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字行草書如何寫?王羲之、柳公權、王寵等6類寫法最經典!

2020-12-13 麓風軒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鵬,形聲字,一邊是鳥,一邊是朋,朋也表讀音,本義是神話傳說中最大的一種鳥,由鯤變化而成。《說文解字》中解釋說:「朋,神鳥也。鳳飛,群鳥從以萬數,故以朋為朋黨字。」

鵬字寓意為展翅高飛,所以這個字為眾多人所喜愛。很多男人的名字中也喜歡用這個字。在莊子的《逍遙遊》當,作者中以汪洋恣肆、氣勢磅礴的筆調,描寫了一隻氣勢磅礴的巨鳥,出水為鵬,入水為鯤,「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絕雲氣,負青天」,這就是大鵬的形象!

「鵬」真是一個寓意很好的漢字,用書法行草書怎麼寫好看呢?下面麓風軒從歷代書法文獻中精選了6個鵬字,代表6類寫法,並簡要敘述其書寫要領,供各位書友參考:

胡問遂行書

這是現代書法家胡問遂的寫法,大眾化的字,平正、自然,疏密有致,看著非常舒服,這是首要推薦寫法,應該最受大眾歡迎。

啟功行書

這是現代書法大家啟功先生之作,前面朋字旁採用古字寫法,整個字筆畫乾淨利落,瘦勁如鐵,值得臨寫。啟功先生的字筆畫雖然不粗,但是勁挺有力,非常精神。

唐伯虎行書

這是明代風流才子唐伯虎的寫法,朋字旁寫得有點像「服」字,這種寫法還不多見,總體上看還是很漂亮。

王羲之行書

這個是書聖王羲之的神來之筆,出自《興福寺半截碑》,可惜有一點殘,看得不是很清晰,不過隱約能看出一種端莊、妍美與文雅。

柳公權行書

這是唐代書法家柳公權的寫法,他以楷書見長,行草書不多見,此字三部分寫得錯落有致,兩個「月」字又富於變化,取斜勢,有一種難得的動態之美。

王寵草書

這是明代書法家王寵的寫法,筆畫非常簡約,但是簡約而不簡單,顯示了高超的技巧,略帶章草意味,顯得很有味道,王寵真是書法高手!

以上六種寫法,各具特色,各有風格,具有典型代表性,你喜歡哪一種呢?歡迎留言交流。

更多書法技巧與精彩內容,請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相關焦點

  • 百家姓「趙」字草書,懷素、米芾、唐寅等15種寫法,他最有新意!
    百家姓「趙」字行草書寫法有很多,我們先來看一下各種精彩的「趙」字寫法,然後選擇一種比較好看、有新意的進行書寫技法總結!一、趙字略說形聲字。繁體字從走,從肖,肖亦聲。篆書形體上面像人下面像腳。二、精彩寫法1、晉 · 王羲之 · 鄉裡帖2、隋 · 智永 · 真草千字文3、柳公權草書4、唐 · 懷素 · 草書千字文5、唐 · 歐陽詢 · 千宇文
  • 「己亥」兩個字寫不好?看歷代大家如何寫!
    講真,由於其中很多字筆畫太少,寫出來很不遮醜,要寫得精彩還真不是件簡單事。比如乙、戊、癸、卯、辰、巳、午、戌、亥等都讓人不省心,能寫對就不錯了。「戊戌」已近尾聲,「己亥」近在眼前,如何寫好這倆字,我們可以透過古代經典字帖,看看歷代大家是如何呈現的吧。
  • 王羲之的《蘭亭序》,二十一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
    有時候我們說到《蘭亭序》,不說整幅書法如何,單說其中的一個字,那就是「之」字,就足以說明王羲之的書法功底了,此帖連落款一共出現二十一個「之」字,形態迥異,各具美態。不同的字寫出不同的姿態很容易,但是相同的字寫出不同的體勢,這是不容易的。尤其在此帖中出現了二十一個「之」字,字字不同,也是王羲之的高明之處。
  • 草書「列」、「別」如何區分?「張」字草書的標準寫法!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智永《真草千字文》中"辰宿列張"四個字的草書,先來看一下原帖:(左邊為草書,右邊為真書)首先看「辰 」字:寫法點撥:"辰"屬於左上包圍結構的字,先寫外面的"廠",1筆完成;裡面部分簡化為一個簡體"長"字的寫法,最後一點也可以直接向左下鉤出以便連接下一個字
  • 王寵小楷《樂毅論》:此作空靈舒朗,得鍾繇、王羲之精髓,字真美
    羲之臨池習字洗墨,幾十年下來池水被墨色染黑;智永將自己困在一間屋裡練書法,把用壞的毛筆扔進大甕,十幾年下來竟然攢了好幾大甕,智永將這些用壞的毛筆埋起來,稱為「退筆冢」;趙孟日書萬字,終成一代宗師。王寵小楷《樂毅論》而明朝其他書法家,比如說文徵明、祝允明、董其昌等人,在18歲的時候,還是寫不好字的。
  • 書友留的這4個字,很有代表性,從行草書寫法中舉一反三
    一、片分析:1、「片」的筆畫少,但是確是一種有上下對稱關係的字。這類字,就是要在保持原字的基本結構的基礎上,寫得靈動而不呆板。所以,此類對稱結構的字,在寫行、草書時,可以著重把握上述三者的關係,以達到變化的目的。二、謝分析:1、「謝」這一類字,結構複雜,筆畫眾多。不容易寫得又快又便於識別。
  • 如何理清一個字的筆順?原來這些字的筆順你一直寫錯了!
    比如:「出」字第一筆就是豎,和楷書的寫法不同。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臨帖的時候連一個字的筆順都搞錯了,咋辦?下面我們以「必」字為例,來分析一下。「必」是一個常見常用字,筆畫很簡單,一共只有五筆,但要說起「必」字的筆順,那可就五花八門,眾說紛紜,怎麼寫的都有,由此引發的討論也一直沒有停歇過。
  • 關於「凡」和「帆」字草書寫法的一點思考
    中國古代有眾多著名書法家,其以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張旭、懷素、蘇軾、黃庭堅、褚遂良、米芾等書家最為出色,計收集1.1萬字,115萬個書法圖片)。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匯總了以下一些名家書法作品中的"帆"字的寫法,願與大家一起探討。重點對草書體(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標準草書)進行了查找。
  • 王羲之《聖教序》中的「無」字怎樣寫?
    《聖教序》是用王羲之的字組成的,但是這並不是王羲之本人所書寫的作品,而是懷仁集王羲之的字所成的。當年大唐三藏聖僧玄奘法師從印度歷盡千辛萬苦取經回來,舉國為之震動,唐太宗為其翻譯的《瑜伽師地論》賜予序文。
  • 行草書總寫不好?這些章法規則,搞懂一點就可以越寫越好了!
    王羲之云:「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平直,便不是書。」強調的就是要有大小變化,要追求錯落有致。大小變化又可分為兩種:一是字與字之間有大有小,二是字的內部亦有大有小。字與字之間的大小比較好安排,一般說來,筆畫多的自然大,筆畫少的就應寫小。大小近似的字數絕對不能連續超過三個,否則,必成板滯,造成審美疲勞。
  • 聽見博物館|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王羲之《行草書秋月帖》
    王羲之《行草書秋月帖》(央廣網發 上海博物館提供)在最近上海博物館舉辦的「春風千裡:江南文化藝術展」陳列著一開源自《淳化閣帖》「最善本」中王羲之的《行草書秋月帖》。和之前提到的《上虞帖》一樣,也是一封書信。它是王羲之晚年的一個夏秋之交,在山陰信筆回復一位已不可考姓名朋友對他問候的致意覆函。
  • 「德」字中間到底寫不寫橫?規範寫法加橫,寫書法的話隨便
    圖/「德」字依次為鍾繇、王羲之、智永、歐陽詢、 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 「德」字的寫法,字中少一橫或多一橫,其原因並不簡單除甲骨文較難搜索外,「德」字最早的寫法,見於周代的青銅器《麥彝》,「雙人旁」的半邊,只寫個「四」字,上無「十」下無「一」無「心」。在西周晚期的《毛公鼎》中,其寫法已與後代的寫法相近,但「德」字中間無一橫。見下圖:
  • 草頭大寫,上寬下窄,寫這類字一定很美
    在漢字中帶草頭的字有上千個,最常用的也有好幾百個。既然是「艹」,就註定了所有的字都是上下結構,並且「艹」還要位於字的上方。而在上下結構的字的構圖中,外圍連線的幾何圖形不外乎有上窄梯形、下窄梯形、菱形、方形這四種情形。
  • 書法一字一講:「助」字怎麼寫好看?顏真卿竟然寫不過趙子昂!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網友問,「助」字怎麼寫好看?有什麼好的方法分享一下呢?「助」字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常規漢字,看似簡單,其實要寫好還是有技巧的。最後一名的趙孟這個字卻寫得好多了,不信請看:1、唐 · 顏真卿 · 多寶塔碑(見下圖)2、元 · 趙孟 · 六體千字文(見下圖)為什麼趙孟寫得好看呢?
  • 在書法界中,攜字草書怎麼寫好看呢?
    關於攜字草書的寫法,依我的想法是,一定要找到王羲之寫的,因為王羲之是書聖嘛!如果能把王羲之寫的草書「攜」字搜集到的話,但是,最終結果很讓我失望,只搜集到了王獻之寫的草書「攜」字,而沒有收集到王羲之的寫的草書「攜」字。
  • 書法賞析:杭州西湖御筆「花港觀魚」碑,「魚」字少一點怎麼解?
    【麓風軒】跟您一起賞書法——網友問:杭州西湖的康熙御筆「花港觀魚」碑,其中這個「魚」字為什麼少一個點?到底寫得好還是不好?其實書法最講究的就是生動和靈氣,最忌諱的就是死板和呆滯。書法家在寫楷書的時候,都要儘量將「四點底」寫得生動活潑,相呼應,何況在行草書當中呢?看上圖柳公權楷書「魚」字,下面的四點底,每一點都有不同的方向、角度、形態和姿勢,這才是好字!
  • 簡析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寫法技巧
    王羲之的《蘭亭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此書不僅是王書的代表,也是中國書法的經典之作,影響深遠。如何寫好行書《蘭亭序》?以下技法,僅供參考。鉤的寫法二、結字行書的結字追求工穩而又具有正側俯仰。下面從結字這個層次看王羲之行書書寫特點。
  • 王羲之寫給王獻之的一幅字,被列為「楷書第一」,可惜已經失傳了
    小楷乃是一個書法家的必備功夫,作為一個書法家,你的草書境界不一定會很高,這是天分所限,但你的小楷若是寫得不好,那一定是功夫不夠了。王寵楷書《臨樂毅論》從南朝梁武帝時期開始,皇家便開始大肆搜集民間的王羲之法帖,到了唐朝這種風氣依舊絲毫不見,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在皇宮內所藏王羲之的法帖真跡達3000多卷,當時負責校訂這些王羲之法帖的最早是大臣魏徵
  • 免費領取《張旭光行書42講書法視頻教程視頻》史上最全王羲之書法學習
    張旭光是當代書壇公認的行草書領軍人物,被稱為「破解王羲之密碼」的書法大家。《行書42講》凝聚了張先生30多年的行草書創作和教學成果。本教程突破性地提出學書可從行書入手,語言平實、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行書從二王入手,二王行書由《集王羲之聖教序》入手的觀點,對傳世行書經典《集王羲之聖教序》,做了系統梳理和深入細緻的解析。
  •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中21個「之」字的寫法,有何異同?
    有人說,我寫21個「之」字也會個個不同。但是,字固然不會完全相同,但是寫法卻會一致。比如元朝書法家趙松雪是超一流的書法家,但是他被人詬病的地方之一就是千字一面,許多是相同的字寫法一致。而王羲之的獨特之處則是每個」之「字的寫法或技巧都有差異。文忌重複。莎士比亞說,第一個說女人像花的是天才,第二個這樣說的是庸才,第三個說的是蠢才,書法創作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