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史上最大筆收購押注中國乳業!18億拿下澳亞25%股權!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小食代

儘管連日來關於美日企業是否會「轉戰」的討論很多,不過日本最大乳企明治似乎正在用真金白銀為同行樹立了一個很不錯的「榜樣」——繼續加大對華投入。

繼華北首廠落地、逾1.48億元擴建蘇州工廠後,日本最大乳企明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又再重金加碼中國市場。明治乳業昨日在一份通報中宣布,其母公司株式會社明治以約280億日元(約18億元人民幣)收購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下稱:澳亞公司)25%的股份。後者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

日經中文網今日報導稱,這一金額是明治併購史上最大規模的出資。小食代粗略推算後發現,加上這筆交易,明治在不到一年內已宣布三筆有關中國市場的投資,投資總額在40億元左右。

確保原奶穩定供應

明治方面在一份中文通報中表示,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的100%投資者、株式會社明治與澳亞公司的股東Japfa公司達成股權轉讓協議,以約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澳亞公司25.0%的股份。

在完成股權收購後,澳亞公司將成為株式會社明治的關聯公司。不過,通報中並未提供更多關於雙方日後合作的詳細信息。

在做出史上最大規模收購的背後,是明治為滿足中國市場的鮮奶及酸奶增長「儲備彈藥」。明治通報稱,由於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等原因,其以華東地區為中心的冷藏牛奶業務銷售「顯著增長」。

「本公司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繼續增長,需要保證優質原料奶的穩定供應。」明治方面表示,此次股權收購是為了強化從原料奶採購到生產的價值鏈,並為在中國實現業務的可持續增長打好基礎。」

在今天與小食代交流時,一位業內人士也提到,明治在中國的業務重心為冷鏈產品,「這種產品的特性決定了它在開拓海外市場的時候必須首先解決奶源問題」。

上述人士以鮮奶為例稱,明治的產品目前仍集中在華東市場,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並不高,未來發展空間還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明治只有確保優質奶源的穩定供應才能進一步擴大市場。

小食代介紹過,明治曾在2013年為中國市場的牛奶及酸奶業務定下KPI:2020年的銷售達到7億元。而在此次收購前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明治已先後兩次加碼中國的牛奶及酸奶產能。

上個月,明治宣布投資1.485億元擴建位於蘇州的牛奶及酸奶生產線。去年9月,明治計劃總投資達3億美元(約合21億元人民幣)的華北首廠落戶天津,主要負責生產冷鮮奶、酸奶等產品。

擁有七家萬頭牧場

不過光有產能還不夠,本地奶源對明治而言同樣至關重要。

而這次被明治「看上」的澳亞則在中國華東、華北地區坐擁7個萬頭牧場,單日原奶產量超過1000噸。據該公司官網顯示,從2009年起,澳亞便開始在中國運營大型牧場。

日經中文網今日報導稱,澳亞的生乳生產效率高,每頭奶牛的日產奶量約為34公斤,比日本奶牛的平均產奶量高出約10公斤。

除了牧場,澳亞也開闢了自有品牌奶等業務。

官網顯示,澳亞於2013年成立上海澳雅食品有限公司,並於次年在中國成立Greenfield綠田源品牌。2017年,Greenfield的品牌中文名改成「澳亞牧場」。

在零售終端,澳亞牧場的品類包括有純奶、鮮奶及酸奶。小食代發現,澳亞牧場不僅開出了天貓旗艦店,在線下也進駐了歐尚、卜蜂蓮花、大潤發、家樂福等大型商超。

在餐飲渠道上,澳亞的客戶則有COSTA、85°C、瑞幸及連咖啡等。據澳亞官網顯示,其餐飲渠道業務面向咖啡館、烘焙店、酒店及餐廳等,提供服務包括產品研發、品牌及市場支持、包裝定製及物流配送。

明治的「中國牧場夢」

小食代留意到,明治在今天的通報中還提到,在結束於2020財年的中期經營計劃中,中國被定位為海外市場中「最重要的地區」。

據通報顯示,明治目前在中國從事的業務包括牛奶、酸奶、冰淇淋以及零食,「在中國的業績正處於穩步增長階段」。

「記得在2007年左右,明治曾經嘗試過以快速通關的方式將鮮奶和酸奶產品直接出口到上海。但這種方式無論從成本還是拓展速度上來看,局限性都太大。」上述業內人士告訴小食代。

據此前媒體報導,當年明治出口到中國的鮮奶及酸奶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在一些超市還常常賣斷貨。但也有消費者聲音認為,明治的產品價格偏高。

為了降低售價以獲得更多消費者,明治決定從本地化入手,並建立了負責加工生產的明治乳業(蘇州)公司。不過,擺在明治面前的還有另一個難題:能穩定提供奶源的牧場。

上述業內人士向小食代透露,在2008年左右,明治曾嘗試在中國發展自營牧場,但由於牧場建設涉及土地資源、環保等問題,最終並未實現。

小食代留意到,在2013年上市了第一款中國本土生產的冷藏牛奶及酸奶時,時任明治乳業(蘇州)公司總經理的溝口勝久曾對外表示,新品的奶源來自一家河北牧場,是公司在中國國內進行了「全面考察」後確定的。

由於建設自有牧場的難度不低,上述人士認為:「相信在一個時期內,明治還是會以持股的方式掌握國內牧場資源。」

相關焦點

  • 日本明治史上最大筆收購押注中國乳業,18億拿下澳亞25%股權
    儘管連日來關於美日企業是否會「轉戰」的討論很多,不過日本最大乳企明治似乎正在用真金白銀為同行樹立了一個很不錯的「榜樣」——繼續加大對華投入。 繼華北首廠落地、逾1.48億元擴建蘇州工廠後,日本最大乳企明治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又再重金加碼中國市場。
  • 中國奶源日漸緊缺,明治乳業18億元入股澳亞牧場
    (下稱「Japfa公司」)達成股權轉讓協議,以2.544億美元(約合280億日元、18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AustAsia公司25.0%的股份。在完成股權收購後,AustAsia將成為株式會社明治的關聯公司。收購公告截圖上述收購聲明稱,目前中國的乳製品生產商正在推進對牧場經營的縱向整合。
  • 檢出放射性銫讓明治奶粉退出中國 如今斥資18億入股澳亞牧場
    來源:五穀財經日前,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發布了《關於收購澳亞牧場的AustAsia公司股權的通知》,作為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的100%投資者、株式會社明治(代表取締役社長:松田克也)現特此通知,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株式會社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 從明治加碼國內市場,看奶源供應的重要性
    前不久,日本明治乳業通報顯示,其母公司株式會社明治以約280億日元,約18億元人民幣收購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澳亞公司)25%股份,收購金額為2.544億美元,折合18億元人民幣。在完成股權收購後,澳亞公司將成為株式會社明治的關聯公司。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中國狀況如何?
    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4月15日通報,其母公司擬以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公司(簡稱AustAsia公司)25%的股權,以滿足中國業務奶源供應。而據日本媒體不久前報導,有92年歷史的日本「明治牛乳」將停止日本本土店面銷售,明治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 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4月15日通報,其母公司擬以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公司(簡稱AustAsia公司)25%的股權,以滿足中國業務奶源供應。而據日本媒體不久前報導,有92年歷史的日本「明治牛乳」將停止日本本土店面銷售,明治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
  • 明治乳業加碼投入中國市場,日本乳企們在華還好嗎?
    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4月15日通報,其母公司擬以280億日元的價格,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公司(簡稱AustAsia公司)25%的股權,以滿足中國業務奶源供應。而據日本媒體不久前報導,有92年歷史的日本「明治牛乳」將停止日本本土店面銷售,明治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拳頭產品「OISHI牛乳」上。
  • 它將「偽巴氏」奶、復原乳酸奶高價賣給中國人,明治收購牧場要發力...
    來源:胡說有理奶粉業務敗走中國的日本明治,卻在大力氣進攻中國液奶市場。4月15日,明治中國蘇州工廠中文網站掛出消息顯示,明治以約合18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在中國運營澳亞牧場的母公司25%股權。明治18億中國收購牧場4月15日,日本在中國100%持股的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官方掛出一則通告: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日本明治與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 Pte LTD.(以下簡稱「AustAsia公司」)的股東-Japfa LTD.
  • 明治高價「低質」產品遭質疑
    明治正在加快在華投資布局的步伐。2019年下半年,明治宣布建設天津工廠,今年3月蘇州工廠又宣布增設生產線,4月宣布收購在中國從事牧場經營業務的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的25%的股權,如今,又要在廣州成立公司並建設華南工廠。
  • 明治兇猛!首度披露華南新基地規劃
    來源:小食代隨著一年之內接連公布了多項加碼中國市場的重磅策略,日本明治乳業最近成了輿論的關注重點。這不,就在不久前這家日本最大乳企又宣布要在華南建立新的生產基地,該基地將涵蓋牛奶、酸奶和糖果等品類。消息公布後,明治乳業(蘇州)有限公司(簡稱「蘇州明治」)上海分公司日前在接受小食代查詢時首次披露了對華南生產基地的詳細規劃,同時還談到了未來在中國市場發展的更多思路。值得留意的是,明治乳業近日還披露了將聯手法國食品巨頭達能「組隊」在歐洲賣嬰配食品的最新消息,這也讓該公司奶粉業務未來會否重新回歸中國市場成為一個新看點。
  • 明治宣布翻倍擴張中國冰淇淋產能,日本最大乳企有多勇?
    來源:小食代文:番茄雖然2020年的「餘額」已經不足50天了,但是日本最大乳企明治仍在中國市場上衝刺。冰淇淋市場事實上,這已經是明治年內公布的第4筆中國投資計劃。而新投資的出爐意味著,明治今年已對各個中國業務板塊都進行了一輪加碼。目前,該公司在中國運營著牛奶·酸奶業務、雪糕·冰淇淋業務、糖果業務和營養業務。
  • 明治乳業:沒聽說沒計劃 剛追加在華投資
    4月15日,日本最大乳品企業「株式會社明治」宣布,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其耗資280億日元(約合18.4億元人民幣)收購新加坡AustAsia公司25%股權,後者在華從事牧場經營。在2019年8月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全球乳業20強企業排行榜》中,明治集團位列第16,也是唯一一家上榜的日本企業,中國乳企伊利和蒙牛分列第8和第10。2019年全球乳業20強企業排行榜目前,明治集團在華主要有三大業務:明治乳業、明治制果和明治雪糕。
  • 日本明治乳業召回輻射奶粉(圖)
    日本明治乳業公司發布聲明稱,該公司生產的「明治STEP」奶粉檢測出微量放射性銫,召回40萬罐奶粉,並無償更換。但中國市場上銷售的明治奶粉是在澳大利亞生產的,因此是安全的,不在召回之列。但消費者通過網絡代購的產品不能確定。
  • 新希望乳業收購福州「澳牛」55%股權
    福州新聞網8月1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國內乳業市場的兼併組合又有新動作。昨日,新希望乳業聯姻澳牛乳業籤約儀式在榕舉行,正式宣布完成對福州澳牛乳業55%股權的收購。自此,新希望乳業在東南市場的布局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澳牛乳業董事長葉松景透露,此番聯姻後,新希望乳業的產品會在澳牛門店銷售。
  • 明治加碼中國市場,在廣州建年產7.5萬噸新工廠
    7月16日,日本明治發布公告稱,將在華南地區新成立明治食品(廣州)有限公司,並建設華南工廠,主要生產和銷售牛奶、酸奶及糕點。該工廠位於廣州,註冊資本12億人民幣(約184億日元),項目佔地77畝,固定資產投資約1.4億美元,2021年上半年開工建設,2023年正式投產。
  • 明治:沒聽說、沒計劃、剛追加在華投資
    4月15日,日本最大乳品企業「株式會社明治」宣布,為實現牛奶及酸奶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其耗資280億日元(約合18.4億元人民幣)收購新加坡AustAsia公司25%股權,後者在華從事牧場經營。在2019年8月荷蘭合作銀行發布的《全球乳業20強企業排行榜》中,明治集團位列第16,也是唯一一家上榜的日本企業,中國乳企伊利和蒙牛分列第8和第10。2019年全球乳業20強企業排行榜目前,明治集團在華主要有三大業務:明治乳業、明治制果和明治雪糕。
  • 日本乳業巨頭明治公司進軍中國市場
    【《日本經濟新聞》4月27日報導】題:明治將進軍中國奶製品市場日本明治控股公司將進軍中國牛奶和乳製品市場。明治控股公司將在上海附近地區建廠,並爭取於2013年1月開始生產和銷售冷藏奶和酸奶。這將是日本乳業巨頭首次在海外生產需溫控管理的牛奶。明治控股公司將嚴把產品質量關,把信譽和安全作為賣點,同時還計劃通過立足中國全面拓展海外業務。
  • [收購]雙成藥業:擬收購杭州澳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股權項目評估報告
    被評估單位 杭州澳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評估目的 股權收購。 評估基準日 2014年12月31日。 評估對象及評估範圍 本次評估對象為股權收購涉及的股東全部權益,評估範圍包括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及負債等。資產評估申報表列示的帳面淨資產為103,386,286.43元。 價值類型 市場價值。
  • 新乳業擬收購福州「澳牛」,布局華南市場
    葉松景承諾將上述公司和品牌資產分別注入新成立的牧業公司及乳業公司,新乳業將收購新公司55%的股權,布局福建市場。但業內人士稱,雙方合作或許存在變數。目前,新希望乳業旗下乳製品生產型子公司有13家,包括西南地區的四川乳業、西昌三牧、昆明雪蘭、雲南蝶泉、昆明海子、七彩雲,華東地區的杭州雙峰、安徽白帝、蘇州雙喜,華北地區的河北天香、青島琴牌、朝日乳業及華中地區的湖南南山。從上述子公司來看,目前新希望乳業在華南地區布局較為薄弱,此次收購「澳牛」加強華南市場的意圖明顯。
  • 乳企競購輝山乳業背後:負債與上遊資產的選擇題
    其中,在各自的投資方案中,越秀集團以現金20億元出資持有新公司67%股權 (20億元註冊資本),轉股債權人以債權作價9.85億元出資持有新公司33%股權,新公司持有輝山中國和乳業集團瀋陽公司100%股權,進而間接持有輝山乳業集團系列企業其他公司100%股權。