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送給皇帝的一幅字,瀟灑而痛快,不愧是天賦異稟的書法奇才

2020-12-20 三餘書社

在書法界有一個學習書法的順序問題,被許多書法人奉為圭臬,然而真正認知奉行這句話的人,其書法之路往往會比較曲折。

這句話出自唐太宗的《帝範》,原文說道: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盡得乎下,取法乎下,僅得乎次

意思是學習任何一門藝術,要從最高級的學起,這樣的話,就算學不成功,也不會走向末流!但是如果跟隨不高明的老師學習,就算學到他們的程度,也不會有更大的成就。

米芾行書《梁簡文帝梅花賦》

就像郭靖跟隨「江南七怪」學習武藝,難有成就的原因,就是因為老師不高明,而跟隨洪七公學習天下至高境界的武功-「降龍十八掌」,很快便成為了一代高手。而具備了這樣的武功之後,再去學「江南七怪」的武功,也會更高而更強!

學習書法也是如此,要向高明的人學習,才能真正領會書法真諦。

書法的最高境界的代表便是王羲之了,但是很多人直接學習「二王」的書法往往很難有大的進步,這是因為王羲之的書法存世數量較少,在這極少的非真跡的作品當中,很難掌握其書法的規律,所以難以學出成就來。

米芾行書《梁簡文帝梅花賦》

歷代的書法大家,都是從王羲之最優秀的學生開始學起,然後再深入魏晉門戶,這樣才能取得更高的成就和更好的效果。

從王羲之最好的繼承者入手,就好比有一個名師在為你抽絲剝繭講解王羲之的用筆和變化之道,在此基礎上再去看王羲之的書法,才能真正看懂,才能真切領會到其書法的精髓。

在歷代學習王羲之的名家當中,論及繼承王羲之最多,對於王羲之書法啊領會最深,且傳世書法作品最多的一個人,要屬米芾了。

米芾行書《梁簡文帝梅花賦》

米芾的書法特點,就好比是誇張了的王羲之,將王羲之一些不易察覺的筆法和變化用一種近乎誇張的「刷字」方法演繹了出來,成為了學習書法的一種「教科書」!

米芾在34歲的時候,給皇帝寫過一件書法,此作叫做《梅花賦》,此作乃是米芾生平為數不多的大字作品之一,也是後人學習大字書法,領會「刷字」和「八面出鋒」筆法的經典之作。

此《梅花賦》落款有「奉敕」二字,據考證此作乃是米芾34歲寫給皇帝的一幅字,這件作品後來被宋徽宗看到,服氣得不得了,一時間驚為天人。

米芾行書《梁簡文帝梅花賦》

在「二王」的書法當中,沒有大字作品傳世,而單純將「二王」的書法放大來寫又很容易失勢,而米芾則是在「二王」筆法的基礎上探索出了一種「刷字」的大字書寫放大,這種大字書寫方法成為後了後世寫大字的重要法度依準!

而米芾的這件大字行書《梅花賦》則是其生平大字作品的代表作!

米芾行書《梁簡文帝梅花賦》

米芾這件《梅花賦》將米芾的「欹縱變化」的書寫方法,和酣暢淋漓的意境表現得極為突出,讓人看完直呼過癮。甚至有網友說:米芾的書法在800年來屬第一!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作為一位天賦異稟的書法奇才,後世800年間,沒有人能夠超越米芾。

米芾行書《梁簡文帝梅花賦》

如今,我們將米芾34歲寫的這件大字《梅花賦》,按照原作大小進行1:1複製,還原出跟原作毫無二致的作品,字字與真跡無二!

欲購米芾此《梅花賦》,請點擊下面惠購:

米芾行書《梁簡文帝梅花賦》

相關焦點

  • 米芾最霸氣的一幅字,力能扛鼎,網評:王羲之復活,也望塵莫及!
    北宋末年還有一位天才皇帝宋徽宗,其書法在整個書法史上都極具意義。米芾行書《梁簡文帝梅花賦》南宋的書法逐漸式微,高宗皇帝繼承前人衣缽,在「入古」與勤勉上達到了一個小高峰,末年的張即之,魄力宏偉,成為了「宋朝的殿軍」。
  • 愛硯至深的書壇怪傑——米芾
    米芾愛硯至深。一日, 徽宗皇帝與宰相蔡京這兩位書法大家一起品評當朝書家之長短。當談到米芾時, 他們都笑了, 因為米芾無論其人還是其字都太有個性了。於是徽宗興之所致, 即命召米芾入朝, 書寫一大屏風。米芾風風火火地前來, 不知皇帝何事, 因而忘了帶筆硯。徽宗即指御案上自己的筆硯, 讓他使用。這方御硯非常漂亮, 米芾心頭就是一喜。他當著滿朝君臣的面, 反系袍袖, 跳躍便捷, 落筆如雲, 龍蛇飛動, 贏得滿場喝彩。
  • 與蘇軾,黃庭堅齊名的米芾:下筆放縱恣意,歪歪扭扭,卻奇而不散
    然如果不論蘇東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黃庭堅作為江西詩派的領袖的影響,但就書法一門藝術而言,米芾傳統功力最為深厚,尤其是行書,實出二者之右。如果說二王書法堪稱最經典,那麼米芾書法,無疑是最華麗的,他的字,堪稱視覺盛宴。米芾在北宋諸多書家中功力最為深厚,用筆迅疾而勁健,盡興盡勢盡力,結字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
  • 米芾最高境界的作品,瀟灑自如、清勁風動,被譽「中華十大名帖」
    米芾的《蜀素貼》作為書法初學者倘若能一開始參悟透徹一家筆法,之後練起書法必然會事半功倍,大受裨益。米芾,字元章,湖北襄陽人,北宋著名書法家、畫家,與蘇軾、菜襄、黃庭堅並稱為「宋四家」。米芾的書法可以說是集結前朝之大家風採,他自稱為「集古字」,初學蘇東坡,後各大書家,不過從其書法中看,他還是受顏真卿、歐陽詢、褚遂良、沈傳師等人的影響較多。
  • 一位狂人寫的書法,被譽為「天下第一美帖」,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
    在北宋書壇有這樣的一個人,他的母親是皇帝的乳母,所以自幼跟皇帝交好,他有著極高的藝術天分,在書法和繪畫方面有著極高的才能,他處世癲狂,目空一切,喜歡石頭,見到了石頭納頭便拜。他對於名家真跡法帖不遺餘力得尋找,得不到就耍無賴,堪稱書壇第一痴人,也是有名的狂人!他就是米芾。
  • 米芾集字春聯,美到骨子裡
    這10副春聯的字體,皆是來自北宋書法家米芾的行書集字。眾所周知,米芾是我國書法史上一流的書法大家,米芾的書法豪邁瀟灑、不拘一格,是宋元尚意書法最有成就的代表書家之一。有人說,米芾的書法美到了骨子裡,令人沉醉不已!他的行書用筆勁健、酣暢淋漓,奔放之中有穩重,婀娜之中顯多姿,尤其在他的著名法帖《苕溪詩》《蜀素帖》中最為突出。
  • 筆下有雲煙,書中藏詩意,米芾書法中的二王遺風和宋人特色
    筆下有雲煙,書中藏詩意,米芾書法中的二王遺風和宋人特色文/秋香米芾作為我國古代最負有盛名的書法家之一,其作品有很多地方的力於魏晉時期的二王,但是又不是簡單的模仿。在性格和天賦之上,米芾都更接近王獻之,所以他的作品之中常常蘊含小王的風骨。然而從唐朝以來,書法的內核不斷地提升,逐漸和山水畫或者詩詞歌賦相結合。到了米芾時,詩意與書意的結合更為的緊密,書法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簡單表現自身意志藝術形式,更是與所寫內容(大多為詩文作品)相結合。
  • 米芾:好字的三個標準,你寫的字符合嗎?
    總體看來,在米芾眼中唐人書法並不是他師法的對象,他更傾向於學習晉人以前的書法。想想現代人學書法,很多是從顏柳歐趙四家中選一家楷書來學習,不知是否能明白米芾的深意,不要太局限於此。二、自然寫字,肉只藏筋骨,不落俗套。
  • 苦心孤詣 清風灝氣——鹿山居士米芾
    同年,米芾八歲,初遇良師,苦學書法。米芾學書十分刻苦,臨池不輟,逐漸在書法上有了自己的感悟。宋神宗元豐五年三月,米芾來黃州訪蘇軾,為人率真的蘇軾與米芾相談甚歡,米芾在蘇軾的啟迪下潛心魏晉,在書法上頗有造詣,後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
  • 米芾:顏真卿的書法平淡無趣!
    說柳公權的書法費盡筋骨,顏真卿的書法,平淡無趣。那麼米芾為什麼口無遮攔,毫不留情的批評唐人書法呢?第一種說法就是,學書人歷來崇尚晉人書法,晉人書法達到了一個至為高超的美的境界,米芾又很崇拜王羲之,因此他通過貶低唐人書法,推崇晉人書法。因為米芾自己也是學習晉人的書法,對王羲之的書帖很敬重。
  • 經典集字:米芾行書集字對聯11副
    米芾行書集字對聯11副,來源:廣西美術出版社《歷代名家碑帖集字大觀·精編米芾行書集字對聯》米芾的行書代表了他的最高藝術成就。當時和後世的人們對米字評價極高。宋高宗趙構說:「米芾得能書之名,似無負於海內……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筆端,故沉著痛快,如乘駿馬,進退裕如,不煩鞭勒,無不當人意。」蘇軾說:「海嶽平生篆隸真行草書,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鍾、王並行,非但不愧而已。」黃庭堅說:「元章書如快劍斫陣,強弩射千裡,所當穿徹。書家筆勢,亦窮於此。」
  • 蘇軾和米芾書法的交往與較量
    爭議最大的,要數蘇軾和米芾了。當時的黃庭堅說,蘇子瞻書法娟秀,本朝第一。後來的啟功說,蘇東坡的字初看有點意思,但再看也就那麼點意思。蘇米誰第一,這裡不討論。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是,假如沒有米芾,蘇軾還是蘇軾;但沒有蘇軾,米芾可能就不是米芾了。蘇軾比米芾大14歲,兩人交往不多,但絕對算是知己。
  • 觀米芾書法作品,品其筆畫變形
    筆畫的減省與變形可以降低書寫的難度,在所有的筆畫中,最難寫的無外乎是「折」、「鉤」和「捺」這幾種,那麼米芾是怎樣寫這些筆畫的呢?「鉤,變形——鷹抓鉤米芾曾經取法顏真卿,他從顏真卿的書法中承襲發展而來的「鷹抓鉤」是他技法的一大特點。「鷹抓鉤」主要是指米芾書法中的「豎鉤」,包括「橫折鉤」、「豎折折鉤」等。
  • 怪人米芾:輕濤起,香生玉乳,雪濺紫甌圓
    米芾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米芾又叫米顛,因其行為怪誕,又好迷戀書畫金石,看似來似乎瘋瘋顛顛的。宋人費袞著《梁溪漫志》記載,米芾在安徽作官時,在河邊發現了一塊奇形怪狀的石頭,便將其擺放在書房,擺上供品,每日焚香跪拜,自言自語:「我想念石兄已經二十多載了,相見恨晚」,看來,米芾很可能是玩石界的祖師爺。因玩石痴迷,幾近瘋顛。有人認為,米芾有失官體,違背官德。因此,被人彈劾,遭至罷官。
  • 米友仁與王升是如何評價米芾書法作品的
    米友仁的傳輸墨跡主要有《動止持福帖》、《錄示文字帖》以及題踐如《踐米芾研山帖》、《踐米帝苕溪詩卷》、《跋米帝祥瑞帖》、《瀟湘奇觀題踐》等。我們從米友仁的《跋米帝祥瑞帖》、《動止持福帖》分別與米芾的《清和帖》、《提刑殿院帖》的對比中可以看出,米友仁書法有全面借鑑米芾的特徵。
  • 米芾是一個具有浪漫氣質的人,行為狂放,晚年書法自成一家
    作者:胡秋萍米芾是一個典型的具有藝術家浪漫氣質的人, 行為狂放不羈, 不拘小節, 晚年自成一家。他在筆法上宗法「二王」和唐人, 在筆勢上, 用他《自敘》中的話, 即「振迅」, 「振」是動蕩搖曳, 「迅」是駿急痛快。
  • 北宋的蘇軾和米芾誰才是書畫第一?
    北宋的文化繁榮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史學家們稱為:中國版文藝復興,皇帝和官員們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文人雅士、墨客騷人,書畫高手更是燦若星河、群星閃耀,北宋書法界有「北宋四大家」的說法,指的就是四位大名鼎鼎的書法家,他們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此四人,四人之中,蔡襄擅長楷書,風格有些接近唐朝的書寫風格
  • 米芾《蜀素帖》被他寫12行評語,字跡工整!網友:書法略勝米芾!
    今天小七介紹的這幅書法作品叫《蜀素帖》,是著名書法家米芾的代表作,我們都知道米芾那也是有名的書法家,在當今的書法界也有很多書法愛好者非常喜歡米芾的書法作品,我們看到上面的這幅《蜀素帖》以後大家是不是領略到了中國書法的藝術美呢?字跡工整,筆法精湛,贏得了書法愛好者的稱讚。
  • 北宋的蘇軾和米芾,到底誰的書法更牛?終於有人說清了!
    北宋的蘇軾和米芾,同為「北宋四大家」,到底誰的書法更牛?關於這一話題,歷來有所爭議。「麓風軒」認為,米芾走的是專業的書法道路,論書法技法與成就,米芾更高;蘇軾走的是綜合化道路,論書法影響力,蘇軾更大,特別是文人書法、「尚意」書風的確立,使蘇軾成為「文壇宗主」當之無愧。此話怎講呢?
  • 書法中的「飛白」筆畫怎麼寫?米芾、傅山、王鐸告訴你三種技巧!
    【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寫字經驗分享毛筆書法中的「飛白」筆,是一種特殊筆法,常常在一幅作品中成為「字眼」,特別出彩!那麼毛筆書法中的飛白怎麼寫呢?對於一般初學者來說還真有一點難度,不是想寫就能寫出這種效果來的。根據麓風軒總結米芾、王鐸、傅山等人的經驗,一般用三種辦法可以寫出這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