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蘇軾和米芾誰才是書畫第一?

2020-12-15 炫火人文

北宋的文化繁榮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史學家們稱為:中國版文藝復興,皇帝和官員們幾乎都是清一色的文人雅士、墨客騷人,書畫高手更是燦若星河、群星閃耀,北宋書法界有「北宋四大家」的說法,指的就是四位大名鼎鼎的書法家,他們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此四人,四人之中,蔡襄擅長楷書,風格有些接近唐朝的書寫風格;黃庭堅擅長文學和行書、草書,而且還師從過蘇軾,所以是蘇軾的優秀學生之一;除開性格比較安靜穩重的蔡襄和黃庭堅之外,剩下的蘇軾和米芾還真是有得一拼了,此二人都是書畫雙絕的,還有此二人都是涉獵廣泛、風格多變的,而且蘇軾和米芾此二人的性格還都有些「異類」,蘇軾是那種天真爛漫、瀟灑豪放型的性格,米芾也是那種怪異另類、愛屋及烏型的性格,那麼他們倆誰才是真正的書畫第一呢?

一,繪畫方面的比較。蘇軾擅長畫怪石、樹木、竹子等等,特點就是簡單、樸素,沒有絲毫媚俗和浮誇,屬於寫實一類的風格,傳世的《古木怪石圖卷》、《瀟湘竹石圖卷》等等,看了之後讓人有一股返璞歸真的感受。米芾擅長的繪畫非常廣泛,人物、山水、松、竹、梅、蘭、菊等等幾乎都是無所不畫的,而且米芾繪畫的模仿水平非常之高,幾乎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更有甚者,自己本身就是書畫家的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曾經下詔封他為:書畫學博士,可見米芾的繪畫水平之高!所以從繪畫方面的來看,米芾的繪畫水平要高於蘇軾,繪畫一項米芾領先。

米芾書法作品

二,書法方面的比較。蘇軾擅長楷書和行書,特別是行書自成一家,出神入化,各個時期的風格都不一樣。米芾的書法比較不穩定,也就是沒有定向,對他書法的看法有人認為平平的,也有人認為很優秀的,但是臨摹古人的功底很深厚,他自己也曾經自嘲是「集古字」,意思是儘量模仿古人的字帖字體合在一起罷了,說明他的字體是沒有創造性的,還有一個細節,那就是他曾經拜訪過蘇軾學習晉書,蘇軾比米芾年紀大十五歲,蘇軾被貶黃州(今天的湖北省黃岡市境內)期間,米芾還專門來拜訪過蘇軾重點是學習書法,事後米芾自己也承認收穫很大,蘇軾的名人學生有很多,米芾也應該算是半個的,由此可見,蘇軾的書法應在米芾之上的。

這麼一來,蘇軾和米芾二人暫時打成了平手了,那麼我們再來看下他們倆的文化成就和人緣聲望,來作為「加時賽」吧!蘇軾號稱北宋中期文壇領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學生成名的有很多,可以說是文採橫溢、桃李滿天下,而且蘇軾為人和藹可親、善解人意,人緣非常的好,很少有人不喜歡他的;米芾則有點像專業技術人員那樣很精通繪畫到了無人能及的程度,但是在文學方面名氣不大,相反性格比較怪異、舉止癲狂,例如喜歡拜石頭還有潔癖等等問題,當時的人緣也不算很好,反而鬨笑他的還不少。另外,米芾和他的兒子米友仁都喜歡模仿古字畫,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這樣就造成了古字畫收藏者們的恐懼心理,都不敢借古字畫給他們過夜,生怕被他們父子模仿後掉包換成假的了,這種情況也大大降低了米芾的個人聲望。

蘇軾書法作品

經過以上的比較,我們認為北宋的蘇軾才是書畫第一,大家怎麼看呢?請大家在下面打字回復發表自己的意見,同時歡迎大家點擊本文標題下面的藍色「關注」按鈕(在作者名稱的後面),這樣就可以解決篇幅限制的問題看到更多同類相關內容的文章了,謝謝。

相關焦點

  • 北宋的蘇軾和米芾,到底誰的書法更牛?終於有人說清了!
    北宋的蘇軾和米芾,同為「北宋四大家」,到底誰的書法更牛?關於這一話題,歷來有所爭議。米芾幾乎掌握了篆、隸、楷、行、草等各種書體,善於學習和臨摹古人書法,往往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元豐五年(1082),三十二歲的米芾曾赴黃州初謁蘇軾,蘇軾贊米字「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鐘王並行、非且不愧而已」,並且勸其上追晉人。米芾的天才經過大文豪、大書家蘇軾的點撥,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 蘇軾和米芾書法的交往與較量
    爭議最大的,要數蘇軾和米芾了。當時的黃庭堅說,蘇子瞻書法娟秀,本朝第一。後來的啟功說,蘇東坡的字初看有點意思,但再看也就那麼點意思。蘇米誰第一,這裡不討論。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是,假如沒有米芾,蘇軾還是蘇軾;但沒有蘇軾,米芾可能就不是米芾了。蘇軾比米芾大14歲,兩人交往不多,但絕對算是知己。
  • 北宋四大家是誰?你知道麼?
    在北宋時期的書法藝術領域,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被後世並稱為北宋四大家。他們風格迥異,各有特色,一直受人們敬重。蘇軾的字看似平實、樸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蕩的氣息,就像他淵厚的學問一樣,神龍變化不可測。他長於行書、楷書, 筆法肉豐骨勁, 跌宕自然, 給人以「大海風濤之氣」、「古槎怪石之形」的藝術美感。 蘇軾的書法,後人讚譽頗高。黃庭堅他在《山谷集》裡說:「其書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勁……至於筆圓而韻勝,挾以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之氣,本朝善書,自當推(蘇)為第一」。
  • 大書法家米芾到底多瘋癲?拜石為兄、抱石而眠
    《踏歌行》今天帶出一代書法大家,暨米氏雲山的創始人米芾的詩篇---《望海樓》。 懷古之情,蒼茫之境,讀之,仿佛與千古名流有了心靈的互許與交流。 作者,米芾,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書法地位僅次於蘇軾。
  • 「癲狂」米芾:顏真卿的楷書就是社會體!
    上圖為米芾單字米芾,北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並且還是畫家和書畫方面的理論家。上圖為米芾書法細節米芾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他不喜歡官場上的阿諛奉承,可是對書畫藝術非常痴迷,終日沉迷在其中如痴如醉。就是他的這份痴迷和用功,使他在書法方面的造詣影響深遠,在北宋時期,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為北宋四大家。
  • 苦心孤詣 清風灝氣——鹿山居士米芾
    宋仁宗嘉祐二年,蘇老泉帶著兩個兒子跋山涉水從四川終抵京城,這一路上的景色與美食之琳琅讓二十一歲的蘇軾興致高昂,商賈所聚的熱鬧街道,茶館裡偶有談笑風生的文人才子。又是一年放榜日,蘇軾和蘇轍不緊不慢地查找著自己的成績單,兩人相視一笑,雙雙上岸,蘇軾開啟了文人的浮沉一生。
  • 與蘇軾,黃庭堅齊名的米芾:下筆放縱恣意,歪歪扭扭,卻奇而不散
    說到米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宋代著名書畫大家,與蘇軾,黃庭堅,蔡襄這些大咖齊名,並稱宋四家。在當代的行書國展入展作品中米芾的風格起碼佔30%,可見他的書法到如今依舊有著非凡的影響力。然如果不論蘇東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黃庭堅作為江西詩派的領袖的影響,但就書法一門藝術而言,米芾傳統功力最為深厚,尤其是行書,實出二者之右。如果說二王書法堪稱最經典,那麼米芾書法,無疑是最華麗的,他的字,堪稱視覺盛宴。米芾在北宋諸多書家中功力最為深厚,用筆迅疾而勁健,盡興盡勢盡力,結字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
  • 宋代麗影|北宋名家米芾的精神故鄉,在這裡
    鎮江本來就是真山真水的江南小城,又是長江邊兵家必爭之險要之地,北宋時期,也許因為皇家都對這裡高看一眼,因此文人墨客更鍾情鎮江的山水,紛至沓來。米芾也是其中的一位。所不同的是,大多數文人墨客,流連了,留下了文作、墨寶,依依不捨而去。米芾卻對鎮江相見恨晚,沉醉其中,從此留居鎮江,直至終老。
  • 「古人有癮」潔癖狂人米芾:誰敢跟我比乾淨?
    他天資聰慧,精於書法,曾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一起出道,組成著名的「宋代書法四大家」,還被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他的「癮」是什麼?製圖:李雪瑤等等,讓我先洗一洗!米芾的潔癖到了什麼程度呢?不過,米芾可不僅僅是痴迷而已,他還很有研究,通過自己長期的賞石實踐,寫出了一本專著《硯史》。不管不管,這幅字我收了!米芾寫得一手好書法,同時還酷愛收藏,精於鑑定,是北宋著名的大收藏家。
  • 宋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分別指誰 「蔡」指蔡襄還是蔡京
    「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別指蘇軾(東坡)、黃庭堅(涪翁)和米芾(襄陽漫士)。從書法風格上看,蘇軾豐腴跌宕,天真爛漫;黃庭堅縱橫拗崛,昂藏鬱拔;米芾俊邁豪放,沉著痛快。他們都善學古人又富於創新精神,書風自成一格,時人推崇備至,列於四家,向無異議。一般認為所謂蔡是指蔡襄(君漠),他的書法取法晉唐,講究古意與法度。但亦有人認為是蔡京,究竟指誰,卻歷來就有爭議。
  • 臺北故宮博物院珍品,北宋書法真跡,米芾行草書帖《適意帖》
    導讀米芾有時也視書畫為「遊戲」,也主張任意而為。這正是米芾書學思想的複雜處。不過,與歐、蔡、蘇、黃等人並無不同,此不贅述。人們往往將米芾與蘇東坡、黃庭堅等人並舉。從宏觀上論述北宋書法與其它各代的區別,三家並舉未嘗不可,因為他們都是北宋尚意書風的主要旗手,他們的藝術主張基本上是一脈相承,前後呼應的。但是,當我們進行斷代分析時,就會發現他們不僅擁有個人風格,而且藝術趣味也頗有區別。
  • 北宋大書法家米芾是個重度潔癖患者,因嫌「嫩模」髒而坐懷不亂!
    我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中國歷史上的書畫名人都挺有意思的,比如李煜和宋徽宗,兩個人都是藝術家,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書畫家。宋徽宗卻是個皇帝。元朝有一個畫家叫倪瓚,是個重度潔癖患者。倪瓚的潔癖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堪稱潔癖第一人,我覺得歷史上能跟倪瓚一拼的只有一個人,他就是北宋大書法家米芾。
  • 宋朝「顛不可及」書法家米芾潔癖,洗手自然晾乾嫁女重視女婿名字
    米公祠,位於歷史文化名城襄陽市漢江之畔,原名米家庵,是為紀念中國古代,北宋書法家畫家米芾而建。米公祠始建於元朝,擴建於明朝,是襄陽市境內標誌性景觀之一。米芾人稱「米襄陽」,「顛不可及」「妙不得筆」「與孟鹿門號兩襄陽書傳千古,共蘇黃蔡稱四巨子顛壓三人」等題詞,是後人對米芾書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評價。米芾(1051-1107),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嶽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
  • 上海博物館,典藏蘇軾、趙佶、趙孟等名家書畫!堪稱國寶!
    米芾《參政帖》,北宋。縱19.6釐米、橫6.8釐米。上海博物館藏。此帖雖字數不多,卻是精心構思,一絲不苟,全篇間架緊密,筆意俊爽,行氣平穩,法度謹嚴,猶不失天真自然之致,應是他中年的佳作。趙佶《柳鴉蘆雁圖》,北宋。縱34釐米、橫223.2釐米。上海博物館藏。此圖共分為二段,前段畫柳鴉,後段畫蘆雁。鴉的頭頂和腹部施以白粉,鴉身敷濃墨,黝黑如漆。柳樹的斑駁老乾,富有質感。柳鴉的墨彩很酣,筆勢很壯,顯示出趙佶用墨的特色。
  • 一把扇兩萬錢,北宋第一書法家蔡京,為何會成為十惡不赦的奸臣?
    假設把北宋四大書法家,也就是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京的作品並稱,一眼看過去,並從中選出看起來最順眼的,許多人都會選擇蔡京的字。沒錯,蔡京的字就是這麼有魔力。儘管沒有蘇軾的天然、黃庭堅的勁健,米芾的縱逸,卻能讓人覺得"順眼",看了還想再看。但這究竟是為什麼?
  • 北宋著名的繪畫家米芾、米友仁父子,開創了全新畫派「米點山水」
    北宋文化空前繁榮,在文學領域出現了「一門父子三詞客」,而在繪畫領域則出現了「大小米」父子。大米就是名列「宋四家」的米芾,小米則是他的長子米友仁。米芾出生於官宦世家,他的先人多為武官,他的母親閻氏曾是宋神宗的奶娘。
  • 書畫怪才米芾和兒子米友仁令「米點山水」甲天下,流芳百世
    多藝堂說藝術,今日一談北宋著名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宋四家」之一的米南官米芾。米芾的書法被後人極致追崇,小編我也很欣賞他的書法藝術,特別是著名的《苕溪帖》、《蜀素帖》,聞名天下。他六歲熟讀詩百首,七歲學書,十歲寫碑,二十一歲步入官場,是一個早熟的怪才,人稱「米顛」。
  • 米芾:他人笑我太痴顛,我自逍遙成仙
    他是一位天才,會詩文,擅書畫,精鑑別,書畫自成一家。集書畫家、鑑定家、收藏家,詩人,學者,佛教徒和半個音樂家於一身。雖在歷史上與蘇軾、黃庭堅、蔡京齊名,書法造詣卻在三人之上,後人稱之為「米顛」,卻對其書畫成就只能望其項背。此人,就是宋代書畫名家——米芾。
  • 米芾,一生為何這麼「顛」?
    這大致反映了米芾在政治抱負與藝術志趣之間矛盾猶豫 、兩難齊取的心態 。由於出身「冗濁」,米芾的政治生涯並不順暢,而更深的傷害是觸及心靈的,決不僅僅是延誤升遷而已。楊萬裡《誠齋詩話》記載,潤州甘露寺曾經遭遇火災,老庵和李衛功塔倖免,米芾題詩「神護衛公塔,天留米老庵。」這本來很普通的一件事,竟然引來了惡毒的人身攻擊。
  • 宋代書畫鑑藏印考辨二題 ——關於「文武師胄芾章」「希世藏」及南宋紹興
    【關鍵詞】 紹興御府書畫式 李公麟五馬圖 蘇軾木石圖 米芾隨著近年來書畫市場的蓬勃興起,中國古代書畫的受關注程度在全球高漲,一些藏於海外民間、早已載入史籍但又湮沒許久的名跡逐一浮出水面,其中最為重要也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北宋蘇軾《木石圖》卷(亦稱《枯木怪石圖》)與李公麟《五馬圖》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