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小楷字帖甚多,初學小楷者,當取法其上,避免誤入歧途,學就學小楷書之正源?那麼何為小楷的正源與高標,自然是魏晉風韻。推薦魏晉前五小楷:
1、鍾繇《宣示表》
推薦理由:
鍾繇的《宣示表》始見於宋《淳化閣帖》,所以又被稱為淳化閣帖宣示表小楷,無論在筆法或結體上,都更顯出一種較為成熟的楷書體態和氣息,點畫遒勁而顯樸茂,字體寬博而多扁方,充分體現了魏晉風骨。
《宣示表》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連王羲之這樣的書法大家都曾經潛心鑽研學習,愛不釋手,真可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秦漢以來,只鍾繇一人而已。
推薦理由:如果說三國時期鍾繇的小楷是楷書的萌芽期,那麼到晉代王羲之的《樂毅論》,楷書就已經到了成熟期,《樂毅論》筆筆精到,無一筆含糊,楷法成熟,釋智永認為《樂毅論》為王羲之正書第一。
推薦理由:《曹娥碑》結體取扁勢,與傳為王羲之的其他小楷書法作品相比,這塊碑的筆畫更為舒展,表現在作為主筆的橫畫和捺畫上更為明顯,隸書筆意暗存於筆畫與結體之間。
《孝女曹娥碑》據傳是王羲之最後的小楷作品,東晉平二年(公元358年),王羲之到曹娥廟書《孝女曹娥碑》文,新安吳茂先刻碑立於廟。《曹娥碑》結字扁平,用筆多不藏鋒,有隸書筆意。其章法自然,筆力勁健,結字跌宕有致,無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樸天真之趣。
推薦理由:王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體勢秀逸,筆致灑脫,清楊賓《鐵函齋書號》認為「字之秀勁園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從《洛神賦》(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法不再帶有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為縱勢,已是完全成熟的楷書之作。
推薦理由:《賀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輅表》,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鍾繇六十八歲時寫。內容為得知蜀將關羽被殺的喜訊時寫的賀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鍾書面貌的一帖。《宣和書譜》說:「楷法今之正書也,鍾繇《賀克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最後再給各位看客一些忠告,如果您要學小楷,千萬不要隨波逐流,一定要沿著魏晉之源徐徐而上,方能得小楷之江河神韻。那麼這些碑帖,將是您的不二之選,千萬不要錯過!
不光有好的字帖,還要有配套的毛筆才行,雷潔制筆出品的小楷筆——驚鴻,為魏晉小楷量身定製而成,經過多位書法家試驗,筆頭飽滿,是寫魏晉小楷的不二選擇。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魏晉小楷近距離字卡套裝、方便臨習攜帶、背後帶免費教學視頻。套裝內含:《宣示表》《樂毅論》《孝女曹娥碑》《洛神賦十三行》《賀捷表》
(字卡背後視頻)翕之文化籤約書法家李瑤書寫▲
字卡+驚鴻毛筆+專用紙(200張)
原價 : 328元/套
粉絲限時回饋價:168元/套
點擊下方小程序立即下單搶購
☟☟☟
前200名下單即送價值300元草書小品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