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書法家米芾到底多瘋癲?拜石為兄、抱石而眠

2020-12-16 騰訊網

雲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主持人:佛山電臺著名編劇 小苑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有禪。

佛山電臺書畫藝術欄目——《踏歌行》

與你相遇,從此我們相約,一起徜徉於中國經典詩、書、畫藝術殿堂。

穿越時空,歌詠古風。

雲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

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幾番畫角催紅日,無事滄州起白煙。

忽憶賞心何處是?春風秋月兩茫然。

《踏歌行》今天帶出一代書法大家,暨米氏雲山的創始人米芾的詩篇---《望海樓》。

懷古之情,蒼茫之境,讀之,仿佛與千古名流有了心靈的互許與交流。

作者,米芾,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書法地位僅次於蘇軾。

(圖1、北宋 米芾 行草 德忱貼)

(圖2、北宋 米芾 清和貼)

蘇軾,作為當時地位崇高的文壇領袖,對米芾的認可很高,蘇軾的推崇,讓米芾有了足夠高的地位。事實上,米芾書法成就極高,而米氏雲山的山水畫,是他的又一個藝術巔峰。

圖3、米氏雲山圖卷 局部(兒子-米友仁)

米芾,字外功夫不一般。他能詩文,擅書畫,精鑑別,書畫自成一家,創立了米點山水造詣極高。集書家、鑑定家、收藏家於一身,宋徽宗時官居書畫學博士。

他一生博雅好石,生性詼諧古怪,好潔成癖,有人贈詩予他:「衣冠唐制度,人物晉風流。」

北宋徵宗年間,皇帝趙佶好收集玩賞天下奇石產生許多故事,而當時大書法家米芾拜石的典故更是趣味十足。

米芾之癬石,簡直到了如痴如狂,以至於被稱為「米顛」。

米芾整日醉心於品賞奇石,以致於荒廢公務,好幾次遭到彈劾貶官,但他不管不顧,對奇石痴迷如故。

一次,他任無為州監軍,見衙署內有一立石十分奇特,高興得大叫起來:「此足以當吾拜」。

於是命左右為他換了官衣官帽,手握笏板跪倒便拜,並尊稱此石為「石丈」。此事在民間傳為笑談。

後來他又聽說城外河岸邊有一塊奇醜的怪石,便命令衙役將它移進州府衙內,米芾見到此石後,簡直是驚為天人,竟得意忘形,跪拜於地,口稱:「我欲見石兄二十年矣!」這一次,他稱這塊奇石為石兄,奉為兄長了。

另一次,他得到一塊端石硯山,就是一種天然形成的狀如峰巒的硯石,簡直愛不釋手,竟然連續三天抱著它入睡,並請好友蘇東坡為之作銘。

米芾一生蓄藏的硯山和石硯非常多,清代《西清硯譜》中著錄有多方米芾珍藏的石硯。

他在給想從他那兒得一方石硯的朋友寫信,是這樣寫的:「辱教須寶硯,去心者為失心之人,去首者乃項羽也。硯為吾首,誰人教唆,事須很研。」

拿他的硯石,簡直是挖他的心砍他的頭要他的命啊!

米芾拜石,歷史上有不少大畫家都曾以此為題作人物畫。比如有明代郭翊和陳洪綬,都分別畫了米芾拜石圖。

(圖4、明 郭翊 拜石圖)

(圖5、明 陳洪綬 米芾拜石圖)

(圖6、明 陳洪綬 米芾拜石圖 局部)

之所以稱米芾為「米顛」,就是因為拜石為兄,稱石為丈,抱石而眠,愛石如命。

米芾是北宋的寶藏男,他精通的事還有許多。《踏歌行》今天我們先分享了米芾拜石這典故,至於開創一代新風的米氏雲山,我們容後分享。

關於米芾來自文人雅士「癲」之風流,我們從他創作的一首《減字木蘭花·漣水登樓寄趙伯山》中完全可感受:

雲間皓月,光照銀淮來萬折。

海岱樓中,拂袖雄披楚岸風。

醉餘清夜,羽扇綸巾人入畫。

江遠淮長,舉首宗英醒更狂。

相關焦點

  • 「宋四家」米芾曾多次寫詩帖盛讚海岱樓景美,春節真想去看看!
    宋代大書法家米芾(1051-1107)米元章書畫自成一家,宋徽宗曾下詔稱他為書畫學博士。他在北宋書壇可謂冠絕當代,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在書法上他造詣非凡,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他的《蜀素帖》和《苕溪詩卷》天下聞名。
  • 民間故事~米芾拜壓墜石
    大家好,我是遊玩老張,看一樣的風景,講不一樣的故事,今天講米芾拜壓墜石的故事。龍山腳下的劉路在推母親進城為自己求籤看姻緣之時,由於獨輪車兩邊不好坐,坐一邊又偏重,得白蟒龍指點,一邊坐母親,一邊壓上和母親體重差不多的一塊奇形怪狀之石。
  • 米芾被稱作米癲,實際上卻是,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昨天跟大家介紹了宋四家的其中一位,著名的大文豪——蘇軾,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宋四家的另外一位,被眾人稱作米癲的——米芾。其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今天主要介紹的是米芾的書法,但是在說他的書法之前,先跟大家簡短講一講「米癲」這個稱呼的由來。
  • 米芾:他人笑我太痴顛,我自逍遙成仙
    他父親希望他能輔佐君王,報效朝廷,米芾是他41歲時改的名字),字元章,世居湖北襄陽,號海嶽外史 ,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人稱「米顛」。李白雖然也是放浪形骸,但是遠沒有到「癲」這個地步,後來者徐渭、八大雖然也有癲狂的行為,大都因官場和形勢的打擊,逼不得已裝瘋賣傻,是有意為之。而米芾之「瘋癲」卻是自然行為,無意為之。
  • 單字高清的米芾《焚香帖》 ,字兒都寫活了
    史傳說他個性怪異, 喜穿唐服,嗜潔成癖, 遇石稱「兄」,膜拜不已, 因而人稱」米顛」。 在書法上, 他是「宋四書家」 (蘇、米、黃、蔡)之一, 又首屈一指。
  • 米芾就是米芾,不簡單啊,發明了「米點山水」
    它的開創者就是米芾。苕溪詩卷苕溪詩卷部分米芾,太原人,是北宋四大書法家之一。他是北宋書畫家,鑑賞家。初名黻,後改為芾,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嶽外史、鹿門居士等。後來遷居襄陽(今湖北襄樊),世稱米襄陽。徽宗趙任命他為書畫學博士。
  • 米芾這六位神秘老師,你都知道嗎?
    米芾行書愛書法史上聲譽很高,米芾行書已入晉人之室是得到後世廣泛認同的。 由「收六朝翰墨」、「本六朝妙處醞釀」不難看出趙構認為米芾的書法已入六朝書法堂室,得其神髓,後世亦有諸多類似評論。
  • 別人都以為他瘋癲,其實他比誰都精,還有嚴重的潔癖
    因此這個時代,頂級文人層出不窮,其中就包括最讓人不能理解的米芾。此人名列「宋四家」之一,行為卻瘋瘋癲癲,不可琢磨。比如米芾喜歡收集硯臺,曾經看中了宋徽宗的御用之物。宋徽宗也是書法大家,瘦金體獨步天下,自然喜歡與米芾交流。有一次,米芾在宋徽宗面前獻技,他筆走龍蛇,才氣縱橫,很得宋徽宗的賞識。就在皇帝高興的時候,他突然將硯臺一把抓起,放在自己的懷中。
  • 揭秘宋四家系列 | 米芾究竟有多顛?
    可是這麼多的名號,大家提起他的時候,通通不用——而用別人送他的外號:「米顛」。米芾還是兩三歲的時候,他跟隨父母赴宴,不小心把湯汁沾到了衣服上。米芾竟然大哭著要換衣服。賓客們讚嘆不已:小小年紀,就這麼熱愛清潔了!可見會很懂清汙之辨的嘛。估計那時的賓客沒有想到米芾的「愛潔」會發展到成癖的地步。反正米芾的愛乾淨從此一發不可收。由於宋朝時候還沒有發明消毒的方法,他是不準人隨便亂動自己物品的,當然更不會與別人共用器具。
  • 米芾:我只花了9240塊人民幣
    說到米芾,相信了解過歷史、文學或學過書法的朋友都不陌生,為宋代著名書畫大家,與蘇軾,黃庭堅,蔡襄這些大咖齊名,並稱宋四家。在當代的行書國展入展作品中米芾的風格起碼佔30%,可見他的書法到如今依舊有著非凡的影響力。但是小時候的米芾字也是寫得稀爛。據說當時是和一個私塾先生學習的書法。
  • 米芾的「刷字」是什麼意思?跟粉刷匠用刷子有聯繫嗎?
    宋代大書法家米芾有一句名言說自己寫字是「刷字」。當時,米芾向宋徽宗評論當時著名的書法家說:「蔡襄勒字,沈遼排字,黃庭堅描字,蘇軾畫字……臣書刷字。」「刷字」,很容易讓人想到粉刷匠用的「刷子」。米芾自詡:「善書者只一筆,我獨有四面。」清末楊守敬說:「八面出鋒,始謂中鋒」。在這裡,「四面」也好,「八面」也罷,說的都是筆鋒的四周八面。筆鋒能自由靈活地以不同方向鋒面的轉換頂紙而行,便能極大地增強筆鋒的表現力。要做到「八面出鋒」就要注意鋒正,即換鋒前使毛筆中軸(「筆心」)垂直於紙面。毛筆中軸就是筆心,它與筆管中軸筆相連。筆管運動,其實就是筆心運動。
  • 北宋著名的繪畫家米芾、米友仁父子,開創了全新畫派「米點山水」
    大米就是名列「宋四家」的米芾,小米則是他的長子米友仁。米芾出生於官宦世家,他的先人多為武官,他的母親閻氏曾是宋神宗的奶娘。米芾自幼就能在皇宮之中自由出入,他長大以後性格極其狂傲,想來與這段經歷不無關聯。米芾的天分很高,從小就很喜歡讀書,從六歲開始,他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小神童。
  • 宋代麗影|北宋名家米芾的精神故鄉,在這裡
    、黃庭堅、蔡襄合稱為「宋四家」網圖資料:米芾拜石圖比如他喜歡「奇石」,路邊形狀奇醜的巨石都可以讓他興奮得不要不要的。曾經在途中看到一塊巨石,他認真地說:「此石可受我一拜。」於是,米芾在朝野就多了一個雅號:「米顛」。米芾客居鎮江四十載,得助於南山的山水,創立了「米氏雲山」畫卷,傳出煙雲變幻,樹木掩映的鎮江山水之神。鎮江,也因米芾而留下了諸多珍貴的書畫作品。
  • 北宋的蘇軾和米芾,到底誰的書法更牛?終於有人說清了!
    北宋的蘇軾和米芾,同為「北宋四大家」,到底誰的書法更牛?關於這一話題,歷來有所爭議。米芾的書法技巧與成就:直追晉人米芾早年集古字,在這個階段,米芾充分學習、吸收了古人的優秀傳統,博採百家之長。比如,「初學《金剛經》,久之,知其出於歐,乃學歐」。
  • 米芾:行書與草書,如何玩到一起?
    此帖為米芾行書與草書完美結合之作,前兩行墨色濃淡跌宕,字距緊結無所連帶;後兩行雖字字連綿,卻有朗朗之感。 文中行書部分提按明顯,為米芾標誌性縱勢行筆。 第一行引首「芾」獨立一字,起筆飽滿乃文中墨色最濃處;「頓首戎」三字權且為一字組,字形稍大,氣脈一致,「戎」字末尾「戈」畫出鋒凌厲;後兩字及「薛」左半部分提按較輕,右下則行筆加重,如壓紙鎮石,頓挫有力。
  • 米芾姓名出身趣談
    北宋著名書法家、畫家米芾 (fú)祖居太原,生於襄陽,後遷居潤州(今鎮江),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藝術成就很高。米芾像米芾五世祖是宋代開國將軍米信,而且從米芾以上,世代都是武將。米信在宋史中有傳,原名海進,在契丹為將,五代後周時歸順周世宗,任御林軍頭領,並多有戰功,受到後周禁軍總司令趙匡胤的提拔,成為其心腹幹將之一,在陳橋兵變中,應該也出力不少。宋開國之後,米信曾任曹彬副將並在郴州、高州、洮州為官,又先後任保順軍、彰化軍、彰武軍節度使,封右武衛大將軍。
  • 閒談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家山水
    上周我去老師家小坐,我們提到文學與書畫界的父子齊名有李璟與李煜,晏殊與晏幾道,大仲馬與小仲馬,徽欽二帝,王羲之與王獻之,蘇軾蘇轍與蘇洵。老先生笑道說,你天天閱讀美術史,難道連米芾,米友仁父子的米家山水都忘了嗎?
  • 吾閱書一世,老矣,信天下第一帖也——米芾學書之六
    米芾因而將其34歲時從蘇舜欽小兒蘇激處得到的晉人王獻之《十二月帖》、51歲時從蔡京處得到的謝安《八月五日帖》、王羲之的《桓公破羌帖》親手刻石以傳,後人將其收入《寶晉齋帖》中,寶晉齋即米芾的齋號。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米芾如此評價王羲之《王略帖》?王略帖與米芾書有什麼內在聯繫?米芾一生,風格多樣。
  • 《「米家山水」畫派父子——米芾、米友仁》
    在這一講裡,我們講一下們米芾。米家山水畫派父子——米芾、米友仁這個也跟蔡京有很大關係,而且跟宋徽宗也很有很多很大關係。北宋後期山水畫以米氏父子成就是最大。他將書法中的點畫用筆融於繪畫,並以大筆觸的水墨表現出自然山川的煙雨風雨變化,後人稱之為米點山水,米芾的畫作,他自己在所著的《畫史》中有所敘述:「枯木松石,時出新意……又明山水古今相師少出塵格,因信筆為之,多以煙雲掩映。可見他所畫的題材還是十分廣泛的,鄧春也是一畫論作家,他記得他有兩件作品說事,其一,紙上橫松梢,淡墨畫成,針芒十分,攢錯如鐵。古今畫松,未見此制。
  • 宋朝「顛不可及」書法家米芾潔癖,洗手自然晾乾嫁女重視女婿名字
    米芾人稱「米襄陽」,「顛不可及」「妙不得筆」「與孟鹿門號兩襄陽書傳千古,共蘇黃蔡稱四巨子顛壓三人」等題詞,是後人對米芾書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評價。米芾(1051-1107),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嶽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