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地球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關注意識越來越強烈,如何讓生態環境與企業發展相互統一、 相互促進、 協調發展,一直是很多企業探索追求的目標。聖牧不但在這方面走在了前列,而且還創新性地將企業做成一個「生態修復工程」,在烏蘭布和沙漠腹地建成了一片「綠洲」牧場,為當地生態修復及社會發展摸索出了獨特的沙草循環模式。
將生態有機結合 變荒漠為「綠洲」
一望無垠、漫天風沙、寸草不生,這幾個詞彙是早年間烏蘭布和沙漠的真實寫照。聖牧人在這片荒漠上克服了惡劣的自然條件,完成了沙漠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將荒無人煙的沙漠變成了黃金奶源帶上的專屬有機牧場。
歷經十餘年,聖牧人在烏蘭布和沙漠中共種植了9700萬餘棵沙生樹、建設了22萬畝綠色草場、11座蓄水庫、23座有機散欄式牧場,養殖了10萬多頭有機奶牛,構建了防風固沙、種草養牛、牛糞還田的有機循環生態鏈,200多平方公裡的荒漠因此變為「綠洲」。
用每一杯奶助力生態修復
現在,聖牧防風固沙、改造沙漠,種草養牛、牛糞還田的步伐也並未停止,已然使得沙草循環模式可以為產業治沙的可持續、可循環發展服務,持久地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更為有意義的是,如果按照每天飲用一杯聖牧有機牛奶來計算,每年將可總計為沙漠貢獻12棵防沙綠樹,將60㎡的沙漠變為草地,這就意味著每個人都可以為烏蘭布和沙漠的生態修復工程貢獻自己那一份公益力量。
聖牧的種種舉措不僅為我國荒漠化的防治作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在基礎建設上,聖在這裡共修建了193.3公裡公路,共架設277.9千米電線,建成10座有機糞肥綜合處理廠。整條產業鏈可日產1300餘噸符合歐盟標準的有機鮮奶,改善了當地經濟結構。企業帶動3萬多名農牧民脫貧致富,有效幫助當地人民改善生活水平。
現如今的聖牧已站在新的起點上,繼續為改造沙漠「綠洲」而努力,也會始終堅持以最高標準生產有機好奶,積極推動產業持續發展的同時堅持生態建設,造福環境、拉動經濟,實現產業效益與環境發展的戰略雙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