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艦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最複雜的武器之一,素有海上霸主的美譽。自從航空母艦出現之後,很多國家都把自主研發航空母艦作為一個目標。航空母艦是海上的霸主,而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在海上的戰鬥力都會大大的提升。但是研製航空母艦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要有研製航空母艦的技術。
一般來說,每一個國家能研製航空母艦的科學家都是最寶貴的財富,是不為人知的英雄。這些科學家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就致力於研究事業,直到晚年的時候才有可能被世人所知。比如這位被「曝光」的國寶級科學家,他已經是90歲高齡,身家千億,他的存在讓國產航母提前30年出現。
這位科學家就是潘際鑾,1927年出生於江西瑞昌,中國科學院院士,焊接工程專家。很小的時候,潘際鑾就表現出了極高的學習天賦,1944年的時候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機械性進行學習,後來轉入了清華大學機械性繼續學習。50年的時候,在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系攻讀研究生,並且在蘇聯的焊接專家普羅霍洛夫門下學習。
因為潘際鑾是經歷過抗日戰爭的,他從小也見過戰爭的殘酷。因為戰爭的原因,潘際鑾暗下決心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為為祖國做貢獻。用潘際鑾的話來說,抗日、救國、回家。
新中國成立之後,潘際鑾就致力於祖國的建設中。雖然表面上看潘際鑾所學的焊接技術沒有什麼重要的,但是其實很多大型武器的研製都離不開焊接技術。像航空母艦的研製,潘際鑾就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作用。
要知道,像航空母艦這樣的大型艦艇都是用一塊一塊鋼板焊接起來的,沒有焊接技術誰都沒有辦法研製出航空母艦。而潘際鑾就是那個焊接航空母艦的帶頭人,因為他的存在,我國的航空母艦出現提前了足足三十年。
現在的潘際鑾院士已經是90歲的高齡了,在這些年中已經為中國創造了超過千億的價值,是我國不可多得的寶貴科學家。雖然現在年齡已經那麼大了,但是潘際鑾依然在為祖國做貢獻,沒有服老。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潘際鑾院士向我們表現了一個科學家們最崇高的品質。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們,他們不求任何的回報,只是為了能讓祖國有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中國就是因為有像潘際鑾院士這樣的科學家們的存在,中國才能那麼快的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才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走到今天,他們是中國最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