀚認為,五星紅旗能在臺灣出現,代表了臺灣社會的一個轉變的過程,「五星旗鐵衛隊」的環島活動已經在臺灣引起了一部分人的討論,這表達了臺灣民眾對一個中國的期許和憧憬,未來「統」「獨」兩派或將有更激烈的碰撞,「統派」聲音未來將更大膽更真實地反映出來,也就是希望兩岸最終能夠統一。
海峽衛視特約評論員王鴻志則認為,五星紅旗頻繁出現在臺灣社會,是兩岸都非常樂見的現象,首先,這反應了兩岸交流的成果,今年恰恰是兩岸交流30周年;第二,這也反映了臺灣民眾越來越認可大陸的軟實力,兩岸雖然在政治關係上有起伏,但是民間交流的大門一旦打開,是不可阻擋的,目前,臺灣民眾對大陸的誤解和敵意明顯降低;第三,這也反映出島內社會是一個多元社會,兩岸是血溶於水的骨肉同胞。
(海峽衛視 張昱珍 高瑞翔 鍾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