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苗」字怎麼寫好看?高正臣、米芾寫出了王羲之的韻味!

2020-12-13 麓風軒

一、字義解析

苗,會意字,從田,從艸,(見下圖),本意指田裡生長的形狀象草的東西。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苗,草生于田者。現指初生的植物或沒有秀穗的莊稼,如禾苗,麥苗,樹苗,幼苗,苗子(亦喻繼承某種事業的接班人)。

苗,也是一大古老的姓氏,春秋時期楚國公族賁皇后裔,苗姓得姓僅兩千多年。宋版百家姓排行53,在2013版按人口多少百家姓排行為146。

二、精彩寫法

「苗」字怎麼寫才好看呢?下面我們就翻開書法文獻,一一追尋歷代書法大家的傳世墨跡,最後再來總結書寫要領——

高正臣行書:

宋 · 米芾 · 離騷經

宋 · 趙構 · 養生論卷:

趙孟行書:

敬世江行書:

明 · 王寵 · 行書詩

明 · 黃道周 · 答諸友詩卷

黃庭堅行書:

唐 · 顏真卿 · 湖州帖

晉 · 王獻之 · 澗松詩帖

現代 · 啟功:

三、技法總結

歷代書法家寫的「苗」字並不多,通過以上查閱,我認為「苗」字書寫要領在兩點:

一是該字本身較短,因此宜將字形儘量寫頎長,特別是草字頭;第二呢,「田」字較為方正,在行草書當中一定要寫出變化和動感,整個字才不會顯得呆滯。

總的來說,本人欣賞高正臣和米芾字寫的,寫出了王羲之的韻味!

各位網友覺得呢?歡迎留言交流!

歡迎關注【麓風軒】

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

相關焦點

  • 米芾:好字的三個標準,你寫的字符合嗎?
    智永臨寫千字文,寫出的字圓潤秀麗又勁健,八面都照顧得很好,可以看到他的真跡。別人說我的字是集前人的字寫成,稱為「集古字」,那是我吸收眾家所長整合到一起。他堅持在寫大字時遵行小字的謹嚴方法,不刻意寫什麼虛胖的圓頭字,而是用他特有的「刷」字寫法寫出精氣神具備的榜書來。的確,米芾的字帖每個字放大後依然有驚心動魄的氣勢。
  • 百家姓「趙」字草書,懷素、米芾、唐寅等15種寫法,他最有新意!
    百家姓「趙」字行草書寫法有很多,我們先來看一下各種精彩的「趙」字寫法,然後選擇一種比較好看、有新意的進行書寫技法總結!一、趙字略說形聲字。繁體字從走,從肖,肖亦聲。篆書形體上面像人下面像腳。趙姓,宋代《百家姓》排名第一,而在2006年新百家姓排名第八位。發祥地在今山西省,曾是晉國六卿之一。
  • 王羲之不小心從隸書帶來的筆法,被米芾發揚光大,已成經典
    其筆法一直籠罩著某種神秘色彩 但宋代的米芾卻通過一生的努力學到了二王真髓 這不,連王羲之無意中帶入行書的隸書筆法 也讓米芾給打造成了自己的標籤 這就是:蟹爪鉤
  • 米芾最霸氣的一幅字,力能扛鼎,網評:王羲之復活,也望塵莫及!
    米芾曾經在34歲的時候,寫過一件大字行書,這是米芾所有的傳世書法當中,唯一一件署名為「臣 米芾」字樣的作品,可見此作乃是給皇帝所寫。一個34歲的書法家,正是書法飛揚的時候,此作筆力縱橫、霸氣外露,這字宋徽宗看了都服氣!
  • 百家姓「黃」籤名:5種經典行草寫法都不會,別說你姓黃!
    「黃」是《百家姓》中的大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截至2006年,黃姓人口約有2700萬,約佔全國人口的2.2%,人口排名躍居第7位。很多人都在籤名的時候想要寫好,還想寫出特色。
  • 關於「凡」和「帆」字草書寫法的一點思考
    中國古代有眾多著名書法家,其以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張旭、懷素、蘇軾、黃庭堅、褚遂良、米芾等書家最為出色,計收集1.1萬字,115萬個書法圖片)。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匯總了以下一些名家書法作品中的"帆"字的寫法,願與大家一起探討。重點對草書體(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標準草書)進行了查找。
  • 米芾37歲寫的一幅字,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如今是書壇至寶
    邵子中傳了3代的這一卷蜀素,想留給名家題詩,但是數十年來無一人敢寫。比如聽聞「先墓再遭荼毒」噩耗的王羲之寫下的《喪亂帖》,比如面對兄長與侄兒慘死之後,面對不全的屍骨,在痛徹心扉中寫下的《祭侄文稿》,再比如楊凝式想吃「韭花」之時,寫給有人的《韭花帖》,無一例外都是一種自然的生發,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品,而細心雕琢、極具經營的作品,往往會落於下乘!
  • 在書法中,寫「符合要求」四字怎樣寫好看?
    在書法中,寫「符合要求」四字怎樣寫好看?「符合要求」四個字,用行書寫也是可以的,因為行書書寫快捷,若行雲流水般,可提高書寫效率。鑑於此,我從法帖上收集了「符合要求」四個字的行書的不同寫法,都是出自書法大家之手筆,現為網友展示如下,如果喜歡,就選擇臨摹之。上圖為行書「符」字的不同風格的寫法,有書聖王羲之寫的,有米芾寫的,還有趙孟寫的。上圖為行書「合」字不同風格的寫法,字字入法,字字優美,字字高雅,望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臨摹吧。
  • 在書法中,寫「生日快樂」四個字怎麼寫好看呢?
    在書法中,寫「生日快樂」四個字用隸書和行書寫出來好看!但是,用篆書、草書和行書寫出來也一樣好看。第一,用隸書集字「生日快樂」四個字:上圖為隸書「生」字,取法漢碑,很好看的!上圖為隸書「日」字,亦是取法漢碑上的字。好看!上圖為隸書「快」字。取法唐玄宗的隸書。這個字寫得很有特點。上圖為隸書「樂」字,取法漢碑,用的是繁體字。
  • 米芾《蜀素帖》被他寫12行評語,字跡工整!網友:書法略勝米芾!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我國的古代就非常的受重視,要問各位書法愛好者喜歡我國的哪些著名書法家,可能大家會想到書聖王羲之,他的代表作《蘭亭序》被稱為是天下第一行書,所以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喜歡
  • 米芾送給皇帝的一幅字,瀟灑而痛快,不愧是天賦異稟的書法奇才
    從王羲之最好的繼承者入手,就好比有一個名師在為你抽絲剝繭講解王羲之的用筆和變化之道,在此基礎上再去看王羲之的書法,才能真正看懂,才能真切領會到其書法的精髓。在歷代學習王羲之的名家當中,論及繼承王羲之最多,對於王羲之書法啊領會最深,且傳世書法作品最多的一個人,要屬米芾了。
  • 《蘭亭序》中被塗改的字,竟藏著王羲之的秘法!
    練書法的書友都知道,練書法難在用筆,用筆難在調鋒,調鋒是寫出高質量點畫的核心技巧。但字之大小反映在運筆調鋒上是截然不同的。
  • 王羲之寫「筋」方法重要,定「筋」方法更重要!氣韻就是這樣寫出
    上一節,我把王羲之怎樣寫出「筋」的方法,已經說過了,相信很多同學都已經學會了。但是你只光知道怎樣寫「筋」是不夠的,你還要學會王羲之是怎樣給一個字定「筋」的?換句話說你得同時學會王羲之寫「筋」和定「筋」的方法,才能真正讓有活力的「筋」出現在自己的字中。如果說寫「筋」的方法是外在的,那定「筋」的方法是內功,是練眼力勁的——會不會定?草書我們都看過,一個字會有很多種寫法,為什麼王羲之能把草書寫得如此漂亮?
  • 百家姓(郝)籤名技巧:以郝蕾為例,告訴你「郝」字怎麼寫好看!
    (大陸女演員郝蕾)郝也是中華一姓氏,在2017年《百家姓》排行第71位,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三。「郝」字怎麼寫好看呢?下面麓風軒取法書法大家,來演示兩種好看的寫法,並作籤名示範:1、寫法一該字取法於元 · 鄧文原《急就章》,原帖如下圖:2、寫法二該字取法於敬世江寫法,原帖如下圖:3、此外,元代趙孟、現代啟功的寫法也很不錯
  • 王羲之兒子王獻之受父親的影響也寫出一手好字,王羲之買鵝學練字
    王羲之從小就對書法非常的喜歡,經常自己一個人想這個字是怎麼寫出來的,怎樣寫才能寫出氣派來,拿筆的方式以及怎麼才能把這個字寫好,心裡想著手還不停地在衣服上划來划去,時間長了衣服都被手指磨破了,他每天用這樣的方式練習毛筆字,門前有一個小溪,他寫完字以後就去洗筆,慢慢的,這個池子裡面的水被染成了黑色的
  • 書法中的「飛白」筆畫怎麼寫?米芾、傅山、王鐸告訴你三種技巧!
    唐太宗甚至全篇以飛白筆寫出了著名的《晉祠銘》。那麼毛筆書法中的飛白怎麼寫呢?對於一般初學者來說還真有一點難度,不是想寫就能寫出這種效果來的。根據麓風軒總結米芾、王鐸、傅山等人的經驗,一般用三種辦法可以寫出這種效果:
  • 要想寫好王羲之行書字體,這些技法不能不懂
    王羲之書法集字第三、筆畫轉折以絞轉筆法為主王羲之的行書字體,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在橫折的處理上,用絞轉筆法寫出剛柔並濟的筆鋒碑刻上板所以,字體顯得秀麗俊逸,不像米芾字體那樣險峻,也不像黃庭堅字體那樣放縱。王羲之行書字體的間架結構精美灑脫,尤其是牽絲相連的筆畫連接處,如玉帶飄灑,似蛟龍騰躍。上下、左右各得其所,互為支撐。如下圖。
  • 在書法中,百家姓中的「邢」怎麼寫好看?有哪些好的字體?
    由於百家姓中的「邢」字法帖上出現較少,可見古人是很少書這個字的。我還是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搜集到了五種書體「邢」的寫法。上圖中的楷書邢字,都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的。這兩個邢字,一個雄渾厚重,一個瘦勁如鐵,但法度還是非常謹嚴的。
  • 書法一字一講:很難寫的「國」字,借鑑七種寫法,學會靈活造勢!
    從書法的角度來說,「國」字確實是一個較為難寫的漢字,怎麼寫才好看呢?下面我們從歷代書法名家字帖中選取好看的「國」字加以分析學習:一、借鑑晉王羲之《慎冷帖》王羲之不愧為「書聖」,這個字內部結構處理的非常奇妙,「或」字先寫戈部,口字寫成曲折筆畫與末筆相連,令人叫絕!
  • 米芾集字春聯,美到骨子裡
    新年將近,很多喜歡自寫春聯的朋友已經著手準備新年春聯了,前幾期文章中我們推送了幾篇集字春聯,很多網友提意我們做一期米芾書法的集字春聯,所以收到留言後我們即刻開始認真準備,今天總算完成了這10副春聯的集字工作,故能及時分享出來,與廣大喜歡春聯書法的朋友們互相學習,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