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媽媽說:給孩子們選的動畫片都是很有針對性的,有的訓練自然拼讀,有的訓練單詞,有的訓練聽力和表達……因此只要孩子用好動畫片,這對孩子的語言幫助特別大!
憨爸在美國
Part.1 英語啟蒙學習路徑
小小優趣是一個APP(安卓和蘋果都有),它支持投屏、電視、投影儀播放,裡面收錄了3000+國內外熱門的正版動畫片,很多主流的國外動畫片,比如小豬佩奇、愛探險的朵拉等等,這裡面都有。
我個人感覺它更適合0~7歲的孩子學英語之用,因為它對孩子的英語,從啟蒙到進階,以及營造一個英語語境都非常有幫助!
動畫片對英語的幫助主要體現在聽和說上,我根據孩子學英語的發展順序捋了一個學習途徑,對應的動畫片在小小優趣裡面都有。
1
認識字母
學習英語,首先我們得先認識二十六個英文字母,認識字母分兩步走:
第一步,先學怎麼書寫、怎麼發音,這時候我推薦看《調皮字母》。
集數:26 時長:42秒
通過3個軟萌的主角搞笑闖關冒險的設置,讓孩子在捧腹大笑中認識26個字母和它們的形狀。
第二步,學習字母開頭的單詞,我推薦《翻翻樂學》。
集數:26集 時長:3分鐘
通過翻翻卡片猜單詞的形式,讓孩子在圖片線索中不斷思考想像,然後猜出並記住單詞。
每張圖片分成很多部分,每翻出卡片的一部分,就會有一個線索露出,隨著線索越來越多,也就越容易猜出來了。當整個圖片的所有部分都翻轉後,就能看到完整的圖案和對應的單詞了。
2
學習聽力
著重推薦「Super Simple Songs」系列兒歌,這個載歌載舞的簡單兒歌,特別適合激發孩子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已經成為全球許多非英語母語國家的幼兒用於英語啟蒙的首選兒歌教材,在Youtube上的全球播放量突破200億次。
Super Simple Songs系列兒歌共有182首,每首兒歌的時長在1至4分鐘左右。包含:數學啟蒙、字母、顏色、生活習慣、認知身體等各類主題,基本上囊括了認知學習、生活習慣培養、基本對話等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實,我之前有一篇推文裡就有介紹過Super Simple Songs系列兒歌,詳情大家可點擊這裡。
3
自然拼讀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後,就需要開始進入自然拼讀階段了。這時候的英語動畫啟蒙我極力推薦《字母積木》,因為這部動畫片教孩子自然拼讀極好,我也曾經不止一次的推薦過這部動畫片。
這部動畫是專門為孩子的英語自然拼讀學習打造,用可愛的26個積木字母小精靈,通過自我複製以及手拉手的組合,組成了許許多多含義豐富的單詞,為孩子們展示了一個有趣而又神奇的Words Magic世界。
全季由簡入難,從簡單的單元音單輔音發音和簡單單詞教起,到字母組合、再到混合輔音、長元音和元音組合等複雜的拼讀組合。並用顏色標識「紅、橙、黃、綠、藍」區分難度等級(紅色為最簡單,藍色為最難)。
每集時長3分鐘左右,但都會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並在主題故事中講述一個自然拼讀知識點。在有趣的情景主題下,讓孩子潛移默化中產生了拼讀意識,能夠迅速地幫助孩子們建立起單詞的讀音和表意的關係,有助於他們理解並掌握單詞的涵義。
詳細介紹大家可以點擊這裡看我之前的推文內容。
4
學習單詞
字母學習好之後,就要開始學習單詞了,學習單詞也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2-6歲,我推薦 《Yakka Dee》(《開口說英語》)。
《Yakka Dee》由BBC出品,通過真人與動畫的結合,從孩子身邊最熟悉的環境中選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單詞,進行生動有趣、形式豐富的互動演繹,而且每集只專注於一個單詞,但會在這一個單詞的基礎上不斷強化、重複、拓展出相關聯的短語。
每一集中,主人公Dee會引導孩子們認知單詞和短語,主題單詞在節目中至少會重複10遍左右,其他關聯單詞和短語也會至少重複2遍左右,這樣不斷重複的語音與含義清晰的畫面相結合,能夠很有效地幫助孩子在5分鐘時間內,熟悉和記憶這個單詞及其相關的短語。
這種貼近生活的主題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認知與語言同步的「英語思維」,這也是孩子日後英語水平的差距所在。
在引入單詞的環節,節目中還會找來4-5個小朋友,讓他們跟著Dee一起大聲說出這個單詞,並且不斷重複。而其中會有1位小朋友從開始的害羞不敢朗讀,通過Dee的不斷引導而最終大聲朗讀出來,這樣的一種形式能很好地引導和鼓勵屏幕前不願開口講英語的孩子大聲跟讀起來。
第二階段6-12歲,我推薦《明星教單詞》。
作為《芝麻街》經典的「名人系列」節目《明星教單詞》邀請了大衛·貝克漢姆,妮可·基德曼、安南、科比、碧昂斯、Lady Gaga等有來自社會各界的充滿號召力與影響力的傑出代表做客芝麻街,與芝麻街人偶艾摩、甜餅怪、艾比等一起教孩子們英語單詞。
每集時長差不多只有1分多鐘,但因為偶像名人效應,孩子們可以看得無比專注,甚至反覆觀看。通過名人偶像的感染力,給予孩子們積極向上的引導,讓孩子們在寓教於樂的氛圍提升詞彙量。
5
學習口語
當單詞積累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有意識地幫助孩子進行口語學習了,這時候我推薦《跟凱蒂學唱歌》。
這是一部針對SSS的兒歌教學短片,精選了系列中一些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凱蒂老師一邊唱歌,一邊用生動有趣的手勢增加互動,於不斷重複地表演中,鼓勵孩子跟著視頻一邊唱歌,一邊做手勢動作,甚至全身感官一起動起來。
在這樣一個將「兒歌玩起來」的過程中加強口語輸入效果,能極好地鍛鍊孩子張口就說的能力。
Part.2 打造英語語境
我喜歡用動畫片給孩子學英語的的一個原因是,它能給孩子營造一個非常好的英語環境。
我非常粉這部《Bitz & Bob》(小貝大發明),這是一部給孩子講STEAM的動畫片。
故事的主角是8歲的女孩小貝和她的弟弟小寶,她們在每集動畫片裡都會探索一個STEAM主題,通過「頭腦風暴」反覆實驗,最終找出解決方案。
這個過程裡孩子能學到很多科學知識,可是過程卻是用英文展開的,並配有英文字幕。
孩子在學科學中,潛移默化地也學習了英文,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英文沉浸式教育。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比如這部《太空先鋒隊》,是美國航空航天局參與製作的,專門講解太空知識的動畫片。
這部《修理工猴子先生》專門講解機械工程的科普知識。
而《你也能做到》專門給孩子做各種各樣的科學小實驗。
還有《小豬佩奇》,這部火遍大江南北的動畫片是用佩奇一家人的生活瑣事,給孩子講述生活中的故事。
在看這種動畫片的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英文的日常對話、名詞表達、常用口語等都會在動畫片中一一展現出來,而孩子在看動畫片的過程中,就形成了一個很好的磨耳朵的效果。聽多了以後,即便老師沒有教,有時候也會不由自主地脫口而出,這就是「語境」帶來的巨大幫助!
Part.3 看完動畫後的延展
光是看動畫片還不夠,如果能有一個延展教育那就會更加完美了。
這點是「小小優趣」的特色,因為它們最近新推出了一個版塊——「小小英文課堂」,這個功能特別有意思,它專門提供一些輔助小練習,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輸入」和「輸出」。
這個課堂請了外教,把孩子看過的動畫片裡的內容精選出來,做一個精選和升華。
一般每集動畫片會學兩天:
等學完後,還有「小複習」和「小測驗」版塊,幫助孩子對每一課學到的重點詞句進行匯總複習,並檢查學習的效果。
Part.4 特色分級體系
我在給孩子選動畫片時,遇到最大的問題是,不確定這部片子是否適合孩子,是太難了、還是太簡單了?我往往是要看一集才能知道。
但是小小優趣有一個功能非常好,它請英國文化教育協會(British Council,也就是雅思的主辦方),把動畫片做了一個分級。
一共有4個級別:
我大概整了個表格羅列了一下:
這個分級是按照動畫片的單詞量、以及主題的難度來的,因此都有對應的年齡。
比如對於L2級別,對應的孩子是2~4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磨耳朵有一定階段了,開始嘗試認識字母和單詞。
因此L2推薦的動畫片都是注重常用動詞短語、句式的訓練,這其中《小P優優 第四季》、《卡爾的洗車店》、《愛探險的朵拉》、《瑞奇寶寶》都是代表。
咱們用《卡爾的洗車店》這部動畫片舉例,它裡面的句式就是以對話為主,說話的速度偏慢,孩子光是看動畫就很好理解。
再比如L4級別,它適合6歲以上的孩子,這個年齡的娃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詞彙量積累,理解能力也會更高。
因此L4推薦的動畫片語速會比較快一些,裡面也會出現一些專業名詞,動畫片情節的理解難度也會高一些。這其中《藍色小腳印》、《怪物學校》、《明星教單詞》、《嗚咪123》、《奧趣多》、《小貝大發明》都是代表。
就拿《OKIDO》這部動畫片來說,這屬於L4的難度,下面這張圖就是在討論駱駝在沙漠中生存的問題。這是一部科普主題的動畫,理解難度會比之前級別難不少。
有這個分級的好處是,家長給孩子選擇動畫片就更有針對性了,畢竟小小優趣裡面的動畫片有幾千集,不可能一集一集看完的!
憨爸,一位矽谷工程師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資源,專注於英語、數學、科學啟蒙,一定讓你腦洞大開喲!原創公號「憨爸在美國」
/培養孩子審美能力 關注這個帳號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