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由三立中文講堂和MamaLand共同組織的講座吸引了眾多家長的參與。我們很高興能面對面的回答大家的問題,也理解那些不能來參加講座的家長們想得到這些資訊的迫切心情。於是,我決定要再來發一篇更完整的CPS報考指南。
該篇內容將涵蓋 MamaLand 在今年8月份時發的報考攻略,上周末的講座,以及我整理出的更多相關信息。如果大家發現我們的資訊有任何不對之處,也請及時留言指出。
另外要澄清,我不代表任何官方發言。和大家一樣,我是個孩子家長,女兒在去年參加了 Selective Enrollment 考試並很幸運的被心儀的學校錄取。我8月份整理的報考攻略,只是想在新一年10月份的報名開始前分享一下自己去年的經驗和心得,讓今年要報名的家長們可以提前做好準備。一顆小石子激起了一片漣漪,三立中文講堂的負責人上周舉辦的講座請我共同參與為大家解答問題,我才意識到之前發的內容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包括沒有很好的介紹 Neighborhood 和 Magnet/Magnet Cluster 的選擇,還有一些我自己之前都不清楚的資訊(比如低年級的考試會考慮孩子月齡,以及提前考試的優勢等等)。這些都多虧了三立中文講的細心整理。
想了解三立中文講堂的小夥伴們可以關注他們的公眾號:
言歸正傳,我先來介紹一下公立學校體系
首先,芝加哥公立學校(以下統稱CPS)分成 Neighborhood, Magnet/Magnet Cluster, Selective Enrollment 三大類。Neighborhood 和 Magnet/Magnet Cluster 都不需要考試,一個看你住哪,一個靠運氣。要求考試的Selective Enrollment 我會在後面比較詳細的講解,感興趣的家長們可以下滑到需要的部分直接閱讀。
顧名思義,社區學校,只要住在學區範圍內,永遠有你的一席之位。學區不是簡單的靠距離或規整的範圍決定,而是一個由 CPS 劃分,非常具體的界限。如果你剛好住在一個學區最邊緣的街道,你和你的街對面鄰居就屬於不同的學區。Neighborhood 學校也可能同時有 Magnet 以及 Selective Enrollment Program,後面會詳細講解。
(Oscar Mayer 學區範圍)
查你所在 Neighborhood 學區:
https://cps.edu/map
受歡迎的 Neighborhood 學區:
Lincoln, Oscar Mayer, Bell 等等。
資料來源:
https://cps.edu/Schools/Elementary_schools/Pages/Neighborhood.aspx
Magnet Cluster 和 Magnet 的區別在於,一個有學區範圍,一個全市招生。
Magnet Cluster: 類似於 Neighborhood School,你只要住在學區範圍內就可入學,多出來的席位才進行全市抽籤招生。
Magnet:沒有學區範圍,就算你住在學校對面,也要報名抽籤。
兩者共同之處是他們都有 Special Programs。所謂 Magnet 就是有吸引力,學校在某方面特別突出,比如藝術,數學&科學,世界語言,蒙特梭利式教學等。
全市抽籤不是在所有的報名表裡直接隨機抽出相對應名額就完事了。CPS 的抽籤基本上都按照以下幾個分類排優先權:
Sibling Lottery(兄弟姐妹) - 在校學生的兄弟姐妹有絕對優先權。
Staff Preference(職工優先) - 滿足在校生的兄弟姐妹之後,剩下的席位裡會提供2個名額給學校工作人員的小孩。
Proximity Lottery(近距離優先) - 前兩者都滿足的情況下,剩下席位裡的40%會以居住在學校1.5mile範圍內的報名者中抽籤。進行此類抽籤需要滿足兩個條件:1. 只有入學年級才會實行Proximity Lottery(大部分小學入學年級為Kindergarten);2. 如果全校學生超過50%都住在1.5mile範圍內,並且超過50%是同一種族(白人,黑人,等),則該校不實行Proximity Lottery。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組合更多元化。
General Lottery(全市抽籤) - 所有沒包括在前面幾個分類裡的報名者參加。入學年級(K)會在4個階層(4 Tiers)內平均分配抽籤席位。非入學年級則全市隨機抽籤。
(按顏色顯示的階層示意圖)
CPS 按人口普查時的數據區分出4個社會/經濟階層,每年10月份更新。簡單來說1最低,4最高。這樣分層的目的是為了讓學校更多元化,並且讓弱勢社區的孩子們有更平等的就學機會。
查詢你所住區域屬於哪個 Tier:
http://cpstiers.opencityapps.org
(或在 https://cps.edu/map 輸入地址左上角也會顯示你所屬的 Tier)
抽籤結果出來後,如果你沒有被抽中,便會被隨機分配一個 waitlist number。當學校有空位出來的時候(比如有學生沒有接受 offer 或有在校學生離開之類),學校會根據名單順序依次聯繫,每個家庭一般會被給予48小時做決定,抽籤結果公布後家長也可以聯繫學校了解目前等待名單移動的情況。
*注意:不同的抽籤類別有不同的 waitlist,比如說如果你在 Sibling 抽籤的等待名單上,那你只能等這個類別裡的席位;如果你是 Tier 4 的 waitlist,那你只能等前面 Tier 4 家庭拒絕 offer,以此類推,除非某個類別裡的 waitlist 已空,才能把席位開放給別的類別。一般來說 waitlist number 20以內被 offer 的機率都是比較大的。
比較特別的幾個Magnet學校:Jackson A(世界語言包括中文), Oscar Mayer(蒙特梭利), STEM(理工科), Disney(美術/科技), Franklin(藝術)等。
資料來源:
https://cps.edu/Schools/Elementary_schools/Pages/Magnet.aspx
https://cps.edu/OAE
我想讀這篇文章的大部分人最感興趣的還是芝加哥公立學校的 Selective Enrollment Elementary Schools (以下統稱 SEES)。此類學校提供高於普通年級的課程,需要通過考試錄取他們認為比較有潛力的孩子,也就是我們所謂的重點學校/重點班。Selective Enrollment 裡面有四種 Program:Classical, Regional Gifted Center(RGC), International Gifted(一般是高一點的年級才有), 以及7-8年級的 Academic Centers。這篇文章主要講 Classical 和 RGC, 因為我們主要針對的是 Entry Grade(入學年級),也就是 Kindergarten 的報考信息。之後有時間的話我會整理出一些高年級的攻略供大家參考。
Classical 學校注重學術能力,入學考試內容包括數學和閱讀,後面會詳談。官方說法學習進度提前一年左右(個人感覺不止一年,特別是學術方面)。
芝加哥只有5間成熟的 Classical 學校,其中4間屬於重點學校,也就是所有學生都是考試入學的,分別是:Decatur, McDade, Poe, 和 Skinner North。第5間 Skinner West 區別在於他的 Classical 重點班設在Neighborhood school 裡,雖然兩個 Program 的學生不會一起上課,但他們會共用學校其他的教學樓和公共設施。另外,除了Skinner North 和 Skinner West 以外,其他3間學校都只能上到6年級(一般學校都是到8年級)。
還有1間是全新的學校:Bronzeville Classical, 今年是第一年,目前只有大概90個K-2年級的學生,待觀察。
資料來源:
https://cps.edu/Schools/Elementary_schools/Pages/Classical.aspx
相較於 Classical,RGC 比起傳統的數學和閱讀能力,更強調思維,推理,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全芝加哥市目前有14個 RGC,除了3個是重點學校(全校所有學生都通過考試入學)其他11個是設在 Neighborhood 或 Magnet Cluster 學校裡的重點班。RGC 的入學考試與 Classical 的考試稍有不同,後面也會詳細的解釋。
重點學校:Edison, Keller, Lenart
附有重點班的學校:Beaubien, Bell, Carnegie, Pritzker, Beasley, South Loop(前幾年已經取消了的重點班今年貌似又開始招生1-3年級)
非英文母語重點班:Greeley(波蘭, 俄羅斯, 或西班牙語), Orozco(西班牙語), Pulaski(西班牙語)。
正在淡出的重點班(不再招收新生):Coonley(目前還有2-8年級的重點班), National Teachers Academy(學校即將與South Loop合併)
資料來源:
https://cps.edu/Schools/Elementary_schools/Pages/Regionalgiftedcenter.aspx
介紹完學校體系,現在來說說報名流程。
Neighborhood 是所有學校裡面唯一不需要提前報名的。你只要在開學前去學校報導註冊,並提供 Proof of Residency 就可以了(駕照,房產證,水電費帳單等有家長名字和地址的都可以)。當然我建議大家還是不要真的等到開學前,一般在7-8月份應該完成所有的註冊手續。
如果你想讓孩子上所屬 Neighborhood School 之外的任何學校,都需要在入學前一年提交統一報名表。比如說你的孩子在2019年的9月1日之前滿5歲,那你必須在2018年的10-12月報名期間提交 Kindergarten 的報名表。
https://go.cps.edu/
註冊家庭帳戶
申請 Student ID (此步驟很重要,儘量在10月1日報名開始前完成,這樣你就不用在報名期間等待他們提供 ID,有可能錯過了選擇合適考試時間的機會)
拿到 Student ID 後登入 GoCPS 網站,完善學生資料,並勾選所有想要報名的學校。Magnet/Magnet Cluster 可以最多選擇20個;SEES(Classical+RGC) 可以最多選擇6個。
Magnet 學校只要報名了就會參加抽籤,不需要再做其他的事情,結果會在4月份統一公布。由於每個學校單獨抽籤,運氣好的話可以收到多個 offer。
如果你報名了 SEES,下一步系統會叫你把選擇的學校進行志願排名。(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一定要謹慎選擇,因為 SEES 招生取決於考試成績和志願順序,並且一次只能被一個學校錄取,請參考下面的模擬案例*)
(*假如我一共報名了4所 SEES 並按照先後順序做了志願排名,排在第一志願的學校會優先看我的成績決定是否錄取,接下來是第二位,第三位以此類推。最後我被第三志願的學校錄取了,排在第四志願的學校就沒有機會考慮我的申請,就算我的成績符合他們的標準。如果我的理想學校是第一位或第二位,我也許會考慮放棄第三位學校的 offer,這樣我的名額會被放回待招生報名表裡,第一輪結束後,我的第一志願和第二志願學校也許會有人拒絕他們的 offer,我就有機會在第二輪被重新考慮。但這是不能被保證的,也有拒絕了第三志願但並沒有被其他學校 offer 的可能性,所以要按照孩子的考試成績做一個合理的評估。已經拒絕了的學校不會再重新給你 offer。)
預約考試時間,如果你報名的早,考試時間還沒有落實,系統會在時間表出來後發郵件或打電話提醒你。
(提前考有沒有好處?如果你在11月頭三周參加考試的話,便可以在12月14日之前收到成績,要注意不是錄取通知,只是考試成績。這樣做的好處是你可以更合理的根據考試成績調整自己的志願排名。
10月1日到12月14日可以報名和修改學校名單
10月中左右開始可以預約考試時間
在你預約的考試時間之前可以修改預約
2月1日之前可以修改志願排名
11月-2月之間為可選擇的考試時間,Kindergarten 選擇最多,每天都有好幾個時間段可選擇。一年級之後幾乎只有周末的選擇,因為考慮到周中學生需要上課。另外 Kindergarten 的兩種考試一起考,一年級開始就需要預約兩個不同的考試時間 (如果你只有報其中一種學校, Classical or RGC, 則只需要考一個)
4月份第一回合的錄取通知發出,一般會給2周的考慮時間,如果想接受必須登入 GoCPS 網站接受 offer。如果沒有接受的話時間過後 offer 就作廢了。第一輪結束後,學校會統計答覆結果,空出來的席位進行第二輪的 offer,直到所有席位填滿為止。第二輪之後一般給予 48小時考慮時間,也有特殊情況要求更短的時間內做出答覆,所以那段時間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查看自己留的聯繫方式。
所有 SEES 學校的 Entry Grade 招生名額前 30% 來自全市考試分數最高的報名者。剩下的 70% 在前面提到過的 4 Tiers 裡平均分配,並 offer 給每個 Tier 裡分數最高的報名者,直到這個 Tier 的席位被填滿。入學年級以外的其他年級不採取 4 Tiers 配額制,因為本來就不會有太多空出來的席位。
這裡就講到了 Entry Grade 的重要性。一定要把握好入學年級的機會,因為如果到了後面年級才想要報考,那就必須等到學校有學生離開才會有空位。唯一保證會有多出來席位的就是4年級,CPS 允許 SEES 學校在4年級的時候把班級 26-28 的人數增加到 30-32 的人數, 保證了增加2-4個席位。
說了那麼多有關報名和預約考試的細節,那到底考什麼?這兩種學校的考試又有何區別?
Classical 注重學術,考試內容也比較直接,就考閱讀和數學。
Kindergarten 的考試內容包括:
閱讀: Phonics,level 1 words,sight words
數學: 20以內的加減法,形狀,規律等
RGC 就是另一回事了,由於考邏輯這個範圍很廣,並沒有一個非常標準的套路。
據我們了解,考試題目包括但不限制於:
聽力理解,規律,看圖說出故事順序,找出圖片中不合群的物品,形狀,應用題(認識並理解錢幣,時鐘,樂器,等生活中常見的物品),10以內加減法(不同形式的加減)。
總的來說,不能死記硬背,孩子必須能靈活的運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展示邏輯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兩種考試內容不太一樣,但他們相同的是孩子必須有很好的理解能力和專注力。Kindergarten 的測試不要求孩子自己閱讀或寫字,但需要能 follow directions。考試時家長不能陪同,孩子必須能自行跟陌生的考官用英文進行1對1的測試,現場沒有中文翻譯。
K-1雖然對同一年不同月齡的孩子沒有不一樣的考試題目,但是提問方式和評分標準要求不同,2年級以上就不考慮月齡區別了。
Classical 考試比較容易準備,因為標準規範,孩子背的越多越好。
RGC 的考試準備,我們只能推薦多給孩子接觸除了學術外的知識。現實生活經驗多,知識面廣比較不容易在考試上碰到一個她沒見過的東西。也許問題並不難,孩子只是沒接觸過,不知道物品叫什麼,白白浪費一題。
另外給大家推薦一些有用的網站和練習本。我們不推薦強迫孩子長時間的反覆做題,只是建議家長們適當的讓孩子接觸這些樣題,好給他們一個心裡準備。在提高課外知識的同時,熟悉測試時有可能會碰到的提問方式。
去年我在給女兒準備考試的時候了解到了這個網站並註冊了會員。當時他們網站上還沒有專屬於 CPS 的內容。所以我只是借鑑了一下別州類似重點學校的考試內容,並沒有仔細研究這個網站上所有提供的資源。
(網站提供各種資源,除了準備考試以外平時也可用來給孩子輔助學習)
今年因為要給大家推薦準備考試的素材,我特意登陸了我的帳號,發現他們新增了專屬CPS的內容和模擬考題。這真的是給芝加哥的家長們幫了大忙,不用再自己到處搜找適當的練習題了。非常推薦給馬上要考試或明年準備要考試的孩子們用來練習。他們網站上除了入學考試的模擬題,還有很多其他線上資源可以讓孩子們用來輔助學習。他家的會員不算便宜,我們正在聯繫他們看能不能給大家要一個折扣,如果要到了我會更新在我們的福利區。
如果你不想使用Testing Mom的網站,另外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些綜合 workbook/activity book,裡面的內容很符合4-5歲兒童的學習程度,娛樂性也很高,每天做幾頁就能達到鞏固學習的效果,不會過度枯燥乏味,孩子也學的進去。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家裡堅持做的,現在她上 Kindergarten 我們就做 1st Grade。
這類遊戲/練習本有很多種,target,amazon 都有售。如果不知道該選哪種的話可以去附近書店翻閱看看自己比較喜歡哪些內容。我一開始是抱著買些遊戲書本給孩子打發時間,後來才發現其實裡面很多內容跟 Gifted 考試問題相似。更重要的是,孩子會在做這些遊戲/練習本的過程中,學習 follow direction,和適應這種提問方式,因為考試的時候,老師也是拿類似的紙張或卡片來給孩子提問。由於 Gifted 大部分考的是孩子的思考和邏輯能力,內容界限太模糊,所以儘量多給孩子增加課外知識會比較有幫助。
https://cpsobsessed.com/
一個芝加哥媽媽的BLOG,她早期更新了很多CPS相關的文章,包括分析考試分數線等等。不過她的兒子今年已經上高中,所以她暫時不更新了。如果你對往年CPS的信息有興趣,有時間也可以讀一下,我覺得你會對整個公立學校和考試系統更了解的。
https://chischoolgps.com/
這是一個收費諮詢公司(其實他們提供的內容跟我前面所寫的這一堆大同小異。因為這些資訊網上都有,我們也會盡力為大家回答疑問,所以有問題的儘管來問我們吧)他們的 Calendar 會列出不同學校的 Open House Schedule 倒是挺方便的,但不是完全準確,大家可做參考,還是以學校官網為準。
https://www.greatschools.org/
https://www.niche.com/
https://www.schooldigger.com/
這幾個都是學校評分網站,各有自己的一套評分標準,大家參考就好。
如果你的孩子生日比較尷尬,剛好在9月初,錯過了入K的年齡,而你希望孩子可以早一年上學,那麼可以通過 First grade exception 來申請提早入學,直接跳過Kindergarten。官方說法是,你的孩子必須在非公立學校的 Pre-K 上滿兩年,並有合格的老師開證明你的孩子 Ready for First Grade。詳情請上官網查詢,如有不清楚的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打電話給CPS直接諮詢:773-553-2105 or 773-553-2060
https://cps.edu/AccessAndEnrollment/Pages/Apply.aspx
下面是一則硬廣!
大家好,我是MamaLand的曉雲,剛剛開始從事房地產經紀,專注於芝加哥市區及周邊的房產,特別是學區好房。如果有家長想加入我的mailing list,掌握芝加哥市區房產最新資訊,無論是自住或投資,都可以掃下方二維碼加我的工作微信號,我會幫你制定專屬的方案哦~
另外,我製作了一張表格,把所有CPS評分1+ 的 Neighborhood 和 Magnet 學校篩選出我認為還不錯的(數據上來說),並清楚的列出學校的重要信息,供大家對比參考,省去你們一個一個查找的麻煩。學校名稱一欄也分別連接到他們在 CPS 網站的頁面,直接點擊好。之後如果有附加信息我都會在最後一欄 Note 裡面補上。這個 Google sheet 開放 comment,大家可以補充信息,我會及時更新!之後我會逐步把評分1當中不錯的學校也篩選出來,以及加上SEES的學校信息,可以通過表格裡不同的Tab標籤訪問。
http://bit.ly/cpsinfosheet
以上,就是我們目前整理出來的所有信息。如果有不完善的地方還請大家踴躍留言糾正!此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華人家長對芝加哥公立學校的理解。免費的公立資源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利用,如果孩子能上到一個好的公立學校,真的不比每年花3-4萬學費的私立差。公立學校毋庸置疑對家長們的參與度要求會更高,但我個人覺得無論學校需不需要家長的參與,我們都應該多多關注孩子的教育,而不是完全撒手丟給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