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寫好書法,要「三心二意」,王羲之就是這麼幹的

2020-12-25 沐石陪您學書法

學習書法不簡單,個人天賦暫且不談,正確的方法,平日的努力以及常年的堅持,這些都是學好的前提,同時也是關鍵。啟功先生談到書法學習的時候,在《啟功給你講書法》中曾說道:寫好書法,要「三心二意」,王羲之就是這麼幹的。三言兩語,言簡意賅,道出了書法學習的關鍵。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何為「三心二意」。

一、恆心

書法學習需要的是慢功夫,哪怕天賦如王羲之一般,也很難在短時間內寫出名堂。啟功先生的書法之所以精妙,靠的就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就拿柳公權的《玄秘塔碑》來說,他一寫就是幾十年,一般人是沒有如此毅力和恆心的。

二、好奇心

光有恆心還不夠,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要時刻保持好奇心。他的用筆有啥特點?他的結體有何奧妙?他的力量是如何體現的?他的氣息是怎麼做到如此暢通的?無論是學誰,我們都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有了一顆好奇心,你看到的才是新鮮的,才能發現別人的精彩之處,才能學到其中的精髓。

三、狠心

無論是近代的啟功,還是魏晉的王羲之,如果沒有對自己的高要求的話,無論如何都寫不出如此精彩的書法作品。啟功為了增強骨力臨寫柳公權幾十年,王羲之練字池水盡黑,這其中,不光是努力的問題,對自己高要求的「狠心」是關鍵。

四、古意

這裡說的古意就是取法古人的意思。不光我們重視取法古人,歷史上有所成就的書法名家,都是在充分學習古人的基礎上才有所建樹的,無一例外。啟功先不說,就連大名鼎鼎的書聖王羲之也有很多書法老師,先學衛夫人,後取法鍾繇等前人經典,沒有這些作為基礎,自然也不可能有王羲之自己的精彩。

五、新意

書法藝術發展到現在已經3000多年,傳承之外,歷代名家的推陳出新才是書法向前發展的最強動力。啟功的「啟功體」是自己的獨特新意,王羲之更厲害,直接從用筆方式和結體面貌上做出了根本性的改變。王羲之之所以被譽為書聖,憑藉的正是個人新意的充分表達。

以上,就是小編對啟功先生所說「三心二意」的一些個人見解,希望對大家的書法學習能有所幫助。不到之處,還請多多批評指正。

相關焦點

  • 啟功隨手寫收據,寫成書法的自然美
    書法這門技藝,最美是變化。如果書法家的書法形態成定格,初看一看還行,越看越呆就成為必然,成為一體無變化,自然呆。啟功書法被稱為啟功體,當啟功的書態定格為一體之時,說功成名就也行,說呆成一法也可,爭議就來了。有人說啟功書法美,有人說初看美再看呆,有人乾脆說啟功書法不美。
  • 楷書怎麼寫才漂亮?王羲之說了4個字,啟功更厲害,數學都用上了
    楷書,是每個書法初學者必過的「坎」,因為楷書包含了太多的書法法則,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楷書就是書法的「規矩」。現在的問題是,大家都知道楷書很重要,可是楷書練了很多年,還是那個「熊樣」,拿不出手。楷書怎樣寫才漂亮?
  • 郭沫若最經典的4個字,寫出了書法藝術美,啟功稱讚寫得太美了!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聊起中國的書法文化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小七最喜歡的書法家是書聖王羲之,他的《蘭亭序》被後人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在這些古代書法家的影響下,我國的書法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
  • 都寫得規範平正,王羲之的楷書被稱作聖書,有的卻算不上書法
    這段話在表面上看,似乎書法只有用筆和結字兩大要素。險些被這兩大因素矇混過去的還有一更重要的因素。王羲之的族孫王僧虔在《筆意贊》中用這麼一段論述:「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他提出書法的妙處在於書法能表字外之意,也就是有神採。但是神採和字形都有,才可以與以往寫得好的人相提並論。
  • 《書法問集》712、古代書法家的字都好在哪裡,比如王羲之?
    在書法圈或者可以說到書法史,質疑王羲之的字好不好這件事,是一個非常錯誤的事情。用網絡用語:我可不是王羲之吹,或者說王羲之盲目的追捧者。關於《蘭亭集序》多麼的好,很多人都論證過,其中不少文章說得非常的誇張。
  • 他臨寫百家名帖,書法瀟灑飄逸,譽為「最美行書」,比王羲之如何
    比如王羲之、趙子昂、文徵明、白蕉、啟功等等,都是有很深的文化根底!現在書法家能寫小字,已經很少見了,通經史、詩詞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學會米芾「狂」字的人,可真不少!比如中書協草書委員會主任劉洪彪先生說過:在書法方面,我們有很多方面超越古人!劉洪彪先生多次提到,書法必須要創新!
  • 「三心二意」學書法,進步會更快
    我身旁有不少這樣的學生,他知道有楷書基礎的重要性,就死磕歐陽詢的《九成宮》,練了大約五六年的樣子,結果還是寫不好書法。 總感覺他寫出的書法,乍一看像模像樣,實際呆板生硬。 相反,另外一幫學生學書法,這一階段學學楷書,學煩了就去學行書,看別人寫草書挺帥,就又去學草書。
  • 「三心二意」學書法,進步會更快!
    我身旁有不少這樣的學生,他知道有楷書基礎的重要性,就死磕歐陽詢的《九成宮》,練了大約五六年的樣子,結果還是寫不好書法。總感覺他寫出的書法,乍一看像模像樣,實際呆板生硬。相反,另外一幫學生學書法,這一階段學學楷書,學煩了就去學行書,看別人寫草書挺帥,就又去學草書。
  • 啟功的鋼筆行書字帖《赤壁賦》欣賞,墨韻淋漓層色明透,真書法也
    當今書壇影響比較深遠的書法家,啟功先生一定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大書法家,今天我們帶給大家的是啟功先生在1989年用鋼筆書寫的《赤壁賦》,這是非常罕見的。關於啟功先生的介紹我們放在了文末,這裡我們先說一下鋼筆書法學習的方法:練習鋼筆書法這個最重要的是興趣,要想用速成法也不是太好的方法,因從開頭打好基礎持之以恆練字才會紮實。
  • 啟功談書法:如何將楷書寫活?方法就是兩個字!
    今人學書法練習楷書,狹義的理解是指唐代以後逐漸成熟起來的唐楷,其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而最具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常說的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當代人寫楷書,特別是寫唐楷的,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把字寫死。所以在近年以來的各種大型書法國展當中,基本上看不到唐楷的影子,其原因就是把楷書寫得太死、太板、太規整。
  • 用簡體字寫書法就是不尊古?看看啟功先生的書法就全明白了!
    書法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其書寫原則和審美價值早已在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完整的體系。而就在1935年,中國開始推行使用簡體字,政府公布的《漢字簡化方案》文書也明確規定了在一定的場合必須要書寫簡體字,其中更是指出如博物館、展覽館等文化學習區域都要書寫簡體字。
  • 高二適:《蘭亭序》就是王羲之寫的!郭沫若:我堅決反對!
    如果該結論一旦成立,魏晉以後的中國書法史都要改寫。高二適先生覺得這是在否認歷史。而郭的言論否認了唐人有王羲之書法的言論。這麼說,郭沫若比之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的文學、書法水平都高,不然怎麼能反駁他們的意見。
  • 中國書法協會副主席顧亞龍書法欣賞,字體行雲流水,字跡堪比啟功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文化以後大家會想到很多自己喜歡的書法家,有的網友喜歡書聖王羲之,特別是他的代表作《蘭亭序》更是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還有的網友喜歡鍾繇的楷書,正是在我國古代眾多書法家的影響下
  • 啟功書法:叫好的人多,學寫的人少,這是為什麼
    啟功書法:叫好的人多,學寫的人少,這是為什麼。平心而論,啟功書法並不是很難臨習,如果以啟功書法為帖本,學寫「啟體」,時間短了不敢說,但是一年之內是可見形態功力。現在書法界,臨寫啟功書法的人應該並不多見,為什麼啟功書法為大家,叫好他書法的人多,學寫他書法的人少,別人為什麼不願意學著寫啟功書法呢?按理說,啟功為書法大家,寫得一手好看的啟體書法,也是很有面子的事。這是因為,臨寫啟功書法的人們似乎會有種困惑,明明自己的啟體書法水平也不賴,可是讓人一看怎麼就不入眼呢?換句話說,啟功自己寫啟體書法,那是方家大手筆的結果,是價值不低的書法作品。
  • 22字書法對聯拍出1610000元,一字7萬多,啟功書法憑啥這麼貴?
    啟功22字書法對聯,拍出1610000元,憑啥這麼貴?在剛結束不久的嘉德四季第56期拍賣會書畫專場拍賣上,啟功先生一件行書對聯作品拍出1610000元的高價。這件作品為一副十一言對聯,正文部分有22個字,算下來要7萬多元一個字。
  • 一樣的蘭亭序,不一樣的味道,當代4大名家寫王羲之,您看好誰?
    王羲之的行書經典《蘭亭序》,在書法史上簡直就是圖騰一樣的存在,後世無數名家紛紛效仿取法,以能得王羲之筆意為自身的至高追求。直到現在,還有很多高手名家鍾情於王羲之的這篇《蘭亭序》,面貌各異,精彩紛呈。陳忠康是當代堅守帖學的書法名家,尤其鍾情於「二王」筆法的研究探索,筆法精到,直追古人氣韻,功力了得。要談起當代名家學王羲之自然少不了他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是取法王羲之,雖然是臨摹《蘭亭序》,但是在實際下筆的過程中,陳忠康的筆法筆意和原帖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
  • 書法家啟功臨摹《蘭亭序》,寫出自己的風格,字體寫出藝術美!
    ,他的《蘭亭序》那可是千年無人超越,特別是書聖王羲之的大名那在書法界名氣非常的大,在我們當今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書法愛好者都在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今天小七介紹的一位書法名家叫啟功先生。而我們寫出來的書法還只停留在臨摹的基礎上,甚至連臨摹也不像,這就是啟功先生的厲害之處,因為啟功先生多年的書法學習和研究,他領悟到了中國書法的藝術美,所以也寫出了自己的風格,而我們要是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底,那是不可能創作出自己風格的書法作品,所以各位書法愛好者,如果你想讓自己的書法有獨特的風格,那就得先把書法的基礎打好,當你的書法經驗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以後,你的書法才能寫出自己的風格。
  • 他臨寫百家名帖,化繁為簡,博彩眾長,啟功都跟他學書法
    梁詩正,在書法史上,並沒有太大名氣,用「寂寂無名」一點也不為過,他的出名跟啟功和現在網絡信息發達有很大關係。梁詩正跋文啟功因字醜被人恥笑,開始學習書法,啟功是以梁詩正為師而入書法殿堂,後來啟功先生又學習了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筆法,自成一家。
  • 書法提高有秘法?古人之法不可學?啟功、沈鵬各有妙法更靠譜!
    文 |蘇生 書法網籤約作家學習書法,大家可能都會面臨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如何能夠讓自己的書法水平不斷提高?我們都知道,有關書法的臨摹與創作,從古至今,已經發展出一套相對完善而成熟的體系與方法,很多人會說,只要堅持臨帖、讀帖、多創作,就一定能確保書法水平的不斷提高。
  • 書法創作應該寫繁體字還是寫簡體字?
    但是,從出現隸書,到書聖王羲之把作為日常書寫的行書和草書字體推向巔峰,中間過了500年時間;從王羲之、王獻之,到唐初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把作為官方規範書寫的楷書推向巔峰,又過了300年時間。這800年,實際上就是歷代優秀的中國文人不斷探索怎樣把漢字寫得盡善盡美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