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怎麼寫才漂亮?王羲之說了4個字,啟功更厲害,數學都用上了

2020-12-16 書法家

楷書,是每個書法初學者必過的「坎」,因為楷書包含了太多的書法法則,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楷書就是書法的「規矩」。

現在的問題是,大家都知道楷書很重要,可是楷書練了很多年,還是那個「熊樣」,拿不出手。楷書怎樣寫才漂亮?

楷書

有人覺得楷書只要寫端正了,肯定會漂亮。這是寫楷書的大忌,楷書越寫的端正就越難看,因為越端正就越呆板了。槓精馬上反駁,那我就寫歪。寫歪了那還叫字嗎?

楷書寫端正了不行,寫歪了也不行?你說怎麼寫?聽聽王羲之怎麼說,他只用了4個字,說得太到位。王羲之理解的書法的端正應該是「以奇為正」,而不是所有的「橫」寫平了,「豎」寫直了才是書法的端正。

回想一下自己寫楷書時,是不是時時刻刻要求自己要「橫平豎直」?結果是楷書寫的越端正就越難看——呆板無比,和印刷字無樣,毫無生氣可言,也就沒有了氣韻。

王羲之

王羲之說的這四個字——以奇為正,總的結果還是要把字寫端正,不過得用「奇」的方式,或者說人為造險使字的結構「奇」。這樣寫楷書,楷書才會方正中顯活潑,氣韻自然生也。

如果說王羲之說的是理論,那啟功的方法就是實踐了

你在米字格寫楷書,寫的橫平豎直、端端正正,其結果就是毫無「奇」可言,字的重心就在米字格的中心。

啟功說得很明白,字的重心和中心不應該在一個地方。啟功說,只有把字的重心安排在米字格的0.618處,字看起來才最漂亮。0.618是數學上的黃金分割定律,啟功把它用在了書法上,真是太厲害了。

王羲之的「以奇為正」和啟功用黃金分割率找字的重心(不是中心),都是為了讓字看起來穩,看起來更漂亮,而不只是形式上的穩(寫的橫平豎直)。

總之楷書要想寫的漂亮,就要人為地去楷書的呆氣,去製造「奇」,去找字結構中的0.618位。學美術的都知道,構圖中的黃金分割位(0.618)的位置最漂亮。

重心安排在0.618處才漂亮

王羲之不懂數學上的黃金分割定律,但他也說出了楷書美的核心——以奇為正,不過還是比較抽象。啟功直接跟你說了具體的方法,楷書要想寫的漂亮,就要把字的重心安排在字結構中的黃金分割位上。

書法中講究的「正」不是我們想當然理解的那個「正」,你越是「正」了反而不正;越是不「正」反而看起來是正的,有點拗口,書法練個幾十年你就明白了。

原創作者:墨蟲

相關焦點

  • 草書就是把楷書寫「活」?孫過庭用24個字講明白楷書點畫的重要性
    這句話中的「真」指的就是楷書。孫過庭的意思是說,楷書表面看起來是由點畫組成,「活」在使轉上;草書表面看起來處處用使轉,「活」在楷書點畫上。張芝的草書中楷書點畫很明顯孫過庭一共用了24個字,強調楷書的點畫在草書上的重要作用。
  • 楷書是印刷體嗎?怎麼寫才能避免呆板?王羲之說了3個方法很管用
    認為楷書就是印刷體,這肯定是不對的。楷書和印刷體的區別是什麼?首先,是功能上的不同。印刷體的目的是讓你讀的,比如書本上的字,就是讓你看懂就行了,不是讓你寫的。而楷書的目的是讓你寫的,它是一種書法字體,用來體現書法字體美的。
  • 「狀如算子」是寫楷書大忌!怎樣避免?王羲之用9字說出筆法訣竅
    其根本原因是,書法是用來抒情達意的,當然這要在遵法的基礎上,否則就是醜書亂塗了。狀如算子,千篇一律,這樣的書法是毫無情感的。你可以說狀如算子的字也挺美,但它不屬於書法的美。所以王羲之明確指出,狀如算子不是書法。
  • 啟功:寫好書法,要「三心二意」,王羲之就是這麼幹的
    學習書法不簡單,個人天賦暫且不談,正確的方法,平日的努力以及常年的堅持,這些都是學好的前提,同時也是關鍵。啟功先生談到書法學習的時候,在《啟功給你講書法》中曾說道:寫好書法,要「三心二意」,王羲之就是這麼幹的。三言兩語,言簡意賅,道出了書法學習的關鍵。
  • 都寫得規範平正,王羲之的楷書被稱作聖書,有的卻算不上書法
    「作字唯有用筆與結字,用筆在使盡筆勢,然須收縱有度;結字在得其真態,然須映帶均美」,這是清朝書法家馮班《鈍吟書要》中的句子。這段話在表面上看,似乎書法只有用筆和結字兩大要素。險些被這兩大因素矇混過去的還有一更重要的因素。
  • 「鵬」字行草書如何寫?王羲之、柳公權、王寵等6類寫法最經典!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鵬,形聲字,一邊是鳥,一邊是朋,朋也表讀音,本義是神話傳說中最大的一種鳥,由鯤變化而成。《說文解字》中解釋說:「朋,神鳥也。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朋為朋黨字。」
  • 《書法問集》712、古代書法家的字都好在哪裡,比如王羲之?
    在書法圈或者可以說到書法史,質疑王羲之的字好不好這件事,是一個非常錯誤的事情。用網絡用語:我可不是王羲之吹,或者說王羲之盲目的追捧者。關於《蘭亭集序》多麼的好,很多人都論證過,其中不少文章說得非常的誇張。
  • 學好書法關鍵是學好楷書,王羲之用正反兩例子說明好楷書怎樣寫?
    由此可見,書法的基礎是楷書,而不是草書。明白了楷書的重要性,下面我們講一講怎樣才能學好楷書?王羲之用正反兩個例子說明好楷書怎樣寫?我們先來說一下正面例子。王羲之在《筆勢論十二章》中說,作書須「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先」。
  • 郭沫若最經典的4個字,寫出了書法藝術美,啟功稱讚寫得太美了!
    今天小七介紹的這位書法愛好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郭沫若,說到郭沫若我們每一個網友都非常的熟悉,那在我國的文學界可是有名的文學家,因為字寫得非常的好,所以很多書法愛好者和國家單位都找郭沫若來題字,說到郭沫若最經典的4個字,那就是為銀行題的4個字,這4個字可是非常的經典,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到底是哪4個字?
  • 王羲之不會寫楷書?你了解的楷書史,可能是錯的
    嚴格上講真書和正書都不能專指楷書,楷書有楷模的意思。 楷書最早出現的時候沒有這個詞。我們看南朝的書籍,上面講某某人擅寫隸書,這個隸書都不是講的八分書,也不是講的漢隸,就是講的楷書。比如說王羲之《黃庭經》、王獻之《洛神賦》,我們看到唐代的張懷瓘、孫過庭在文章裡講的隸書還是指楷書。
  • 啟功體標準楷書字帖,啟功手跡精華收錄,筆筆入骨精美絕倫,好字
    楷書書寫筆順規則及啟功楷書心得概述:楷書書寫過程中必須一筆一畫地寫,筆畫書寫的先後順序稱為筆順。按照約定成俗的筆順規則書寫,對於寫好字形結構大有幫助,這也是運筆的基本技巧之一。在粉筆楷書的練習和書寫創作中,如果不按照筆順規則書寫,不但寫起字來彆扭、不順手,而且字的間架結構也會受到影響,導致結構不穩,字形不夠美觀。個字的筆畫之間應該疏密勻稱。筆畫疏密應根據字形特點作整體考慮。筆畫多而複雜的字寫得緊密,但不能局束,筆畫少而簡單的字要寫得舒展,但不可鬆散。漢字大部分是合體字,合體字都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以上部件組成,各個部件往往都是獨立的單字。
  • 啟功寫楷書《玄秘塔》清雋秀勁、別具一格!書友:毫無柳體之剛毅
    眾所周知,啟功先生在當代書壇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對後輩書法人的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這不僅是指啟功先生本人的書法功力和造詣,也在於啟功先生把那些玄之又玄的書法理論整理清清楚楚,讓後輩書家都能看得明白。他的書法用筆活潑自然、骨肉相宜,外柔內剛、自然灑脫,有著一股清雋儒雅而嫵媚華美之感,被近代書壇的一眾書家尊稱為「啟體」。同所有人學習書法一樣,啟功先生也曾學習二王、顏柳,趙子昂、米芾等一眾晉唐宋元的名家。而且在後來的動亂時期,曾長時間學習過柳公權的字。
  • 啟功談書法:如何將楷書寫活?方法就是兩個字!
    當代人寫楷書,特別是寫唐楷的,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把字寫死。所以在近年以來的各種大型書法國展當中,基本上看不到唐楷的影子,其原因就是把楷書寫得太死、太板、太規整。比如當今大名鼎鼎的「X楷」,雖然法度森嚴,一筆一划都像模子裡刻出來的一樣,啟功先生曾戲稱其「如同印刷」,但這種字缺陷是不活,像美術字,也被網友稱為「殭屍字」。
  • 王羲之《聖教序》中的「無」字怎樣寫?
    《聖教序》是用王羲之的字組成的,但是這並不是王羲之本人所書寫的作品,而是懷仁集王羲之的字所成的。當年大唐三藏聖僧玄奘法師從印度歷盡千辛萬苦取經回來,舉國為之震動,唐太宗為其翻譯的《瑜伽師地論》賜予序文。
  • 被王羲之寫到極致漂亮的36個字
    15、王這個字有些不一般,要是不真想些辦法來,還真不容易看出什麼名堂。初一看,這個字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如果把它的外面邊緣線連起來,這個字的姿態還真是難弄,底座右移了,搞不懂王羲之是怎麼想出來的。(2)中間那三個橫很不老實,向左跑出來。(3)不僅跑出來了,還要搞個橫的角度變化。這叫招中之招,諜中諜!太厲害了。
  • 「統」字楷書、行楷怎麼寫才漂亮,注意這些細節之處的巧妙寫法
    「統」字楷書、行楷怎麼寫才漂亮,注意這些細節之處的巧妙寫法。這個字是常用字之一,屬於左右結構。先要指明的是,寫字要講究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特別是要有提按和停頓,哪怕隨意加上一個點,也比毫無停頓點的好看:左邊的偏旁部首絞絲旁,記住下面的2招,就可以寫得板正又漂亮:第一撇,是主筆,要寫得長一些,而且起筆之處要重按停頓
  • 書法欣賞| 啟功體田楷特點賞析與「工筆啟功楷書」特徵分析(5)
    筆者在失望之餘,直接將啟功體的作品的筆畫採用田英章先生的工筆楷書筆法進行替換,但最後的結果總有點四不相的感覺。圖3是啟功大師的書法詩品《能與諸賢齊品目 不將世故系情懷》。作品意境不能不說是一股清流,做文化研究沒有情懷真難堅持。在這遇到沒有成功的進步時,只能與古人比著說,他們也就都無怨無悔了,多一個我又如何。
  • 啟功500個常用字楷書字帖欣賞,雋秀清雅自然疏朗,學啟體必藏
    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啟功「論書絕句百首」說「先摹趙董後歐陽,晚愛誠懸竟體芳。偶作擘窠釘壁看,旁人多說似成王。」
  • 楷書練到什麼程度才能學行書?
    這個問題在古人那裡是不存在的,反倒是今天許多人用這個問題來做文章,說不用練楷書,直接從行書入門練書法也是可以的。這種說法的依據是書體並不是按照楷書到行書的過程演變的,而是先有章草、今草、行書,然後才有的隸書,其實只不過是為寫不好楷書而找的託詞罷了。這個觀點中存在著巨大的漏洞,我們這裡不點明,在後期的文章中會慢慢分析。
  • 觀察楷書字形,啟功先生這一招讓我汗顏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可做楷模。——這是度娘告訴我的,還有,楷書也是一種官名。寫好楷書對行書的學習應該是有益無弊的。在啟功這本書的第八章『真書結字的黃金律』中,作者詳細描述了他是如何觀察楷書字形並加以總結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