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奶源日漸緊缺,明治乳業18億元入股澳亞牧場

2020-12-20 界面新聞

記者 | 趙曉娟編輯 | 昝慧昉1

上遊奶源競爭激烈,日本明治乳業也對中國優質牧場出手了。

4月16日,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網站發布一則對中國牧場的收購消息: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的100%投資者、株式會社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下稱「AustAsia公司」)的股東-Japfa LTD.(下稱「Japfa公司」)達成股權轉讓協議,以2.544億美元(約合280億日元、18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AustAsia公司25.0%的股份。在完成股權收購後,AustAsia將成為株式會社明治的關聯公司。

收購公告截圖

上述收購聲明稱,目前中國的乳製品生產商正在推進對牧場經營的縱向整合。明治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繼續增長,需要保證優質原料奶的穩定供應。此次股權收購的目的,是強化從原料奶採購到生產的價值鏈,並為在中國實現業務的可持續增長打好基礎。

來自澳亞牧場官網資料顯示,新加坡AustAsia Pte Ltd於2003年成立,2009年進入中國並開始大型牧場運營,至2017年在中國山東和內蒙古運營7家大型牧場,單日原奶產量超過1000噸。澳亞牧場自2014年在華創立Greenfields綠田源品牌,在中國市場推出酸奶、牛奶等產品,2017年該品牌中文名更改為澳亞牧場。

2019年澳亞牧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約為27億元。除供應澳亞自有產品的生產外,澳亞牧場還為簡愛酸奶等品牌提供優質奶源,其線下B2B業務的銷售對象包括瑞幸咖啡、Costa等咖啡連鎖企業。

乳業資深分析師宋亮對界面新聞分析稱,從大背景看,中國奶源在未來越來越緊缺,明治此次布局收購是為了保障其未來在奶源供應鏈上遊的穩定性。自2014年之後,國際奶價大跌,導致國內牧場企業估值變低,蒙牛收購現代牧業、聖母高科等優良資產時,付出的代價並不高。明治收購澳亞牧場股份也可難理解為是一種抄底行為。

明治目前在中國從事的業務包括牛奶及酸奶業務,冰淇淋業務以及零食業務。

在宋亮看來,日本乳企包含森永、朝日這類退出中國市場的企業沒能像明治這樣堅持等待,迎來高端乳製品發展的利好時期。而明治可以被認作是中國低溫乳產品高端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推手之一。早年間,明治對牛奶的熱處理技術比國內企業更高,可以通過包裝技術最大限度保障牛奶鮮活性,且讓保質期在15天以上。尤其在酸奶和鮮牛奶產品品類上,明治乳業在華東、華南優勢明顯。

如今技術優勢上,明治與中國企業的差距正在縮小,為了在競爭中保持現有市場,獲得穩定優質奶源勢在必行。「所以不管是從明治提升自身奶源優勢,還是牧場行業本身處於估值窪地來說,它此次收購澳亞的股權都是很明智的行為。」宋亮對界面新聞說。

明治乳業在收購公告中表示,其在中國的業績正處於穩步增長階段。特別是冷藏牛奶業務,伴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本公司該業務以華東地區為中心的銷售顯著增長。

鑑於這些有利的銷售情況,株式會社明治計劃繼續擴大已在中國建立的本公司(位於蘇州的牛奶及酸奶生產基地)的產能(產能擴張部分於2021年春季投入運營),並計劃在天津建設新廠(2022財年下半年投入運營)。

相關焦點

  • 檢出放射性銫讓明治奶粉退出中國 如今斥資18億入股澳亞牧場
    來源:五穀財經日前,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收購澳亞牧場的AustAsia公司股權的通知》,作為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的100%投資者、株式會社明治(代表取締役社長:松田克也)現特此通知,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株式會社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 日本明治史上最大筆收購押注中國乳業!18億拿下澳亞25%股權!
    繼華北首廠落地、逾1.48億元擴建蘇州工廠後,日本最大乳企明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又再重金加碼中國市場。明治乳業昨日在一份通報中宣布,其母公司株式會社明治以約280億日元(約18億元人民幣)收購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下稱:澳亞公司)25%的股份。後者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
  • 日本明治史上最大筆收購押注中國乳業,18億拿下澳亞25%股權
    繼華北首廠落地、逾1.48億元擴建蘇州工廠後,日本最大乳企明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又再重金加碼中國市場。明治乳業昨日在一份通報中宣布,其母公司株式會社明治以約280億日元(約18億元人民幣)收購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下稱:澳亞公司)25%的股份。後者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
  • 從明治加碼國內市場,看奶源供應的重要性
    前不久,日本明治乳業通報顯示,其母公司株式會社明治以約280億日元,約18億元人民幣收購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澳亞公司)25%股份,收購金額為2.544億美元,折合18億元人民幣。在完成股權收購後,澳亞公司將成為株式會社明治的關聯公司。
  • 它將「偽巴氏」奶、復原乳酸奶高價賣給中國人,明治收購牧場要發力...
    來源:胡說有理奶粉業務敗走中國的日本明治,卻在大力氣進攻中國液奶市場。4月15日,明治中國蘇州工廠中文網站掛出消息顯示,明治以約合18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在中國運營澳亞牧場的母公司25%股權。沒有奶源的明治下了大本錢據了解,2011年,日本明治在中國成立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並於2013年推出「明治醇壹牛乳」和「明治保加利亞式酸奶」。不過明治在中國始終並未有自己的奶源,一直需要第三方為其提供奶源,澳亞牧場就是明治的奶源供應商。
  • 明治高價「低質」產品遭質疑
    明治擴大在華投資通過近期明治乳業動作不斷很容易看出,其正在擴大在中國的投資。近日,2020年天津市重點建設項目——明治乳業(天津)有限公司順利取得施工許可證,計劃將於本月中下旬開工,預計2023年正式投產,到2027年銷售額將達到17.1億元人民幣。
  • 疏勒縣考察團走進澳亞牧場 零距離感受東營乳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東營報導為幫助疏勒縣鄉黨政幹部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視野,學習掌握鄉村振興新思路新理念,為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序銜接奠定堅實基礎,9月19日,新疆疏勒縣黨政幹部鄉村振興考察團走進河口區澳亞奶牛養殖基地開展考察交流活動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中國狀況如何?
    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4月15日通報,其母公司擬以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公司(簡稱AustAsia公司)25%的股權,以滿足中國業務奶源供應。而據日本媒體不久前報導,有92年歷史的日本「明治牛乳」將停止日本本土店面銷售,明治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
  • 新希望乳業躋身現代牧業第二大股東 乳企巨頭奶源爭奪戰愈演愈烈
    7月18日晚,新乳業(002946,SZ)發布公告稱,擬以7.09億元認購及購買現代牧業(01117,HK)5.95億股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後,新乳業將以9.28%的持股比例成為現代牧業第二大股東。新乳業方面表示,通過此次交易,公司方面可取得穩定優質的奶源供應,滿足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和產品升級的戰略需求。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 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4月15日通報,其母公司擬以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公司(簡稱AustAsia公司)25%的股權,以滿足中國業務奶源供應。而據日本媒體不久前報導,有92年歷史的日本「明治牛乳」將停止日本本土店面銷售,明治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4月15日通報,其母公司擬以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公司(簡稱AustAsia公司)25%的股權,以滿足中國業務奶源供應。而據日本媒體不久前報導,有92年歷史的日本「明治牛乳」將停止日本本土店面銷售,明治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
  • 乳企競購輝山乳業背後:負債與上遊資產的選擇題
    其中,在各自的投資方案中,越秀集團以現金20億元出資持有新公司67%股權 (20億元註冊資本),轉股債權人以債權作價9.85億元出資持有新公司33%股權,新公司持有輝山中國和乳業集團瀋陽公司100%股權,進而間接持有輝山乳業集團系列企業其他公司100%股權。
  • 爭飲低溫奶 乳企打響奶源爭奪戰
    新乳業併購寰美乳業100%股權  2  明治乳業以18億元收購澳亞公司25%股份  3  蒙牛成為中國聖牧單一最大股東  4  伊利全資子公司金港控股認購中地乳業4.3億股  5  飛鶴全面收購原生態牧業  6  優然牧業和三元接盤恆天然中國牧場
  • 走進聖唐乳業澳尼克有機牧場看中國奶山羊產業未來
    當很多人徘徊、猶豫之時,曾從事畜牧業30年、身為高級畜牧師的陝西聖唐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武壯田,從能源和房地產業回歸農牧圈,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奶山羊有機牧場,在奶山羊領域實踐「第六產業」,掀起中國乳業新革命。7月9日清晨,《三秦都市報》記者赴富平,對聖唐乳業澳尼克有機牧場進行探訪,對話「澳尼克牧羊人」武壯田。
  • 深耕「鮮戰略」 新乳業上半年營收淨利雙增
    為推動全國化布局,新乳業就收購福州澳牛乳業籤署了投資合作協議,以聯姻區域乳企模式成功在華南市場再落一子。此外,為獲取穩定優質的奶源,新乳業還戰略入股現代牧業,打造從源頭牧場到終端客戶的「新鮮生態圈」。圍繞「新一代的選擇」,新乳業加大了品牌宣傳力度,如「初心」產品與湖南衛視節目《我們的師父》開展合作;新生代演員侯明昊成為「活潤」酸奶新的品牌代言人;籤約中國擊劍協會,成為中國擊劍隊主贊助商;線下深入開展食育樂園活動,超過10萬人次的透明工廠遊和牧場遊活動,與用戶近距離互動。
  • 明治乳業:沒聽說沒計劃 剛追加在華投資
    4月15日,日本最大乳品企業「株式會社明治」宣布,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其耗資280億日元(約合18.4億元人民幣)收購新加坡AustAsia公司25%股權,後者在華從事牧場經營。觀察者網梳理發現,近8個月來,為擴大在華業務,明治先是投資3億美元(約合21.2億元人民幣)在天津設立中國北方首個工廠,隨後蘇州明治為加大商品供應量,也決定增加牛奶和酸奶的生產線。
  • 中國第一個擠奶機器人落戶蒙牛澳亞示範牧場
    一個好消息在素有「中國乳都」之稱的呼和浩特不脛而走:中國第一個擠奶機器人走進蒙牛!  從手工到機器,從機器到機器人,擠奶方式的革命,生動地勾勒出了中國奶業的「螺旋式上升圖」。2004年12月2日,一個令神州乳界難忘的日子:中國擠奶史上第一次載入「機器人」的名字。  這臺機器人目前被安置在中國規模最大的單體牧場——蒙牛澳亞示範牧場。
  • 明治加碼中國市場,在廣州建年產7.5萬噸新工廠
    這將是明治在現有的蘇州工廠、2022年下半年投產的天津工廠之外,在中國市場的第三家工廠。廣州工廠建成之後,該生產基地的年產量有望達到7.5萬噸,將成為明治在中國規模第二大的牛奶、乳飲料、酸奶等乳製品及食品點心生產基地,年產值有望達到13億元。
  • 奶源爭奪戰正酣 恆天然卻25億元出售牧場群有何玄機
    10月5日,恆天然宣布將以5.55億紐西蘭元(約合25億元)的總價出售其在中國的牧場群,讓所有沉浸在奶源爭奪戰中的人都傻眼了。 其中,優然乳業旗下子公司內蒙古天然乳業有限公司擬以5.13億紐西蘭元(約合23.1億元)的價格收購恆天然在應縣和玉田的兩個牧場群;北京漢沽牧場的85%股權擬以4200萬紐西蘭元(1.9億元)出售給北京三元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恆天然集團成立於2001年10月,總部位於紐西蘭奧克蘭,是世界上第6大乳品生產商。
  • 7月23日專題報導:走進聖唐乳業澳尼克有機牧場看中國奶山羊產業...
    當很多人徘徊、猶豫之時,曾從事畜牧業30年、身為高級畜牧師的陝西聖唐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武壯田,從能源和房地產業回歸農牧圈,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奶山羊有機牧場,在奶山羊領域實踐「第六產業」,掀起中國乳業新革命。7月9日清晨,《三秦都市報》記者赴富平,對聖唐乳業澳尼克有機牧場進行探訪,對話「澳尼克牧羊人」武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