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四家系列 | 米芾究竟有多顛?

2020-12-17 文史一趣

米芾給自己起了很多名號。41歲之前,他的名字是米黼;41歲,把米黼改成米芾,又字元章;由於米姓來源於羋姓,他又會用羋黼羋芾作籤名。他還自稱鬻熊後人火正後人(鬻熊是商末楚國王裔,火正是火神)。他一生宦途輾轉,每到一處新地方居住,幾乎都要給自己起更新下名號,什麼襄陽漫士鹿門居士海嶽外史淮陽外史中嶽外史淨名庵主溪堂無礙居士等等。

可是這麼多的名號,大家提起他的時候,通通不用——而用別人送他的外號:「米顛」。

米芾 伯充帖

對於這個人家送的外號,米芾還專門問過好朋友蘇軾,說「哎呀,他們都叫我米顛,那請問東坡先生,你覺得情況果真是這樣的嗎?」蘇軾想了想,表示,「我服從大家的意見吧。」可見米顛是真的顛啊!

那麼米芾是怎麼顛的呢?

米芾 知府帖

潔癖

米芾的潔癖,其實從他小時候就有苗頭了。米芾還是兩三歲的時候,他跟隨父母赴宴,不小心把湯汁沾到了衣服上。米芾竟然大哭著要換衣服。賓客們讚嘆不已:小小年紀,就這麼熱愛清潔了!可見會很懂清汙之辨的嘛。估計那時的賓客沒有想到米芾的「愛潔」會發展到成癖的地步。

反正米芾的愛乾淨從此一發不可收。由於宋朝時候還沒有發明消毒的方法,他是不準人隨便亂動自己物品的,當然更不會與別人共用器具。而他自己也是水和巾布不離身,以便隨時擦擦臉、洗洗手什麼的。他還曾在文章中吐槽過,兒時的老師在他寫字的紙上噴到了口水。

雖然似乎確實是有點過了,但仔細想想,講衛生挺好的呀,整潔又健康嘛。

然而事情遠沒這麼簡單。

米芾 紫金研帖

我們知道,米芾身兼書法家和收藏家兩重身份,他是十分珍愛硯臺的。他還著作了一部《硯史》,專門記錄了米氏的論硯之道。他認為硯臺的重要程度,就如同人的頭顱一般。

有一次,朋友來米芾家做客。米芾說自己剛剛得到了一方硯臺,絕美無比,世所罕有,簡直是天地間的珍品!朋友打趣他太愛自誇了,於是米芾走到笥箱旁邊,神秘兮兮地取出了一方硯臺。米芾的朋友自然了解他的潔癖了,於是很自覺地洗了手準備接硯臺。米芾這才滿意地把硯臺拿過來。

朋友看著硯臺,連連稱讚。「不錯不錯!」「就是不知道發墨如何呢?」於是便讓小童去取水來發墨。可是,小童動作有點慢了,等了一會兒還沒送來。朋友就……沾了一點口水,研起磨來。

就在一個剎那,畫風突變,氣氛凝重了起來。原來是米芾瞬間黑臉了。

米芾嚴(幽)肅(怨)地說,「你怎麼就變輕慢了呢,硯臺都給你弄髒了,不能用了,送你吧。」

朋友以為他只是開玩笑,於是把硯臺收走了,打算以後再還他。沒想到米芾真的就再也不要了!

注意,這位朋友叫周仁熟,不是泛泛之交,而是米芾非常要好的朋友。

米芾 李太師帖

好在文人多寬宏能體諒,知道他有這個癖好。所以對於這樣的個性,多抱有尊重和理解的心態,也不會太過計較。不過米芾的潔癖確實給他帶來過實際的困擾——據說米芾由於他的潔癖丟過官:

因為他好洗衣服,把官服上的紋樣給洗沒了!

類似這樣的失誤應該有很多,不過米芾平時還是很重視細節的。他會觀察別人的的動作是不是足夠清潔、足夠注意衛生。並且,米芾還有一「專技」,即擅長由「潔品」中見人品。有一次,看到一個後生在欣賞書法作品的時候,擦去了字面上的塵土。米芾簡直如得寶珠,還把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了他!

筆者認為米芾的潔癖有品、有格,在潔癖界簡直難逢敵手了。

米芾 清和帖

衣品

米芾的「顛」還體現在他的穿衣上。他可是換裝大觸。明明身在宋代,卻喜歡穿唐人的衣服,在當時社會,那也算得上穿奇裝異服了。注意,不是cosplay,不是只穿幾次,而是喜歡穿,經常穿。

因為不喜歡被別人觸碰到,怕弄髒了自己的衣服,為了避開熙攘的人群,米芾只好坐轎子。然而他又要戴高簷帽,但轎子裡空間太小了,層高不夠,簡直戴不開高簷帽。這可怎麼辦呢?

不過這種小事可難不倒他。米芾頭腦裡靈光一閃,想出了一個空前絕後兩全其美的絕妙主意——他把轎頂給拆了。

於是,路人稍一注目,看到的便是半頂帽子在轎子裡搖搖晃晃。

這可是北宋元祐年間,米芾居地又是京師——如果還是想像不到街道的繁華熱鬧場面,可以腦補一下清明上河圖。——總之,米芾是真正的「招搖過市」了。

那麼人們究竟被「閃瞎眼」了沒?原來,早在宋朝時期,我們的老祖宗們就開始奉行「顏值即正義」了。遠遠看是奇裝異服的「怪人」,走近一觀,只見其人器宇軒昂、風流倜儻,再聽聲音,洪亮沉穩,琅然有韻,不小心還被圈粉了。(不過前提是沒接觸過的人。因為米芾的性格,實在太討身邊人嫌了,再帥也沒用。)

在相關文獻中,我們還沒見到是否有人曾問過他為何愛穿唐人衣裝。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位書法理論家是絕無可能流於淺陋而單純獵奇的。

米芾 竹前槐後詩帖

對於別人送他的「顛」名,米芾總是樂於接受。不過在與朋友交往中間,他還是要為自己辯解一番的。被人以「顛」名彈劾時,他也作過一帖《辨顛帖》以自辯非顛。

米芾其實是疏狂傲世而又爛漫任真的文人。和歷史上的大多數文士一樣,只是有人寄情山水,有人寄情田園,而米芾則是懷抱一顆不願拘束於禮法的心,於「顛」中寄情罷了。儘管他任性討人嫌、不會拍馬說漂亮話、好作奇險之語,在世俗生活中屢屢碰壁,在文人群體中也是頗受非辭。但他交往的也不乏一些親近的友朋。其中蘇東坡便是他的至交好友。東坡稱米芾有「邁往凌雲之氣,清雄絕俗之文,超絕入神之字」,可謂是米芾最貼心的知己了。

相關焦點

  • 米芾,一生為何這麼「顛」?
    一〇九二年,蘇軾在揚州招待十多位客人,都是一時名士,米芾也在座,宴會進行到一半,米芾突然站起來問:「世人皆以芾為顛,願質之子瞻。」東坡笑道「吾從眾。」東坡的回答顯然帶有玩笑性質,與米芾的「質問」比看,有唱雙簧的意味。米芾大庭廣眾下的質問,未必是真的要清除這個「綽號」,以東坡的知人之明,更未必真正以米芾為「顛」。
  • 「宋四家」之米芾:你們敢說我有點顛?不怕被我罵麼?
    米芾這個人,素有顛名,時人稱其為「米」好書寫更好罵人,他首創「惡札」一詞,說什麼「一洗二王惡札」、「 柳公權師歐 ( 歐陽詢 ),不及遠甚,而為醜怪惡札之祖。」而他的顛,在於認了石頭做了哥哥,還對石頭極其崇拜。
  • 「宋四家」米芾曾多次寫詩帖盛讚海岱樓景美,春節真想去看看!
    宋代大書法家米芾(1051-1107)米元章書畫自成一家,宋徽宗曾下詔稱他為書畫學博士。他在北宋書壇可謂冠絕當代,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在書法上他造詣非凡,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他的《蜀素帖》和《苕溪詩卷》天下聞名。
  • 大書法家米芾到底多瘋癲?拜石為兄、抱石而眠
    《踏歌行》今天帶出一代書法大家,暨米氏雲山的創始人米芾的詩篇---《望海樓》。 懷古之情,蒼茫之境,讀之,仿佛與千古名流有了心靈的互許與交流。 作者,米芾,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書法地位僅次於蘇軾。
  • 米芾:他人笑我太痴顛,我自逍遙成仙
    雖在歷史上與蘇軾、黃庭堅、蔡京齊名,書法造詣卻在三人之上,後人稱之為「米顛」,卻對其書畫成就只能望其項背。此人,就是宋代書畫名家——米芾。米芾的五世祖米信,是北宋初年的開國元勳。是當時後周禁衛軍頭領趙匡胤的一名下屬,名叫海進,輔助趙匡胤建立北宋王朝之後,因戰功顯赫,忠心耿耿,被皇帝賜予米姓叫米信。米家高祖、曾祖以上,也都是武職官員,雖為官僚世家,卻並不出彩。自父親芾父,字光輔,官左武衛將軍,開始讀書學儒「尊德樂道」。
  • 「宋四家」中誰的書法更好?誰在書法上的成就最高?
    其中尤以蘇軾、黃庭堅、米芾和蔡襄這幾個人在書法上的成就最高,他們也被後人尊稱為「宋四家」。宋代文化發展的特點是多元復古,強調寫意雅韻,講究詩書情趣。而宋代的書法亦受這一風尚所影響,「宋四家」中的蘇軾,黃庭堅和米芾三人的書風皆有率真寫意的風格特點。
  • 宋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分別指誰 「蔡」指蔡襄還是蔡京
    宋四大書法家是指: 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人們稱為「蘇黃米蔡」。蘇軾天然,黃庭堅勁健,米芾縱逸,蔡襄蘊藉,各具儀態,堪稱精品。宋四家廣汲晉唐遺蘊,銳意革新,各具所長。書法史上論及宋代書法,素有「蘇、黃、米、蔡」四大書家的說法。
  • 宋代米芾《望海樓》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米芾一生喜好觀覽山川之勝,晚年過鎮江,因喜愛其江山勝境而定居下來,這首《望海樓》是他定居鎮江後的一首作品 米芾簡介: 米芾(1051-1107),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祖籍太原,遷居襄陽。天資高邁、人物蕭散,好潔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號米顛。書畫自成一家。能畫枯木竹石,時出新意,又能畫山水,創為水墨雲山墨戲,煙雲掩映,平淡天真。善詩,工書法,精鑑別。
  • 《「米家山水」畫派父子——米芾、米友仁》
    在這一講裡,我們講一下們米芾。米家山水畫派父子——米芾、米友仁這個也跟蔡京有很大關係,而且跟宋徽宗也很有很多很大關係。北宋後期山水畫以米氏父子成就是最大。他將書法中的點畫用筆融於繪畫,並以大筆觸的水墨表現出自然山川的煙雨風雨變化,後人稱之為米點山水,米芾的畫作,他自己在所著的《畫史》中有所敘述:「枯木松石,時出新意……又明山水古今相師少出塵格,因信筆為之,多以煙雲掩映。可見他所畫的題材還是十分廣泛的,鄧春也是一畫論作家,他記得他有兩件作品說事,其一,紙上橫松梢,淡墨畫成,針芒十分,攢錯如鐵。古今畫松,未見此制。
  • 與蘇軾,黃庭堅齊名的米芾:下筆放縱恣意,歪歪扭扭,卻奇而不散
    說到米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宋代著名書畫大家,與蘇軾,黃庭堅,蔡襄這些大咖齊名,並稱宋四家。在當代的行書國展入展作品中米芾的風格起碼佔30%,可見他的書法到如今依舊有著非凡的影響力。《致伯修老兄尺牘》米芾的書法在宋四家中,列蘇東坡和黃庭堅之後,蔡襄之前。
  • 宋代麗影|北宋名家米芾的精神故鄉,在這裡
    鎮江,就是米芾的精神故鄉。歷史上的鎮江,北宋時稱潤州,宋徽宗時升為鎮江府。鎮江作為地名與行政名沿用至今千年。宋時鎮江府城有7坊80餘巷。 宋徽宗趙佶,是一位廣為世人所知的書畫家皇帝。早年就受封鎮江。趙佶14歲時,宋哲宗就以平江、鎮江軍節度使封端王。
  • 宋朝「顛不可及」書法家米芾潔癖,洗手自然晾乾嫁女重視女婿名字
    米芾人稱「米襄陽」,「顛不可及」「妙不得筆」「與孟鹿門號兩襄陽書傳千古,共蘇黃蔡稱四巨子顛壓三人」等題詞,是後人對米芾書法及人物性格的高度評價。米芾(1051-1107),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嶽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
  • 米友仁與王升是如何評價米芾書法作品的
    斜努之筆:米友仁的「筆法」接受關於米友仁書法的情況,南宋董史在《皇宋書錄》中引用乾道年間呂企中踐《豫章所刻法帖》中一文,如是說:米氏心畫之妙,得於家傳,父作子述。識者謂:宋之有元章、元陣,猶晉之有羲之、獻之。
  • 怪人米芾:輕濤起,香生玉乳,雪濺紫甌圓
    怪人米芾:輕濤起,香生玉乳,雪濺紫甌圓米芾,生於宋仁宗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嶽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
  • 米芾被稱作米癲,實際上卻是,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
    昨天跟大家介紹了宋四家的其中一位,著名的大文豪——蘇軾,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宋四家的另外一位,被眾人稱作米癲的——米芾。其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今天主要介紹的是米芾的書法,但是在說他的書法之前,先跟大家簡短講一講「米癲」這個稱呼的由來。
  • 單字高清的米芾《焚香帖》 ,字兒都寫活了
    祖籍山西,遷居襄陽, 有「米襄陽」之稱。 史傳說他個性怪異, 喜穿唐服,嗜潔成癖, 遇石稱「兄」,膜拜不已, 因而人稱」米顛」。
  • 書畫怪才米芾和兒子米友仁令「米點山水」甲天下,流芳百世
    多藝堂說藝術,今日一談北宋著名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宋四家」之一的米南官米芾。米芾的書法被後人極致追崇,小編我也很欣賞他的書法藝術,特別是著名的《苕溪帖》、《蜀素帖》,聞名天下。他六歲熟讀詩百首,七歲學書,十歲寫碑,二十一歲步入官場,是一個早熟的怪才,人稱「米顛」。
  • 米芾為何口出狂言
    我國古代著名書法家米芾,作為「宋四家」之一,除了高超的書法造詣之外,其亦識文,擅書,精鑑別,特別是他狂傲不羈的性格也人盡皆知,當時人稱之為「米癲」。除此此外,米芾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顏真卿頭號黑粉。米芾自幼學習書法,和當時宋人習書模式相同,是從顏真卿的楷書入手。【餘初學顏,七八歲也,字至大一幅,寫簡不成。見柳而慕緊結,乃學柳《金剛經》。久之,知出於歐,乃學歐。——米芾《自敘帖》】
  • 元大都遺址出土一方石硯,竟是米芾的遺物,還揭露了千年前的死謎
    上世紀70年代,考古專家們在此出土了一方絕世名硯,不僅和三位古代名人有關係,而且還破解了一個千年死謎,讓專家們都感到欣喜不已,究竟是什麼樣的硯臺呢?又破解了什麼謎團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一一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