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常聽到這樣的感慨:這年頭當一名教師真不容易!
事實也恰是這樣:教師本身就是知識人,在這知識競爭、資訊爆炸的時代,21世紀的教師該有多少知識需要去汲取!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社會像個萬花筒,各種信息紛沓而來,經濟發展一日千裡,知識更新瞬息萬變。教師,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具備令學生敬仰的品格、學識和能力,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這桶水」必須川流不息、不斷更新。為此,教師就應當以「釘子精神」擠時間,不斷為自己「輸血」、「充電」,尤其應當利用好相對集中的假期時間學習、提高。每當假期來臨,教師常常給學生布置作業,同樣教師在假期裡,除了休息、娛樂外,做些假期作業無疑也是必要的。暑假即將來臨,那麼教師的「暑假作業」是什麼呢?
一、練字
肯定有人看到練字兩個字想到的是學生,其實不然,隨著多媒體的廣泛使用,現在很多老師,尤其剛畢業的師範生,粉筆字,鋼筆字寫得像樣的寥寥無幾,所以必須練字,老師的字對學生的字體書寫有著重要的示範作用,尤其是語文老師,我的一個同事,字寫得非常漂亮,因此她帶的有一屆學生從一年級帶到六年級,這個班學生的粉筆字,鋼筆字都寫得很漂亮,字體風格跟老師如出一轍。
二、讀專業書籍
在這個全民閱讀時代,老師常常教育學生多閱讀提高自己,老師自身也不例外,特別在自己的專業成長上要不斷更新,才能更好的教育學生。我是一名數學老師,今年假期重點閱讀了曹培英老師的《跨越斷層,走出誤區》數學課標核心詞的解讀與實踐研究,從中解決了教學中的一些疑惑,也為教學指明了方向,比如在符號意識一章中對運算符號含義的詮釋簡直太棒了:
加號的演示:先出現一橫,再移來一豎,以顯示「合併」「添上」「增加」的意思。
減號的演示:從➕裡拿走一豎,表示「去掉」「減少」的意思。
乘號的演示:將➕轉動45度變成✖️,表示特殊的加即同數連加。
除號的解釋:先寫中間一橫表示平均分,上面、下面各一點,表示每份同樣多。
用圖片的形式解釋得多麼通透,教學中用這樣的方式給學生解釋,他們一定容易理解並終生難忘。
三、精心制定學期計劃,提前備好下學期的課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應根據新課程標準、新時期德育工作和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要求,精心制定新學年(學期)的教育教學計劃、教育科研計劃、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目標,嘗試運用新的教學理論指導自己的學習和教學實踐,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假期沒有雜事纏身,老師有更多的時間靜下心來備課,全身心投入,備課的質量也會高很多,為開學後爭取更多的時間處理更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