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之心報導
機器之心編輯部
軟銀旗下的全球頂尖機器人技術公司波士頓動力終於宣告正式出售——接手方是韓國現代汽車集團。
美國東部時間 12 月 11 日晨 3 點,波士頓動力發布新聞通告,確認韓國現代汽車集團已經獲得公司控制權,目前公司估值 11 億美元:
根據協議,現代汽車集團(Hyundai Motor Group)將持有波士頓動力大約 80% 的股份,而軟銀通過其附屬公司在交易後保留波士頓動力 20% 的股份。
這次收購,韓國公司的出價是約 8 億美元。在長長的官方通告之後,現代收購波士頓動力的行動引人深思。
對於韓國現代,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此次收購方「現代汽車集團」是諸多以現代起頭韓國公司的一支——自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韓國現代集團進行了拆分重組,大多數「現代」之間目前並無法律上的聯繫。現代汽車正在發展的技術中包含自動駕駛,而「現代機器人技術」隸屬於現代重工,與現代汽車此次收購應無關係。
為什麼現代要買波士頓動力?其實,「現代擬收購波士頓動力」的消息早在上個月就傳了出來,但收購原因一直不太明朗。在最新發布的新聞稿中,我們可以看到「協同」、「合作」等字眼,其中有段文字寫道:
通過在機器人領域建立領先地位,此次收購將標誌著現代汽車集團在向智能移動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戰略轉型又邁出了重要一步。為了推動這一轉變,現代汽車集團在未來技術的發展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包括自動駕駛技術、互聯互通、環保汽車、智慧工廠、先進材料、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等領域。
但 IEEE Spectrum 的撰稿人 Evan Ackerman 對此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如果現代想要成為汽車領域的「智能移動解決方案提供商」,似乎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可以幫助他們實現這一願景,再考慮到十億美元的投資,其他方法似乎還能快一點。「波士頓動力的技術可以幫助他們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當然。但為什麼不直接收購一家自動駕駛創業公司呢?波士頓動力更偏向『機器人』,可『機器人』在上述名單中是墊底的」,Ackerman 表示。
還有人猜測現代打算利用波士頓動力打造一款輪腿概念車,但 Ackerman 也覺得不太可能,因為這畢竟只是一輛概念車。
除了「智能移動」這種長期目標外,現代還在新聞稿中提到了一些能儘快兌現的好處:
波士頓動力公司在開發敏捷、移動機器人方面是公認的領導者,這些機器人已經成功地整合(successfully integrated)到多種商業場景中。預計這筆交易還將使現代汽車集團和波士頓動力在製造、物流、建築和自動化方面發揮各自的優勢。
對於新聞中提到的「成功整合」,Ackerman 不太贊同,「『成功整合』的說法可能有點樂觀了。當然,他們提到的是 Spot,但我認為最合適的說法應該是 Spot 正在進行一些有前景的試點項目。至於它能否被成功地整合,是否具有長期的商業用途和價值,還有待觀察。我對此持樂觀態度,但 Spot 肯定還沒有到那一步。」
對於現代來說,真正有價值做法還是將 Spot、Pick(搬運機器人)甚至 Handle(倉儲輪腿機器人)整合到製造、物流、建築等領域。這是當前機器人的核心價值,而波士頓動力在這些領域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技術。
Spot 很好,但並非不可取代收購完成後,波士頓動力創始人 Marc Raibert 將擔任公司董事長,原波士頓動力 COO Robert Playter 將擔任 CEO。以下是他的聲明:
波士頓動力的商業業務增長迅速,因為我們向市場推出了第一款可以在為人類活動設計的工作場所自動執行重複和危險任務的機器人。我們和現代對移動帶來的變革力量有著共同的看法,並期待著共同努力,加快我們的計劃,幫助全世界實現尖端自動化,並繼續為我們的客戶解決世界上最嚴峻的機器人挑戰。
聲明中的有些表達同樣有待商榷,比如 Spot 是不是「第一款可以在為人類活動設計的工作場所自動執行重複和危險任務的機器人」。但可以肯定的是,Spot 不是唯一一款。而且隨著其他公司不斷取得進展,Spot 的獨特性將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
波士頓動力 Spot 機器人。
長期以來,波士頓動力在四足機器人領域所向披靡,但如今,ANYbotics、Unitree 的四足機器人已經開始趕超,而且商業化也越來越成功。當然,Spot 非常強大、易用,我們不應該低估創造一個像 Spot 這樣複雜的機器人所需要的努力。但由於亞洲出現了更多價格實惠的平臺,其他公司也在提供一些獨特的新功能,目前尚不清楚 Spot 的這種優勢還能維持多久。
波士頓動力的揀貨機器人也面臨著同樣的挑戰——技術很不錯,但並非不可取代。
波士頓動力在聲明中表示:
波士頓動力生產具有先進機動性、靈活性和智能的強大移動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可以在困難、危險或非結構化的環境中實現自動化操作。公司於 2020 年 6 月開始銷售首款商用機器人 Spot,自那以來,公司已向電力、建築、製造、石油和天然氣以及採礦等多個行業銷售了數百臺機器人。公司計劃明年初擴大 Spot 產品線,推出具有更高自動化水平和遠程檢測能力的企業版機器人。此外,公司還將推出一個機械手臂,這將是移動操作領域的一大突破。波士頓動力也在進入物流自動化市場,推出了基於計算機視覺的 Pick 機器人。2021 年,公司還將推出一款用於倉庫的移動機器人。
波士頓動力的Pick機器人。
目前還不清楚「更高的自動化水平」意味著什麼,也不能確定「用於倉庫的移動機器人」指的是 Handle 還是自動化移動機器人(AMR)等平臺。
波士頓動力的Handle機器人。
波士頓動力:研究型公司 or 盈利性公司在解釋為什麼收購波士頓動力時,現代還提到:
現代汽車集團收購波士頓動力的決定是基於其不斷增長的潛力和廣泛的能力。
「廣泛的能力」毋庸置疑,但「不斷增長的潛力」是否成立還不好說。目前波士頓動力公司還遠遠沒有實現盈利。軟銀在 2017 年以超過一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波士頓動力,在過去的 3 年中,他們又向波士頓動力投入了數億。
現代汽車 80% 的股份意味著他們需要接管大部分支持,如果波士頓動力的發展是其主要目標之一,份額可能還會增加。現代汽車無法合理預期波士頓是否很快就會盈利,他們目前正在銷售 Spot,但 Spot 能否找到一個可擴展的利基市場,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商業成功,這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售價 53 萬元人民幣的 Spot 激起了科研機構和極客們的熱情,這款機器人今年計劃製造的數量約 1000 臺。
即使獲得成功,Spot 本身也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大幅降低波士頓動力的燒錢速度。當然,波士頓動力還會出更多產品,但這需要一段時間。現代公司則需要在其過渡時期提供支持。
這取決於現代將波士頓動力視為從事研究的公司還是生產有用且有利可圖的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可能很難證明開發下一代 Atlas 的成本是合理的,因為當前的 Atlas 離商業化還很遙遠。
顯然,要維持自己的發展,波士頓動力需要一個強大的支持者。最初,波士頓動力的業務模型是為像 DARPA 這樣的軍方組織開發定製機器人。但據了解,波士頓動力在 2013 年被谷歌收購之後就停止了此類工作。從某種角度看,政府的資金確實做了它應該做的事情,即為腿式機器人的早期發展提供資金,支撐到它們開始商業化。
問題在於現代是否願意為其提供後續研發工作所需的資源,讓波士頓動力繼續那些低 TRL(技術就緒指數)、高風險的項目,同時不去追問太多「實用性」和「盈利能力」的問題。從 BigDog、LS3 到 Spot,從 PETMAN、DRC Atlas 到 Atlas,現代汽車當然負擔得起,然而當初的谷歌和軟銀也並非負擔不起。
從谷歌、軟銀,再到現代雖然看起來並不賺錢,但波士頓動力的大名即使在科技圈外也是廣為人知。這家美國機器人製造公司於 1992 年從 MIT 拆分出來,2014 年被谷歌花 30 億美元收購,2017 年又被軟銀收購,科技巨頭對它可謂又愛又恨。
新聞稿中寫道,
波士頓動力擁有感知、導航、智能和其他高性能機器人關鍵技術,而現代汽車集團擁有的 AI 和人機互動知識經驗與波士頓動力的 3D 視覺、操縱和雙足 / 四足技術高度協同。
現代汽車確實擁有自己的機器人實驗室,並在去年通過一則視頻介紹了其基本情況。但目前二者如何「協同」,還是一個需要深入了解的問題。
通常,當一家大公司收購一家感興趣的小公司時,這家小公司會被其吸納,為其提供一些所在領域的專業知識。但波士頓動力是個「例外」,從歷史記錄來看,它一直抵制被收購方吸納的形式,保持收購後的獨立性,並且不願意做自身規劃之外的任何事情,只願意以自己的步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根據歷史經驗,波士頓動力 2013 年時與谷歌機器人技術的整合併沒有什麼出色的成果。後來和軟銀的協同成果也類似,它為軟銀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是派出了「機器人應援團」,為軟銀老鷹棒球隊加油;此外還錄製過一個由 Atlas 機器人編排的體操表演。
所以對於一家財力雄厚的大型製造企業來說,如果希望打造自己的機器人能力,最好是選擇一些「個人主義」不那麼強烈的機器人公司。假如「整合」是現代汽車的最終目標,波士頓動力的「瘋狂」將宣告終結。
Atlas 可能是有史以來敏捷度最高的人形機器人,可以走路、跑步、攀爬、跳越過障礙,也可以在跌倒後自行起身。
波士頓動力不清晰的未來波士頓動力表示,收購案將「等待監管部門批准以及其他慣例成交條件」,預計會在 2021 年 6 月完成。儘管現代在新聞稿中展望了對「協同效應」的願景,但這家公司為什麼會出手收購波士頓動力 80% 的股份,並給出 11 億美元的估值,確切原因我們還難以知曉。這家全球聞名的公司不斷出現的領先技術確實令人稱讚,但對其未來商業化前景的期待總顯得有些虛無縹緲。
我們都希望這家公司在未來仍然保持對尖端技術的探索,而與此同時,它的那些激進想法不會讓自己失去資本市場的高度評價。
現代汽車能否繼續波士頓動力的傳奇?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參考內容: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boston-dynamics-m-a-hyundai-motor/hyundai-motor-to-buy-controlling-stake-in-u-s-robot-firm-from-softbank-idUSKBN28L092
https://spectrum.ieee.org/automaton/robotics/humanoids/hyundai-buys-boston-dynamics
波士頓動力的新聞通告:
https://www.bostondynamics.com/hyundai-press-release
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投稿或尋求報導:content@jiqizhixin.com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七年三次易主,估值僅剩三分之一:韓國現代宣布收購波士頓動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