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寵小楷《樂毅論》:此作空靈舒朗,得鍾繇、王羲之精髓,字真美

2020-12-16 書法網

《老子·道德經》有言: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羲之臨池習字洗墨,幾十年下來池水被墨色染黑;

智永將自己困在一間屋裡練書法,把用壞的毛筆扔進大甕,十幾年下來竟然攢了好幾大甕,智永將這些用壞的毛筆埋起來,稱為「退筆冢」;

趙孟日書萬字,終成一代宗師。

王寵小楷《樂毅論》

練習書法,除了本身具備一些天賦之外,更是要能夠下功夫。書法史上,能夠成一代名家者,皆是少不了背後的付出。而提到明朝,最為勤奮的書法家,自然會想到文徵明。

文徵明天資愚鈍,考秀才9次未中,有一次還因字跡太差,被監考老師當場撕毀考卷。之後的文徵明開始靜心練習書法,勤耕不輟,堪稱是「拼命三郎」,慢慢苦熬出了頭。

其實,明朝書法上的「拼命三郎」並不僅僅文徵明一人,中期的書法家王寵就是文徵明的接班人,但是王寵比文徵明要聰慧一些,本身天資優渥,又是刻苦玩命練書法,使得他18歲便以書法而聞名了,堪稱明朝「書法奇才」。

王寵小楷《樂毅論》

而明朝其他書法家,比如說文徵明、祝允明、董其昌等人,在18歲的時候,還是寫不好字的。

王寵書法初學蔡羽,後學晉唐書法,使得其書法嚴謹、規範,後楷書精學虞世南與智永和尚;行書精學王獻之,將其飄逸、平和的特點融為一體;王寵最為精湛的書法莫過於小楷,其小楷打破臺閣體束縛,蘊含鍾繇、王羲之精髓,簡遠空靈,清遠悠揚。

王寵小楷《樂毅論》

《三吳楷法跋》稱其正書:「始學虞世南、智永,行書法大令王獻之,晚節稍出已意,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麗遒遠, 奕奕動人,為時所趣,幾奪京兆(祝允明)價。」

何良俊《四友齋書論》評其書:「衡山之後,書法當以王雅宜為第一。蓋其書本於大令,兼人品高曠,改神韻超逸,迥出諸人上。」

王寵小楷《樂毅論》

王寵所遺留下來的傳世墨跡並不多,代表作有:《遊包山集》、《草書冊頁》、《白雀寺詩》、《樂毅論》等等。

前文提到王寵最擅長的書法莫過於小楷,王寵的小楷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其風韻,字裡行間總能透漏出一股空靈、舒朗之感,讓人覺得恬淡、自然,這種美能夠讓人倍感舒心,與王寵高尚的品性和恬淡、與世無爭的性格有牽連,而非書法技巧和才能。

王寵小楷《樂毅論》

而在王寵所有的小楷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莫過於《臨樂毅論》,其筆下的《臨樂毅論》流麗秀美、用筆嫻熟凝練,一筆一畫無不透漏出用心。

觀之,給人一種清遠悠揚之感,令人心神俱靜,故其小楷被譽為「明朝第一」。

王寵筆下的小楷《臨樂毅論》縱27.5釐米,橫90釐米,今天,我們將此進行1:1高清複製,還原出其原本的墨彩風姿,送給各位書法愛好者。

王寵小楷《臨樂毅論》

——編輯 芊苑

相關焦點

  • 王羲之寫給王獻之的一幅字,被列為「楷書第一」,可惜已經失傳了
    小楷乃是一個書法家的必備功夫,作為一個書法家,你的草書境界不一定會很高,這是天分所限,但你的小楷若是寫得不好,那一定是功夫不夠了。在王羲之所流傳下來的楷書作品當中,小楷數量並不算少,有著名的《黃庭經》、《孝女曹娥碑》等等作品,只可惜這些作品傳至今天已無墨跡可循。據傳說,此作已經隨葬於唐太宗,如今只存在關於這本帖的神話傳說!
  • 從漢晉到明清,小楷的驚世名帖
    王羲之《樂毅論》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東晉大書法家,官至右軍將軍,世稱王右軍。其小楷主要取法鍾繇,而在完善楷書、豐富筆法、美化字形等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代表作有《樂毅論》《黃庭經》《東方朔畫像讚》《孝女曹娥碑》等。 《樂毅論》基本擺脫了隸書的痕跡,具備了完備的楷書法則。用筆沉著內斂,紮實勁健;點的姿態生動,細膩圓潤。在整體風格上呈現出端莊沉著、圓潤峻拔、動靜有致的中和之美、雍容之美。
  • 那些精美絕倫的小楷 驚豔了歲月——小楷的發展史與怎麼寫好小楷
    後世根據魏晉時期小楷發展所表現出的特點,將其分成以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等為代表的文人小楷和以當時書藝精湛但出於民間的無名之士之手的民間小楷這兩大體系。鍾繇、二王等人在小楷的發展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他們對小楷藝術進行了創造革新,極大地促進了小楷藝術的發展。
  • 魏晉五大小楷,學書法必知!
    《宣示表》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連王羲之這樣的書法大家都曾經潛心鑽研學習,愛不釋手,真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只鍾繇一人而已。推薦理由:如果說三國時期鍾繇的小楷是楷書的萌芽期,那麼到晉代王羲之的《樂毅論》,楷書就已經到了成熟期,《樂毅論》筆筆精到,無一筆含糊,楷法成熟,釋智永認為《樂毅論》為王羲之正書第一。
  • 古代最美的小楷,僅存700餘字,如今藏於美國,普通人很難見到!
    《靈飛經43行墨跡本》小楷起源於隸書,目前的書法史認為是鍾繇進行了「變隸為楷」的變革,小楷才出具面目,如今我們看鐘繇最具面目的個人小楷《薦季直表》就不難發現,在行筆的轉折與鉤捺之處,尚保留隸書筆意,知道王羲之、王獻之對此進行了變革,發展到了唐代,才逐漸演變成了以轉折和提按為主的用筆方法。
  • 鍾繇的小楷,來歷竟如此神秘
    話說在宋末元初,幾件傳說是曹魏鍾繇的法書墨跡相繼出現,在當時文人中間掀起不小的波瀾。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薦季直表》。        這件事來得很蹊蹺。因為這件作品以前沒人見過,也沒人聽說過,它就那麼突然出現了。而且那內容,寫得有鼻子有眼;那字跡,寫得很鍾繇。
  • 吳玉如《小楷千字文》:此作空靈飄逸、端莊秀麗,啟功都給他點讚
    小有成就的吳玉如並未沾沾自喜於現狀,之後更是艱苦用功,經過幾十年的練習,他臨遍天下名帖,融匯百家之長,將唐、宋、元、明、清諸家的精髓融匯到一起,再以王羲之、王獻之書法風格為依託,從而形成了自己端莊遒勁、豪放飄逸、空靈清秀的獨家書法。
  • 鍾繇這篇小楷,竟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話說在宋末元初,幾件傳說是曹魏鍾繇的法書墨跡相繼出現,在當時文人中間掀起不小的波瀾。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薦季直表》。        這件事來得很蹊蹺。因為這件作品以前沒人見過,也沒人聽說過,它就那麼突然出現了。而且那內容,寫得有鼻子有眼;那字跡,寫得很鍾繇。
  • 古代小楷的最高水平,這字禪意十足,翻遍書法史找不出第二個人!
    楷書是整個書法史上最後形成的一種書體,乃是漢魏時期的鐘繇「變隸為楷」演變而來,小楷書法在後來的演變當中,經歷了幾個時期!王寵《遊包山集卷》小楷長卷在明代書壇,有這樣一個人,他的小楷不入流俗,代表作古人對於小楷的最高追求,他的字代表了古代小楷的最高水平,這字禪意十足,超越晉唐,翻遍書法史找不出第二個人
  • 500年前的一幅極品小楷,將佛法與書法融在一起,讓後人望塵莫及
    王寵仕途是不順的,他學問極好,自己教出的學生每每高中,而自己卻始終不曾得重,於是心灰意冷,將全副身心寄情於書畫當中,並在當時有著極高的影響力!一個人書法境界的高低,並不是在於技法多麼的圓熟,而是其精神氣格的高度,王寵的書法在氣格上,整個明代都少有人能與之比肩。
  • 書法字海:王羲之等小楷五種解析字帖,筆法精講,書法藝術之美
    書法字海:王羲之等小楷五種解析字帖,專業的書法解析字帖,這種字帖高清版不多,今天我就來分享給大家,全面了解書聖的筆法精髓,對學習書法奠定基礎。 本書全面講解王羲之的5種小楷書法作品,包括《樂毅論》《黃庭經》等。關於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和相關的教材我還有很多,日後在慢慢和書友見面。
  • 學習硬筆,請用這些小楷字帖替代田英章字帖!
    作為王羲之小楷經典。讓孩子們心摹手追,感受魏晉小楷的風度,何樂而不為呢? 二、《樂毅論》 《樂毅論》也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寫的文雅大方,筆勢精緻美妙,具備了楷書的規則,書寫流暢自然,用筆超脫而無拘束,也是孩子們學習的最佳範本。
  • 妍美平和、醇厚渾深——鍾繇小楷風格舉隅
    例如「王履吉之《曹娥誄》,近又得之百雀寺僧者」,張醜在《清河書畫舫》中有言:錫山華氏室藏希哲(祝允明)小楷《草堂詩餘》全部,師鍾元常。履吉正書《尚書》、《毛詩》全本,師王逸少,足稱雙璧。從這些古文獻中可以看出王寵曾臨過王羲之的《曹娥碑》,《曹娥碑》又得法鍾繇遺意,可見他小楷師法魏晉。
  • 從鍾繇、二王的楷書作品中看楷書的成熟
    鍾繇的書法,據說在曹魏之後非常流行,在東晉時期,一些書法家已經把鍾繇的墨跡當作稀世之寶了。現在流傳下來的鐘繇書跡,都是刻本,墨跡到現在為止沒有發現,傳世著名的作品有《宣示表》、《賀捷表》、《薦季直表》、《力命表》,都是小楷。
  • 王羲之最好的小楷作品,王羲之小楷字帖高清圖
    王羲之小楷流傳下來的有《黃庭經》《樂毅論》《孝女曹娥》、《佛遺教經》等,都是傳為王羲之所書,很難考證確定為真跡。其中最經典流傳最廣者《黃庭經》與《樂毅論》。此本字帖《王羲之小楷字帖》選字本 ,就是採用了滋蕙堂刻本的最初拓本,用方格編排,選字精印而成。刻本精良,字口清晰,實乃學習之尚好字帖。
  • 明代書壇雖以草書為盛,但仍出現了「小楷名海內」的書法家文徵明
    在中國書法發展史上,魏晉是楷書的初創期,代表人物有鍾繇、王羲之;唐代是楷書發展的成熟、鼎盛期,代表人物有褚遂良、歐陽詢元代是楷書的復興期,代表人物是趙子昂,他們以各自不同或嚴謹或灑脫,或圓活或險峻,或雄健或秀媚的書法風格,代表了各個時代小楷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
  • 王寵小楷,字內筆畫與筆畫的交錯
    見山:臨王寵小楷遊包山集。對鐘王小楷的理解、整體的感覺是對的,筆畫上的豐厚醇美,結構上的疏朗淡雅,都抓住了鐘王這一路審美尤其是王寵小楷的核心特徵。目前需要改進的地方在於,字內筆畫的分布安排上還欠佳。王寵小楷,字內筆畫與筆畫的交錯、連結處有如古人建房用的榫卯結構,只不過這種結構的連結點處是鬆散的,如果線條的阡陌交錯構成的是一組巷子,那麼,這條巷子的大多處是通暢的,沒有被圍牆阻隔,每一處都有微風縈繞,涼意拂面,給人很舒服的心理感受。在藝術表現上,這樣字內的氣息是通暢的、流動的,整體作品的氣息更加醇厚、古樸。
  • 【書法學習】小楷的知識全在這裡,看完還會說不會寫小楷嗎?
    體勢  書寫小楷,結字最忌平直相似,大小一等。勢在結體中的變化有向勢,背勢,開勢,合勢,平勢,斜勢,奇勢等,王羲之的小楷「狀若斷而還連,勢如斜而反正」,故體勢洞達,字姿生動,極無板滯之狀。  以欹側取勢,是研究楷書行氣的重要方法。
  • 書法史罕見的「曠世奇才」,他精通「五體」,造詣比王羲之還高!
    趙子昂《吳興賦》行書長卷趙子昂的書法初學高宗趙構,形成了一種嫵媚儒雅的「貴族氣息」,後來聽從了鮮于樞的建議,開始上追晉唐,他從鍾繇到王羲之、王獻之,在從虞世南、到褚遂良到智永,歷代名家他都學了個遍趙子昂平生的傳世作品很多,而其中尤其以小楷與行書最為出色。對於書法學習者而言,趙子昂的行書是打開晉唐之門的一個敲門磚,趙子昂的行書上追古法用筆,在結字上完全承襲晉人之風,這一點從他每一件作品當中都能找到依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