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金錢觀

2020-09-16 河南全媒體大數據

今天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金錢觀,當「我們拿出手機掃碼付款,孩子卻以為裡面有用不完的錢」,引發家長共鳴。

  最近,網上這樣一段話火了:以前父親掏出口袋裡的鈔票,我們一眼就能看出他的窘迫;如今,我們拿出手機掃碼付款的時候,孩子卻以為裡面有用不完的錢。

  《窮爸爸富爸爸》中曾說:「當今時代,是否給孩子正確的金錢教育,將決定孩子將來成為金錢的主人還是金錢的奴隸。」

  實際上,很多孩子對金錢一無所知。

  教育學家默克爾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金錢作為一種媒介,會給我們一生努力做事的動力,但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明白,要想獲得,先要給予;先掙錢,再花錢,這個次序不能顛倒。

  所以,家長們,不要「談錢色變」,要給孩子良好的「金錢教育」。

在無現金化普及的今天 該如何與孩子談論金錢觀?

從幼兒時期開始的金錢教育正備受關注。《日本經濟新聞》曾經報導稱,網購及手機支付越來越普及,「看不見的錢幣」這種新結算方式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日本到2022年將成人年齡下調到18歲,有聲音要求在此之前儘快開展金錢教育以防後期遇到相關問題。《日經新聞》記者以剛開始學習錢幣的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兒童為對象,進行了現場採訪。

早在2018年12月中旬,日本埼玉縣川口市以小學低年級學生及其監護人為對象進行了一場關於金錢的講座。參加該活動的津谷宏紀是位一年級男生的父親。他表示,「隨著無現金化不斷推進,為了避免孩子稀裡糊塗地花錢,我專門過來學習」。孩子們參加了零錢記帳和金錢交易等遊戲。

對於監護人而言,如何教孩子花錢是個苦惱的課題。小學三年級女生的父親高柳謙表示,「女兒想用壓歲錢購買父母不同意的物品,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小學一年級男生的母親池上美香表示,「想知道零錢的用途和怎麼記零錢帳」。

理財師ICHINOSEKATSUMI強調,「從教育成效來看,金錢教育應從幼兒園或小學低年級開始」。如果是中學生,「因為已經在某種程度上確立了金錢觀念,很難改變」。

在日本銀行設置事務局的金融宣傳中央委員會一直在推進「金融教育」,讓人們學習金錢交易方法和金融經濟的基礎知識。關於幼兒園階段的相關教育內容,該委員會列舉了「區別自己的物品和他人的物品」、「遵守約定」、「珍惜勞動價值」等。

幼兒園小朋友做披薩也是一種金錢教育(2018年11月,甲府市)

幼兒園和保育園會固定進行「買東西遊戲」等金錢教育,而甲府市一家名為「住吉」的幼兒園卻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致力於這一教育。在每月一次的「石窯日」,孩子們會在幼兒園院子裡的石窯點火,準備配料,然後將做好的披薩麵包分給年紀小的孩子,自己選擇角色參加活動。

總園長矢巻行祥表示,「我們希望培養孩子的判斷力,以及與他人構築信賴關係的能力,並且從被人感謝當中獲得的成就感」。精通金錢教育的橫濱國立大學名譽教授西村隆男指出,「獲得信任、在遊戲中合作並進行判斷的經驗有助於學生今後開展商業交易和創業等」。

除了花錢的消費者立場,通過這些體驗,從提供商品和服務的一方了解相關知識也是金錢教育的一環。律師住田裕子表示,「近幾年有家業的家庭在逐漸減少,多數孩子不了解生產者立場的情況下就走入了社會」。

成為小學生後,會進入金錢交易的學習階段

現在的小孩還沒有充分積累買一些小東西的經驗,就接觸了用網際網路和智慧型手機輕鬆購物的環境。在山梨縣上野原市的秋山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拿著300日元到附近的百貨店購物。教導員佐藤恵裡在11月下旬的授課中問道:「如果再讓你們去買一次,大家會怎麼做呢?」

第一次買了10個橡皮的中島大地回答:「下次想給家人買東西,還有橡皮」。大地的母親孝子表示,「附近商店較少,平時我家都是開車去購物中心,孩子沒有過單獨買東西的經驗」。

「兒童金錢教育會議」代表ANBIRUETSUKO指出,「隨著無現金化的普及,使用錢的真實感受也越來越淡薄。回顧一下買過的東西,評價一下反思一下,這點變得更加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最好能在實際花錢的情況下教育孩子

ANBIRUETSUKO舉例稱,對於已經學會加法的孩子,家長在購物時可以讓他自己去挑總價不超過300日元的零食,「這樣能用的錢有限,就可以讓孩子們學到,有時必須要自我控制」。如果是幼兒的話,「可以讓他只挑一個零食,進行做判斷的練習」。希望親子能一同努力。

「使用父母手機玩遊戲時,買了很多付費道具」、「孩子使用上學交通卡買東西,擔心孩子對於餘額減少沒有概念」。隨著無現金化的不斷普及,不斷有人諮詢專家如何解決孩子和金錢之間的新型煩惱。

二維碼支付、各種積分制等新服務陸續登場。其中一些方式就連家長也不太熟悉,教育孩子很好地和外界溝通也未必容易。ANBIRUETSUKO表示,「大人在學習新支付方式的同時,與孩子一起學習金錢知識的姿態也不可或缺」。

那我們該如何跟孩子談錢呢?

儘量避免把對金錢的恐懼和匱乏感傳遞給孩子

一個孩子的內心是否富足或貧瘠,並不完全是由於物質是否缺乏而導致,而是一個家庭對待生活的態度。即使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但如果過分地跟孩子強調金錢的來之不易或者大人處處對金錢執著,甚至將金錢的維持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上,那麼孩子的內心也是不能富足起來的。不要告訴孩子,這個商品很貴,我們買不起。

告訴孩子,我們每個月都有預算,現在已經超預算了,所以我們只能下次再買。或者這個商品有比較複雜的性能,適合更大一點的孩子玩,所以等你再長大一點,我們就可以買這個商品。

不要告訴孩子,家裡沒有錢,只能靠你了,你要好好上學,才能賺錢養家。詢問孩子,你喜歡什麼,為什麼。你未來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可以為你做什麼。

定期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

規定好零花錢的應用範圍,比如告知孩子,以後想要買小玩具、小零食,都可以自己買單。孩子想要什麼的時候,提醒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去買。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是教會他們去了解金錢,建立一些基本的理財概念和生活習慣。即使是孩子逢年過節時的壓歲錢,也可以適當引導孩子暫時存起來,上小學後才開口始幫助他們學習使用金錢。

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理財觀

1. 理性告訴孩子窮和富的概念

窮和富都是相對的,相信作為家長的我們,有時會很懷念兒時的時光,那時候我們很窮但卻很快樂。沒錢買玩具,就自己動手製作;沒錢買書,就自己抄書訂起來保存。,而現在我們賺很多的錢,卻不如小時候快樂。

所以我們要告訴孩子,物質是一方面,精神層面帶給我們的快樂往往更多。如果孩子想要什麼,我們可以嘗試著動手去創造價值。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經濟不允許,也是因為我們想要得到後的快樂和滿足感。

2. 讓孩子懂得錢來之不易,要懂得珍惜

即使我們的經濟條件允許,也要讓孩子知道錢是來之不易的,只有付出了汗水,才能得到物質的回報,所以錢是爸爸媽媽辛苦賺來的,要好好地分配和珍惜。例如如果孩子想要買一雙新鞋,但是孩子的鞋子已經夠穿,可以和孩子協商:今年的鞋子已經夠穿了,明年再買這雙鞋子好嗎?

3.和孩子一起規劃長遠的計劃

可以和孩子一起規劃家庭的計劃,例如旅行計劃,例如買房買車計劃,讓孩子和父母一起對未來有一個期待,為了這個期待,我們要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基礎上節約資金的支出。如果孩子提出無理的要求時,可以用這個期待來提醒孩子,孩子就會有所節制。

如果說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麼經典著作的話,那麼,首屈一指的就是這本《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它徹底改變了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在這個領域裡,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

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金錢觀的教育也是不同的

1、3-6歲

銀行家尼爾·高德佛瑞建議家長對幼兒進行遊戲教育,讓孩子從小認識錢幣,了解找零錢。當孩子稍大一些後,可以帶他去購物,並和他討論所購物品的價格。

幾乎每個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帶孩子購物時,如果不給孩子買他要的東西,他就會生氣耍賴。為避免此類事情發生,最好在出門之前就和孩子講好「條件」:只買一樣。這樣,孩子就會在整個購物過程中仔細考慮他要的東西。對於孩子的過分要求,即使你買得起,也應該對孩子說「不」。慢慢地,孩子會知道,不是他們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此外,還應教會孩子學會給予。要讓他知道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上學念書,都有溫暖的家,都能穿漂亮的衣服。讓孩子去接近、去關心、去幫助在困難中的孩子。

2、7-12歲

孩子在7歲左右已能懂得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關係,並開始自己作出決定。這時候可以開始給孩子零用錢。家長一定要記住,給孩子錢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去炫耀家庭的經濟地位或解決生存之必需,而是要讓孩子學習如何使用與管理金錢,這是給零用錢的最重要的目的。當孩子手裡拿著有限數目的金錢時,他就會學著取捨。

有些家長把零用錢的多少與孩子的成績高低或做家務多少聯繫起來,也有些家長給零用錢沒有限度,孩子隨要隨給,這樣做究竟好不好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反思給孩子零用錢的目的,這就是:讓孩子學習如何使用與管理金錢。凡是不利於實現這一目標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

孩子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也應該努力學習,這是他們的責任。如果在學習和做家務之類的事情上付錢給孩子,某種程度上說是在「賄賂」孩子,這是不利於孩子建立正常的責任感的。給錢沒有限度,肯定不能讓孩子學會如何使用與管理金錢。

零用錢還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學會節省的機會。有一對夫婦,丈夫是律師,妻子是教師,生活還算可以。他們每周給女兒5元零用錢。夫婦倆每月都把一定比例的錢存起來,他們也鼓勵女兒這樣做。女兒說,她的一部分零用錢用來買漫畫書和學習用品,省下的存銀行。「等我長大了,我要拿我存的錢買一幢房子、一輛車,還可以用它去幫助有困難的人」

3、13-17歲

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掌握怎樣控制消費。父母到底該不該給孩子買他企盼已久的新款名牌運動鞋呢?這是許多家長都會遇到的典型問題。如何決定,不僅取決於你的收入水平,還取決於你和你孩子的價值觀。香港一位姓韓的保險業女士開始反對給她的孩子買那麼貴的名牌運動鞋,不過後來,她改變了主意。她說:「實際上,名牌鞋更耐穿,而且樣子確實好。」讓韓女士感到欣慰的是,她的孩子已逐漸學會了合理支配手頭的金錢。她和孩子關於物品性能價格比的討論,開始起作用了。

當孩子向家長要錢時,家長不要總是有求必應,要多少給多少。孩子不那麼容易拿到錢,有利於培養他們的獨立與自尊。如果家長不贊成孩子穿名牌服裝,那麼就對他說「不」,並向他說出你的理由,這樣,有助於當孩子獨立面對奢華誘惑時,理智地作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

對十幾歲的孩子進行金錢觀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他們的經濟獨立意識。做父母的不妨自問:「當我的孩子成人時,他能夠處理好自己的經濟問題嗎?」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麼現在開始幫助他,引導他,為時不晚。


相關焦點

  • 「我們家有錢嗎?」關於金錢觀教育,家長只需給孩子樹立3個原則
    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記住這3點,照做就好了每個家庭有著不同的消費觀念,對孩子各方面的消費程度也有所不同,這些潛移默化的消費觀念造成了孩子對金錢觀念的差異。孩子問:「我們家有錢嗎?」作為家長的我們,面對孩子這樣的提問,該給出怎樣的回答呢。回答有錢是不是容易讓孩子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說沒錢是不是會導致孩子自卑呢?
  • 孩子玩遊戲花光40萬,孩子的金錢觀該如何培養?看董明珠的教育觀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價值觀!什麼是金錢價值觀?金錢價值觀,顧名思義就是對金錢的看法和態度。這些都是因為不同的金錢觀,造成不同的思想和行為。教育專家張明星在《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一書中表示:一個人金錢觀的形成往往受上一代的影響。一個孩子的金錢價值觀如何,家長的影響和教育是關鍵。而一個孩子的金錢價值觀是否正確,將直接影響其的學習、成長,甚至是日後的一生。
  • 如何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估計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惑吧,說到給孩子買東西,父母常常會處於內疚的情緒,給孩子購買他們並不需要的東西,卻沒有考慮如何處理才能讓孩子正視金錢觀?久而久之,沒能控制孩子的購買慾,他就沒有辦法辨別什麼東西該買,什麼東西不該買,養成了大手大腳的習慣。
  • 熊孩子隨意打賞父母血汗錢,父母該怎樣向孩子傳遞正確的金錢觀
    當我們看到這些新聞,震驚於直播平臺為何能有這麼大的「魅力」的同時,也應該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熊孩子,會這麼輕易地,就把這麼大筆錢花出去?作為父母,又該怎樣向孩子傳遞正確的金錢觀呢?中信最近新出的《航海少年團》系列叢書,或許可以幫助家長解決這個問題。
  • 如何引導孩子擁有正確的金錢觀?
    對待金錢,關鍵是看到它巨大的作用和亮點,讓它服務於我們,幫助我們,讓我們更好的實現我們的目標。說到底,錢就是我們物質生活的媒介,對於金錢觀也沒有特別的定義說它能有多大的益處和壞處。金錢對於每個人都有其特定的意義。那麼,小孩子是怎樣一步一步的了解金錢的?
  • 現在的孩子真沒「金錢觀」?
    現在的孩子真沒有「金錢觀」?終於盼到開學了,神獸們也該回籠了。今天早上老婆休息,她趁空給家裡打電話,這時上小學二年級的小兒終於起床了,小傢伙洗漱後。一看媽媽還沒準備早餐,就嘟囔著,然後悉悉索索地在自己房裡倒騰一陣,不一會又匆匆忙忙地跑下樓去了。他媽正在視頻,也沒在意他,繼續聊天。
  • 3:正確的金錢觀》|談錢從來都不是可恥的事情
    九州出版社在2018年出版了一套由日本的高取志津香撰寫的叢書,這套書旨在幫助孩子成長,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其中就包括這本《忍住!別插手!3:正確的金錢觀》。這本書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如何賺錢,怎樣控制欲望。
  • 經濟社會,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
    有些家長經常訓斥小孩,你浪費掉的東西,我得花多少錢或者上多長時間的班才能換來的,孩子更是一臉茫然。那麼怎樣才能讓小孩正確的對待金錢,理解金錢的價值呢?我們應該要為小孩培養一個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因為,我們不希望這樣的新聞會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小孩沉迷遊戲,3天花掉父母12000元的血汗錢;熊孩子玩手遊刷爆父母信用卡,20天內揮霍近6萬;小孩在學校大手大腳揮霍,和同學互相攀比等等。可能有的家長會說:「家裡都是一個孩子,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一點,多帶一點零花錢也是自然現象」。
  • 當孩子開始羨慕別人時,我們的反應決定了孩子今後的金錢觀
    往下翻翻評論,有羨慕人家有錢的,有吐槽富人賺錢太容易的,還有替人家發愁錢該怎麼花的,說什麼的都有。看到想要的東西,不要張口找父母要,這似乎是爸爸媽媽從小教育我該有的修養,換句話說,父母希望我們能隱藏自己的欲望,不要把貪婪全都寫在臉上。所以,我也被冠以了「懂事」的稱號,很多東西雖然喜歡,但知道貴,從來不會找父母要。直到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大富翁的遊戲棋,這種遊戲棋當時只有在高級商場才能買到,我纏了媽媽一個暑假,有一天她終於答應買給我了。
  • 《小狗錢錢》: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邁出成為有錢人的第一步
    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背後是年輕人消費方式的改變,同時也折射出部分年輕人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財方法。如何做才能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呢?作為父母,該如何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觀呢?《小狗錢錢》這本書會為你揭曉答案。
  • 教育專家:如何培養孩子養成正確的金錢觀?
    小時候,我們總是會問父母這樣一句話:「我們家很窮嗎?」,因為父母總是會經常給我們說小孩子不要自己管錢,金錢應該由父母幫忙保管,或者就是說爸爸媽媽掙錢很辛苦,不要亂花錢。這樣「哭窮式」的教育恐怕大多數人都經歷過!
  • 缺乏金錢觀教育的孩子,成年後很難有正常的消費觀
    母親說沒想到孩子會把微信錢轉走並刪除轉帳記錄。在調出銀行明細查看時,父母崩潰了。我們一邊在譴責父母沒有管教好孩子的同時,不妨回想一下:自己這麼大的時候對金錢持有什麼態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錢觀。一個孩子能偷偷轉走媽媽那麼多錢,恰恰說明他對錢並沒有多大概念。
  • 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聰明的家長應該這樣做!
    △怎樣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觀是人生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對待金錢,往往是一個人如何對待人生的外顯表現。尤其現在人們提倡要從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與孩子「談錢「,基本上成了家長們無法繞開的教育課題之一。聰明的人應該腦裡有錢,而不是心裡有錢,而教孩子認識錢,意義遠在錢之外。那麼,怎樣才能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呢?
  • 正確的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價值觀,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
    近年來,青少年的犯罪比例在節節上升,很多都是孩子們欲望得不到滿足而滋生的,簡單來說,孩子從小的金錢觀,價值觀得不到滿足,從小花錢大手大腳,長大了家長們供應不上了而走上了不歸路,家長們只能悔恨交加了,那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跟金錢觀呢?
  • 4個小方法,正確培養孩子的金錢觀,讓孩子終生受益
    這些新聞讓我們啼笑皆非,卻又夾雜著一絲心酸和擔憂——孩子沒有正確的金錢觀意識太可怕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該如何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呢?01.建立學習興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引導金錢觀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形成的,只有父母重視金錢觀的培養,才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孩子進行引導。但我們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 樹立孩子的金錢觀!讓你的孩子在起跑線上領先別人
    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一輩子都會和錢打交道,但是有很多人忽視了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只有讓孩子明白他想要什麼東西,必須通過努力才能得到,孩子才會認真對待一切。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需要 近年來,受社會環境的影響,青年人的價值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他們金錢觀的改變。
  • 睿智燈塔-孩子對金錢沒概念怎麼辦?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孩子對金錢沒概念怎麼辦?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接觸金錢的機會越來越多,很多家長因此也常常抱怨自家孩子花錢大手大腳,不管不顧的,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對大多數家庭而言,其實很多父母並沒有培養孩子金錢觀的意識,他們認為孩子這麼小就接觸金錢,會給他們帶來不好的影響,但事實可能與這相反。
  • 孩子對金錢沒概念?家長這樣教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孩子對金錢沒概念怎麼辦?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接觸金錢的機會越來越多,很多家長因此也常常抱怨自家孩子花錢大手大腳,不管不顧的,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對大多數家庭而言,其實很多父母並沒有培養孩子金錢觀的意識,他們認為孩子這麼小就接觸金錢,會給他們帶來不好的影響,但事實可能與這相反。
  • 當孩子說:「我要我要,我就要!」該怎樣為他確立初步的金錢觀?
    我們都知道不能一味地滿足孩子的要求,但是在不同場合,怎樣平和又高效地對孩子說「不」,怎樣在控制孩子購買慾的同時,又為他確立初步的金錢觀呢?下面是媽媽們經常遇到的一些苦惱,希望我們簡短的對策,可以幫助你擺脫困境,保持立場,幫助孩子從容地面對「物慾」。
  • 孩子的財商教育,父母一定要重視,正確的金錢觀,讓孩子受益一生
    可當你問起孩子的時候,他也總是有想買的零食,想要的玩具或者自己喜歡的東西,而這些就需要孩子用金錢去滿足了。孩子還沒有能力去賺錢之前,滿足這些物質條件當然需要父母的幫助,就要培養孩子金錢觀,就比如當孩子向你要零用錢的時候,父母的做法可能影響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