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意盎然,騎行垂釣 板橋2000畝荒地變身生態運動園

2020-12-23 南報網

2019-07-02 08:07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佔地2000畝的生態園內,不僅種植、養殖有機蔬菜和綠色土豬家禽,還有綠色騎行道和步道、國標級釣魚基地。近期,這裡迎來了又一場體育賽事,300多名選手參加了在這裡舉辦的2019環南京自行車賽板橋站比賽。

綠意盎然好景致,騎行垂釣樂悠悠

板橋2000畝荒地變身生態運動園  

前不久,第二屆雨花臺區動漫親子跑在板橋生態園激情開跑。本報記者 馮芃攝

南報網訊 佔地2000畝的生態園內,不僅種植、養殖有機蔬菜和綠色土豬家禽,還有綠色騎行道和步道、國標級釣魚基地。近期,這裡迎來了又一場體育賽事,300多名選手參加了在這裡舉辦的2019環南京自行車賽板橋站比賽。板橋街道負責人介紹,板橋生態園是街道鄉村轉型的重要陣地,昔日的農田荒地,先是利用好生態打造農業生態園,後又加入騎行、垂釣、步道等健身體育元素,打造成如今的鄉村生態運動園,迄今已舉辦多場自行車嘉年華活動。     

雨花最南端,板橋街道永安社區馬塘一帶,擁有該區獨一無二的鄉村風貌、自然稟賦和人文底蘊,這裡丘陵起伏、青山綠水、民風淳樸、典故流傳。永安社區是街道唯一的涉農社區,現有15個自然村組,其中的兩個村組就坐落於如今的板橋生態園所在地。 

2013年開園的板橋生態園,佔地2000多畝,街道累計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先是對基礎設施、生產設施、景觀綠化、配套設施等予以建設完善,又建起高檔苗圃和綠化景觀1100畝、畜禽養殖用房1200平方米、蔬菜種植管理用房300平方米、國標級標準垂釣池17畝。形成了以「漁樂城」為核心產業,由生態景觀區、國際標準垂釣區、有機水產養殖區、綠色蔬菜種植區、特色畜禽養殖區、會務餐飲服務區組成的「一園六區」布局。     

此後,生態園不斷提檔升級,營造了以水杉林、梨樹林、宿根花卉、水生蓮花四大植物元素的生態植被和公共設施景觀小品,更修繕了騎行和步行道,先後栽植了梨樹、水杉、香樟、桂花等8500株,栽植下層地被、二月蘭、紅花三葉草、薰衣草等4.5萬平方米。     

「這裡過去就是荒地和農田,兩個村組200多戶人家,都是靠務農為生。」如今已是浴馬塘餐飲公司經理的老嚴是老永安人,板橋開建生態園後,他從村民變成了員工,躋身園區內永新農業發展公司的管理層。嚴經理說:「如今,不少人都成了生態園的『蔬菜承包戶』『養殖承包戶』,不撒化肥和農藥,養的雞鴨土豬都吃糧食飼料,確保綠色有機。種出的有機蔬菜、土豬家禽由農業公司包銷,不愁銷路。」     

有機綠色農產品、綠意盎然好景致,這些雖然是生態園的「長項」,但並非獨創。如何打響自己的名氣?板橋街道鎖定了「運動元素」。2015年,園區內的騎行步道建成後,街道立即啟動了第一屆自行車嘉年華活動,和省自行車協會聯手,一連舉辦了四屆大賽,參賽人數從最初的百十人,發展到目前的300多人。     

除了自行車比賽,生態園藉助園區內國標垂釣池陣地,又連續舉辦了多次釣魚比賽。去年起,生態園又新添運動品牌——親子動漫跑,迎來全市數百個家庭扶老攜幼邊跑邊玩。街道社會事務科負責人楊琳說:「大活動打響了品牌,小型特色運動活動幾乎每周都有。公司拓展、少兒夏令營、射箭比賽、帳篷節、篝火晚會、房車展……別看生態園地處城郊,但交通便利,主城開車過來半小時就到,『生意』火得很。」    

「環境優美處處見綠、場地開闊配套齊全,是舉辦休閒類體育活動的好地方。」南京趣動體育的負責人張麗霞表示,近期公司正在跟街道協商,在這裡舉辦「老年體測之旅」活動,「運動加休閒,順便開展體質監測,結束後還能到有機蔬菜區選購綠色農產品帶回家,這樣的活動老年人肯定歡迎。」

本報通訊員 彭欣 本報記者 於潔塵

相關焦點

  • 鄉村轉型 板橋2000畝生態園變「運動園」
    板橋2000畝園區主打綠色和運動,惠及周邊兩個自然村組鄉村轉型,生態園變「運動園」南報網訊(通訊員 彭欣 記者 於潔塵)佔地2000畝的生態園內,不僅種植、養殖有機蔬菜和綠色土豬家禽,還有綠色騎行道和步道、國標級釣魚基地。
  • 長樂:生態公園綠意盎然,歷史街區古韻悠悠
    長樂:生態公園綠意盎然,歷史街區古韻悠悠 2019-02-05 22:55:49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餘少林
  • 衡水湖畔建起10萬多畝生態林海 打造城市後花園
    筆者近日在衡水市東湖大道東側的林業園區看到,高的白蠟、欒樹、榆樹綠意盎然,矮的金銀木、海棠、碧桃五彩斑斕,園區內還有千畝桑葚園,附近村民正在林間勞作。    據隨行的衡水濱湖新區綠化辦副主任賈向前介紹,這片園區有6700多畝,是去年齊官屯、馬家南田村土地流轉後建起來的,像這樣的林業園區目前在濱湖新區有14個、面積5.5萬畝,加上桃城區的1.2萬畝生態觀光園和冀州市的萬畝森林公園等大大小小的林業園區,衡水湖周邊兩公裡核心區域內綠化面積至少在10萬畝以上,成為護衛衡水湖的綠色屏障。
  • 鄂前旗:護佑千萬畝生態牧場
    ,一路突破,全力護佑1200萬畝生態牧場(其中國家認證的有機草場560萬畝),探索在荒漠化草原地區走出一條生態文明之路。蘇力迪嘎查牧民賽西雅拉圖為了徹底改變家中1800畝草牧場沙化狀況,作了一個「釜底抽薪」的決定,在嘎查的幫助下向旗農牧局申請檸條種植項目,在自家草牧場上種滿了檸條,為了保證檸條的成活率,賽西雅拉圖舉家搬遷,不再放牧,讓檸條在這片草原上紮根、生長、繁衍。三年後,賽西雅拉圖的草場已是綠意盎然。
  • 體育主題公園 國慶長假好去處 北京延慶 專業賽道自由騎行
    「假日去延慶挺方便的,那裡新開園的阪泉體育公園是北京周邊少有的可以暢快騎行的地方,專業的自行車賽道能讓人過足癮。」王林峰平時喜歡騎行,逢假日周末總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騎行,既是運動也是生活樂趣。延慶阪泉自行車主題公園完全能滿足王林峰的騎行需求,萬畝林場,可休閒騎遊,也有專業騎行道供愛好者體驗。
  • 生命中的盎然綠意 盡在臺南巴克禮公園
    巴克禮公園生態豐富、綠意盎然,是臺南的城市之肺,也是臺南最受歡迎的公園,高聳的樹林間陽光灑落,穿梭其間光影交織,池塘上倒映著垂柳,拱橋橫在池上,』 相當附有文藝氣息,彷佛來到歐洲,彷佛進入雷諾瓦的油畫世界。有機會到臺南一定要走一趟巴克禮公園,體驗不同古都風情的另一種情懷。
  • 崩崗劣地變身田園景區,興國縣的生態恢復了、百姓也富了!
    「根據崩崗發展階段的不同,興國縣採取的治理形式可分為生態改造型、生態開發型、生態修復型 三種。」贛州市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中心項目科負責人姚健庭介紹道。科技日報記者在永豐鄉凌源村看到,通過採用機械或爆破的辦法進行強度削坡,整體重塑地形。
  • 崩崗劣地變身田園景區,興國縣的生態恢復了、百姓也富了
    「根據崩崗發展階段的不同,興國縣採取的治理形式可分為生態改造型、生態開發型、生態修復型三種。」贛州市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中心項目科負責人姚健庭介紹道。科技日報記者在永豐鄉凌源村看到,通過採用機械或爆破的辦法進行強度削坡,整體重塑地形。
  • 300騎手參加板橋自行車嘉年華
    騎手冒雨騎行。  中國江蘇網5月6日訊 昨天,由雨花臺區體育局、雨花臺區人民政府板橋辦事處主辦的「不止騎2018板橋生態園騎遍南京、走遍南京暨板橋街道自行車嘉年華」活動如期舉行。來自南京各地的300餘位自行車愛好者不辭風雨,在生態園內標準的自行車慢行系統上進行了一場友誼PK賽。  開賽前,賽事工作人員有點擔心,下雨天自行車愛好者還能如約前來嗎?
  • 綠意盎然的王家小院
    王家小院周末回到雨後的王家小院,綠意盎然靜謐時光,坐在艾灸燻蒸理療儀的凳子上,感受著老家的味道很是愜意。
  • 品黃浦江大閘蟹、逛溼地公園「吸氧」、垂釣……快來浦南體驗精彩...
    這裡遍布各種本地原生植物 碧空如洗映襯著盎然綠意 微風拂面激起波光粼粼 據介紹,泖港溼地佔地面積約1500畝,其中溼地面積五百畝,平均海拔在2.4米以下,是太湖流域的碟形窪地,古時也稱作泖湖。
  • 荒地變花海 「美顏」改造提升城市生態品質
    近日,記者得知無錫又將新增好幾處荒地改造的花海。從荒地變身花海會呈現什麼樣的驚喜?又該如何保護花海不被破壞?無錫有哪些花海?一起來看看吧。這些新增花海最快下半年就能欣賞到碩放街道華友中路西側的地塊近日正在緊鑼密鼓地整理中。
  • 板橋舉行「自行車嘉年華」
    &nbsp&nbsp&nbsp&nbsp(記者 李凱 通訊員 彭欣)5月5日,由雨花臺區體育局、板橋街道主辦的「不止騎·2018騎遍南京、走遍南京暨板橋街道自行車嘉年華」在板橋生態園舉行。這個地處主城區、被稱為「都市裡的田園」的生態園正在成為南京騎友、居民周末休閒的勝地。
  • 巢湖市中廟街道河西村:昔日荒崗地變身生態園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巢湖消息 在巢湖市中廟街道河西村,說到「老兵」生態產業園,村民們都知道是「兵書記」張仁志帶領大家開墾荒地,種果樹、挖水塘、養魚蝦,將昔日的荒崗地變成今日的生態產業園。走進巢湖市中廟街道河西村「老兵」生態產業園,這裡綠意盎然、田地成方、果林成片、路網相連……產業園到處是村民忙碌的身影,玉米地裡鋤草施肥,桃樹林裡剪枝治蟲,魚塘中撒食餵魚,不遠處的挖土機伴隨著作業時發出的嗡嗡聲……「荒崗地裡也能長出好莊稼,今年夏季黃瓜、玉米都獲得了豐收,這是8月份剛種的第二茬水果玉米,10月底就能上市。」
  • 白馬河兩側綠意盎然 市民休閒好去處
    白馬河兩側綠意盎然 市民休閒好去處 2019-12-25 08:43:48  來源:福州電視臺
  • 長龍華僑農場生態農業觀光休閒園
    > 長龍華僑農場生態農業觀光休閒園福建省連江長龍華僑農場        郵編:350507        負責人:劉長貴        電話:0591-6391149(FAX)        手機:1390-5928002        聯繫人:許萬強        電話:0591-6391197        建設理由和條件:生態農業休閒觀光園位於我區高效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內
  • 「農業+」拓展生態農莊發展邊界
    5月15日上午10時許,長沙縣黃興鎮鬥塘新村,雨後的農田綠意盎然。一輛小汽車停在路邊,「三口之家」從車上下來,徑直走向一家生態農莊。周末去農莊,正在成為城市流行的生活方式。隨著長沙周邊農莊的興起,一些農莊經營者開始嘗試新的產業模式。
  • 「樹上油庫」山上栽,5棵樹收入能抵一畝油菜!荒山套種能增收,每畝...
    這種遠遠看上去就像蔬菜的樹苗,種在專門搭建的大棚裡,軟管連接的自動灌溉設施噴灑著水霧,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營養基質的苗床上,一株株小樹苗綠意盎然、茁壯生長。一畝田裡可以種50棵樹,能抵10畝油菜。2017年,45歲的佘曉華返鄉創業,投資2000多萬元,在雁門口鎮建起了2000畝的山桐子培育基地。 通過與中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等院校聯辦山桐子研究基地,引進山桐子行業專業科技人才,進行技術攻關,突破了山桐子的育苗難題。
  • 百畝荒地華麗蛻變!德清雷甸村迎來首批晚稻收割
    位於雷甸鎮雷甸村的壕裡區塊 原先為一塊廢棄的荒地, 常年無人打理,環境堪憂。 今年3月, 雷甸鎮將該區塊承包給種糧大戶, 對土地進行復墾並種上晚稻。 近日, 該區域迎來首批晚稻收割。 兩臺收割機在稻田裡有序作業, 一顆顆飽滿的穀子裝了一車又一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