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前旗:護佑千萬畝生態牧場

2020-12-22 澎湃新聞

盛夏時節,行走在鄂託克前旗千裡草原上,苜蓿鋪青疊翠,檸條沙柳叢中,野兔野雞不時出沒,新栽的幼苗藉助滴灌滋潤正全力紮根,成年的灌木固沙亦成景,藏錦雞兒紫豔欲滴,點綴在綠毯之上……

沙地面積佔全旗總面積60%以上,年均蒸發量是年均降雨量的8倍多,風大沙多,生態環境脆弱,作為傳統牧業旗但沒有基礎優勢的鄂託克前旗,一路突破,全力護佑1200萬畝生態牧場(其中國家認證的有機草場560萬畝),探索在荒漠化草原地區走出一條生態文明之路。

憑什麼?

鄂託克前旗千裡草原景色美如畫

草畜平衡「算大帳」

草原要增綠,牧民要增收。如何在禁牧的同時保證牧民收入的增長?

鄂託克前旗在生態建設中摸索「黃金法則」——在草畜平衡的天平上,「草」和「畜」是兩個矛盾的變量,變「減畜」為「增草」,同樣可以達到二者的平衡。

鄂託克前旗昂素鎮檸條長勢喜人

鄂託克前旗人對檸條極為「熱衷」,就拿昂素鎮來說,可利用草牧場總面積560萬畝,現有檸條總面積240萬畝,今年啟動「百萬畝檸條項目」,今年計劃種植10萬畝,目前已種植7萬畝。不僅鎮裡規劃種檸條「大項目」,廣大農牧民也充分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以種檸條改良草場。蘇力迪嘎查牧民賽西雅拉圖為了徹底改變家中1800畝草牧場沙化狀況,作了一個「釜底抽薪」的決定,在嘎查的幫助下向旗農牧局申請檸條種植項目,在自家草牧場上種滿了檸條,為了保證檸條的成活率,賽西雅拉圖舉家搬遷,不再放牧,讓檸條在這片草原上紮根、生長、繁衍。三年後,賽西雅拉圖的草場已是綠意盎然。

同是昂素鎮,2019年,阿日賴嘎查牧民王忠種植苜蓿面積達到千餘畝,當年賣草200多萬斤,賣牛羊100多頭只,純收入在200萬元以上。苜蓿價格高的時候賣草,價格低的時候用它餵牛,可以實現多種增收,短短幾年,王忠就成為遠近聞名的「百萬富翁」。

賽西雅拉圖、王忠等種養殖大戶,還有一筆額外的「生態獎金」。近年來,鄂託克前旗堅持走生態文明之路,並率先設立了生態建設與保護獎勵基金,每年拿出100萬元獎勵給生態建設與保護方面成績突出的農牧民、嘎查村。

蘇力迪嘎查肉羊育肥養殖場及生態建設

生態文明建設要順利推進,就必須建立一套完備的制度,用法治劃出一條生態底線,切實做到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設立草原保護紅線,嚴禁開荒擴灌;嚴格落實禁牧、休牧和劃區輪牧政策和草畜平衡制度;明確露天煤礦對採區的復墾和恢復植被責任;實行環境保護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在自治區率先開展主要汙染物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率先啟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一項項有力的政策措施,正讓生態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讓綠色在鄂託克前旗大地上不斷地變濃和延伸。截至2019年底,鄂託克前旗累計圍封退化、沙化草牧場1288萬畝,改良「三化」草原340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7%提高到現在的23.9%,植被覆蓋度達到了46%以上。

「增草」目標實現,草原生態恢復明顯,但全旗的牲畜頭數沒有因此而減少,反而因大力實施捨飼畜牧業而增加,農牧民的收入也隨之大幅增加。

昂素鎮哈日根圖嘎查牧民擠羊奶

6月初,仍是鄂託克前旗草原的禁牧期,1200萬畝生態牧場正在休養生息。禁牧並不意味著限制畜牧業,而是讓羊換了一種「活法」,鄂託克前旗鼓勵發展肉羊羔羊短期舍飼育肥,牧民收入翻番,人們驚嘆:鄂前旗牧民的羊肚子裡有一個「小銀行」。

和過去不同,牧民康佔空主動延長禁牧封育時間,從11月至次年6月為他的禁牧時間表。每年禁牧時間長達半年多,養殖規模和收入不但沒有萎縮,還在原來的基礎上增長了4倍,老康的秘訣在 「圈養」。「我家的育肥羔羊不出羊圈就賣了,草場上的草都是留給基礎母羊的,雖然禁牧時間長,但我家草場上的草羊吃不完,地裡的草也吃不完,去年收入20多萬元。」在羊圈旁,老康談起養羊經驗喜形於色,並算了一筆帳:他家有150隻基礎母羊,如果按長期放養,草場植被破壞嚴重羊又吃不飽,每隻母羊每年只能產一羔。圈養以後,羊兒飽食終日、「養尊處優」,經過品種改良繁育能力也提升了,一般兩年三茬羔、一胎雙羔,每年能產300隻羔羊,育肥四五個月可以賣上千元的好價。老康家的羊每次出欄就有幾萬元的純收入。

康佔空的養殖方式是大多數鄂託克前旗牧民的縮影。「去年全旗共賣出育肥羔羊100萬隻,今年,我們繼續鼓勵肉羊羔羊短期舍飼育肥,計劃發展年出欄1000隻以上的自繁自育肉羊羔羊短期舍飼育肥示範戶100家。」鄂託克前旗農牧業局副局長冒萬勝介紹說。

草場植被肆意生長之際肉羊羔羊育肥正忙,這樣雙贏的模式,在於全旗上下一起發力。為了鼓勵舍飼養殖,鄂託克前旗從財力、物力上給予了很多扶持,在設立圍欄、建設棚圈、飼草種植、飼料加工、打井噴灌、品種改良、疫病防治、科技服務、養殖培訓、繁育銷售等環節上做了大量的工作。這些措施很快解決了農牧民養不了、賣不好的問題。正是這些扶持政策,調動了農牧民舍飼養殖的積極性。

數字草原「有智慧」

昂素鎮阿日賴嘎查牧民孟克吉日嘎拉依靠2000畝草場過上了富足的生活,每年收入60多萬元,「我家的草場從我奶奶手上就種檸條,現在大多數檸條已經比我都高了,為了保護植被,我放牧的原則是,載畜量如果是200隻,我只放100隻。」

昂素鎮烏蘭胡舒嘎查集體經濟養驢基地

在鄂託克前旗數字草原中心,換個視角看草場,清晰的電腦屏幕上,孟克吉日嘎拉家千畝草場從2010年至今草牧場植被情況參數清晰顯現。為了證明孟克吉日嘎拉「草牧場植被牛羊吃不完」這道「命題」的真假,數字草原信息中心主任王伊拉圖對孟克吉日嘎拉家草場進行草畜平衡測算、草地類型準確分辨、草地牧草產量及生產力評估等多項指標實時計算,最後得出的結論是:確實!

這只是「數字草原」強大功能的「冰山一角」。鄂託克前旗率先建立了全區首家旗縣級「草原信息中心」,在「智慧草原」建設方面快了一步。打開「數字草原」,隨意選取牧戶,簡單的一鍵查詢農牧戶信息功能,囊括了牧戶家庭成員、承包土地、草牧場確權、圈裡的牲畜等,地面上的人、物,地下的資源,空中的移動信號覆蓋都能查到。「真是服了,人不用來,對我家草場好賴,是不是超載放牧,都一清二楚。」上海廟鎮陶利嘎查牧民阿迪日說。「如果比起往年草原整體植被退化了,我們會給牧戶警告。」王伊拉圖說。

在此平臺上,不僅能看圖定位,能算數據範圍,還能為林草業的發展「出謀劃策」,比如,對不同類型天然草原單位面積適宜載畜量標準進行科學核定,將以草定畜工作任務分配到各鎮、嘎查村,將減畜任務具體落實到農牧戶;比如,通過「數字草原」提供的數據,鄂託克前旗對退化、沙化、鹽鹼化特別嚴重的「三化」草牧場,採用短期禁牧、以草定畜、大型噴灌補水等措施,快速恢復植被;甚至,通訊建設、地下礦產勘探、道路建設、水利設施建設等,都有「數字草原」系統的用武之地。「為了拓展數字草原系統的使用範圍,科研人員又融入了新技術,建立起覆蓋不同區域的草原信息管理共享系統,突破了以往傳統管理和決策的局限性,使鄂託克前旗的草原得到進一步合理利用。」王伊拉圖說。

牧民草場生態植被顯著改善

此外,鄂託克前旗「數字草原」和「天地空」一體化生態資源感知監測預警網絡 「森林眼」、以「網際網路+護林護草員+生態專員」為主體思路的森林草原巡護系統「啄木鳥」巡護通共同助力「網際網路+」智慧林草建設,「以前的『糊塗帳』在數字平臺上成了『明細帳』,幹得咋樣,任務完成了沒有,都能通過系統查看。」王伊拉圖說。據統計,鄂託克前旗草原植被蓋度、高度和產草量分別從2013年的39.74%、24.96釐米、574.86千克/公頃,增加到2018年的43.12%、26.57釐米、686.4千克/公頃。

百姓吃上「生態飯」

生態文明建設的最終落腳點還是惠民。鄂託克前旗創新舉措,將生態建設與助民增收相結合,在植綠、護綠的過程中,迸發綠色力量,託起增收希望。

經過一場喜雨的滋潤,敖勒召其鎮查乾巴拉嘎蘇嘎查曾經的荒灘上,萬畝沙柳林更加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嘎查的變化要從2018年成立的扶貧造林專業合作社說起。合作社總戶數25戶,吸納9戶貧困戶,將爭取來的生態治理項目委託企業實施,社員給企業打工,在保證林木成活的同時,社員的收入也增加了,項目驗收合格後,合作社用經營收益幫助脫貧戶發展產業。查乾巴拉嘎蘇嘎查荒地變綠林,生態環境得到改善,漫山遍野的生態經濟林也成為當地牧民的「綠色銀行」。

昂素鎮巴彥希裡嘎查牧民家羔羊育肥「發羊財」

近年來,生態脆弱、脫貧任務較重的鄂託克前旗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相結合,探索「一個戰場」同時打贏生態治理與脫貧攻堅「兩場戰役」。

在鄂託克前旗4個鎮30個嘎查村,「合作社+貧困戶、政府購買式造林」的生態扶貧模式「遍地開花」:由貧困戶加入扶貧造林專業合作社直接參與造林工程,旗林草局將國家生態建設任務下達給扶貧造林專業合作社,合作社承接項目後,或自行實施,或引入企業代為造林。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優先僱用貧困戶務工,貧困戶變身成為「造林工」「護林員」,賺取勞動報酬,還可再獲得一份管護收入,增綠增收實現「雙贏」。目前鄂託克前旗扶貧造林專業合作社共有30個,社員人數達28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4戶,2018年至今,全旗扶貧造林專業合作社共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退化林分修復等工程18.43萬畝,項目總資金投入5460萬元,直接利潤達337.29萬元,貧困戶和牧民年人均增收2500元。

當上護林員,脫貧有勁頭。城川鎮克泊日嘎查哈斯木仁的妻子患病,他不能外出務工,一度灰心喪氣。他說:「鎮裡聘我當護林員,每年工資有2萬多元,一下子緩過勁來。」 今年,鄂託克前旗利用天然林保護工程資金選聘274名護林員,其中貧困農牧民11名,年收入2萬多元。群眾能幹活了,青山有人守了,不僅有效充實了基層生態保護隊伍,織牢了生態脆弱區保護網,也拓展了貧困群眾增收渠道。

種下致富林,增收更長久。「牧場有林、林下有草、草裡養雞,一林生多『金』,每年收入過5萬元。」 鄂託克前旗城川鎮大池村貧困戶宋永軍說。村裡自然條件較差,地越種越薄,靠啥脫貧?打「綠色牌」!旗、鎮兩級引導貧困群眾發展林草產業,既能「鎖」住水土,又能「鼓」起錢袋。

昂素鎮黨政領導班子調研指導養殖示範戶

選準產業,越來越多的農牧民吃上了「生態飯」。許多地區因地制宜挖掘生態優勢,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全旗建設果園10個,種植以蘋果、杏樹、桃樹、梨樹、葡萄等為主的經濟林共計4萬畝,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種植經濟林5561畝,並積極探索有機棗種植,成為有機棗重要原料供應基地。

6月的西鄂爾多斯毛蓋圖自然保護區,眼前一望無際的草原早已穿上 「新衣」,碧綠的牧草做底子,無數紫盈盈的藏錦雞兒花點綴其上,在藍天白雲映襯下,這紫綠相間的草原美景別有一番韻味。

鄂前旗草場豐茂,牛羊肥壯

一路行走,

千萬畝生態草牧場

讓我們大飽眼福,

同時,

也看到了大美鄂前旗

漸次延展的幸福畫卷:

生態在改善,

草原煥新機,

牛羊更歡暢,

百姓展笑顏……

來源:鄂爾多斯日報

點擊標題,了解往期精彩

原標題:《鄂前旗:護佑千萬畝生態牧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明一乳業 建設萬畝高山生態牧場 打造生態有機奶
    該活動旨在充分挖掘建蓮生態旅遊資源,弘揚建寧「蓮文化」,唱響「清新花鄉•福源建寧」區域品牌影響力。明一國際員工代表也參與了男子公路組的比賽,充分發揚了勇戰的氣魄和膽識,表現出了較高的體育競技水平。  明一國際以前瞻性眼光布局全產業鏈,在福建建寧縣,自建的萬畝高山生態牧場。建寧地處福建北部,閩江源頭,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 花花牛集團扶溝生態牧場+萬畝田園綜合體項目籤約
    9月29日上午,花花牛集團扶溝生態牧場+萬畝田園綜合體項目正式籤約。該項目總投資約5.5億元,是河南花花牛乳業集團在扶溝縣打造的高產奶牛繁育推廣基地、現代化奶業技術和裝備展示基地、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基地、精準扶貧基地、優質乳及有機奶生產基地。項目一期在扶溝縣江村鎮西馮行政村建設一座6000頭奶牛養殖場,佔地面積約400畝;二期為萬畝散養牧場田園綜合體。
  • 洪格爾巴特爾和聯合家庭生態牧場的故事
    洪格爾巴特爾說,聯合家庭生態牧場的200多頭基礎母牛從春節過後就開始產犢,他每天都要時刻觀察小牛犢的健康狀態。近年來,通遼市扎魯特旗立足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牧戶之間聯合經營的發展模式,以發展家庭聯戶經營生產為主攻方向,有力推動了農牧業經營體制和生產方式的轉型升級,實現了生態建設與畜牧業發展齊步走。
  • 走進我區首個現代化生態家庭牧場
    嘎爾多家沒有犛牛,只有幾隻綿羊,草場面積667.48畝;而巴拉家犛牛50多頭、綿羊100多隻,草場面積1887畝。相比之下,巴拉家的草場載畜量就多出了好幾倍,草畜不平衡導致草質一年比一年差。    嘎爾多回家算了筆帳:草場租金按1畝地每年2元計算,667.48畝近1500元;在牧場打工一天有100到150元收入;    每年冬宰賣出的牛羊肉可享受5000到1萬元不等的分紅。一年下來,僅這3項收入就相當可觀了。    「划算!」兩人一拍即合,籤訂了草場流轉合同。
  • 富陽新增兩家省級美麗生態牧場!
    記者從區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日前,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了2020年浙江省美麗生態牧場認定名單
  • 高品質關山羊奶粉 源自原生態牧場奶源
    原生態奶山羊養殖牧場 確保優良奶源關山乳業原生態牧場位於陝甘兩省交界的隴縣和張家川兩縣境內的關山蔥嶺中,這裡是國內公認為的黃金奶源帶,牧場的氣候受垂直地帶性地理條件的影響,降水適宜,日照充沛。這裡幽澗水澤兼具,草原森林相間,地勢廣闊,水肥草美,牧馬成群,景色秀麗,冬春無界,夏秋相連,「關山六月寒凝霜」是關山乳業牧場的真實寫照,這些都是確保奶源品質的重要條件。
  • 新疆南部首個有機觀光生態牧場籤約
    戚亞平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6月19日電(記者 戚亞平) 新疆塔裡木農業綜合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與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四團永寧鎮人民政府,18日在第一師阿拉爾市籤署合作協議,雙方攜手在天山主峰託木爾峰腳下打造新疆南部首個有機生態牧場主題觀光公園、新疆最大的飼草基地、有機牧場養殖基地和特色休閒觀光小鎮。
  • 智能生態牧場奶牛的「幸福生活」
    智能生態牧場轉盤式擠奶區。 顧海燕 朱其 攝中國江蘇網5月10日訊 吃著「營養套餐」,配著「電子保姆」,做著「保健按摩」,個個都有「健康證」……江蘇寶源生態有限公司智能生態牧場裡,奶牛的「幸福生活」讓人大開眼界。
  • 三明市委書記一行走進明一乳業天籟生態牧場調研指導工作
    10月11日,福建省三明市委書記林興祿、建寧縣委書記廖金輝一行,走進建寧明一國際天籟生態牧場調研指導工作。在調研過程中,恰逢明一國際最新引進的第四批1000多頭來自紐西蘭的荷斯坦奶牛,入住明一天籟生態牧場,林書記現場對明一國際精益求精,打造智慧生態牧場,予以高度評價。
  • 【鄉村振興在洞頭】白龍嶼生態海洋牧場:打造海上美麗田園
    【鄉村振興在洞頭】白龍嶼生態海洋牧場:打造海上美麗田園 2018年04月23日 16:11:00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海洋是人類獲取食物及優質蛋白的「藍色糧倉」,而海洋牧場就是一種生態友好型的海洋漁業生產方式。
  • 生態文明採風|小豬的生態樂園,婺城這家「網紅」牧場是如何煉成的?
    2018-05-06 18:4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見習記者 孫莉 通訊員 馬麗敏 馬安琪【編者按】浙江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化生態優勢為經濟優勢,建成一個經濟繁榮、山川秀美、社會文明的「綠色浙江」。
  • 重構貝藻礁生態系統 唐山海洋牧場打造海底「新綠洲」
    通過貝藻礁生態系統構建,唐山海洋牧場中的海洋生物顯著增加,局部海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12月13日,在青島召開的「唐山祥雲灣海洋牧場深化貝藻礁生態系統構建」項目階段性成果驗收會上,專家驗收組通過對該項目四個課題組有關成果的驗收,評定成果為優秀。「通過祥雲灣海洋牧場貝藻礁生態系統構建,日本鱘、脈紅螺等海洋生物顯著增加,局部海域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為河北海域生態綜合治理提供了有效借鑑。」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前副所長、研究員,專家驗收組組長李培英表示。
  • 全市海洋牧場總面積達110萬畝,海工裝備年產值650億元 「海工+牧場...
    「我們全力建設海洋牧場示範之城,形成了海洋牧場『全國看山東、山東看煙臺』的格局;我們全力建設海工裝備製造之城,引領全市海工裝備製造業走在全國全省前列;我們全力建設海洋旅遊品牌之城,打造「仙境海岸·鮮美煙臺」城市旅遊品牌;我們全力建設海洋環境優美之城,積極創建全國首個海洋類國家公園,堅決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建設成為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長島成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 種養一體化:德興忠牧場走出生態與規模兼顧發展之路
    (文/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鄭慧英)「京津之翼、生態武清」,綠色生態發展已成為天津市武清區的亮麗名片。有著「天津市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榮譽之稱的德興忠牧場正是坐落在這片綠色生態文化理念濃厚的大地上。德興忠的兩代牧場主也一直堅守著「生態與規模兼顧發展」之路。
  • 明一國際強勢進入液態奶領域,明一天籟牧場生態鮮奶正式上市
    (企業資訊) 「天賜好奶,自然奶香」,這是明一國際對最新上市的天籟牧場高山生態鮮奶的定義。一杯牛奶的品質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 生態環境就是生產一杯優質鮮奶的第一車間。
  • 「洋牛」落戶草原 烏拉蓋管理區打造生態牧場
    央廣網錫林郭勒7月19日消息(記者王晶)7月,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賀斯格牧場北40公裡處,向遠望去,大片油菜花開得正盛,一群草原牛散布其間「慢悠悠」地吃著草。而在另一側約6000平米的「牛餐廳」內,牧民們正以特殊的配方飼料飼餵肉牛。
  • 提供生態牧場設計方案
    據四方力歐公司董事長胡朝陽介紹,該公司是目前我國生態牧場建設行業內唯一一家能夠提供牧場設計、裝備製造、工程安裝、牧場管理諮詢全產業鏈服務的專業企業,擁有業內唯一一家具有專業資質的牧場設計公司、世界最大的牧場裝備製造基地和來自全球多個國家的專業技術團隊,已先後設計、建造生態牧場300多座。  近年來,建立高產、高效、環保的「工廠式牧場」需求突出。
  • 聖牧牧場:烏蘭布和沙漠裡的「生態修復工程」
    人類對地球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關注意識越來越強烈,如何讓生態環境與企業發展相互統一、 相互促進、 協調發展,一直是很多企業探索追求的目標。聖牧不但在這方面走在了前列,而且還創新性地將企業做成一個「生態修復工程」,在烏蘭布和沙漠腹地建成了一片「綠洲」牧場,為當地生態修復及社會發展摸索出了獨特的沙草循環模式。
  • 江南十萬畝草場,譽為「南國第一牧場」,不是南山牧場,而在重慶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牧場美景,令遊客心馳神往。說到牧場旅行,很多人首先想到北方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其實,南方也有不少美麗的牧場,說到「南國第一牧場」,你首先會想到哪裡呢?也許很多人自然聯想到南山牧場,它有著「南方的呼倫貝爾」的美譽。但確切的「南國第一牧場」卻位於重慶境內,它坐落在一片廣闊的國家級森林公園內。這裡海拔最高達2000米以上,擁有江南獨特的高山草原美景,風光旖旎,擁有西歐牧原風情,也被稱為「東方瑞士」,同時也是我國的5A景區。這裡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叫做仙女山。
  • 奶粉禁用進口奶源、生態牧場、進口原料等字樣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正在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上徵求意見,規定嬰幼兒奶粉標籤、說明書禁用「進口奶源」「源自國外牧場」「生態牧場」「進口原料」「原生態奶源」等模糊信息字樣,也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