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二意」學書法,進步會更快!

2020-12-17 書法家

我老早就想和大家分享這個學習方法。

我身旁有不少這樣的學生,他知道有楷書基礎的重要性,就死磕歐陽詢的《九成宮》,練了大約五六年的樣子,結果還是寫不好書法。

總感覺他寫出的書法,乍一看像模像樣,實際呆板生硬。

相反,另外一幫學生學書法,這一階段學學楷書,學煩了就去學行書,看別人寫草書挺帥,就又去學草書。

說不定哪一天,又看見隸書漂亮了,又去學隸書了。我稱這樣的學生在「三心二意」學書法。

可就是這樣的「三心二意」的學生學書法進步最快。你會感到有一股「活」勁貫穿在他的書法中。

楷書字體的生硬可以用行書解決

為什麼用「三心二意」的方法學書法進步快?

書法中的書體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比如學楷書,楷書最容易出的問題就是越寫越呆板,自己可能發覺不了,旁人一眼就感覺出來。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用行書的筆意去寫楷書,效果立竿見影。

那些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三心二意」的學生優勢就發揮出來了,不自覺就會讓楷書帶上行書的筆意,儘管他自己發覺不了。

草書的油滑問題可以從楷書中解決

很多書體的疑難問題,都可以從另外一種書體找到答案。

比如楷書的呆板問題,可以從行書這種書體找到解決的答案。

同樣我再舉一個例子。一般人寫草書容易出現「油滑」的問題,一堆線條彎彎繞繞纏在一起,浮飄不穩重。

解決草書油滑浮飄不穩重這個問題,你可以從楷書這種書體找到答案。

想想你是怎樣寫楷書的?是不是該藏鋒的藏鋒,該停頓的地方停頓?寫草書的時候往往就一帶而過,油滑浮飄的問題就出現了。

在這再強調一點。

我說的「三心二意」學書法,不是讓你偷奸耍滑,而是讓你在不同書體間找靈感。千萬不要理解錯了。

我怕有的學生拿我這句話當偷懶的擋箭牌,墨蟲老師說,學書法三心二意進步快,就不專心聽老師講課了。我可不是這個意思。

結束語:

學書法也需要靈活。專心寫一種書體,看似應該進步快,而實際弊端很多。

「三心二意」多種書體同時學,看似鬍子眉毛一把抓一把抓,給人的感覺很不用心。

其實你會發現,這種書體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另一種書體中迎刃而解。這樣學書法反而進步更快。

王羲之是多種書體的高手,其實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說說你的觀點。

原創作者:墨蟲

相關焦點

  • 「三心二意」學書法,進步會更快
    說不定哪一天,又看見隸書漂亮了,又去學隸書了。我稱這樣的學生在「三心二意」學書法。 可就是這樣的「三心二意」的學生學書法進步最快。你會感到有一股「活」勁貫穿在他的書法中。
  • 學習書法要有「三心二意」的態度
    三心二意就是比喻做事情意志不堅定,容易搖擺不定。但是在書法學習中要有「三心二意」的精神,當然這個三心二意是加了引號的,意思是完全相反的,而今天要說的「三心二意」是三個「心」和兩個「意」,這才是學習書法的基本要求。
  • 啟功:寫好書法,要「三心二意」,王羲之就是這麼幹的
    學習書法不簡單,個人天賦暫且不談,正確的方法,平日的努力以及常年的堅持,這些都是學好的前提,同時也是關鍵。啟功先生談到書法學習的時候,在《啟功給你講書法》中曾說道:寫好書法,要「三心二意」,王羲之就是這麼幹的。三言兩語,言簡意賅,道出了書法學習的關鍵。
  • 破解書法筆畫,讓你進步更快一點
    每一個學習書法的朋友,都把寫出一手漂亮的毛筆字當作自己最初的小目標,並為之勤加練習,希望早一天能夠達成所願。
  • 學習書法,有必要參加書法培訓班嗎?
    書法班有沒有必要報,這得看個人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不是一定要報或者不報。普通學校裡,當然書法不是老師重點要教的知識,也不是學生重點要去學的知識。但是,如果個人特別喜歡書法,可以肯定的是,報書法班學習比個人自學,會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效率更高,學得更快。
  • 修行:為什麼說「三心二意」有利於你的進步?
    今天我們提出一個不一樣的觀點和大家探討,在修行或者人生體驗中,「三心二意」可能會給你帶來更大的收穫。為什麼學了很多佛法,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卻沒有什麼改變呢?為什麼懂得了很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呢?原因之一就是,你沒有覺得慚愧,沒有覺得不足,沒有生起改變的動力。你只是把佛法和道理學到了眼睛裡,腦海裡,卻沒有走進自己的心裡,真正的內心深處。
  • 為什麼有些孩子練書法進步緩慢?
    大寶在幼兒園練過一年書法,當時太小了,學習的主動意識不好,平時又疏於練習,效果一般。讀小學後,一邊學習,一邊練習體操,感覺孩子比較辛苦,書法就停掉了。上小學後,雖然退功厲害,但書法審美意識漸漸增強了,時常會提到語文老師的字寫得如何如何好看。
  • CEMA Talk | 學翻譯需要「三心二意」
    那時候學翻譯是沒有老師帶的,因此學習時碰到問題大多是自己通過上網進行查詢來解決。大學期間買的第一套教材直到暑假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一個公眾號上了解到策馬,在諮詢了策馬的老師後感覺策馬的課程不錯,於是就決定跟著策馬專業的老師學習口譯。從大三起一直到現在,我已經在策馬學了一年多了,感覺自己進步很大,再次要感謝策馬。
  • 真正厲害的女人:「三心二意」
    而聰明的女人會用「三心二意」的態度來經營自己的人生,不在一件事情上浪費自己所有的青春。 她懂得把一部分精力放在更踏實的事情上,比如經營自己的事業,培養自己的愛好,充實自己的生活,即使愛情不盡如人意,她也依然可以灑脫地放手。
  • 北大學子練書法,果然是成績好的書法學得也好!
    尤其是初學者,剛開始放棄自己的書寫習慣跟著字帖學習時,每天寫完字肯定會對自己的字不滿意,而且還有點手酸腿疼的,進步也比較慢,這時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會有一種長路漫漫,終點遙不可及的感受。這時就要將心態放平和,要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練一天的字就有一天的進步,不要著急。
  • 每天應該怎樣練習吉他才能有效且進步的更快?
    每天應該怎樣練習吉他才能有效且進步的更快?今天就來小聊下吧!其實學吉他想進步快最好的方法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學吉他想進步快的話,最好的方法就是練了,雖然說這樣好多人並不喜歡聽,但這都是實事來的,如果你想不練就能一夜會彈那是不可能的事來的,沒有速成藥的,只要練法對了,就只能靠我們多練了,發現好多朋友們都想非常快的學好吉他,但又不肯多練,堅持練,所以學起來都非常的慢的,有好多人更是這樣了,就以為學吉他非常的難了,但其實都是因為他們練的少的問題了,你曾經教過些學生
  • 山哥哥i書法 秋季班招生
    ,就看你的悟性和耐力了!這個小朋友一個月解決坐姿和執筆方式問題!首重實用性(或稱工具性)「好+快+省力」是個技術活山哥哥抓住硬筆書法的「實用性與藝術性並行,實用性優先」的時代特點,倡導硬筆書法「更好!更快!更省力!」
  • 生活中的「三心二意」
    三心二意,通常是形容做人、做事猶豫不決,意志不堅定或用心不專一。此處,卻另有它意。三心是指學習之心、敬畏之心和感恩之心;二意是指堅強的意志和敏銳的意識。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所以學習之心不可少,學專業、學歷史、學科學、學做人;人有敬畏之心才能遏制私慾,人無所畏懼了,就離違法亂紀觸動刑律不遠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記得報恩的人才會施愛他人,不懂得報恩的人肯定是麻木不仁之人,要牢記一句話:幫別人有時就是幫自己。
  • 《華人畫事》書法教學系列-學寫靈飛經
    本人自上世紀末首次在國內開展理工類大學書法教育以來,始終堅信,學書法必須學傳統,打好基礎,切不可走捷徑,實際上也無捷徑。俗話說字無百日功,要鼓勵學生認真做好日課。作為老師必須言傳身教,身體力行。同時也必須認識到書法的練習與數理化的學習有極大的內在的不同。數理化邏輯推理重在理解;學書法重在臨習應用。本質上是技藝,自始自終表現為一種對美的無限追求。
  • 太極、書法、古箏.....學起來更精彩!
    張忠明所上的學,是石碁社區教育學校在10月份開辦的公益項目「長者學堂」,也有長者稱之為簡單的「老人大學」。小e來到「長者學堂」的太極班,張仲明和其他26名「老同學」早早地提前來到操場,在老師的帶領下複習已經學完的八段錦。為了記錄下他們「學成」的一刻,還讓老師幫忙錄一段視頻,反觀自己還有哪些學得不足的地方。
  • 書法初學者的困惑,毛筆字到底該怎麼學?
    然而,無論是面對著市面上大大小小的培訓班,還是自己在家裡臨摹,總要面對一個"學書法先學什麼"的問題。其實,要解決這個困惑,還是要從自己學習的目的開始談起。王羲之曾經一再告誡其子子敬,"勿播於外,緘之秘之"的家傳學書訣竅是:"窮篆籀,工省而易成"。
  • 一年級孩子,先學硬筆書法,還是軟筆書法好呢?我的看法是這樣!
    一年級孩子,先學硬筆書法,還是軟筆書法好呢?我的看法是這樣!文/小作家起跑線個人建議:作為一年級小學生,從硬筆書法練起比較好!作為學生,能寫一筆好字,會給自己的考試「加分」。寫作文,首先就要看你的字是不是工整;電腦閱卷,如果字寫得不好,扭七歪八,或潦草模糊,本來是對的題,電腦也會給你判錯,相反,如果字寫得非常工整好看,電腦能夠清楚識別,就不會因為寫字而丟分。二,相對來說,硬筆書法要比軟筆書法簡單易學,一年級學生學起來更容易些。
  • 以「三心二意」開闢新的人生
    以「三心二意」開闢新的人生:劉萌在北大湖北校友會2019年迎新座談會暨北大全球校友大會志願者招募會上的講話因為,2109年畢業到湖北工作的你們,第一次參加校友會活動,第一次踏進武漢的北大校友之家,很多人也是第一次相見,第一次合影,第一次聚餐,特別是剛才新老校友進行了第一次的「化學反應式」的交流互動,一定會給每個人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
  • 書法狗:我為什麼這樣學書法?
    有人說書法是「漢字書寫的藝術」,這會存在歧義,並對將來選擇方向產生誤導。這一條基本定義,我認為田蘊章老師的論點是對的。法則必須是表述簡單、清晰、準確的。不過呢,我自己添加了幾個字,因為我心裡要學的書法就是這樣的:用毛筆書寫漢字的基本法則。基於這個認識,如圖所示,我選擇右邊的邏輯關係,而不是選擇「寫字」。
  • 於書法一途孜孜矻矻30年——我還想進步
    我是個循規蹈矩的人,於書法一途孜孜矻矻30年,朝乾夕惕,須臾沒有離開傳統一步,且愈是深入,愈是感覺傳統的深不可窺——月在水中,撥開水面月更深。有大學、市縣、社團請我去講書法的學習,溯本求源,條分縷析,講得頭頭是道,可回到工作室,手捧字帖時,又莫衷一是,一頭霧水——雲在山頭,登上山頭雲更遠啊!堂皇地講,書法是文化中的文化,文史哲、音美舞、詩詞繪畫無所不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