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四中到哈佛大學:3年高中生活是如何改變我的人生的?

2021-02-20 北美學霸君

因為疫情的原因,高考被推遲到7月進行,包括申請黨在內的小夥伴們也因此多了一個月的高中生活,本文作者康妮,從北京四中考入北京大學,後又去美國哈佛大學深造,但她一直念念不忘高中三年帶給她的教益與啟迪,以及人生之初的友誼與快樂。在她心目中,高中時代是她一生幸福的基礎,真心希望大家可以珍惜在高中度過的每一天,好好學習、努力充實自己。

接下來學霸君還會更加努力給大家帶來考試乾貨、學霸技能、和備考經驗的!快來點擊標題下方的北美學霸君關注我,麼麼噠!

From  康妮美國頻道

微信號:ConnieUSAChanel

北京四中三年的高中生活,是我人生中最初體驗到快樂幸福的一段時光。在那裡,我第一次離開家庭,開始寄宿生活,因而學會了獨立。

自我提升,切莫攀比

在接到北京四中的錄取通知書後,爸爸對我說:「你在初中時學習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在上了這個學校後一定要有當不了第一的思想準備。就好比全運會你是冠軍,未必有參加奧運會的資格,更不要說取得名次。四中就是中學的奧林匹克,你要調整好心態。」

 

當年的四中,是名副其實的北京第一,學霸如雲,各種奧林匹克競賽的獎牌獲得者眾多,學霸們不僅學習好,體育也好,我們年級第一名的女神也是校運動會上短跑接力的健將。在這樣的環境中,我只能說是泯然眾人矣。

 

還好,爸爸的一席話讓我及時調整心態,在強手如林的四中,學會了不和別人比,只要比自己的昨天有進步,就可以了。

 

第一次期末考試,我考了班上的正中間第25名,失望嗎?有一點。但是自我安慰:從郊區來的我還能在中遊,也算不錯了。第二個學期期末,考了21名,我看到的是進步。而且期中的一次地理測驗,根本沒有複習的我居然蒙了一個全班第一名,看來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到了高三我分去文科班,第一次期中考試,考了第8名,自己已經覺得很不錯了,可是老師在家長會上點名說我沒有考好。看來老師對我期望還挺高。這之後,我一次比一次考得好,最後居然考了全北京的前五名。

 

我的進步不是為了和別人比較,而是「自己每天有進步」這一目標指導下的結果。這樣心裡也就不會因為自己的名次高低和考試成績的好壞受到巨大影響。

比如說歷史不是我的強項,我不擅長背書,所以對我來說,在高考前能把所有的歷史書溫習一遍,我自己心裡有底,考好考壞什麼名次都不是我決定得了的,我盡了全力,就可以了。因為沒有壓力,沒有焦慮,反而越學越好。

 

人如果總是和別人比較,很難獲得幸福,因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總有人在某些方面會比你強,更好的成績,更高的薪水,更快的提升。如果你總是和別人比較,當別人比你強,你可能會產生失落、嫉妒、怨恨、缺乏自信等等心理問題。

而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如何提高自己,是否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有進步這個點上,那麼不管我們自己的起點如何,所有的進步,成長都是自己能夠看得到,體會得到的。

有了這種成長的觀點,我們就不容易被失敗所困擾,不會隨意打擊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氣 。也不會對他人取得的成就產生嫉妒的心理,更容易真心祝福他人,更容易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發現優勢,揚長避短

從小爸爸就告訴我要「見賢思齊」,就是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努力學習別人的長處。

 

我在日記裡常常會記下身邊同學的長處,比如「XX很可愛,非常容易結交朋友」,「XX非常願意幫助同學,她特意到西四幫我買新概念的英語書」。對一個高中生來說,這種記錄雖然顯得幼稚,卻鍛鍊了我的觀察能力,訓練出善於發現別人優點的眼睛。

如今當我在別人的朋友圈下面點讚評論時,就有朋友指出:「你很善於發現別人的閃光點。」我想這個習慣也是高中的時候養成的。

 

除了發現別人的優勢,我自身的內在優勢也是我在高中的時候開始有意識地發掘出來的。

由於學校不提倡題海戰術,除了老師上課和課後作業,並沒有其他的補習課。即使是高三的時候,下午放學也有足夠的時間到操場上踢足球、打籃球、跑步,晚上自習的時間我還能寫寫文章,看看小說。高中三年對文學的學習和寫作的自覺練習,給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四中上學期間,我開始採用「揚長避短」的方法代替「取長補短」。雖然我是文科生,語文、歷史、政治應該是我的強項,但我在高一的時候就發現記憶力不是我的強項 。

對我來說,只有把數學和英語的優勢加大,才能和其他考生拉開差距。所以我選擇了主動放棄耗時的大段的背誦,而是保證每天花半個小時做數學題,每天堅持聽、讀半個小時英文。

這些都是慢功,不是一天或者一周能見效果的,但是我長期堅持一年兩年,就看出了明顯的差別。高考時我的數學和英語都是高分,雖然歷史、政治這種需要背誦的東西成績一般,但是仍使我高考成績名列前茅 。

 

發現、了解自己的優勢, 不斷學習、鞏固自己的優勢,是自我認知的重要一步。對自我的充分了解,有利於我們增加自信心,增強自尊和自愛。當我們真正愛自己,接納自己的優勢和特點,才能開始學會放鬆地與他人相處。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學會與他人和諧相處,是減少焦慮,增強幸福感的基礎。

人脈初建,友誼長存

高中時友情大過天,我意識到親密的朋友關係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源泉

 

當時我住校,住校生都是來自郊區的學生,走讀生都是來自市區的孩子,在我們長大的年代,郊區和市區的孩子感覺不太一樣。市區的孩子接觸的信息和事物要遠遠早於和多於郊區的學生。

走讀生對住校生的印象是普遍學習刻苦,不大管其他事情,很自然地住宿生和走讀生感覺上有一些隔膜,一般很少玩到一起。但我卻和別人不大一樣,我發現自己很喜歡交朋友,同宿舍的同學自然是好姐妹,在班裡,甚至年級裡,我也可以和走讀同學找到共同興趣點,交到朋友。

 

當時我有三個引為知己的好朋友,我們之間的友誼卻各不相同。

 

我們班的D女神對我的學習和體育提供了巨大的幫助。我只要有想不明白的物理題,她就會掰開揉碎給我講明白。當我八百米測驗或者跳遠考試不能達標的時候,她就會站在跑道邊給我帶跑,或者在沙坑前一次一次地演示給我如何起跳。

 

同班的A女神是我們年級的超級學霸加顏值擔當,但我和她的交往卻跟學習沒有任何關係,完全都是風花雪月,兒女情長。分享小心情、小確幸、小心傷,有她足矣。

 

鄰班的L女神也是才貌雙全,我們的緣分來自一起去王府井買衣服,自此成了時尚購物和分享八卦的密友。

 

從小對人脈關係的經營不知是父母影響還是無師自通,反正在不知道「人脈」這個詞的高中時代,我已經很重視和其他同學之間的關係。除了以上的強連結人脈,我還和一幹弱連結人脈保持著很好的友誼。

比如我會因為寫作結識幾個愛好寫作的男生一起記一本日記;會因為喜歡羅大佑的歌曲而和朋友們串燒音樂磁帶;會給自己喜歡的男女同學寫信;當同學們因少男少女情懷而產生情緒波動的時候我會陪TA們站在走廊裡吹風。

現在想想這種與別人找到共同連結點和真誠地幫助他人的觀念已經在高中的時候形成了。當時是無意識不自覺地運用了人脈搭建技巧。

 

友誼和人脈在我的一生中都佔有重要地位,中學時的好友直到今天,仍然保持著親密的關係,即使大家天南地北,甚至遠隔重洋,時不時還是要聚一聚,聊一聊,和TA們分享著人到中年的成長和喜悅。

注重過程,莫失勇氣

從小我就是一個目標性極強的人,小學時我想考到本區最好的中學,高中要上北京四中,大學要去北大,完全是圍繞著這些小目標而生活的。高中時的我,依然給自己制定階段性的小目標,但是我已經明白了過程比結果更加重要 。

 

比如我們在高二的時候有個會考, 把所有學過的科目統一考過。我心裡的目標就是拿到全優。文化課還好說,但體育上也拿到優秀對我是有非常大的難度的。

 

我跟好友D女神說出了自己的心思,請求她幫忙,她一口答應,天天帶著我到操場上練習,給我講解,演示,加油,助威。經過幾個月的持之以恆的訓練,我真的得到了體育的「優秀」成績,實現了會考全優的心願。

 

其實相對這個結果,我更享受為了實現目標而努力奮鬥的過程,每天看到淌下的汗水和自己的點滴進步,以及好朋友的支持,這些都比「優秀」兩個字給我更大的滿足感和快樂。

 

注重過程而非結果的心態也在我準備高考的過程中得以完美體現。我申報了志願書上從一類到六類的所有志願,因為相信「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排除考場上各種不可控的因素,只要自己在準備複習過程中付出了全力,就沒有遺憾了, 因此不會造成過度緊張。

我當時就想,反正我努力了,所有時間允許、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做的準備都完成了,能做到的就是當時的最好狀態,即使結果不好,我也認了,甘心情願地去第六志願的走讀大學即可。

 

因為注重過程而非結果,就沒有了對結果和失敗的莫名恐懼。放下了恐懼,就只有勇氣和無畏。當人是無畏的狀態,才能真正享受過程,享受三年的學習的機會和成長的機會,注意力集中在做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完成一個別人給的目標,幸福感就會非常強。

心懷感恩,享受生活

雖然說高中生活以學習為主,但我在高中的生活其實是非常豐富的。每天為你歡喜為你憂的神經兮兮,轉瞬就精神崩潰的少年輕狂,青春期的荷爾蒙和我撞了個正著。在高三畢業的時候,我就在想,經歷過當時認為驚天動地刻骨銘心的懵懂的情愛之痛和友誼之殤,我這三年的高中時光是沒有半分虛度的。

 

因為住宿的緣故,平時有很多獨立自由的時間可以支配。和室友們一起去中山公園賞菊,一起坐在長椅上談天說地,沒想到回到學校上晚自習遲到,差點兒得了個處分。周末不回家的時候就集體到護國寺街頭的小餐館吃蘭州拉麵,眼饞地看著土豪室友買麥麗素。

即使在校園裡四角的天空下,還有曲折的連廊,驚起的飛鳥和淙淙流淌的融化的雪水可以讓我來抒情,懷想。記得去西四買了塊花布,剪了幾個口子,縫了幾下,就化身為時裝設計師和模特,在校園裡招搖。記得我和TA們互相寫的信和傳過的紙條,傳閱各種類型的書和創作的小說。

 

高中的時候,我學會了享受當下,珍惜從指尖滑過的每一刻。生活不僅有學習和高考,更有風花雪月,詩文和遠方。我的快樂和幸福不寄託於明日,或者更遠的目標,而是在分分秒秒的歲月中,一幅美麗的景致,一縷清麗的歌聲,一個淺淺的笑容,還有那從背後傳來的敲打玻璃窗的聲音。幸福其實真的很簡單。細細體會,慢慢咀嚼,深深思量。

 

北京四中三年的高中生活,是我人生中最初體驗到快樂幸福的一段時光。在那裡,我第一次離開家庭,開始寄宿生活,因而學會了獨立。體驗到多樣化的成長經歷,學習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和迎接各式的挑戰,學會了一些為人處事的原則和方法。

 

因遇到多方面比我強的同學而讓「謙卑」深深地印在我的骨子裡, 發現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又使「自信」注入到我的DNA。我很幸運能夠在高中的時候就看到「謙卑」和「自信」是幸福硬幣的正反兩面。這就是北京四中給我上的幸福啟蒙課。

本文系授權發布,By 康妮,From 康妮美國頻道,微信號:ConnieUSAChanel,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北美學霸君誠意推薦。

推薦閱讀

回復[太拼]查看:美帝的熊孩子你們這麼拼,中國的出國黨還能混嗎 ?

回復[110]查看: 託福上110 分的英語水平是怎樣的?在國外能正常生活嗎?

回復[書庫]查看:適合出國黨的19個在線英文書庫, 從此閱讀就是分分鐘的事

還沒有關注北美學霸君?搜索微信號gpamaster或長按並識別下方圖片中的二維碼即可1秒變身學霸!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 / Read More]也可以關注北美學霸君,領取各種考試福利哦!

相關焦點

  • 「從北京到哈佛」變成「在北京上哈佛」|最特別的一屆留學生活
    起初只是為了給在國內的爸爸媽媽和家人們看讓他們放心,反倒是完整記錄下了我的中美高中一學年的交換生學習生活,還意外積累了許多讀者粉絲和同齡人成為朋友,回國後有幸出版了《空降美國中學》。2012年,我抱著要好好記錄劍橋三年本科的生活的願望,但是卻因種種原因沒能堅持下來每日的記錄。幸好當時一直沒間斷的每日照片與每月隨筆,現在偶爾翻翻看,依舊給我滿滿的回憶與內心的力量。
  • 從順天中學堂到北京四中 曾經的四中有多牛?
    &34; 北京四中歷史教師、出國留學指導辦公室主任石國鵬如是說。雖然高考不是四中最值得驕傲的成績,但四中依然有著令人咋舌的升學率。作為全國重點學校之一,每年有95%左右的畢業生考入國家重點大學,其中40%左右進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兩所著名高等學府。 &34;今年3月1日,學者於丹在四中大講堂高聲讚美母校。
  • ViaX高中學員在哈佛演講:你們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的生活
    、政策制定者及各界人士受邀出席了日前在哈佛大學校園內舉辦的哈佛中國教育論壇(China Education Symposium)。我是在去年暑假的時候參加了ViaX的DS80項目, 關於我在項目中的所學所得,以及我和ViaX的故事,我其實在哈佛中國教育論壇上已經講的蠻清楚了,簡單總結一下就是,ViaX在我都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的生活。
  • 北京四中的學生,為什麼如此優秀?
    北京四中創建於1907年,是當之無愧的西城四金剛之首。皇城根兒下的百年名校,無論是歷史底蘊,還是人才培養,放眼整個北京都名列前茅。百餘年來,四中延續著首任校長王道元先生「厚其積儲大效於世」的傳統,肩負著「家國天下,捨我其誰」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堅守著「今日我以四中為榮,明日四中以我為榮」的諾言。
  • 致我的高中母校——宣威四中
    一轉眼,離開我的高中母校,宣威市第四中學近20年了。宣威四中,坐落在海岱鎮天車河畔。加上復讀的一年,我一共在四中呆了四年,四年風雨,四載寒窗,細分下來,人生會有許多四年,但在宣威四中的四年,將永遠銘刻在我的血液裡,只因為我最好的年華在那裡度過,在那裡有我的老師,我的同學,我的那個她,更因為經師易求,人師難尋,人生有幸,師從四中。
  • 2020北京四中國際課程佳蓮校區招生信息公布
    家長通過環球網教育頻道、知更鳥網、「報名大廳」公眾號登陸平臺點擊「我要報名」,可以預約看校、專家諮詢等服務。平臺將為家長、學生提供指導性的擇校諮詢服務,在眾多國際學校中解決選校難等問題。北京四中國際課程佳蓮校區繼承北京四中百年文化積澱,崇尚師德,崇尚人文,崇尚教法。
  • 北京四中2014年小升初攻略---中國教育在線
    北京四中創建於1907年,是北京市示範高級中學,也是聯合國教科文基層俱樂部成員。建校100多年來,共培養了畢業生35000多人。每年考入全國重點名牌大學的學生,佔畢業生的95%以上;考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學生,佔畢業生的30~40%;多名學生在國際奧林匹克學科競賽中獲得金牌。學校有各種學生社團近30個,其中包括棋類、遊泳、武術、舞蹈、器樂、書法、繪畫、科技俱樂部等。籃球、遊泳、合唱等項目,多次獲北京市中學生比賽一等獎。北京四中對外交流活動頻繁,每年都有眾多外國友人到四中訪問。
  • 2020年北京四中招生計劃分析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北京四中招生計劃分析,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第五部分為統招207人,分別是西城176人、朝陽14人、豐臺3人(其中1人定向對應四中璞瑅分校、石景山3人、門頭溝3人、燕山3人、通州6人和房山4人(定向對應四中房山分校)。   四中   北京四中建校於1907年,初名順天中學堂,1949年改名北京市第四中學,2002年9月被北京市教委認定為北京市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
  • 「學習強國」攜「北京四中網校」推出初高中課程
    如何能讓廣大初高中學生坐在家裡也能高效學習?即日起,「學習強國」聯合「北京四中網校」推出初一至高三年級全學科近階段名師精品微課。該課程由北京四中名師為主的一線名師精心錄製,每節微課均與教材章節知識點一一對應,確保對每一節內容的知識點、重點、難點做到全覆蓋,為初高中學生「在家上學」提供獨家名師資源。
  • 東平四中往事:東平四中,開啟了我們兄妹四人的幸福人生
    【東平四中《母校情懷》徵文精選】 東平四中,開啟了我們兄妹四人的幸福人生 文/ 梁興群 【精彩看點】我的母校東平四中是我兒時嚮往的學校,也是我學習時間最長、獲益最多的學校,還是我家兄弟、姊妹四人都在此接受教育、增長知識的地方
  • 北京四中網校校長黃向偉:混合式教學,如何為老師、學生減負增效?
    龍之門教育董事長&北京四中網校校長黃向偉以《混合式教學,學習效果倍增的利器》為題做了主題分享。據了解,北京四中網校是國內最早開展在線教育直播的機構,2001年由龍之門教育和北京四中合作成立。北京四中網校創建的目的是想通過網際網路+直播的方式,將四中的優質教學資源向全國進行傳播。
  • 中國最強的5所高中是?美國常青藤大學是這樣認為的……
    圖片來自學校官網爬藤高中首選名不虛傳。「久聞大名,如雷灌耳,到這裡來,真是三生有幸」,這是1995年江澤民走進北京四中大門時說的話。佇立皇城腳下,北京四中是很多家長和同學的夢想,從這裡走出去的,不只有考上常春藤的牛人,還有無數政商名流、學界泰鬥。北京四中是在1906年六月由當時順天府出資籌建的,當時名為順天中學堂。辛亥革命後1912年,北京四中由京師學務局管轄,改名為京師公立第四中學。直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改為現名。
  • 曬曬從北京四中走出來的名人大腕
    因1946年參與發現核磁共振現象在國際上享有聲譽。1936年畢業於北京四中。   方勵之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1952年畢業於北京四中。   陳景潤 ——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後因無法勝任教學工作調離。   何芳川 ——歷史學家。
  • 襄陽四中2020屆高中畢業生巡禮系列三,劉若冰:細數我在四中的細碎...
    劉若冰,高三(31)班高考分數:687分語文133數學142英語136綜合276錄取大學:清華大學忙碌的三年,不知從何談起。彼時我還是通過第一屆小中考進入四中,懷著些許陌生與期許,我從四中啟航。在四中學習的過程中,我明白了許多,改變了許多,也成長了許多。
  • 獨家 | 北京高中海外大學升學榜(2018年)
    接下來,真榜君會用這張表裡的數據分析17年到18年的變化,以及對頂尖大學錄取分布進行詳解,哪個檔次的申請誰最突出?2018年,最頂尖offer「哈耶普斯麻」在北京共發出12枚offer,比2017年的7枚多出5枚(不要再說爬藤難了,在北京這是不成立的)!其中普林斯頓2枚、哈佛1枚、耶魯4枚、斯坦福4枚、麻省理工1枚。
  • 高中生活如何改變和受益我的大學生涯(二)
    【文字校對】清風霽月【公眾號編輯】風繼續吹【講座內容】上期連結:高中生活如何改變和受益我的大學生涯運動給生活帶來了很多好朋友,就是這樣,可能會給你的孩子帶來更多動力,堅持下去,把運動變成一種習慣。第四點,如何合理規劃課內和課外時間?每個人一天24個小時,就只有這麼多時間與精力,如何管理和安排好時間是門大學問。
  • 2020年美國常春藤大學錄取率一覽,哈佛最低!
    1、哈佛大學:錄取率4.92%今年,有40,246人申請哈佛大學,是哈佛大學歷史上第三次超過4萬人,比去年略減,去年申請人數是43330人。據統計,今年早申請階段,哈佛大學共錄取5位中國籍學生,其中4 位為海外生源,僅有一位內地的長沙女孩。
  • 「學習強國」聯合「北京四中網校」推出免費初高中名師精品課
    「學習強國」聯合「北京四中網校」 推出免費初高中名師精品課 _ 如何能讓廣大初高中學生 坐在家裡也能高效學習? 即日起,「學習強國」聯合「北京四中網校」推出初一至高三年級全學科近階段名師精品微課。
  • 襄陽四中2020屆高中畢業生巡禮系列三,劉若冰:細數我在四中的細碎時光
    劉若冰,高三(31)班高考分數:687分語文133 數學142 英語136 綜合276 錄取大學:清華大學忙碌的三年,不知從何談起。彼時我還是通過第一屆小中考進入四中,懷著些許陌生與期許,我從四中啟航。在四中學習的過程中,我明白了許多,改變了許多,也成長了許多。
  • 大陸寒門學子首登哈佛畢業演講臺:教育仍能改變人生軌跡
    這樣的觀點讓我覺得挺無奈的。」何江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後,特地用簡訊方式再次補充自己的觀點,「教育能夠改變一個人的生活軌跡,能夠把一個人從一個世界帶到另一個不同的世界。我希望我的成長經歷,能給那些還在路上的農村學生一點鼓勵,讓他們看到堅持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