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自由》讀書心得第一輯(1)

2021-02-07 財稅一號讀書會
    在李鈞老師發起的讀書會上,我們以英國密爾的《論自由》作為第一本閱讀探討的書冊。在首次閱讀一章節後,老師與同學、同學之間展開溝通交流,大家深有所感,結合自身經歷,撰述心得。特此收集編輯,以記錄同學們思想所獲,也歡迎每一位追求「自由」的人賞閱思考。

在讀書會上我們常常談及扭曲:自我的扭曲,對外界不反對但內心不遵從,願望與實景的背離;大眾的扭曲,對標準的認同與在內心對自己的赦免,共識與私情的背離。而這次在《論自由》開篇所提到的、我們所延伸探討的自由意志,它,乃至它的對方辯友同樣是扭曲的、複雜的。

強調與命定的環境抗爭,自由意志渴望創造出一個輕鬆自在的環境,但這一目標的實現註定既不輕鬆也不自在,畢竟它只能建立在人完成對自己意欲的超越的基礎之上。而與之相對的決定論則恰恰相反,儘管其描述了一個壓抑的束手無策的未來,但接受這樣的言論卻不用過多的思考與糾結,只消將自由意志所主張的自身應當承擔的責任全部外部化便無需再背負額外的包袱。之所以世間充斥著各式扭曲,是因為實際世上並不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但缺少成就美的途徑。我們的教育能引導人們認識美,但也僅限於此。其結果就是人人都知真善美,人人都向真善美,但大多數人都只能在美的朝聖途中碰得灰頭土臉、灰心喪氣。所有人一開始都在陰溝裡仰望星空,但久久仰望而不得,只得彎下發酸的脖頸。不過心中總會有那麼一絲芥蒂,因此這份糾葛就形成了扭曲。

不過密爾意不在此,他所論述的是公民自由,所傳授的是對人與人之間的界限做出評判的學說。不是做出選擇的自由,而是做出的選擇不被他人幹涉的自由,這是一種對關係的考究。密爾指出,原先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利益是對立的,一個受到迫害的人能得到他人的聲援與支持。這都是由於界限的存在,鮮明的對立讓真正的敵人無處匿蹤,讓迫害的意圖昭然若揭。而隨著時代與觀念的改變,二者的界限漸漸模糊乃至磨滅,統治者站在了多數人的那一側,掌握了多數派的聲音。其可怕之處不僅在於這使你完全處於孤軍奮戰的狀態,作為一個實質上受到迫害的人還要被汙名為迫害者並因此受到指責;而且在於儘管你在這一個議題上屬於多數派並不代表在全部的議題上盡屬於多數派,因此被迫害的風險並不能隨著人云亦云而消散,一個只為多數派出頭的社會只能成為一個人人自危的社會。因為當最廣大的利益統一時,人們就會開始關注下一層分化的利益,並依此展開攻訐鬥爭。

而我們與父母的關係在某種程度上便與此類似,作為一家人我們利害一致,但又對未來的道路與選擇秉持著不同的態度與意見。或許我們選擇默默接受,成為他們的回音,就像我們成為其他人的回音那樣。依賴總是最為便利的方法,將願望拱手獻上、寄託於他人,自己輕鬆省力,哪怕出錯責任也容易推卸。又或許選擇啞言,在明面認同的同時為了對自己內核的保護獻上無聲的反抗,但這表裡不同的做法只能算作扭曲。真正的解法只能回歸到自由的視角,從這一角度出發,劃出誰也不會受傷、誰也不必退讓的界限。不過這又談何容易,希望在接下來的讀書會中我們能從密爾的《論自由》中獲得更為詳盡的提點。



        編輯:魯媛玥

        原創:醉後的田原

相關焦點

  • 我的幾點讀書心得
    我的幾點讀書心得 2018-07-27 17:32 來源:臨邑大眾報
  • 國資委機關青年2007年度獲獎讀書心得、論文名單
    2007年,直屬機關團委和青年理論學習研究會繼續在委機關團員青年中開展讀書心得徵文比賽和優秀論文(調研報告)評選活動,今年的讀書活動得到了委領導的關心和大力支持,榮融主任親自為委機關青年推薦了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和《矛盾論》兩篇文章,激發了廣大團員青年的積極參與,兩個徵文活動共收到徵文204篇,其中報送《實踐論》和《矛盾論》讀書心得78篇
  • 讀書摘抄 | 《論自由》
    (p33)·其與妻子哈莉特的經歷對他寫就《論自由》影響巨大·《論自由》的核心是個人與社會的關係,而非個人與政府的關係。社會所能合法施於個人的權利的性質和限度,也就是個人自由和社會幹預之間的關係問題。嚴復將此書翻譯為「群己權界論」。
  • 2007年讀書心得、優秀論文(調研報告)徵文階段結束
    2007年讀書心得、優秀論文(調研報告)徵文階段結束文章來源:國資委直屬機關團委  發布時間:2007-10-15 共收到徵文204篇    截止10月15日,2007年度讀書心得、
  • 新書推薦丨《中國社會學經典文庫》(第一輯)_讀書_澎湃新聞-The...
    竭誠為讀者服務的 生活書店《中國社會學經典文庫•第一輯(函套)》費孝通、林耀華、莊孔韶、李強、翟學偉、項飆吳毅、李路路、李漢林、王躍生、李培林 著ISBN:978-7-80768-326-1 定價:540元生活·
  • 閱讀感悟 | 以「代表作」的名義寫好讀書心得
    寫讀書心得體會文章難不難?有人說一點都不難,不就是書上摘抄幾句,再自己寫上幾句嗎?客觀地說,要寫一篇讀書心得體會文章並不難,但是要真正寫好讀書心得體會文章同樣不容易。這幾年,我也閱讀了不少教師寫的讀書心得體會文章。有的教師是開頭寫了這本書的幾句話,後面就全是自己的做法了。
  • 人醜就得多讀書
    第一輯1、形上學 [古希臘]亞里斯多德 著2、懺悔錄 [古羅馬]奧古斯丁 著3、對笛卡爾沉思的詰難 [法]伽森狄著4、倫理學 [荷蘭]斯賓諾莎 著5、人類理解論(上下冊) [英]洛克 著6、人類理智研究 [英]休謨 著7、人是機器
  • 讀書有用論和讀書無用論一樣有害
    前一段時間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然後隨之而來是各種非常有意思的駁斥讀書無用論的觀點。個人認為這些隨處可見的反駁讀書無用論的觀點本身並不能真正克服讀書無用論,甚至是讀書無用論的幫兇。簡單來說,兩種觀點實際上是一種。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簡單來說。
  • 交流讀書心得 分享讀書收穫——重慶證監局舉行讀書心得交流報告會
    交流讀書心得 分享讀書收穫——重慶證監局舉行讀書心得交流報告會 時間:2011-07-05 來源:
  • 讀書有什麼用?讓你始終擁有追夢的自由
    分享會上,每一個青年職工都積極的分享了自己喜好的圖書,並相互分享了讀書的心得。 劉副主任對班組青年職工愛讀書、好讀書的良好習慣高度讚揚,並囑託廣大青年職工要: 1.保持班前十分鐘讀書的品牌
  • 《自殺論》涂爾幹讀書心得
    《自殺論》這本涂爾幹的社會學著作在一百多年前就寫成了,至今依舊是該領域不可不讀的經典,何況自殺這個話題本身就能引起人強烈的好奇心。
  • 《認知升維》讀書心得
    這是我的個人公眾號重新啟用後的第二篇文章,也是第一篇讀書筆記。
  • 中傳開啟「讀書計劃」,「得到獎學金」等你來拿!
    並且特別設立了「得到讀書獎學金」領航2020年春季新學期「品經典、論心得、深思考」讓我們一起主動探索、自主學習、深度思考吧!為了更好地激勵同學們為個人志趣讀書,為終身成長讀書,在艱難環境中感受學習的幸福,領悟讀書的真諦,理解「讀書同築中國夢」意義。我校與得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籤訂協議,設立「得到讀書獎學金」,擬於每年11月份評選出40名「愛讀書、會讀書、讀好書」的學生讀者。此次讀書計劃也將納入」得到讀書獎學金」獎勵計劃中。
  • 《做孩子最好的英語規劃師》讀書心得
    學習心得的時間和順序是按照書的講述內容寫的,我不想把他們雜糅在一起,因為這其實也是「學習-反思-學習」的過程。我在學習後的朋友圈裡寫道,我把2021年作為「英語年」,我希望通過這次學習真正把英語學習重視起來。1.31學習心得:1.
  • 讀書心得體會範文(精選10篇)
    讀書心得體會1  今天,我讀了《蝶計劃》,這是一篇小說。
  • 袁文峰:論行政形式自由選擇權
    第一項委託所需費用,除另有約定外,由行政機關支付之。」[25]詹鎮榮:「變遷中之行政組織法——從『組織形式選擇自由』到『組織最適誡命』」,載《中研院法學期刊》2010年第6期,第21頁。[26]黃錦堂:「行政組織法之基本問題」,載翁嶽生編:《行政法(上)》,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290頁。
  • 新書上架 | 「華人社會工作文庫(第一輯)」
    「華人社會工作文庫(第一輯)」是響應近年來國家「加強和創新社會建設與社會治理」的精神內涵和宏觀戰略,根據黨中央關於「建設一支宏大的高素質社會工作人才隊伍
  • 綜錄 | 《上海檔案史料研究》總目(第1-20輯)
    今從網絡上搜集目錄,暫得1-20輯目錄,公布在此,以便於有興趣的同志研究學習之用。目錄未經核校,如有謬誤遺漏之處,還請來信指出,謝謝。上海檔案史料研究(第1輯) 特稿上海城市文明特點——海外學者關於上海城市文明研究述論專題研究近代上海金融中心地位與東西部經濟關係上海錢業公會為會員追討欠款之案例分析抗戰時期上海銀錢業關係初探晚清時期法商在滬經營活動述略(
  • (第二輯)
    藉此機會,小編我決定發起「讀書會」的活動,讓愛讀書的朋友們能夠聚在一起,互相督促讀書,互相分享讀書心得,一起在人工智慧的浪潮中進步!沒兩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學術類的書籍大家應該都已經看累了?到了年底,是時候給自己放鬆一下了。放下手中的Paper,領略一下社科、文學以及商業的魅力也是很好的,或許一不小心就碰撞出了靈感的火花!
  • 讀書心得徵集丨你讀書,我買單!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5月4日是五四青年節。為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習五四精神,讀經典名著,傳承紅色基因,團區委舉辦「閱讀·閱青春」—五四青年節「雲」讀書活動,讓更多青少年充分利用好疫情期間的閒暇時光,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爭當新時代的向上青年。圍繞「五四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寄語」、「戰『疫』故事」等關鍵詞選擇讀本閱讀,撰寫心得微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