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一字一講:「助」字怎麼寫好看?顏真卿竟然寫不過趙子昂!

2020-12-15 麓風軒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網友問,「助」字怎麼寫好看?有什麼好的方法分享一下呢?

「助」字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常規漢字,看似簡單,其實要寫好還是有技巧的。如果沒有掌握技巧,就算是大書法家也不見得就能寫好看。

顏真卿

一、先分享楷書技法

比如下面所附的圖片中,「楷書四大家」之首的顏真卿在《多寶塔碑》中寫的「助」字,我覺得就有些呆板,而位列「楷書四大家」最後一名的趙孟這個字卻寫得好多了,不信請看:

1、唐 · 顏真卿 · 多寶塔碑(見下圖)

2、元 · 趙孟 · 六體千字文(見下圖)

為什麼趙孟寫得好看呢?這裡面就有結構技巧,也正是小編要分享給大家的心得:顏真卿這個字採用左右均等,上下平齊的結構方式,而趙孟採取的是上下錯位(左高右低)、中間穿插的方式,既靈活,又緊密,令人稱讚!

趙子昂

二、再看行草書技法

行書也有兩種處理方式,看一下高下自分:

1、宋 · 蘇軾 · 東武帖(見下圖)

2、元 · 鮮于樞 · 韓愈進學解(見下圖)

3、晉 · 王羲之 · 賢室帖(見下圖)

4、晉 · 王獻之 · 桓江州帖(見下圖)

5、元 · 趙孟 · 秋聲賦(見下圖)

行草技法總結:「助」字行草書以王羲之、王獻之、趙孟的寫法最為出彩,原因是將左邊的橫畫,當做末筆最後來寫,刻意突出加強,不僅耳目一新,而且別有情趣。當然,這種寫法要前人有案例才行,我等現在不可隨便捏造。

以上為「助」字楷書、行草書技法分享,希望對書友們有所幫助,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

相關焦點

  • 趙子昂楷書用筆4大特點,句句實用,掌握了,你也能寫一手漂亮字
    書法史上的楷書四大家,唐朝有三位,分別是大家熟悉的歐陽詢、顏真卿和柳公權。剩下的這一位便是元代的書法名家趙子昂。趙子昂的楷書圓潤端莊,筆勢連貫。如果你想在短時間內寫一手漂亮字的話,趙子昂的楷書絕對是首選。
  • 鑑賞力沒有天生的,即使是天天寫毛筆字的人也不一定都會鑑賞書法
    中國人都寫漢字,但不一定都會鑑賞書法,即使是天天寫毛筆字的人也一樣。漢字不同於拼音文字,寫的整齊漂亮的不一定是好書法。書法鑑賞力是學來的,沒有天生的。許多不懂書法的人,認可的是王羲之顏真卿這些古代大書法家的姓名,面對有署名的古代大書法家的作品怕洩露自己的無知而不敢噴,至於沒有署名的古代大書法家的作品就不一定。我發的文章中就有噴王羲之的《黃庭經》的,有噴趙子昂字的不是楷書的,有噴張旭是胡畫的,還有懷疑顏真卿寫《麻姑仙壇記》時可能患有帕金森症候群的。這些都是能上網,有一定文化的人啊!他們除了館閣體印刷體不噴,其他作品就不幸運。
  • 一代奇才,寫了最美行楷,這字足以驚豔整個書法史!
    我們今天就介紹一位書法史上的一位全才,也是一個奇才,他寫出了最美的行楷,這字秀美無雙,足以驚豔整個書法史,令後人望塵莫及!在書法上趙子昂被譽為「楷書四大家」之一,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齊名。其小楷與行書、草書更是稱絕一時。除此之前,他的繪畫水平也是一代宗師的水準,其書法理念與繪畫理念影響了後世800多年。在音律上他也是一位卓有建樹的大師,他還精通詩文,被譽為「翰墨之冠」,他還東經濟,為官一任,能夠造福一方。
  • 米芾:顏真卿的書法平淡無趣!
    米芾的不僅批評柳公權,對顏真卿也要指點一番,曾說自柳開始才有醜書,米芾曾在《乞米帖》中說:「真卿學褚遂良既成,自以挑剔名家,作用太多,無平淡天成之趣。大抵顏柳挑剔為後世醜怪惡札之祖,從此古法蕩無遺矣。其實柳公權和顏真卿的書法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米芾這樣評價未免有些偏激,但是米芾卻不管這些,只顧批評。
  • 「韓」姓寫出來真好看!書法名家寫「韓」字!
    書法名家寫的「韓」字褚遂良-楷書敬世江-行書文徵明-草書顏真卿-楷書趙孟-行書趙子昂-草書>「韓」字生活中的寫法楷書行書
  • 書法一字一講:「鑾」字如何寫好看?實例演示行草書寫法一二三四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鑾,形聲字,從金,羉(luán)聲。本義:古時皇帝車駕所用的鈴,安裝在軛首或車衡上方。西周時開始流行。《說文解字》:「鑾,人君乘車四馬四鑣八鑾,鈴象鸞,鳥聲,和則敬也。」有時指皇帝的車駕,或用作帝王的代稱。「鑾」字如何寫才好看?
  • 書法答疑:王羲之《聖教序》個別字的筆畫順序不清,怎麼臨寫?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網友問:王羲之《聖教序》中個別字的筆畫順序看不清,比如「藏」字怎麼臨寫?是否一定要尊重原帖?(王羲之《聖教序》局部)小編查閱了相關書法文獻,像歐陽詢、趙子昂等人學王字,其筆下的「藏」字都與《聖教序》相仿佛,但是他們的筆畫順序截然不同,但都寫得很精彩,可見並不一定要拘泥於筆畫順序
  • 趙子昂63歲寫的字這麼美!融二王、李邕筆法,傳承700多年
    歷朝歷代的書壇之上,總少不了那麼幾個奇才式人物,如東晉的王羲之、唐代的顏柳歐、宋代的宋四家,還有元朝初年的趙子昂。趙子昂,號雪松道人,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
  • 顏真卿經典書法作品!這幅字有60年功力,可惜流落日本
    在書法界,將「字如其人」這4個字做到極致的,唯有大唐顏魯公一人而已,其忠君愛國之精神,氣勢雄渾之書法,影響了後世無數人。從這裡看出來,顏真卿的書法和人品,在後人眼中一直都是掛鈎的,歷朝歷代那些有名的大書法家,也就只有他做到了人品和書法高度統一。
  • 在書法中,「我」字連筆字怎麼寫好看?
    導語:在書法中,「我」字連筆字怎麼寫好看?「我」字連筆字,應該稱之為草書和行書。篆書,隸書和楷書,是不連筆的,但是,行楷字有時候也會連筆。草書「我」字連筆字的書寫是有規則,並不是書者想怎麼寫就怎麼寫。特別是要把字上升到書法的層面時,那就更要遵循法度了。
  • 趙子昂「日書萬字」,備受質疑,康裡子山:我一天能寫3萬字
    趙孟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元代著名書法家,他首倡復古主義書風,以一人之力影響了整個元代書法的發展,趙子昂自幼便練習書法,整日沉浸於詩詞書畫之中,5歲時便每日練習書法經典《千字文》,每天練習500紙,算下來每日書寫的字數達一萬字之多,甚至連續堅持10幾年,練就了超強的書法功底,以至於後來他「日書萬字而精氣不衰」。
  • 書法一字一講:品字形「鑫」字怎麼寫才好看?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鑫,上下結構,會意字,商店字號及人名常用字,取金多興盛的意思。這是一個非常難寫的字,首先,筆畫計較多;其次,結構上為品字形;第三,三個金字容易雷同。查閱歷代書法文獻,書法家寫這個字的很少,寫的好看的「鑫」字不多,還是自己鬥膽拿起筆來寫一個吧!
  • 趙子昂68歲所寫大字行書,被稱為行書典範之作,書法中沒有俗氣!
    其實他不僅僅在楷書上有著深厚的造詣,在行書上也有著不俗的表現,這幅《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卷》,是他在六十八歲的所寫,也是趙子昂書法之中少見的大字行書,在書寫完這幅書法之後的第二年,趙子昂就離世了。趙子昂的行書有著遒勁飄逸之感,是融合眾家之所長,有著鍾繇古樸沉穩,也有著王羲之和王獻之的飄逸流暢,在飄逸流暢之中不不失骨力,在瀟灑中見高雅,秀逸中吐清氣。
  • 在書法中,寫「吃虧是福」四個字怎麼寫出來好看?
    導語:在書法中,寫「吃虧是福」四個字怎麼寫出來好看?吃虧是福是一個常用漢語詞彙。小時候,我們這裡的老人們常說:「吃虧人常在,佔便宜人交糧本快。」吃虧是福四個字怎麼寫出來好看呢?我認為只要師法古人,師法傳統,用哪種書體寫出來都好看。上圖為楷書「吃」字的兩種風格的寫法,都是出自唐代楷書大家之手筆。上圖為楷書「虧」的寫法。出自智永和顏真卿的手筆。很好看!
  • 在書法界中,「張」字怎麼寫比較好看?
    關於書法「張」字怎麼寫比較好看?我談一點個人的看法。張,弓長「張」。這個「張」字說好寫也不好寫。但是,只要認真臨帖,寫出來就好看,如果是自己隨性書寫,是很難寫得好看的。上圖為篆書「張」字的寫法,雖然風格不同,但都是比較好看的。
  • 你若能寫好這1000個字,書法就基本不用愁了!
    說到楷書,歐陽詢在中國書法史上有著無人能撼動的影響力,他是「楷書四大家」之一,與顏真卿、柳公權、趙子昂齊名,他比顏真卿年長52歲,是隋末唐初的巔峰書法家。《歐陽詢行書千字文》宣紙長卷歐陽詢還是「初唐四大家」之一,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此外,唐太宗當年辦了一個書法班,讓一些皇親貴胄都來學書法,擔任教授的就是歐陽詢和虞世南。
  • 百家姓「苗」字怎麼寫好看?高正臣、米芾寫出了王羲之的韻味!
    一、字義解析苗,會意字,從田,從艸,(見下圖),本意指田裡生長的形狀象草的東西。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苗,草生于田者。二、精彩寫法「苗」字怎麼寫才好看呢?下面我們就翻開書法文獻,一一追尋歷代書法大家的傳世墨跡,最後再來總結書寫要領——高正臣行書:宋 · 米芾 · 離騷經宋 · 趙構 · 養生論卷:趙孟行書:敬世江行書:
  • 楷書一字一講:解讀顏真卿《顏勤禮碑》二字背後的書寫要領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今日繼續分享楷書書寫技巧——網友這幅毛筆楷書習作(見下圖),應該是臨習顏真卿《顏勤禮碑》一路,可以說已經臨習得非常不錯了在這看似簡單的左右結構的字中,其實包含書家的用意和高超技法。寫書法要「從形似到神似」,一定要能領悟到古人書法中的精微絕妙之處!
  • 書法史上最具價值的1000個字,學會了這些,你的字必有大成!
    趙子昂《真草千字文》《千字文》是南朝時期的周興嗣多寫,這是一篇被稱作千古奇文的作品,這篇文章,通篇999個字不重複,且都是常用字,並且通過4字一句的駢文形式,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為人處世這件作品最初是被智永和尚寫了幾百通,然後流傳於後世的,成為了後世之人學習書法最為重要的經典,其風頭甚至改過了王羲之的書法。在中國書法史上,有一個人,在他5歲的時候就已經把智永的《真草千字文》臨摹了500遍,甚至能達到高度重合的狀態。
  • 字寫得好看,就是書法嗎?如何避免自己書法變成印刷體、美術字
    田英章作品《如何看懂書法》臺灣書法教育家侯吉諒老師,採取了「以字論字」的方式,從書法史上選擇了王羲之、趙孟、文徵明的書法作品為例,用相同的單字做分析侯吉諒老師在《如何看懂書法》藝術中,談到當代書壇上求新變異與醜書的區別,對那些把寫字弄成做字,求新而流於形式,其實是得形失意,忘記書法文字的內容,都不是書法!《如何看懂行書》三個草稿作品,為啥會被公認為寫得最好的三大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