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中國行書字體,王羲之,是一個不能繞過的人物。他的生平我就不多做介紹了,相信稍微有點書法常識的人都知道他。他的行書大作《蘭亭序》,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歐陽詢在《用筆論》中談到他的書體時說:「盡妙窮神,作範垂代,騰芳飛譽,冠絕古今,唯右軍王逸少一人而已。」可見,歐陽詢對他的推崇。在書法界,王羲之的行書,有著崇高的地位。所以,我們要學他的行書,這些技法不能不懂!


第一、筆畫之間的牽絲相連
筆畫與筆畫之間的連接,王羲之的行書表現出的「牽絲相連」技法,無人能出其右!見下圖碑帖及集字。他的筆畫連接法,使點畫之間氣脈相連,筋骨纏綿;筆畫之間有一種跌宕起伏、峰迴路轉的感覺。這種牽絲雖輕,卻如鐵線勁韌。





第二、筆法變化豐富而靈動
這一技法,是王羲之書法功底深厚的表現。筆畫雖如蛟龍騰躍,卻不離其淵!撇畫舒展,捺畫收放自如,絞轉有力,不拘泥於刻板。把筆畫的變化舒展發揮得淋漓盡致!如下圖。這是歷史上很多書法家終其一生無法達到的藝術高度。所以,筆法變化靈動,是他行書藝術的一大特點。


第三、筆畫轉折以絞轉筆法為主
王羲之的行書字體,最明顯的一個特點是在橫折的處理上,用絞轉筆法寫出剛柔並濟的筆鋒,後世的眾多書法家在這一方面,很難超越他,其他書家在橫折的處理上,除了顏真卿以外,大多數是採取轉折的筆法,使轉筆法很少用到。在行書書寫這方面,能做到這種書寫效果,很大程度上,與王羲之深厚的篆、隸功底有關。所以,要想寫出他那樣的書法,篆、隸、楷都有精通。


第四、點畫平衡 結體精美
綜觀《蘭亭序》全篇,每一個字體的書寫,點畫的處理非常講究平衡欹正關係。無論是長橫還是豎畫作為主筆,其他筆畫的牽絲相連,都能順勢而為,既不誇張,也不媚俗。所以,字體顯得秀麗俊逸,不像米芾字體那樣險峻,也不像黃庭堅字體那樣放縱。王羲之行書字體的間架結構精美灑脫,尤其是牽絲相連的筆畫連接處,如玉帶飄灑,似蛟龍騰躍。上下、左右各得其所,互為支撐。如下圖。



第五、章法上首尾呼應氣勢連貫
不論是《蘭亭序》還是《姨母帖》或《平安貼》,拿其章法認真比對後會發現,全篇幅首尾呼應,氣勢連貫,布白講究。行與行,字與字的編排處理,大小,粗細,高瘦,姿態萬儀!既不死板呆滯,也不誇張漂浮。還有一點,就是在同一篇幅中,同一個字,儘量寫得略有差別,但又不偏離宗法。
當然,還有很多筆法,使轉,結體方面的其他特點。

所以,要想學好王羲之的行書,起碼要能把握以上五種技法。先從筆畫開始,再把筆法融入其中,然後練習間架結構的合理搭建,最後練習章法。從章法的練習中悟出王羲之行書藝術的秀美俊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