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聖牧開放牧場回應質疑 業績下半年仍有好表現

2021-01-08 第一財經

自上月中旬登陸港交所後,中國聖牧(01432.HK)憑藉獨特的沙漠「全程有機」商業模式獲得市場關注,業務發展進入快車道。在近日發布的2014年上半年業績預告中,公司稱由於原料奶總產量提升、單價同比提高等因素,2014年上半年淨利潤將增長170%以上,去年同期實現淨利潤1.02億元。

儘管業務發展勢喜,但中國聖牧所主打的「有機奶」概念卻頻頻惹來市場質疑。對此,中國聖牧在日前進行了公開澄清,並開放牧場自證「全程有機」,獲得業內機構力挺。

烏蘭布和沙漠未經汙染符合標準

遭遇「三聚氰胺事件」沉重打擊至今,我國乳業歷經6年整頓與調整,現在的國產乳製品到底怎麼樣?

今年5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公布了乳製品的國家監督抽檢情況,液體乳樣品合格率為99.2%。「抽檢情況反映了我國乳製品在這一階段的質量安全總體狀況。」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食品監管一司巡視員畢玉安說。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近年來最嚴國標實施、乳企換新證等政策的出臺,目前我國乳業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向好,正逐步走出危機。

在消費者對於健康飲食意識不斷增強和可支配收入增加的推動下,有機食品零售市場增長迅速,有機奶作為乳業領域的後起之秀近年來也吸引了各家乳企的關注和投入。

上月,我國最大的有機乳品公司---中國聖牧的上市引來不少爭議:包括乳業在中國能否做到全程有機,以及抗生素和化學劑的使用問題都成為討論的焦點。這一連串的疑問背後指向的是我國正處在工業化發展的高峰時期,經濟發展的方式造成了我們犧牲自然資源和環境帶來的發展過失。在這種背景下,很多人質疑,中國能不能提供有機產品?

已離任乳協的乳業人士王丁棉曾向媒體表示:「在我國真正做到有機難度很大,所有飼料都不能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並且水、土質、空氣要做到沒有汙染。牛吃的有很多東西都含重金屬,糞便的處理很難避免重金屬對草和水的汙染。」他認為,實現全程有機絕非易事,尤其是對於養殖規模大的企業來說,很難達到零排放。

此種說法遭到有機業內專家的否認,農業部綠色食品管理辦公室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郭春敏表示,我國生態環境問題雖然比較嚴峻,但不能一概而論,中國國土幅員遼闊,未利用土地面積總計超過40億畝,發展潛力巨大,有很多地方還是符合生產有機食品的環境條件的,否則認證機構是不會發放證書。據他了解,中國聖牧的有機牧場均位於烏蘭布和沙漠,整體大氣環境是符合標準,而且那裡的一些土地也沒有經過汙染,從事奶牛飼養、飼草種植等有機生產是完全可行的。

烏蘭布和沙漠是中國聖牧有機乳品生產模式的核心。中國聖牧執行副總高凌鳳介紹,公司創立前曾走訪多地,最終將全產業鏈基地定在這裡主要看重沙漠本身的天然屏障作用。據公開資料,烏蘭布和沙漠是中國第八大沙漠,廣袤未開發的沙漠環境能將大量細菌阻絕於外。同時,不同於其他沙漠,烏蘭布和沙漠由黃河歷史上多次改道衝擊形成,沙漠下是肥沃的河床,淺層水資源豐富。

依靠沙漠的無汙染環境和水源,中國聖牧在烏蘭布和建立起了全程有機奶產業鏈。這種經營模式一改以往乳企向奶農收購牛奶的小農業模式,通過沙漠中的規模化有機種植和養殖,中國聖牧完全可自主地從奶源把控質量,包括上遊飼草種植、中遊養殖環節到下遊生產加工均進行全程監控和自有運營。

開放牧場回應質疑 自證有機非虛

目前,中國聖牧正開放這些牧場,向外界證明其全程有機非虛。據了解,聖牧的飼料均來自自有草場種植,主要有玉米、苜蓿和油葵三類作物,作物的肥料主要來自養殖牛的農家肥循環利用,而水源是通過前期開發地下水,水源地目前保護措施得當,沒有被汙染。值得一提的是,「牛均」居住面積高達近80平米,而每個養殖大棚內均設有專門的飼養員和24小時監控設備。

由於在奶牛生病時通常會使用抗生素,一些人士擔心這可能對有機奶構成負面影響。商務部旗下商業流通中心乳業專家宋亮表示,有機標準中允許在動物患病時有條件地使用抗生素治療,在用量方面有著明確要求,且一年最多最能使用三次。另外,奶牛在使用抗生素治療後後,兩周內生產的奶不能使用,因此,按要求使用抗生素,並不違背有機概念。郭春敏在採訪中也證實了此說法,並指出奶牛在生病治療期間,農業部工作人員需要在聖牧待10天,對所有奶牛治病記錄、跟蹤性檢查進行核對與觀察。

關於此前媒體質疑巴彥淖爾第六牧場涉嫌使用化學劑,高凌鳳講出了其中的難言之隱:「六牧當時的選址是很謹慎的,當地政府當時口頭承諾過周邊不再建廠。現在,公司已經知道地方政府可能會批准在巴彥淖爾六牧毗鄰建立化工廠,儘管該化工廠還沒有立項,即便會立項,投產也會在數年以後。考慮到化工廠會對公司有機奶牛養殖造成負面影響,公司目前正申請在烏蘭布和沙漠的另一地點建設新牧場的許可證及證書,並計劃於2014年11月將巴彥淖爾六牧的奶牛及其他財產遷移至新址。但聖牧自身絕對沒有使用過去化肥化學劑,目前公司也在進行六牧的遷移。」

目前,中國聖牧不僅獲得了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根據中國標準頒發的證書,還得到了歐盟有機認證機構法國國際生態認證中心的奶牛養殖及液態奶產品有機認證,這表明集團連同其聯營公司巴彥淖爾市聖牧高科生態草業有限公司,已就奶牛養殖流程的所有主要階段:飼料種植、奶牛養殖至生產原料奶以及加工並生產液態奶產品等已符合歐盟的有機認證標準。

對於國內外的兩種認證,郭春敏表示:「目前公眾普遍認為歐盟標準是世界上認可度最高的有機認證標準,實際隨著2012年7月1日我國有機新規的實施,中國在有機食品的認證標準上已與世界接軌,甚至更加嚴格。」

有機奶市場待整合 下半年業績搶眼

實際上,在2009年10月聖牧成立以來,公司董事長、蒙牛原財務長姚同山在不到5年內就成功打造出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儘管經營數據亮眼,同時具備新穎的有機概念,但中國聖牧上市之初的表現並未完全符合市場預期。不過,其股價在經歷短暫下行後,8月初迎來一波反彈,逆勢上漲跑贏同期下跌0.45%的香港恒生指數。

日前,中國聖牧還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司2014年上半年淨利潤將增長170%以上,去年同期實現淨利潤1.02億元。公司稱,淨利潤增長主要由於牧場規模擴大,原料奶總產量提升,同時有機原料奶及優質非有機原料奶單價均有所提高;品牌有機液態奶產品的產銷量提升,分銷渠道擴張,市場需求量增大,同時平均銷售單價有所提高;及生產規模及效率增加,相應的,成本費用率有所降低。

此前,蒙牛和伊利分別推出了特侖蘇和金典兩個有機奶品牌,之後聖牧、光明、雅培、三元等乳企也開始加入有機奶大軍。行業認為,有機認證和行業集中度成為影響有機奶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

廣東一位食品飲料行業分析師表示,由於有機奶屬於奶業的高端產品,利潤率相對較高,眾多小品牌通過違規認證、變相降價刺激銷售,直接擾亂了有機奶市場,目前國內的有機奶市場集中度極為分散,且品牌效應並不突出。中國聖牧這類立足於沙漠養殖奶牛生產有機奶的品牌商相對稀缺,行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整合中小有機奶企,提升市場的集中度。

對於投資價值的考慮,中國聖牧執行總裁武建鄴向筆者表示:「相比市場吹捧的有機概念,其實公司看重的是自身所處的沙草產業,沙草產業在國外已經發展成熟,而國內目前還不是很普遍,沙草產業作為循環經濟的一種不僅能產生經濟價值,同時還兼具生態環保效應。目前看,我認為公司的市值還是被低估了,投資潛力有待發現。」,對於公司未來的經營計劃,他表示將不排除在東北、西北等地開拓牧場開發,同時繼續發展多元化的奶製品。

 

(一財網出於傳遞商業資訊的目的刊登此文,不代表本網觀點。)

相關焦點

  • 中國聖牧開放牧場自證「有機」
    戴著「全球有機奶第一股」光環的中國聖牧(01432.HK)於7月15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上市不久的中國聖牧卻因這一新穎的概念惹來了業界的質疑。記者來到中國聖牧下屬的內蒙古牧場實地考察,公司管理層就市場關心的問題作出了回應。
  • 聖牧"全球有機奶第一股"受質疑 開放牧場自證
    原標題: 中國聖牧"全球有機奶第一股"受質疑 開放牧場自證戴著「全球有機奶第一股」光環的中國聖牧(01432.HK)於7月15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上市不久的中國聖牧卻因這一新穎的概念惹來了業界的質疑。記者來到中國聖牧下屬的內蒙古牧場實地考察,公司管理層就市場關心的問題作出了回應。
  • 飛鶴奶粉到底有沒有「鬼」?業績耀眼,「殺人鯨」提九點質疑
    2016年以來,飛鶴髮展迅猛,業績好到經常遭到做空機構質疑。這次,Blue Orca和飛鶴到底誰更能站住腳,飛鶴到底有沒有「鬼」? 01 「雙殺」飛鶴 7月9日上午,飛鶴髮公告對前一天Blue Orca做空報告中提出的質疑逐一回擊。
  • 恆天然安佳用牧場好奶源締造好乳品,助力中國乳業良好發展
    一直以來,恆天然紐西蘭牧場優質的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是保證奶源健康的基石,恆天然集團作為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商之一,更是歷史悠久的乳品行業領導者。  近日,恆天然宣布了最新牧場原奶收購預期價格預測範圍,並宣布了2021財年一季度業務情況,同時再次確認了對業績收益的預期。
  • 如新CFO回應香櫞質疑 稱中國區直銷無問題
    如新CFO回應香櫞質疑 稱中國區直銷無問題   (i美股訊)2012年8月16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如新集團CFO於昨日發表言論,駁回著名賣空者(暗指香櫞)關於「公司在中國區的銷售模式(直銷)是非法」的聲明,並稱「中國區沒有調整的必要,計劃無變」。
  • 投資者質疑萃華珠寶業績「卸妝」
    來源:證券日報萃華珠寶上市以來的表現,讓投資者感嘆「現實太骨感」。公開資料顯示,公司上市後,在資本的助力下,不僅經營業績沒有實現騰飛,遠低於上市前的水平,原本計劃兩年建設完成的募投項目也是一改再改,一拖再拖。截至2018年末,公司首發募集的4.08億元中,變更用途的就有3.81億元,佔到募集資金總額的93.30%。
  • 中國華融:業績下滑背後存在價值窪地
    近日華融發布盈利預警,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及資本市場波動等多重風險因素影響,預計2020年中期業績將較去年同期下降90%至95%。儘管降幅較大,但按其2019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25.19億元計算,業績下降的絕對額相對有限。結合下半年資本市場走勢來看,中國華融持有的股權資產可能成為改善其全年業績水平的價值窪地。
  • 中國奶源日漸緊缺,明治乳業18億元入股澳亞牧場
    4月16日,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網站發布一則對中國牧場的收購消息: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的100%投資者、株式會社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下稱「AustAsia公司」)的股東-Japfa LTD.
  • 中國聖牧3億加碼上遊牧場業務 蒙牛介入後整合提速?
    去年末,蒙牛曾接盤中國聖牧旗下部分乳品生產和銷售業務。最新,中國聖牧(01432,HK)欲加碼上遊牧場業務。3月10日晚,中國聖牧公告稱,子公司聖牧高科擬作價3億元現金收購12家牧場公司少數權益。目前,國內牧場多處於虧損或者微利狀態,為何中國聖牧要接盤12家牧場的股權呢?
  • 中國市場需求迅速恢復,又一乳業巨頭宣布提高原奶收購價格
    繼2020財年利潤扭虧為盈後,恆天然2021財年第一季度也迎來了較好的業績表現。 12月4日,恆天然發布了2021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期內集團調整後息稅前利潤達到2.5億紐西蘭元,比去年同比增加7200萬紐西蘭元,其中恆天然大中華區在第一季度的業績繼續上一年的良好勢頭。
  • 飛鶴出具銀行存款等證據回應沽空機構質疑 GMT或被「打臉」
    來源:《財經》新媒體針對日前公司遭遇機構做空並臨時停牌,11月22日晚,中國飛鶴(6186.HK)發布澄清及復牌公告,披露了稅務部門出具的公司納稅證明、銀行機構出具的現金狀況證明、市場佔有率證明等相關資料,以回應GMT做空報告的質疑,並計劃於
  • 業績會實錄|國泰航空:上半年業績欠佳,對香港快運表現寄予厚望
    智通財經APP獲悉,周三(8月7日),國泰航空有限公司(00293)在香港舉行2019年中期業績報告會。公司主席史樂山、行政總裁何杲、財務總裁馬天偉、顧客及商務總裁盧家培、以及營運及航空服務總裁韓兆傑出席了本次會議。會上,主席史樂山對公司上半年業績表現做了簡單的闡述,他表示,集團為期三年的企業轉型計劃已進入最後一年。
  • 財報最新消息 | 恆天然牧場對中國餐飲行業做了什麼
    財報最新消息 | 恆天然牧場對中國餐飲行業做了什麼    一直以來,恆天然紐西蘭牧場優質的管理和可持續發展,是保證奶源健康的基石,恆天然集團作為全球大的乳製品出口商之一,更是歷史悠久的乳品行業領軍者。
  • 業績表現出色-湘財合豐「三劍客」
    題記:  今年以來,湘財合豐基金出色的業績表現令業界刮目相看。晨星中國基金業績的排名顯示:湘財合豐周期類最近半年以來淨值增長率達28.21%,在所有開放式基金中排名第二,在配置型基金中排名第一。中國銀河基金研究中心的排名顯示:湘財合豐成長類設立以來累計淨值增長率達到16.01%。今年以來淨值增長率達17.67%,在所有的開放式基金中排名第一。
  • ...光明乳業董事長答疑成績單 稱今年行業「買牛買牧場」最熱
    從光明乳業的第一季度業績報告來看,各項指標均表現不錯,外界也猜測光明乳業在上半年是否擁有同樣的好成績。當晚,光明乳業(600597.SH)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營收同比增長9.52%,淨利潤同比下降16.09%。
  • 東吳證券(國際):蒙牛乳業業績二季度始加速復甦
    來源:新浪港股第二季度始加速復甦,全年業績有望同比持平。從細分產品和業務來看,常溫核心產品表現穩健,特侖蘇上半年同比增19%,二季度同比增速超過30%,真果粒上半年同比增11%;高端鮮奶、低溫酸奶和奶酪業務齊發力,每日鮮語穩坐高端鮮奶第一品牌,同比增速達177%,低溫酸奶優益C LC-37和冠益乳「小藍帽」分別同比增80%和50%,奶酪業務方面與丹麥Aria聯手並全面整合業務平臺,上半年實現同比120%的高速成長。
  • 上市房企前7月業績完成率近五成,下半年已進入搶收期
    此外,目標完成率方面,50強房企平均業績完成率接近五成,超過20家房企位於平均線以上。當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房企下半年如何完成業績搶收成為關鍵。其中,五十強房企7月單月銷售業績同比變動的中位數為增長近30%,規模房企業績表現優於行業整體。值得注意的是,前7個月,銷售額破千億的房企有17家,較去年同期增加兩家;百億房企125家,50億以上房企156家。前100家房企權益銷售額均值為468.9億元,權益銷售面積均值為353.7萬平方米。
  • 《中國成語大會》被質疑「對不起」成語 總導演回應
    原標題:「成語大會」被質疑「對不起」成語 網友王祥更引用總導演關正文接受採訪時所說「成語一直被人們忽視,現代人對不起成語」,稱「與其說現代人『對不起』成語,不如說《中國成語大會》更對不起成語,更應面對成語做最虔誠的反思。」對此,總導演關正文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做出回應。
  • 檢出放射性銫讓明治奶粉退出中國 如今斥資18億入股澳亞牧場
    來源:五穀財經日前,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收購澳亞牧場的AustAsia公司股權的通知》,作為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的100%投資者、株式會社明治(代表取締役社長:松田克也)現特此通知,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株式會社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 黑電廠商上半年業績大幅上升 下半年關鍵詞仍是價格戰
    國內黑電廠商近日紛紛曬出上半年成績,從數據看,包括深康佳A(000016)、創維數字(000810)、四川長虹(600839)、海信電器(600060)以及新寶股份(002705)等多家家電廠商業績大幅上升。業內表示,網際網路廠商仍以低價甚至免費策略衝擊國內黑電市場,傳統黑電廠商遭遇的挑戰仍將繼續,價格戰或仍是市場競爭的主要"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